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前唐朝和叛军兵力多少,为什么唐朝方面会吃大亏

安史之乱前唐朝和叛军兵力多少,为什么唐朝方面会吃大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3/12/16 1:19:13

7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三镇官兵以及同罗、契丹、室韦等游牧部落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长安,“安史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在战争初期,安禄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率主力经河北南下,一路上未遇到有效抵抗。直至十二月十三日,叛军已相继攻克汴州(今开封)与东都洛阳,切断了南方向长安供应物资的运输线。之后,安禄山又继续率军向西挺进,并在潼关与唐军主力进入对峙阶段。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唐朝军队和叛军兵力对比如何?

要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当时唐朝全国的总兵力开始说起。从现存资料来看,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整个帝国的在册兵员为574733人。当时全国共设置了十大藩镇,合计兵力486900人。也就是说,掌握在藩镇节度使手中的兵力约为帝国总兵力的85%,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有战争经验的边防军,战斗力比那些戍卫京师的宫廷卫队不知道要强出多少。

在十大藩镇中,安禄山管辖的三个藩镇拥兵183900人(范阳91400人、平卢37500人、河东55000人),相当于整个帝国兵力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安禄山之所以敢发动叛乱,主要还是因为家底够厚,经得起折腾。

当然,这些兵力数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由于战争、伤病等原因,兵员变动相当频繁。但全国在册兵力总数,以及各藩镇的兵力人数,都大体上维持着各自的上限。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所率的主力部队人数约为15万,同时他在范阳、营州、代州等叛军基地留下的兵力约为5万人。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手中的总兵力大致在20万人左右。

那么唐朝方面有多少军队呢?毫无疑问的是总兵力肯定要多于叛军,但由于朝廷事先没有准备,在得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后才仓促应付,因此吃了很大的亏。

当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正好在长安向朝廷汇报工作,于是唐玄宗就派他前往洛阳(当时洛阳尚未被攻陷)组织防务。封常清临时招募了一支6万人的军队,可事实证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封常清的新兵在那些久经沙场的叛军面前不堪一击,洛阳很快就失守了。无奈之下,封常清只好率残部退守潼关,这里是京师长安的门户,得失至关重要。封常清在潼关与他的老上司、唐朝名将高仙芝会师。叛军虽然尾随而至,但在两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指挥下,潼关守军上下一心,成功将叛军挡在了关外。

然而,唐玄宗却听信了监军边令诚的谗言,以为高仙芝、封常清畏敌如虎,且克扣士兵钱粮。于是下令将两位老将处死,此举对潼关守军的士气打击极大。之后,唐玄宗任命安禄山的死对头,陇右、河西二镇节度使哥舒翰前往潼关统领全军。

当时潼关汇集了陇右、河西、朔方等藩镇调集过来的军队,加上之前高仙芝、封常清招募的新兵,总兵力达到了20万人。与此同时,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在井陉关(今河北省井陉县)一带拥有一支超过10万人的大军。河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十七个州组成了约20万义军,宣布效忠朝廷。因此,即便不把义军人数算在内,唐朝方面能直接与叛军对抗的兵力也已达到了30万人。而且从安西、北庭等藩镇撤出的大量军队也正赶往长安勤王。

此时就算是毫无军事经验的人也能看出,朝廷正处于明显有利的地位。一方面是兵力人数远高于叛军,另一方面是已经对叛军形成了夹击的态势。只要不出意外,安禄山覆灭将是几个月内的事情。然而对这一时期历史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会知道,不久之后,形势却彻底逆转。安禄山挥师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一场原本几个月就能平息的叛乱最终却打了整整八年。那么究竟是谁将唐朝手中的这一副“好牌”给打烂的呢?夜读史书将在另一篇文章《哥舒翰统兵20万,为什么打不过兵力远不及自己的安禄山叛军?》中进行分析与讲述。

标签: 唐朝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都弄死唐高宗好几个儿子,为什么他却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则天,李治

    史书记载,与武则天有关而死去的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李治儿子非武则天儿子,一类是李治与武则天共同的儿子。在第一类儿子中,主要以李忠为代表。李忠是李治的庶长子,其母亲是一名姓刘的宫人。不过,虽然是庶长子,但那时候唐太宗还活着,见太子李治有后,非常高兴,当时就给乖孙子李忠办了一个庆功宴。在

  • 唐末农民战争历史意义是什么,唐末农民战争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农民起义,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社会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政治的腐朽和连年的战争,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皇帝、官吏、藩镇,僧侣,地主、富商霸占了绝大多数土地,藩镇割据和战争越演越烈,使统一的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尽管如此,唐朝政权还是向农民催征砠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基础上,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公元八七

  • 瓦岗军的实力怎么样?为什么会被王世充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瓦岗军,王世充

    瓦岗军作为隋末农民起义最大的势力之一,具有逐鹿中原的实力,瓦岗军大将如云拥有秦叔宝、程咬金众多大将,在早先与王世充碰撞的过程中更是多次击败王世充,那么为什么瓦岗军最后会被王世充所击败并且走向灭亡呢?李密在杀掉翟让后,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然而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被

  • 揭秘薛仁贵到底是怎么死,民间都有哪些死亡的传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薛仁贵

    薛仁贵的故事我们都是众所周知津津乐道的,无论是以前的评书还是现在的电视剧,都把这位唐初名将说的神乎其神,唐太宗李世民的白袍小将“应梦贤臣”,手持方天画戟力大无穷,李世民征辽东时的虎将,又数次救得李世民性命,留下来“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

  • 唐中宗李显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说他是活在女人的阴影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显

    在历史上,随着朝代的更新换代,也是出现了很多的皇帝,大部分的皇帝十分的平庸,但是也有一些残暴的皇帝,还有一些明君,不过也不缺少一些被女人“掌控”的皇帝,李显就是其中的一位,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李治,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相比较父母亲的作为,李显看上去更加平庸一

  •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顺利进宫,原因出在李世民的一个妃子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武则天,徐贤妃

    自古以来,贤良淑德的女子们都是男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他们的内心当中,都是特别渴望自己的身边能够有一个这样的伴侣,不过对于古代的三妻四妾来说,女子们之间的争斗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在皇帝的后宫当中,就说唐太宗的身边,还出现了后来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不过说起唐太宗身边比较有名的妃子,那就数徐贤妃徐慧了,

  • 高湛为何年纪轻轻传位给儿子,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北齐,高湛

    北齐,一个神奇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皇帝个个是青年帅哥,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吧,其中最美的美男子兰陵王曾经迷倒了无数人,但是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皇帝都是英年早逝。三十五岁似乎是一个坎,所有皇帝都没有超过这个坎。但是有一个皇帝高湛,年纪轻轻就当了太上皇,很多人很疑惑,皇帝这么好的位置怎么会轻易的让给自己的

  • 尉迟恭投降受到重用,为什么单雄信投降却被立刻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唐朝,尉迟恭,单雄信

    一部《隋唐演义》让观众知道了里面的很多英雄人物,各有特色,形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各自的命运也不尽相同,就拿尉迟恭和单雄信来说,同样都是降将,尉迟恭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而单雄信就被要求立刻处死,这其中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是因为单雄信这个人不牢靠,李世民清楚他的为人,如果留下他,日后肯定会生出很多麻烦事

  • 明朝太监张敏到底是怎么死的,清朝到底有没有篡改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太监,张敏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有一位叫做张敏的大太监,他因为保护明孝宗而闻名。尽管这违背了万贵妃的之意,但是为了保全皇帝的血脉,他做到可义无反顾。不过从明史来看的话,张敏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因为最后被万贵妃知道了事情,担心会被报复,所以选择了自杀。在几百年里没人会怀疑此事的真实性,毕竟《明史》可是被修订了上百年

  • 明朝最牛铲屎官,爱猫成瘾,建猫儿房沦为猫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嘉靖

    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他在位的四十五年也是明朝开始走下坡路的四十五年。他的任上北方后金崛起,南方百姓困苦不堪。这四十五年他几乎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信道教炼丹,一件就是养猫。他在位的时候皇宫中有专门的养猫机构猫儿房。猫儿房把皇宫中的猫分成三六九等,好看的,活泼的,不伤人的猫被猫儿房安排在皇帝身边,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