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如果晚死十年会怎么样?汉武帝的评价将会大大下降

秦始皇如果晚死十年会怎么样?汉武帝的评价将会大大下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3/12/17 4:08:59

封建王朝在中国古代盛行千年,真正算起是从秦朝开始的,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定下了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他是数百位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千古帝王,虽然后世许多人认为他称帝后成为了暴君,但细看他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就会认为是瑕不掩瑜了。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变法中确实是有利于国家,所以等到秦朝后,在全国范围内,也一直在施行变法中的政策,比如土地所有制被改进为国有,不再是之前的“王有”, 全国所有的土地都被统计,每个农民有多少田地,需要征收多少赋税,这些都有明确记录,而立下军功的平民也可以分得土地。这样看来土地虽然是属于国有,却是被农民实际掌握着,等到后来又进行了改革,农民官员都可以自由买卖官员,如此说来土地其实是被私有化了。

秦朝的郡县制对历史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突破了从前的贵族世袭制,全国各地都由中央朝廷下派官员进行管理,官员之间互相牵制监督。此外为防范外敌侵入的长城和驰道也是开创先例,这虽然对当时的百姓们是个巨大的压力,因为朝廷会从民间征收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长久的发展角度看来,这绝对是值得的。

驰道通俗意义上说就是国道,筑路工程非常宏大,从公元前220年,皇帝就计划着修建了,要将咸阳与全国各地的通道全部修通,其中最为著名的驰道有九条。有一条为秦直道,修了两年半的时间,长达736公里,从咸阳一直到九原郡,这条直道是为了抵御匈奴修建的,是由大将军蒙恬带着十万多的工人才修建完工。

匈奴问题长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即使是秦始皇,曾经有过一统六国的辉煌战绩,但是如何抵御匈奴,同样是个大难题。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带着33万的大军从东边攻击匈奴,杨翁子带着军队从西边攻击匈奴,如此两面夹击,匈奴落败退军,秦军攻占了内蒙古部分地区。蒙恬是位大将军,勇猛忠诚,深受皇帝重用,带领大军击退匈奴,收复失地,修建直道,往后的万里长城也是由他带领修筑的,是真正的一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可匈奴人哪里会轻松罢休,他们总是会隔三岔五地骚扰秦境,第二年,秦始皇继续派蒙恬抗击匈奴,北渡黄河,占领了高阙、阳山以及北假,这次战役打得他们继续退军,退到了更北的地方,九原郡便是在此时设立的,为了稳固秦军占领下的地区。即使匈奴多次战败,他们还是不放弃,所以秦始皇命人扩修长城,直接修成了万里长城,以组织敌人南下,如此强有力的防御和抗击,使得匈奴无法再南下骚扰,只能是待在自己的地方。

相传扶苏本是秦始皇选中的继承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很有政治头脑,曾经反对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因为焚书坑儒实在是太过极端,但当时的秦始皇听不进去,眼见儿子反对,他一怒之下就让扶苏离开了中央集团,让他去监督协助修建长城的工程。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五次出游,赵高已经成为了他身边的宠臣,自然陪他同行,还有蒙恬的弟弟蒙毅胡亥等人。在这次出现中,秦始皇意外身亡,另外蒙毅被支开了,他被派遣去了边关,由此肯来这似乎是早有预谋。

蒙毅是扶苏的亲信,而扶苏又是皇位的继承人选之一,此时蒙恬和扶苏坐镇上郡,唯一跟在皇帝身边的蒙毅被调走,所以秦始皇病重的时候,身边只有赵高的人,所以他的死因并不清楚,原本被他看中的扶苏,应当是要成为新皇帝的,可经过赵高等人的谋划,没有将此事公开,反而是让胡亥当了皇帝,后来扶苏和蒙恬等人被迫自刎,如此赵高扶持了傀儡皇帝上位,自己在朝中权倾朝野。

此时的秦始皇才五十一岁,若是没有此次阴谋,再多活十年是没大问题的,而后再将皇位传给扶苏,想必秦朝可以走得更长远些。当时的匈奴面对秦朝完善的防御措施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根本是束手无策,此外蒙家军威名远扬,一心护国,如此匈奴是无法成为秦朝的威胁。

可胡亥即位后,没有政治才能的他,完全是个傀儡,国家只能是衰败得更快,民间爆发起义后,打着扶苏的名号,各地纷起叛乱,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但匈奴已经再次崛起了,成为了汉朝强有力的对手,一度击败过汉朝军队,而后汉朝统治者想出了和亲的办法,取得暂时的和平。

若是按照当时秦始皇还在位时的势头,他继续活个十年八年的,再派出军队强势攻打,恐怕匈奴就要退到欧洲了,或者干脆被全部歼灭,那就没有汉武帝刘彻什么事了,刘彻那些功绩,说实话也会大打折扣,而且时间也会早了将近五百年。

参考资料:《战国记载实录》、《秦政记》

标签: 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刘备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直接说是刘邦后代不是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几乎是“草根反击”。至于曹操,出身官宦之家,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供奉四位皇帝。至于孙权,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留下了一批文成将军和江东六县。当然,对于刘备来说,虽然他出生时家境不断衰败,但他说,继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就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所以,问题是,

  • 堪称灭蜀第一功臣,邓艾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魏,邓艾

    邓艾堪称是灭蜀的第一功臣,然而他的下场却很惨,他与他的儿子们全部被杀,家里老幼妇孺则被发往西域,沦为奴仆,“子忠与艾俱死,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邓艾灭蜀立下奇功,反而被杀,还连累全家遭殃,堪称是三国时期最惨的名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邓艾灭蜀后说

  • 刘邦一生独宠戚夫人,却不敢废掉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吕后

    说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人们想到的除了他的英勇无畏、丰功伟绩之外,还有就是他独宠戚夫人了!在刘邦心中,戚夫人才是自己的真爱,之后戚夫人恃宠而骄还让刘邦该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虽然这一决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不过刘邦爱屋及乌的还是答应了!可见刘邦是真的宠爱戚夫人,不过为何刘邦一直不愿意废掉吕后呢?其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诸葛亮会不会取代刘禅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现,成了刘备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的辅佐策划下,刘备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点,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达到了足以三分天下的局面。后期又设计拿下了原本属于刘璋的益州,可谓是实力更上一层楼。在发展如此迅猛的情势下,刘备似乎有一点飘飘然,想出兵一举拿下东吴,从此天下大半尽归于他手。可东吴也不是酒囊饭袋,

  • 子婴当时没权没势力,他是怎么杀死权倾朝野的赵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子婴,赵高

    说起赵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赵高出生在罪犯家庭里,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他又凭借精通法律,又当上秦始皇儿子胡亥的老师。后来得到秦始皇信任,成为宦官,掌管皇帝的印鉴后,很是飞扬跋扈。在秦始皇巡游暴病死亡后,他威胁李斯废除太子扶苏,让胡亥继承皇

  • 庞统被吹的那么的厉害,为何死的却那么随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东汉,庞统

    三国时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能得其一,便得天下。但是刘备既拿下了卧龙,也得到了凤雏,他还是没能一统天下。虽然这句话夸张,但是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是非常厉害。而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是实力却相差甚至远 ,还这么早就去世了,为什么他死得这么随便呢?初露头角庞统最早出现在赤壁之战时,那时曹操准备挥

  • 阿斗一直活在诸葛亮的掌控下,他有过抱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蜀汉,刘禅,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刘备身边非常有名气的谋士的,即便到如今,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被后人所熟知。然而诸葛亮也并没有辜负刘备的一片真心。在之后,诸葛亮同意了给刘备出谋划策,更是让刘备赢得了不少战争上的胜利。到了刘备寿命将尽的时候,而阿斗刘禅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刘备也就把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来照顾的。毕

  • 如果韩信三分天下,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西汉,韩信

    韩信虽然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的下场也是十分的悲剧,吕后安了一个罪名给杀害了,关于韩信到底想不想造反?这是一个千古谜团,充满了争议,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韩信当时完全有机会造反,并且他身边的谋士蒯通也在极力的劝说韩信让他起兵,占山为王,但是韩信的人物性格中是有一些弱点的,也是优柔寡断,表面上

  • 刘邦逃跑为什么要丢孩子?刘邦和夏侯婴演戏给谁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夏侯婴

    刘邦逃跑时为何狠心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说实话,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个人能力的出色,他在危急关头,做过许多非常正确的选择,终于和伙伴们一起建立了大汉,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名。当然了,他也做过许许多多不着边的事情,所以发迹之前的刘邦,在家乡,名声不怎么样,就连他的亲爹,也不待见他。刘邦逃跑时狠

  • 孙策如果不死的话会怎么样?他能够统一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东汉,孙策

    孙策也是东汉末年十分出色的将领,孙坚死后孙策割据一方,接连拿下江东五郡,为此后的孙吴政权打下基础。可惜孙策英年早逝,继续向外扩张的计划也只能暂且放下,将自己的心血交给弟弟孙权打理。如果孙策没死的话,他有没有机会一统南方,和曹操争夺天下呢?如果理想化来看,或许还真有这个机会,当时孙策势如破竹,是新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