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汪直作为明朝四大宦官之一,为什么他能够得到善终

汪直作为明朝四大宦官之一,为什么他能够得到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4/1/19 10:22:02

成化十二年(1476年),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宫中,事发后被诛杀。但宪宗皇帝因这件事内心惴惴不安,派时任御马监太监汪直便衣出宫探查,汪直不辱使命,将差事办得很成功,博得了宪宗皇帝的欢心。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宪宗建立西厂,汪直以弱冠之龄统领西厂,任西厂提督。宪宗皇帝看重西厂,汪直又曾服侍过万贵妃,自此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东厂之上。但为何这样一名和英宗正统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明朝"四大宦官"的汪直,要在得势之时激流勇退,远守辽东呢?

一、宦官监军的传统

根据史料记载,“遣中使、奉御等官到北平,犒北征将士。”洪武年间就有太监代表皇帝去军中犒劳奖赏军士的先例,实际上宦官已经在替皇帝探察军务了。自永乐朝开始,宦官监军制度便逐步确立。上至京军三大营下至全国各基层兵营都派有宦官充当监军,明成祖时期甚至直接派宦官统兵作战。在这样的体制下,明朝不乏身为宦官的名将,比如“三宝太监”郑和。所以汪直走"军功"这条路上位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阻力也会小很多。早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州女真侵犯边境时,汪直就上奏想前去平定,因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的阻拦,未果。但是同年汪直便巡抚辽东,开了长达自成化十四年(1479年)到成化二十年(1485年)七年的军旅生涯。可见朝堂上的反对并没有阻碍汪直的步伐,其中“太监监国”的传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二、汪直个人的追求

汪直一直对学武立功有着浓厚的追求。在外监军时期当时的司礼监怀恩曾评价汪直“年少喜功”,《明史》也记载汪直对完善明朝的武举制度作过努力,“从太监汪直请,设武科乡、会试,悉视文科例。”可见汪直年轻气盛,对于建功立业有着不小的追求。不仅如此,汪直也很有军事才能和天赋。

明朝很重视对宦官的教育,自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始,明廷即设内书堂,选拔大批年幼的宦官让大学士教习,以为统治者作耳目爪牙之用。此后历代相袭,成为定制。经过内书堂教习的小宦官,往往“用时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也有教员专门教授小宦官们武艺,以便将来作为内侍在危急之时保护皇帝。

汪直也不例外,成化十六年(1481年),鞑靼兵扰靖虏(今甘肃靖远县),汪直和王越挑选二万精兵,在威宁海子奇袭告捷,论功直增禄三百石。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兵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论功行赏时,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一般以年十二石为一级,而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明朝纪录。可见汪直在军事上的个人追求和能力都很出众,这也是他能长久戍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久镇边疆而被宪宗冷落

成化十八年(1483年)后,虽然汪直牢牢掌握了边疆兵权,又监督京师十二团营,但由于长时间戍边,导致在朝中势力的日趋削弱,与宪宗皇帝逐渐疏远,又与万贵妃利益集团中的东厂总督尚铭心生嫌隙。一些边将也向宪宗告发他衅边邀功、拥兵与其他将军交结。但总的来说,数年中汪直是衅边之事少,平边之事多。大的战事计五起,其中三役告捷,没有败过阵。侧面反映出汪直镇守时期边疆情况较为稳定。之后,阁臣万安及诸御史,以西厂须扰官民及汪直已专镇大同等为由,奏请宪宗罢除西厂,得到钦准。自此汪直的荣宠算是走到了尽头。

虽然史载汪直专权多年,但其实汪直在西厂建立的第二年就远戍边疆,此后基本在辽东和大同治军作战。汪直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跟王振、刘瑾、魏忠贤齐名的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但他在深受皇帝恩宠之时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到边疆立军功寻找自己的出路。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权阉,他的擅权和危害远远不及王振、刘瑾和魏忠贤。最后汪直被贬为庶人,民间也没有因为他失势而群起攻之,虽说是不知所终,但是比起其他三人的下场,也算得上善终了。

标签: 明朝太监汪直

更多文章

  • 明熹宗不理朝政都没人造反,为何到了崇祯时出现那么多人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明熹宗,崇祯,魏忠贤

    为什么刻木头的天启不理朝政,人民却不造反,而崇祯日理万机,却那么多人造反?归根结底是因为魏忠贤!魏忠贤如他的名字一样是忠于明朝的,魏忠贤是被东林文人集团黑的最惨的一个人。祟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崇祯上吊前五天。大势己去的崇祯在听到太监曹化淳所言,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时,终于领悟了天启帝的临终嘱托

  •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屠杀满人?在14年间一共有多少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长达14年,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最为紧张的关系便是太平军与清廷的关系,太平军为此制定了残酷的屠满政策。太平天国为何要屠满?又有多少人因此被屠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清廷以八旗起家,八旗制度是清廷的基本制度。太平天国与天地会、拜上帝教水乳同源,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口号

  • 吴三桂所联合的藩王中,为什么他却是最先投降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吴三桂,耿精忠

    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猝然长逝,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按遗诏登基。国君新丧,年幼的小皇帝无法亲政,各方势力的野心便悄然滋长,其中,因清兵入关时立下贡献而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更是一早便谋划自立。康熙十二年(1673),面对康熙帝下发的削藩令,吴三桂勾结其他两大藩王造反,史称&ldq

  • 八股文有很大的弊端,为什么清朝还坚持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八股文

    我国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结束,共延续了一千多年时间。其中,明清两朝在科举考试中,采用了一种叫“八股文”的文体。那么,究竟什么是八股文呢?所谓八股文简单的说就是要将文章分为八个部分,文章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文章的格式、语气、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八股文要

  • 杨成武兵团奇袭清风店胜利,给华北地区暂时解了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解放战争,杨成武,聂荣臻,蒋介石,傅作义

    在解放战争期间,全国东北,西北,华东,中原等地区皆有大将去开疆拓土,东北有林彪,西北忧彭德怀,还有陈毅, 刘伯承等,华北方面相对来说弱一点,是属于聂荣臻部队的,聂荣臻属于是政工人才,让他带兵打仗实在不适合。华北野战军尽管人数众多,但是论精锐和武器等方面属于是最弱的,北平地区傅作义集团有50万人马,聂

  • 太平天国女兵为什么宁死都不肯投降,原因出在曾国藩的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中国古代是封建王朝,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经历了24个朝代,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一直到清朝灭亡,中间的农民起义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从一开始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大屠杀还有四川屠城,清兵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有不少民间组织纷纷不满压迫揭竿而起,

  • 乾隆要是死了,他的妃子们怎么办?难道真的要陪葬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乾隆,妃子

    我们看过一些历史类的宫斗电视剧或者是野史书都了解过,有关乾隆的妃子们的生平,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乾隆要是死了,他的妃子们怎么办?虽然乾隆是中国古代史上在位时间上最为久远的皇帝,一共长达六十三年,但是是人总有生命终止的时间,那么他死后的妃子们怎么安排呢?这个专家学者有考证:妃子们不用陪葬,但是得做一件

  • 珍妃一死为什么皇宫就开始闹鬼,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珍妃

    说道珍妃,我们都会想起她的死亡,是被慈禧太后秘密下令投井而死,而到底是为什么会被慈禧杀害呢?到底是做了什么,会让慈禧太后这样秘密将她投井?实际上,这一切,都与光绪的宠爱有关,有人可能会说,慈禧又不需要争宠,珍妃一个后宫的女人,皇帝的妻子,太后为何看不惯这样一位儿媳妇?说到底,都是为了隆裕皇后,为了慈

  • 历史上藩王造反是常有的事,为何到了清朝就没有亲王作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藩王

    纵观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史,皇帝是至高无声的存在,皇帝兄弟们就是藩王,在分封制度的时候,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就是土皇帝,他们的封地像一个个的国中之国,这样的制度之下,藩王的实力很大,这就成就了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到了明朝,藩王制度得到了修改,比如造反成功了朱棣,他在作为燕王的时候,虽然封地是

  • 清朝末期为何会鸦片泛滥成灾,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鸦片

    1840年英国用鸦片轰开了中国国门,从此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林则徐有禁烟运动,但不管怎么说,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已经吸食鸦片上瘾了,据统计晚清时期吸食鸦片人数超过1000万人,数据十分恐怖,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清朝鸦片开始泛滥的原因首先就是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当时的鸦片都是来自于外国侵略者走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