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司马懿曾装过两次病,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上司马懿曾装过两次病,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2/13 8:09:33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当然,对于大将军曹爽来说,非常忌惮司马懿这位老臣,虽然司马懿之前称病,逐渐不理朝政,可是曹爽担心司马懿在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不值得忧虑了。

所以,曹爽等对司马懿未加戒备,也即司马懿成功装病,骗了曹爽。在此基础上,曹爽逐渐对司马懿放松了警惕,这无疑为后者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懿的一生中,装病骗了曹爽之前,还有一次装病的经历,但是,司马懿第一次装病却被曹操识破。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两次装病:为何第一次被识破,第二次却能骗了曹爽?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对于曹操来说,一向是求贤若渴,自然不会错失司马懿这样的人才。况且,司马懿出生于世家大族,比如他的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而这,显然也是曹操极力拉拢的对象。

不过,面对曹操的征辟,司马懿认为曹操已经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加上曹操出自宦官之后,于是不愿意辅佐曹操,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第一次装病时,司马懿可谓非常投入,甚至连夜间都没有放松警惕。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司马懿还是被曹操识破了。

《晋书·宣帝纪》: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曹操担任东汉王朝的丞相之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抓起来。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曹操之前就意识到司马懿在装病了。就曹操来说,之所以可以识破司马懿,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司马懿于公元179年出生,在曹操征辟他的时候,司马懿只有20多岁。考虑到司马懿的年龄,其装病的样子显然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这应该是过犹不及,从而被曹操识破了。

另一方面,在汉末三国时期,谋士文臣面对诸侯的征召,往往不会立即就答应,也即一开始的拒绝,很可能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众所周知,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不会珍惜。同样的道理,太容易得到的谋士,也往往不会获得主公的特别重视。所以,在曹操看来,司马懿出于抬高身价的考虑,这才装病拒绝自己的征召。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如同刘备三顾茅庐,才获得诸葛亮的辅佐一样。如果一顾茅庐,诸葛亮就出山的话,显然是在自降身价。

作为才能不输诸葛亮的司马懿,也不愿意曹操一征召,自己就立即前往赴任,所以选择装病这一手段,这也是在给曹操一个台阶下,而不是直接拒绝曹操。当然,曹操非常强势,选择强行征召司马懿来担任丞相府的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为曹操、曹丕等所用。并因为获得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得以在曹魏平步青云。

最后,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间,曹爽兄弟及其党羽掌握了曹魏的大权,尤其是兵权。同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朝政。到了正始九年(248年)冬天,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结果,司马懿装病瞒过了李胜,也成功让大将军曹爽放松了警惕。当然,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曹爽之所以没有识破司马懿的装病,主要还是因为公元248年时,司马懿已经70岁左右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70岁已经是高龄了,对于当时的大部分文臣武将,很多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病逝了。所以,70岁左右的司马懿称病,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考虑到司马懿在公元251年病逝,因此,在前几年,司马懿确实有可能就身体有恙了。在此基础上,司马懿在第二次装病,最终成功骗了曹魏大将军曹爽。当然,对于曹爽来说,因为经验不足,或者说是过于自大,没有对司马懿的身体情况进行更多的探查,这也是司马懿能够瞒天过海的原因之一。综上,司马懿曾两次装病:一次骗了曹爽,另一次却被曹操识破!

标签: 三国曹魏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还要降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蜀汉,夏侯霸

    夏侯霸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而夏侯渊则是在定军山之战中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因此,夏侯霸也就与蜀汉之间有了杀父之仇,夏侯霸常常咬牙切齿,立志要为父亲夏侯渊报仇雪恨。但为何却归降蜀汉,并且还随蜀伐魏呢?这一切还得从司马懿说起。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大权就落到了司马氏手中,而大将军曹爽也在投

  • 刘备称帝之后,为何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的宝座。同年,曹丕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从而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曹丕在登基称帝后,将曹操追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元229年,孙权在登基称帝后,将孙坚追尊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由此,对于曹丕和孙权,都在称帝后追封了父亲。但是,刘备在公元22

  • 历史上的皇帝都有谥号,为什么秦始皇没有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秦始皇

    说到“谥号”,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后人对过世的有地位的人的一种极其概括的评价,字数不一定,有长有短,这种习惯也同样影响着古代东亚的其他国家。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所有的皇帝中,除了秦始皇,其他人都有谥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什么唯独秦始皇一个人没有谥号呢?&ldquo

  • 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黜了,刘贺墓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西汉,刘贺

    刘贺只是一个在位27天就被废掉的皇帝,刘贺墓葬为什么比帝王还好奢华?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汉昭帝去世之后,以霍光为首的大权,在汉武帝的孙子中选择了一位,而这个人就是昌邑王刘贺,就这样,刘贺成为了西汉的第九位皇帝,上帝就好像给刘贺开了一个玩笑,仅仅在位27天就被霍光给废除了。史料上记载,刘贺在位的

  • 三国时期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取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此后的刘备有如神助,先是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接着攻取西川拿下益州,219年5月经过近两年的苦战又从曹操手中抢得汉中,使得东西两川合二为一,6月又派刘封和孟达夺得东三郡,此时刘备的实力可谓是达到了全盛时期,那么刘备巅峰时期实力有多强?带甲十

  • 汉武帝身后的三个女人,为何最后都成了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在历史上汉武帝是少数几个能够与秦始皇媲美的帝王,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历史功绩帮助中华民族确立了文化根基,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比阳刚的帝王,他的背后却充满着各种女性的色彩。这些所谓的女性色彩不是指汉武帝是一个女性角色,而是因为,他的人生从开始到后来的巅峰,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女人的帮忙,可以说没有这

  • 诗仙李白一生到处游历,他从哪来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一句“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让我们看到了大唐诗仙的无双风华,那句“三分啸成剑气”却也将李白的另一面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李白虽然已经

  • 李孝恭有哪些功劳,为何能在凌烟阁内排第二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孝恭

    长安皇宫的凌烟阁内,排列着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一众功臣的画像,其中排名第二位的,就是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从侄,曾祖父李虎(第三子李昞即高祖之父,第七子李蔚即李孝恭祖父),北周八柱国之一;父亲李安,隋领军大将军。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李孝恭为山南道招

  • 李靖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何李渊却要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渊,李靖

    李靖为唐朝的统一,以及对外战争立下赫赫战功,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其实曾与唐高祖李渊结仇,李渊两次准备要杀他,但李靖大难不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纵观唐朝289年的历史,可谓名将云集,灿若星河,但若论唐朝第一名将,非三原李靖莫属!李靖一生南平萧铣、辅公祏,一统江南;提三千骑兵攻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率诸

  •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为什么说这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隋炀帝

    历史上当国家获得统一后,统治者为了扩充自己的领土往往会选择征讨偏远地区的国家,以此来扩充自己的领土,获得更高的声望,隋炀帝也不例外,可是隋炀帝却为了发动战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之路。隋朝建立初期,结束了自西晋以来分裂了300多年的中华大地,经济发展迅速,领土规模不断扩大。到隋炀帝时期击败契丹,消灭吐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