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到了后期为什么会人才短缺?真实原因是什么?

蜀汉到了后期为什么会人才短缺?真实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3/10 0:47:05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期天下动荡,刘备三次拜访茅庐请来诸葛亮协助他。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使得蜀国势力与日俱增,和魏吴两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当时蜀汉的实力很强,人才也是很多。但是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谋士以及武将纷纷凋零使得蜀国后期人才短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折损了大量的人才,比如张南马良等人,而这些人都是刘备入川前后提拔起来的人才。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武将虽然没有战死,但是也都迫于形势投靠了魏和吴。而蜀汉的新一代也都死的比较早,例如关兴和张苞等人,都是英年早逝,而这些对于刚建立起来的蜀汉来说都是雪上加霜。

第二、蜀汉内部的派系斗争也是非常的激烈,荆州派和益州派的矛盾由来很久,只要一方有抬头的机会,另外的一方就会对其实行打压。这些内部的斗争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还算有一个缓冲的余地,但是诸葛亮一死,两方的斗争就变的现象化了比如杨仪就先发难除掉了魏延,之后代表荆州帮的蔣琬又除掉了杨仪。之后的日子里两派明争暗斗就没停止过,这就严重影响了蜀汉人才的发现和提拔,你有才,行啊,但是说不定哪天就被帮派斗争把你给弄死了。

第三、蜀国位置偏远,虽然处于天府之国,但是仍然是蛮夷之地,比起地处中原地区的魏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就好像现在我们都去大城市发展而不去偏远地区一样。而魏国所处的北方,可以说是当时经济非常高的一代,因此很多的人才都北方一代发展。

第四、蜀国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包括刘备本人也是外地人。其实刘备建立的蜀国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属于外地殖民主义军阀,建立者自己对于蜀地是没有太多的乡土情感,他们只是把蜀地当作了一个发展地,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光复大汉,因此这一点自从蜀国开始到灭亡都没有人看得出来。

以上便是蜀国后期人才缺少的原因,而人才的短缺对于战争中的国家来说是最致命的。当然,蜀国缺少人才的原因不止这些。

标签: 三国蜀汉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皇后是谁?专家破解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秦始皇,皇后

    中国古代帝王均立后,秦始皇却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对于这一千古之谜,参加“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认为,立后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但根本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后妃制度中“第一

  • 司马懿隐忍40年最终反叛,我挥剑就这一次,但我磨了40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魏,司马懿

    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三国为我们写下了非常精彩的篇章。一部三国,前期以曹操为绝对主角让我们见证了北方的一统,中期以刘备为主角,让我们看到了蜀汉的建立和刘备的成长壮大。后期的表演者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司马懿。而司马懿则成了最终三国的大赢家。这一点是有点让人觉得奇怪的。因为司马懿在初期中期一直都是空白

  • 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为何是张辽才可以劝降傲视天下的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东汉,三国,曹操,关羽,张辽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大名鼎鼎的人物,和刘备张飞情若兄弟,义薄云天。但就是如此重义气的关羽,也有过一次投降的经历。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为何是张辽,才可以劝降傲视天下的关羽。曹操派张辽去劝降关羽,是因为张辽和关羽早就认识,彼此是朋友。关羽和张辽在徐州就已经认识,那时张辽还是吕布手下,关羽

  • 鲁肃首创一句成语,江东群臣大惊失色孙权听完心领神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东汉,三国,东吴,鲁肃,孙权

    本文要介绍的一个三国成语,出自《三国志·鲁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之后。这个成语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孙权,一个则是鲁肃。先来看看原文: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合拜,权

  •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为何被人所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刘邦是个人物,此人后来做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从出生到四十多岁,仍然是家里出名的啃老族。不仅不会营生,而且文武不济,又好吃懒做,成了当时乡下的笑柄。都是老刘头家里的老三,是个混吃混喝的主。四十多了,还一直让老父亲供养,真不知羞。刘邦不是个好鸟,乡亲们归纳起来,刘邦有三大罪:其一,好酒贪杯。刘邦虽然

  • 开封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北宋,包拯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北宋名臣包拯由于断案如神,为官清廉,被后世所传颂。但在电视剧中,包拯除了皮肤黑之外,额头还有一个月牙形的印记,难道是剧组后来才加上去的吗?按照民间的传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能辨别是非黑白,断案手法十分了得,白天能审阳间之人,夜晚能判阴间厉鬼,额头上的月亮,有明月

  • 朱元璋好心却铸成大错,直接导致儿子造了孙子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姚广孝

    说到朱棣造反,大家都会一致认为是建文帝朱允炆赶尽杀绝的削藩造成的,这点我也是赞同的。但促使朱棣造下决心造反的确是一位叫姚广孝的和尚,若不是姚广孝,朱棣也许会忍气吞声的接受建文削藩做一个普通百姓,姚广孝的出现才使朱棣决心造反。而姚广孝就是朱元璋安排给朱棣的。 僧人(图片来自网络) 洪武八年的时候,朱

  • 史上最专情的皇帝:散尽后宫三千佳丽 一生竟然只宠皇后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明孝宗,朱祐樘,皇后

    喜欢读古代史或看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后宫之间的勾心斗角是常有的事。究其原因还在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想娶多少妃子都行,于是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这些妃子也是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想尽办法,于是就出现了争宠,斗争这一幕。明孝宗朱祐樘(图片来自网

  • 徐达战功盖世,为何朱元璋心中真正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徐达,李善长

    若问“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谁,稍微熟悉明史的读者都会异口同声给出终极答案大将徐达!诚然,而今徐达是公认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但这只能算是徐达的死后殊荣,他在活着的时候并未享此待遇。因为,在朱元璋心中,真正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 毫无根基的崇祯为何能够扳倒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崇祯皇帝,魏忠贤

    明天启七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因服用“仙药”身亡,结束了他短暂的7年帝王生涯。因天启帝生前无子嗣,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年仅16岁的朱由检继承了皇位,开启了他极具争议的亡国之路。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逼迫“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