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年在乌江岸边,项羽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呢?

当年在乌江岸边,项羽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95 更新时间:2024/2/15 6:33:49

四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刘邦多次正面交战,而刘邦却一败再败,但是由于最后项羽形势误判,他认为汉军已经得到了楚国,其实只是刘邦采用了张良的偷袭之计而已。并且项羽的战略模糊也导致了他战争的失败。最后项羽逃到了乌江边上,举刀自刎。刘邦知道了之后,反思不解项羽为什么不逃走,而要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项羽与刘邦都是历史中人物鲜明,印象深刻的人物,两位也都是乱世中的英雄。两人身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项羽被人们称有以一敌万的体魄,是在战场上拼命的英雄。当年的垓下之战,项羽意识到自己不能脱身的时候,把自己的骑兵分为四队,但是这个时候,汉军已经快要把它们团团包围了。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然后,他命令骑兵们分成四个不同的方往山下冲去。

刘邦虽说也是英雄,但他与项羽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刘邦不是,刘邦不会认为败是羞耻,他在前期与项羽对战的时候一败再败,但他完全不受影响,他可以等自己恢复之后再一鼓作气。当然英雄身上还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心怀着自己的志向。但英雄也不是那么的了解英雄,刘邦在得知项羽逃到乌江岸边的时候,也不是决意一定要杀了他。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项羽会毫不犹豫的举刀自刎。

人一到晚年就可能被被疾病缠身,饶是刘邦这样的英雄也不例外。刘邦晚年卧病在床,一代君主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却拒绝了大夫的医治,他的手下大臣们都劝刘邦接受医治,但刘邦心意已决。在这个时候,刘邦突然明白项羽当初为什么要在岸边举刀自刎。因为害怕,就像他一样。刘邦害怕自己医治之后只是徒劳无功,他害怕死亡,也害怕面对死亡。而项羽当初是害怕面对江州的父老乡亲,他害怕面对自己已经战败的事实。

这可能就是英雄之间的相似之处。一生之中有勇有谋,杀敌无数。但他们心中总有自己害怕的东西。这个东西还是他们致命的弱点。每当到这个时候,刘邦想起当年的项羽,才体会到了他的心情。因为害怕而不敢去面对。所以项羽在乌江岸边为什么不选择逃生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当刘邦在驾崩前亲身体会那种害怕的时候才明白。

标签: 秦朝项羽

更多文章

  • 包拯的官阶有多高?电视剧中常见的拦桥伸冤历史上真的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包拯,拦轿伸冤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然而这一部电视剧拥有着好几个版本,里面有一位最让人深刻的人物,那就是包拯,据了解他是一位清正廉明还一身正气的朝廷命官,在电视上看包拯,就觉得他的权利非常的大,不少人就怀疑按照宋朝的制度来说,那么包拯有多大官,在我们现代来说是什么级别呢?我们先来了解包拯的官职有多大

  • 吴三桂兵力完全足够,为什么最后还是败给了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吴三桂,多尔衮

    根据史料记载,多尔衮率领来到山海关下的清军势力大概有十万之众。而吴三桂的山海关实际兵力只有五万左右,所谓的两倍之多即二十万其实是山海关的军民数量,其中还包括为吴三桂部队运送粮草的徭役兵。李自成、刘宗敏等人愚不可及的行为,暴露了农民军领导层目光短浅与素质低下,致使几乎已唾手可得的万里江山白白拱手送人了

  • 成吉思汗一战俘虏了40万的女俘虏,为什么全部送给了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说起古代的兵荒马乱,女人往往没有落得好下场,但凡战争年代,女人多是受害者,女人成为了士兵发泄的工具,丧失了作为人的权利,面对威胁他们也只能听从,而今天我们所要讲述的,是发生在成吉思汗西征的一件事,而那个时期的女性,一旦被战争冲破了家园,那便连牲畜都不如,只能任人宰割,听天由命。就比如成吉思汗,他曾经

  • 揭秘火烧庆功楼的真相,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可以说是古代造反唯一成功的贫农兼和尚,家里真是穷到身无分文,头无片瓦,父母饿死后都无钱买棺材的境地,最后是去当和尚才避免了被饿死。因此,对于朱元璋来说,真的是祖坟冒青烟,自己一介贫农,开创大明江山。因此,十分担心皇位被抢,杀绝功臣。而其中最精彩的一段要数“火烧庆功楼”,

  • 南宋10万士兵宁可自尽,为何也不反抗蒙古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南宋,蒙古

    当时元军突破南宋在长江的防线之后,整个南宋都陷入了随遇而安的状态。朝廷还下令实施不反抗政策。虽然有些爱国人士自发组成军队对抗元军,但他们完全不是元军的对手,要知道当时援军大多数是北方蒙古人,战斗力特别凶猛。瘦弱的南方人根本打不过这些北方战士。后来贪生怕死的南宋皇帝连忙撤离临安,在众多家奴和大臣的保护

  • 朱元璋为了考验徐达亲自将其放在龙床之上,徐达是如何躲过考验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徐达

    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也是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他出身在农家,后来参加了朱元璋的起义军,与朱元璋情同手足,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伴君如伴虎,虽然以前和朱元璋堪称兄弟,但对于坐上皇位的朱元璋来说,疑心会更重,似乎每个臣子都有二心,因此为了考验徐达,朱元璋也曾设计了一个小陷

  •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为什么在一天内杀死36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崇祯

    如果单论勤政以及廉政来说,崇祯帝朱由检是最不该王国的亡国之君。历史上对这位算是明朝最后一任的皇帝(不算南明),评价一直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残暴嗜杀,有人说他勤政爱民,但不能否认的是,尽管他不算是一位明君,但绝对算是一位很努力的皇帝。崇祯并不是正统的皇帝继承人。他的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虽然前期也算励精图

  • 赵匡胤夺了柴荣江山,为什么没有对柴氏子孙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柴荣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能够做到像赵匡胤如此宽宏大量的程度还真是不多见。历史上凡是王朝新创,必然要对前朝遗老皇族大开杀戒,比如清朝对于明朝就是如此,虽然名义上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入关,但是暗地里却对明朝皇族后裔十分忌惮,必要斩草除根。历代亡国之君的后裔往往是处境悲惨,即使能够苟活也必须小心低调,从

  • 朱元璋对贪官的手段极其残忍,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贪官

    我国封建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官吏贪污腐败,但对待贪官污吏最为残酷的应该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那么,问题来了。明朝不到300年的历史,贪官污吏其实并不少,甚至很多高级官员都参与其中,这是为什么?古代并没有严格的法律条款,所以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残酷镇压了一批,但是后来皇帝并不能继续实施。尤其是在他之后

  • 太子朱标早逝之后,朱元璋为何不让更有能力的朱棣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标,朱棣

    朱标是太子,而朱允文是正宗的皇长孙,理应继承皇位。朱允文本身并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即使朱标去世,朝中的大臣,也依然是支持,皇长孙继承皇位。如果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会造成朝廷的动荡。朱元璋皇子太多。各自有各自的封地,远离朝廷之外。如果立朱棣为太子,其他皇子难免有异心。而且各自手中都有兵马。这一点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