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宗人府为何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清朝的宗人府为何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4/1/24 6:04:57

宗人府是明清管理皇家事务的衙门,以清朝为例,只要是姓爱新觉罗的,甭管宗室还是觉罗、包括这些人的家眷等等,都归宗人府管。生了娃要去宗人府登记造成、平日里的生活费要去宗人府领……婚丧嫁娶等等也都必须向宗人府报备。当然,红事、白事等等报备之后一般都是可以领到一笔补贴的。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清朝特殊的宗室和觉罗,其实这两者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搁其他朝代,其实都叫宗室。但是,因为清朝是女真贵族建立的政权,从建立之初其家族人口数量就已经相当庞大了!不像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时那样,除了自己一脉、老朱家就只剩大哥朱重五一脉男丁。加之明末“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教训历历在目,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清太宗皇太极对爱新觉罗家族进行了“二次分类”,把自己的祖父——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定为了宗室,而将曾祖父——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史称“六祖”)的其他后裔定为了觉罗。至于更远的同宗,索性直接不认了。

所谓宗室和觉罗并没有本质区别,主要区别政治和物质待遇方面,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两个字——省钱!清朝给觉罗的待遇要远低于宗室,如此一来庞大的爱新觉罗家族远支成员仅需要相对较低的费用便可以养活,从而减轻了财政负担。同时,清朝还制定了宗室爵位降等承袭和考封制度。举个例子,明朝亲的一个儿子承袭亲王爵位,其他所有儿子全部封郡王。而清朝亲王承袭爵位的儿子除“铁帽子”或皇帝特许之外、只能袭到郡王爵位。之后以此类推,直到降为入八分镇国公才开始不降等承袭。

而其他儿子,则根据嫡庶之别确定多个基准爵位,生母地位越低、基准爵位也越低。然后参加考试,参考成绩酌情降级,只有考出全优才能拿到基准爵位;如果考得很差,即便是亲王的儿子,也可能什么爵位都捞不着!比如晚清时期的肃顺,他是“铁帽子”郑亲王乌尔恭阿庶出的儿子,他嫡出的哥哥端华承袭了“铁帽子”郑亲王爵位,而他却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如此一来,清朝养活宗室的费用又比明朝少了一大笔!

既然宗人府是负责给钱、给爵位的,为什么清朝的宗室和觉罗那么怕去宗人府呢?其实,他们并不是怕去宗人府,而是怕被留在宗人府!因为清朝和历朝历代一样,皇族除谋逆外、一般是不判死刑的。而且,对皇族刑罚刑部、大理寺等国家机构是管不到的,都必须得由宗人府来管。而这其中,比较重的刑罚就是“圈禁”,这个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就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圈禁”。

说实在的,“圈禁”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怖。比如康熙年间被“圈禁”的直郡王胤禔,无非就是被关在他原来的直王府里不准出门而已,一切生活待遇照旧,甚至连妻妾儿女也都住在一起!在“圈禁”的日子里,胤禔还生下了不少儿女,由此也可见,清朝宗人府的“圈禁”,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而且,子女并不受“圈禁”的影响,比起明朝的凤阳高墙来,清朝的宗人府“圈禁”是要温和很多的。明朝被禁锢凤阳高墙的宗室,后代也全部属于“罪臣”;未经皇帝特赦、世世代代都是!而清朝,只限被“圈禁”之人,后代依然可以享受宗室、觉罗待遇,除非被革去宗室或觉罗身份。可即便如此,被革去宗室身份后,那些原来的宗室依然还可以享受觉罗待遇;而觉罗被革去之后,也会享受一定待遇,并不是“贬为庶民”。

但对于曾经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们而言,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日子还是过得相当憋屈的!不仅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估计也没有什么人再愿意去搭理一个被“圈禁”之人了……一个曾经被前呼后拥的人,突然间成了连大门都不能出的“孤家寡人”,日子恐怕还是相当难熬的,不是吗?所以,清朝的宗室、觉罗门听到让去宗人府都是相当害怕的!不是怕去那个地方,而是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当然,清朝的宗室和觉罗被宗人府禁锢也分很多种,“圈禁”只是其中之一,更严重的处罚还有幽禁,当年阿其那、塞思黑就是被幽禁的。那就不是让你在自己家里不让出门了,而是给关到比较狭窄的小院落或房子里,严禁与外人接触、包括看守人员!这基本就等于是坐牢了,无非牢房略微大一些罢了。

当然,清朝对于宗室的这种刑罚大多用在皇帝的政治对手身上,对于普通宗室和觉罗一般是很少使用的。一旦被幽禁,离死基本也就只剩一步之遥了。比如阿其那和塞思黑,塞思黑患有严重的“消渴症”(糖尿病),雍正帝索性暗示看守人员不给他提供饮水,结果可想而知……在被幽禁不久以后,塞思黑莫名其妙地“暴毙”了!几乎同时,阿其那也莫名其妙地“暴毙”了。

标签: 清朝宗人府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兵入关,真得是为陈圆圆冲冠一怒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吴三桂

    公元1644年,面临覆灭的明朝将希望放在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要求他率关宁铁骑回京护卫都城。然而,当吴三桂率军抵达山海关时,突闻京师陷落崇祯自缢,不得不停止脚步。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虽然手握数万精兵,却犹如无根之水,引来多尔衮和李自成的招揽。这时候吴三桂就要做一个决定,在两人之间二选一。就在吴三

  • 汪精卫前后变化为什么这么大,汪精卫为什么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汪精卫

    聊起我国的近代史,汪精卫这个人绝对不得不提起。前期他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英勇奋战,是孙中山最看重的接班人之一。然而,当孙中山病逝后,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汪精卫实际上成了日本的傀儡,成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大汉奸。汪精卫的政治态度为什么会出现180度大转弯?孙中山死后十年发生了什么?1925年3月

  •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13年,乾隆继位后为何不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李卫

    李卫在历史上,尤其是在雍正朝的时候是名满天下,他身在庙堂,两全江湖被雍正宠了十三年,但是乾隆不是很喜欢他,本文小编给大家谈论下清代名臣李卫,从这位封疆大吏上,读出不一样的历史。英雄不问出处自宋明来,科举取士是朝廷选拔人才非常成熟的制度了,开始于隋朝,在唐代的时候科举制又进一步完善了下,到了宋朝科举制

  • 多尔衮死后,孝庄太后为何要摧毁他的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多尔衮,孝庄太后

    从历史上看,但凡是摄政王或者是辅政大臣,一般结局都不会太好,甚至其中还有很多真心实意的为了朝廷着想的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他们权倾朝野,不仅群臣不满意,甚至皇帝也不满意。在清朝多尔衮那可是大名鼎鼎,在大清早期功劳是很大的,他也是很有机会能够成为皇帝的,不过最终他只是做了摄政王。在多尔衮死后短短的两

  • 清朝乾隆时期没有出现夺嫡之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乾隆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九月丁丑,召集廷臣行宫,宣示皇太子胤礽罪状,命拘执之,送京幽禁。己丑,上还京。丁酉,废皇太子胤礽,颁示天下。”公元1780年,康熙为了解决皇权危机,废黜并圈禁太子胤礽。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太子被废、东宫虚悬,竟然在众皇子中引发了一场惨烈的储

  • 清代陕西女首富周莹:曾被慈禧收为义女,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周莹

    清朝末年,全国动荡,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支撑起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清王朝的衰败也是历史的必然。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清末乱世之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他们很想自己的国家做些事情,但是任何人也不能阻挡历史的洪流,这个封建王朝终将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八国联军侵华,慈

  • 揭秘: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商纣王

    我们知道商朝灭亡的起因就是因为商纣王整日沉醉于“酒池肉林”,那么历史上的商朝真的有这样的酒池肉林存在吗?汉代之前的所有史书中,并未出现过有关商纣王“酒池肉林”的记载。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殷本纪》中这样叙述:&ld

  • 周天子为什么会实施分封制,甚至将保命的那些军队都分干净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周,周宣王

    那你知道古代的推恩令吗?推恩令,说实话,这个道理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诸侯手底下的势力月份越小,那这样的话,诸侯对于中央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这对于诸侯来讲是特别要命的事情,这件事情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但是汉武帝就凭借这一招,把这些诸侯玩弄于鼓掌之中,为什么?很简单,如果一个诸侯生了四个儿子,或者更多的儿子,

  • 商纣王真的是一个昏君吗?为何孔子会为其辩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朝,商纣王,孔子

    《封神榜》已经被翻拍过很多部了,虽然剧情略有不同,但商纣王却无一例外的被塑造成昏庸无道的暴君,在苏妲己的怂恿下,他用炮烙之刑残害忠良,对比干处以剜心之刑,罪恶行径简直可以用罄竹难书这四个字来形容。如果历史真如电视剧般描述的这样,纣王真的是一个残暴的昏君,为何孔子还要不遗余力的为其辩驳?大圣人孔子曾经

  • 传说中的牧野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有电视剧一样的惨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牧野之战

    话说商纣王帝辛继位后,扩张领土,举兵出征东夷,并营建朝歌,使得持续六百多年的商王朝国库空虚,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终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军举兵讨伐商朝,纣王立马派兵往牧野进行抵抗,著名的牧野之战便由此展开。历史中的牧野之战,并没有像影视作品中那样激烈壮阔,更没有双方势均力敌、战况惨烈。反倒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