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让秦国变的强大,而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商鞅变法让秦国变的强大,而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6 更新时间:2024/1/25 5:28:55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国内守旧势力相对较小的魏国率先变法革新。在经历了吴起李悝变法之后,魏国首先崛起于列国之中,并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被阻隔在函谷关内八十年,史称“魏霸河西”。

秦国的挫败导致秦孝公广招天下贤才,这也使得在魏国不受重用的商鞅看到了机会。公元前359年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动变法革新,迅速提高了秦国的国力,让秦有了可堪东出的实力。然而立下如此功劳的商鞅却最终落得一个谋反的罪名,最终其尸身被后继秦王下令执行五牛车裂之刑。那么撬动战国时期列国力量格局的商鞅为何落得如此境地呢?

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虽然触怒了旧贵族群体的利益,但还是会有百姓拥戴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商鞅变法促成秦国建立了丰富的律令法规和耕战系统,使得天下诸侯皆苦与秦交战,但也使得秦国百姓饱受耕战之苦。商鞅的变法核心目标并非为了富国富民,让秦国的百姓过的更好,而是通过富国以实现强兵。为了达到富国的目的,商鞅发布了大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民力耗损极其严重。过渡的徭役是的百姓对商鞅并不拥戴,诛杀商鞅并不会引发民众不满。

百姓不满,士人阶层同样没将商鞅当作自己人。当时各国招贤纳士,但凡名士均需托人引荐,走正常一系列程序后方能拜见国君。而商鞅是通过太监宠臣景监得以面见秦孝公的,如此来路显然为士人所不齿,这给商鞅后来的孤立无援留下了伏笔。

变法不同于发明,变法革新也不同于技术革新。虽说从长远来看,好的变法会带动整个集团进一步发展起来,但在短期内却是一场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然而商鞅变法促使秦国旧贵族将自身利益受损这笔账记在了变法发起人商鞅的身上,可从中获利并得到晋升的那些平民人才同样不会感激商鞅,他们只会感激推动变法的实际掌权者秦孝公。所以当这场利益再分配不断执行的时候,也是秦国公族不断收买人心而商鞅不停树敌的过程。

不仅仅仅是贵族阶层会反对商鞅,普罗大众同样对其咬牙切齿。如果说繁重徭役在历朝历代都有出现,那么严刑峻法则是秦国始出。商鞅之法的严苛之深、涉及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当变法极大的改变了秦国旧有习俗,促使秦人多方不变而产生逆反的时候,严厉的法度逼迫百姓就范。民间那些因为习俗而被处罚的民众及其亲友们显然对商鞅怀恨在心。

最为致命的还是商鞅自身的缺陷。他嗜权如命,在已经获得商之封地后依旧对中枢朝政大权在握。如果说秦国贵族阶层利益受损还只是保守派一方的事情,那么一个秦国统治集团之外的人把控朝局则引发了整个秦国的忌惮。秦孝公之后继位的秦惠文王并非庸主,他不会因为曾经的私仇而贸然废除新法。然而商鞅对秦国公族权力的威胁,以及其耀武扬威,炫耀富贵权威的德行,已经使得惠文王难以容他。

当秦国想要缉拿商鞅之时,为求自保的商鞅选择率领封地之兵攻打郑国,意图以郑国之地与秦抗衡。如此行径给了原本为诬告的贵族世家集团委以口实。最终导致其罪名的成立,死后亦被施加五牛车裂之刑。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借助诛杀商鞅转移或平息了秦国各个阶层对心法的怨气,舒缓了内部紧张的矛盾。秦王得以留下数年喘息的机会,待到新法已经产生相当量的利益集团之后,彻底明确了对新法的支持态度,此时的秦国守旧势力早已回天无力。秦惠文王利用了商鞅的尸身和变法制度,即促进了秦国的稳定又使得秦国以此而强大,商鞅的遗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此后的秦国在新法体制下,通过秦惠文王的治理国力进一步增强,并先后招揽了公孙衍、张仪等人才,为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东周战国秦国商鞅秦惠王

更多文章

  • 当初和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个人怎么样了,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的军功最大,他也因此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军,管理着李唐控制区出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多年的征战经历让他赚足了实力和人气,虽然李建成的实力也不算弱,可是他的地位已经遭到了挑战。李渊的几个儿子为了帝位开始相互厮杀。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是厮杀的最终结果。小编蜗牛的

  • 吕后曾经被项羽俘虏了三年,项羽对她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西汉,项羽,吕雉

    刘邦和项羽在西楚彭城之战中,被项羽打的丢盔弃甲,只顾自己逃命,丢下了吕雉和儿女,项羽把包括吕雉,刘邦儿子刘盈,刘邦父亲等家眷一并俘虏,一囚禁就是28个月。相传,刘邦夫人吕雉“夫人天下贵人”,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在这期间,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雉呢?这和项羽的性格有关,项羽是一个兼

  • 秦武王举鼎真的好大喜功吗?秦武王举鼎其实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周,战国,秦国,秦武王

    说起秦国,可能大家都有很多的疑问,比如: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秦始皇究竟长什么模样?等等。但是关于秦国的历史,史书所留下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当年赫赫有名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几乎是把秦国毁的什么也不是。所以关于秦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王朝?我们是否真的熟悉秦朝吗?谁也不敢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今天,路口

  • 孙权建立东吴后,为何只追封孙策为王而不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东吴,孙权

    孙权,即吴大帝,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破虏将军孙坚之子、孙吴政权奠基者,公元195年,孙策东渡长江,打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公元196年,孙策进攻王朗和严白虎,平定会稽;公元197年,孙策与袁术决裂,被朝廷任命会稽太守;公元198年,孙策被封为吴侯;公元199年,孙策击败刘勋,占据庐江;公元200年,孙

  • 诸葛亮错杀的两个人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大家都比较了解,他有着聪明过人的头脑,还有出谋划策的想法使老百姓都深深的佩服,他的为人也比较正直,在达官贵人诱惑面前却坚持自己的理念,治国有道清廉国政,而且在北伐和赤壁之战中他的策略真的帮助了蜀国。当时诸葛亮一心忠诚刘备,正因为刘备也是一个为人正直,善用人才的一位贤君,当时刘备身边的人

  • 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夺刘禅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诸葛

  • 王昭君秘史:揭秘王昭君为什么被下嫁给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西汉,王昭君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她本名叫王嫱,出生于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且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兄长和兄嫂,但家庭氛围非常的和睦。由于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备受宠爱。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家人还是将她当大家闺秀抚养长大,后来,王昭君越长越美,名声也越来越大。到公元前38年的时候

  • 赵高的三大罪状,如果没有他,秦朝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赵高

    秦灭了六国之后,区区的秦王已经不能满足嬴政的野心,于是他创造出了皇帝的称号,并自称始皇帝。按照嬴政的想法,他死后皇位会由他的子子孙孙代代世袭下去,结果呢?秦始皇的美梦只过了短短15年就破碎了。而秦朝之所以会快速走向灭亡,除了因为严苛的暴政,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他就是历史上指鹿为马的赵高。秦始皇归天

  • 刘邦初起兵就差点被灭,不是秦军而是亲密战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刘邦起兵之后,第一要务是攻城略地建立根据地,以获取钱粮和兵员。一攻胡陵不下,刘邦审时度势,退兵丰邑。在丰邑大败泗水郡监平之后,刘邦趁胜追击,泗水郡监平逃往胡陵,退进城中。刘邦复又追到胡陵城下,再次形成了围攻胡陵之势。这一次刘邦没有像上一次那样使蛮力攻城,而是借战胜之威,派人入城劝降。派去的使者是萧何

  • 历史上霍去病是怎么死的,死因与汉武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