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在世时,为什么他的太子之位如此稳固?

朱标在世时,为什么他的太子之位如此稳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1/21 16:33:00

在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太子这个位置从来就不是一个安稳的位置,可以说处在风口浪尖的最前端,无论做什么事上有皇帝看着,下有满朝文武监督,另外还有别的皇子虎视眈眈,因此自古以来,废立太子一事屡见不鲜。但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标是个例外,在他当太子期间,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支持,满朝文武拥护他,甚至自己的二十多个弟弟也拥戴尊敬他,哪怕就是后来的雄心勃勃的明成祖朱棣对他都生不出争夺之心,那朱标这个太子之位是如何做到这么稳的?

朱标为嫡长子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首先最重要的先说朱标的身份,封建社会中在皇帝的传承问题上,宗法传承制度一直都是首要考虑的标准,朱标既是朱元璋的长子,生母又是马皇后,正了八经的嫡长子,在朱标的身份上,他首先就比朱元璋的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要尊贵,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我们常说封建社会中母凭子贵,但是子又何尝不是凭母贵呢?朱标的生母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在朱元璋未当上皇帝之前,马皇后与他一起共患难,哪怕就是朱元璋在征战天下之时,马皇后也是在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帮助朱元璋的事情。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二人的感情更深,马皇后有时甚至可以参与明朝的内政,最重要的是马皇后也有母仪天下那种气度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朱标作为马皇后与朱元璋的儿子,地位自然是无人能够撼动。

朱元璋从始至终将其视作接班人

当然马皇后与朱元璋不只有朱标这一个儿子,他们有五个儿子,这里就要说到朱标这个太子之位最稳的一点了,就是朱元璋尤为喜爱朱标这个儿子,可以说是自朱标从出生开始,朱元璋就把朱标视作了自己的接班人,而且朱元璋的这个心思从始至终从未变过。

至于朱元璋有多么喜爱这个儿子?在朱标监国期间常有与朱元璋意见不合的时候,但朱标提出后,朱元璋仅仅只是不采纳,朱标自身的地位一点没变,反而变得更为牢固了,这在历代的太子中早就引起皇帝的不满了。

另外在朱标的教育方面,朱元璋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朱标小时候,就将宋濂安排在朱标身边让其教导朱标。宋濂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儒,又是当时响当当的文学大家,可以说在明朝文臣这一列中,宋濂独占鳌头,这样一来朱标在文方面师承宋濂。

在武方面,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朱标的童年时期,乃至青年时期都是在乱世中度过的,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朱标在这种四处战斗的环境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在武方面想必也不会低。而且朱元璋又将明朝的大将徐达等人安排给了朱标,也让其教导朱标。经历过这种教育的朱标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既有能力,又被朱元璋喜爱,这样一来,他的太子之位自然也就稳如泰山。

兄弟拥戴、尊敬,文武百官拥护

至于朱标的二十多个弟弟为什么不与他争,不是他这些弟弟们不想去争,而是自知没有任何希望,早早放弃,安心当藩王了。而且在其他皇子小时候犯错误受到朱元璋惩罚的时候,朱标作为长兄,性格又是十分仁慈,就会为这些弟弟们求情,其中就有朱棣、朱棡等人。因此在朱棣等皇子的心中,都非常尊敬自己这位兄长,另外这位兄长对他们也是发自心底的好,因此对于朱标当太子他们都是心悦诚服的拥戴他。

最后就是朱标待人宽厚,身边围绕着的都是满朝的文武权贵,大家对于朱标这个太子之位都是采取的拥护之策,也可以将满朝文物都视作是“朱标党”。而且朱标在监国期间,负责官员中的选拔任免等事,说是自己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也不为过,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对这种情况不仅不会猜忌,反而采取全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大明朝所有的官员都站在朱标这边,他的太子之位自然跟铁打的一样,稳固无比。

有了这种种优势的朱标可以说是历史上太子中的一个例外,自身能力强大,皇帝支持,文武百官拥护,兄弟拥戴,他的太子之位当然是稳得不能再稳。可惜的是天妒英才,人未到四十英年早逝,这才有了朱棣后边的靖难之役。

标签: 明朝朱标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后每年的俸禄是一千两银子,换做现在是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皇后

    清朝前后时期,后宫的妃子们大多是有官职划分的,而且每个人还有俸禄,就是像现在的月薪、年薪一样。在之前的时候,后宫的妃嫔们,所谓的工资就是实际器物的赠予,例如会定时收到稻谷以及一些杂乱的生活用品,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关于清朝前后,后宫内的俸禄问题。后宫拿的是实物,唐朝开始发俸禄。到了大清,后宫发放的俸禄

  • 慈禧为哪些方面为国家带来了贡献?她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慈禧

    说起我国清朝末年的实权统治者慈禧太后,对于她的评价多半都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什么丧权辱国、愚昧不止、干涉黄泉,专职干政等等,都是来形容慈溪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那就是一边倒的差评。在她掌权的40多年的时间里,慈禧剿灭了新党,签署了丧权辱国条约《马关条约》,而且还与11个国家签署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

  • 李鸿章生前曾嘱咐后人,要想强大必灭此国,原来就是这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李鸿章

    李鸿章是清朝年间有名的臣子,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还是历史上第一支建立了新式海军北洋水师的人,这样的一位晚清重臣给后世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对于李鸿章本人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原因非常简单,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订的多项卖国求荣,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出自于

  •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百姓为何倒过来帮助八国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八国联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也是让中国衰落到了极点的一个王朝,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遭受到了非常多的屈辱,并且为此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历史上,晚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由于她的贪生怕死和优柔寡断,让中国一步步的走入了被殖民统治的深渊之中,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更是早已经仓皇逃离北京

  • 她是慈禧的干女儿,最后还成了清末女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周莹

    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女子的地位一直都是要属于男性的,一辈子的工作也只能是奉献在相夫教子之中,生活的空间也被压榨到最低。但是在清末时期却在陕西出现了一个奇女子,不但是打破了社会传统认知的常规,更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一片天。此人便是周莹,也是商界的一个传奇,更是慈禧的干女儿,还是一品诰命夫人。周莹本身就出生

  • 谭嗣同入狱后,为什么张之洞百般营救而他的父亲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谭嗣同

    清朝末年,中国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而陷入了为人鱼肉的状态,西方列强用一种看待猎物的眼光看待我们,民族陷入了危险的时刻。在此民族存亡时期,一些人率先清醒过来,他们知道,倘若国家不发生变革的话,终将走上覆灭。而这些觉醒的人分为很多形式,有保护国家的“洋务运动派”和“维新

  • 元朝灭亡时都能退回草原,清朝灭亡为何不退回东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溥仪

    中国历朝历代的主体民族都是汉族,但也存在少数民族统一全国建立政权的例子,元朝和清朝就是中国唯二的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前者为蒙古族,后者为满族。但是这两个王朝的发展却完全不同,元朝皇帝除了第一个忽必烈和最后一个元顺帝外,对汉族文化都不太感兴趣,因此汉人在元朝的地位非常低。而清朝则是汉化比较成功的少

  • 如果清朝十二位皇帝碰面,皇太极会骂哪几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太极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创业之初,到定鼎中原、四方来朝,最后万国来侵、寿终正寝,共经历12帝,296年(1616年1912年)。与其他王朝一样,清朝也没有跳出“王朝周期率”,不同的是清朝是所有王朝统治术的集大成者,还经历过两种社会制度,三种社会形态。皇太极画像正因如此,

  • 乾隆是不是历史罪人,清朝的衰弱乾隆需要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时创造了盛世,自诩为十全老人。乾隆执政时期,经济发展超过了前代,人口也由1.4亿增加到了3亿,边疆地区也纳入了清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乾隆即位亲政时,满清政权建立已有近百年时间了,而且在前几位皇帝的精图力治之下,各方面均已控制和发展迅速,所以乾隆的接班,也基本在盛世和太平年间,相对来说,各

  • 清军入关建立政权之后,陈圆圆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陈圆圆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由于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加之事涉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而为人所熟知。那么清军入关之后,陈圆圆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吴三桂降清之后,陈圆圆自然再度重归吴三桂,不过随着年老色衰,陈圆圆晚年较为凄凉,至于“三藩之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