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宰相吴潜有哪些成就,为何被一首童谣就击倒了?

南宋宰相吴潜有哪些成就,为何被一首童谣就击倒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1/1 5:46:19

吴潜是南宋时期的宰相,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县东乡云梯人,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第一,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辞海》说他“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表示忧虑”。这是对吴潜一生彪炳史册的闪光点而作的高度概括。

吴潜他为人正直敢言,揭露奸臣,还主张抗元卫国。此外,他在军事、水利和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全才。吴潜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

吴潜成就

吴潜在任沿江制置时,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在宋朝后期,来自倭、高丽的海盗就已对东海边防构成了威胁。南宋宝祐年间(1253年至1258年),吴潜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订立了《义船法》。他命令东海沿海各县,分别选出各乡里有财力的人,要求他们联合起来,不时轮番下海巡视。吴潜还设立《义船法》,广征民间船舶充作战船。设定水军的“海上十二铺”,形成军民联防的海上长城,对打击倭寇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冯梦龙给予极高评价:“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寇之敢乘?”

吴潜还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吴潜上任浙东制置使时,恰遇“秋潦”,就是秋雨连绵,河水暴涨,他发明了我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吴潜更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他的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

吴潜刚正不阿,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权掌六部,他都以正直无私、忧国忧民、忠义爱国而闻名。时值蒙古大军不断南侵,在民族危亡之际出任宰相的吴潜,一心想力挽狂澜,挽救国家和民族。他曾当面对宋理宗说:“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提出:“一格君心,二节奉给,三振恤都民,四用老成廉洁之人,五用良将以御外患,六革吏弊以新治道”的主张;对蒙古的侵略,吴潜主张和、守、战三者结合:“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的策略,加强战备。当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临安时,主政的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吴潜面见理宗,极力谏阻。理宗权衡利弊,最后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童谣击垮

吴潜的这些主张,触动了以投降派贾似道为代表的集团利益,他们屡进谗言加害吴潜。不仅如此,他们为了达到扳倒吴潜兄弟的目的,不惜制造童谣来加以攻击。据《宋季三朝会要》载,这些人编出了这样的童谣:“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夤缘攀附有百尺,若使飞天能食龙”。

从这首童谣可以看出他们颇费心机:以“蜈蚣”来影射“吴公”,正是充分利用了童谣这一口头文学的特点,将吴氏兄弟置于不利地位。而后两句更是把吴潜置于死地,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食龙则无疑是篡位的代名词。童谣把吴潜兄弟比作爬得很高的“飞天蜈蚣”,甚至要觊觎皇帝的宝座。这种恶毒的谣言攻击,即使再开明的皇帝也要信三分,更何况昏聩无能的宋理宗。如此陷害吴潜还能有好?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征战一生,手下从未出过叛将,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大名人人皆知,他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令整个亚欧国家闻风丧胆。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大人物不在少数,手底下猛将无数的也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要论手下的忠诚程度,征战一生的他,无论胜负,手下从未出现过叛将。而原因也很简单:成吉思汗的大度和关心作为一名君王,度

  • 为何元朝皇帝陵寝从未被发现过?探秘元朝皇帝陵墓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皇帝,元朝皇帝陵墓的秘密

    蒙古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制度,奇怪的是,元朝皇帝不想学习汉朝皇帝的葬礼制度,至今没有发现元朝皇帝的陵墓。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通常有陵墓,只有元朝皇帝没有留下陵墓。这是永恒的谜。明代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死亡,用拉木两片,凿子中,类型的人形大小是棺材,放置遗体中。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

  • 张邦昌是被逼做了伪楚皇帝,为何还被赵构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北宋,张邦昌

    张邦昌虽然是主和派,但内心并不想叛宋。然而,从靖康二年三月一日开始,金国多次要求他称帝。留守开封的主和派如北宋吏部尚书、开封府伊王时雍等,也协助金国人劝张邦昌登基为帝,但张邦昌以绝食拒绝,并痛骂王时雍等:“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虽暂假而归,焉可免祸!”只是金国以屠城威胁他

  •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所谓送葬人遇人就杀是真的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蒙古国,元朝,成吉思汗

    若是问起中国最神秘的帝王陵是哪一个,相信大家大多是会说秦始皇陵。但实际上在中国最神秘的帝王陵,应该是“黄金家族”之首成吉思汗的陵墓。因为秦始皇陵已经找到了,但至今成吉思汗陵还未曾找到。而一位蒙古学的专家预言过成吉思汗陵,里面的陵墓也许比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还要壮观。因为纵观成吉思

  • 安庆公主是最疼爱的女儿之一,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安庆公主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第二位平民出身的皇帝。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对待那些不守官道的臣子们的手段,不可谓不心狠手辣,但是,虎毒不食子,不管怎么样,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的孩子,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可谁知,他竟然能够下得去手,杀掉自己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如此狠手呢

  • 康熙已经下诏免罪,王辅臣为什么还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康熙,王辅臣

    根据史料记载,王辅臣在明朝末年参加了农民起义,他武艺高强、驰马若飞,人称“马鹞子”。后来,王辅臣投奔了明朝官军,在大同总兵姜瓖的麾下。因王辅臣长得高大威猛,加上武艺很好,因此有人称其为“活吕布”。后来王辅臣跟随姜瓖投降清朝,几经辗转得到了顺治帝的赏识。

  • 此人本是太平天国的猛将,后来为何投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太平天国,韦俊

    韦俊原名韦志俊,出生于1826年,是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人。韦家在当地是大户,家资丰厚,韦俊跟随哥哥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并且将家产捐出。当时的国宗不少,但有能力的不多,比如洪秀全的两个哥哥,全无才能,但韦俊是个例外,他作战勇敢,能够独当一面,是不可多得的将才。韦俊出名是在西征的时候,当时洪秀全的妻弟赖

  • 康熙能除掉鳌拜得归功于孝庄,孝庄是怎么算计鳌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孝庄太后,鳌拜,康熙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爷爷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父亲是八门提督卫齐,叔叔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他出身将门,是清朝三代元勋,早年跟着皇太极四处征战,是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鳌拜拥立皇九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期间,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位

  •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乾隆的诗写的到底有多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皇帝爱写诗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留存至今最多的人,也在各地留下无数墨宝。据统计,乾隆皇帝一生中,一共写了四万多首诗。但是,乾隆皇帝的诗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总是被后人所嘲笑。他的到底有多烂呢?一起来看看下面几首,你就能明白个中缘由了。话说有一年冬天,皇上与文武百官一起在西湖赏雪。看到

  • 揭秘洪秀全死因之谜,洪秀全51岁的时候为什么突然间就暴毙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洪秀全

    众所周知,要说我国历史上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就不得不提到清末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关于洪秀全这个人,历史上的争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