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尚可喜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要挟造反

尚可喜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要挟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87 更新时间:2024/1/22 20:17:29

耿精忠反叛后,三藩中只有平南王尚可喜未叛。尚可喜“性笃忠贞”,对清朝不怀二心。吴三桂曾派人送信劝反,“可喜执其使,以逆书呈奏”但其子尚之信态度迥异。他十九岁奉父命,入侍顺治,至康熙十年,父亲尚可喜以年老多病,奏请康熙批准尚之信回广东管理王事。他嗜酒成性,多有恶行,常凌虐藩下人员,尚可喜很厌恶他。在考虑由谁继承王位上,可喜的心腹谋士金光坦诚进言:“安达公(指之信,“安达”是皇帝赐的号)刚而多虚,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国家,请废他,立次子之孝。”尚可喜也担心他拥兵自重,惹出祸来。

他听从了金光的建议,决定把王传给次子尚之孝。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向朝廷奏言“臣察众子中惟次子都统尚之孝,律己端慎,驭下宽厚,可继臣职”,请求立次子尚之老承袭王位他可从旁“指挥调度,断不至有误封疆”。尚可喜在之前请求撤藩时,曾提出让长子尚之信袭王爵,留镇广东,他回辽东养老。朝中亲王大臣会议,认为藩王在世而让。此次可喜又提出把王爵让给次子尚之孝袭子承袭无此先例而未予允准,他从旁辅导,保证不误封疆大事,康熙细想此方案可行,就立即同意了。这完全是出自政治需要,值此变乱之际,康熙相信尚可喜坚贞不二,非常希望可喜保固广东,以利他集中精力平叛。

在三藩诸长子中,尚之信是唯一得赐“公爵”者,他自认为承袭平南王天经地义,毋庸置疑。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疏留其嗣封,正合尚之信心愿。不料,清廷未准,其后尚可请归辽养老喜再次申请撤藩,朝廷下令撤藩,并正准备搬迁。尚之信异常懊恼,不仅失掉了经营已久的广东,而且又因父意不能袭封王爵,心中愤怒难平。其实,尚可喜多次请求撤藩,除了告老还乡、急流勇退之外,其主要忧虑就是对骄横不驯的长子尚之信顾虑之深。尚可喜有子女一百三十余人,诸子中,尚之信居长。

“尚之信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临阵遇危,瞋目一呼,千人俱废,故终身无劲敌”。康熙十年(1671年),尚可喜以年老多病疏请年已三十五岁的尚之信回广东代理军务。清廷准尚可喜所请后,命尚之孝赴潮州征讨叛将刘进忠,旋又晋封为平南大将军。而尚之信则以讨寇将军协助征讨。明摆着藩主之位转移于其弟之孝了,地位遭贬、权力丧失、威望降低、遭人轻视,尚之信遭到接二连三沉重打击,他心里很是不服、郁恨。他怨父、妒弟,尤其仇恨金光,于是产生了背叛清廷的念头。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广东境内叛乱蜂起,同时又处于吴三桂、耿精忠、孙延龄及台湾郑经所派兵员四面包围之中,郑经攻陷东莞,马雄兵困新会,孙延龄攻下梧州,形势十分危急。尚可喜已忧痛交加,卧床不起。

尚之孝屡战失利,退守惠州王事仍由尚之信代理。吴三桂能否夺取广东,对他至关重要。因为广东邻接广西、湖南、福建三省,而吴兵已进至湖南,广东如不拿下,足以构成三桂北进西扩的后顾之忧。在他的主导、煽动下,刘进忠祖泽清等重要将领先后叛变,引来台湾郑经军队与广西叛军,很短时间“粤东十郡,竟失其四”。广州“省会一区,亡在目前,人情汹汹,俱无故志。”吴紧对尚之信的引诱、答应事成后封之信为王,世守广东”吴三桂加这期间,吴三桂派军直接进攻广东,同时派人至广州劝降。总兵孙楷忠、苗之秀、副将吴镇、水师副将赵天元等纷纷反叛。据记载:“尚可喜子掩答公尚之信被废怨望,矫父命叛降贼”。“之信积不平,杀金光…劫父叛降三桂”。揭示出尚之信起兵反清的原因,同吴三桂、耿精忠如出一辙,都是因维护自身权益所致。史载,“尚之信欲其父尚可喜从贼,迫之不已”。并“约众谋逆,送印伪周,自称暂管辅德将军”。

“易服改旗帜,遣人守其父尚可喜第,以炮击我营,倡众作乱。镇南将军舒恕等引兵归,副都统莽依图自肇庆突围出,尚之信乃“移檄郡县,使皆纳款。”广东全面降附吴三桂,清廷对广东的统治不复存在。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发动兵变,封锁府第内外,接管了平南王权力,并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尚之信起兵后,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都听他号令,一齐降吴。尚可喜病重,苟延时日,一切听任之信摆布。延至十月二十九日,昏迷不醒,溘然而逝,年七十三岁。实际上,尚之信迫于形势,投降三桂,乃是假降。尚之信“叛变的消息,是江西总督董卫第一个向朝廷报告的,奏疏称:“尚之信阴与贼通,…倡兵作乱。

镇南将军舒想等引兵归”,这“引兵归”三字颇耐人寻味,即之信并未发兵攻击舒恕,让其自行退走。尚之信的假降三桂,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他父亲被封为义顺王,地位显赫。他是皇朝丰厚俸禄下长大的。在京十多年,享尽朝廷赐予很多厚惠。尚氏家族受清三朝重恩,五代受封,恩情深重,即以死报国,也是应该的。但吴三桂等兵势强大,难以抗衡只得虚与委蛇,以保广东地方安宁,不致造成重大兵乱灾难。所以,他在与朝廷达成默契情况下接受了吴三桂的招安。这一事实说明,吴三桂起兵反清,其兵锋所指已达到无坚不摧的地步,连广东的平南王尚藩都向他妥协让步。此时广东,已暂时为吴三桂强大兵力所控制,成为吴军肆行无阻的天下。而昊三桂也可借此向天下炫耀其“三藩并反”的巨大威势和鼓舞人心于将士斗志的号召力。

标签: 清朝尚可喜尚之信

更多文章

  •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躲过嘉庆的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和珅,嘉庆

    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写完诗之后就悬梁自尽了,说到和珅与嘉庆的关系,其实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时期受宠那么久,嘉庆以迅雷之速查抄和珅,主要的目的是立威、揽权,而将和珅定罪最好的罪名自然是他的贪

  • 火烧圆明园烧了多久?火烧圆明园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圆明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说起圆明园,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座能与紫禁城媲美,同样奢华且显赫的圆明园,遭受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洗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同时这也是对人类历史璀璨文明的劫掠与破坏。我们都知道,英法联军洗劫完圆明园就各自揣着各种价值不菲的宝贝,高高兴兴的撤走了。然而此时的圆明园还并没有被烧毁,那为什

  • 乾隆立储是不是有什么诅咒,为何皇子不是夭折就是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

    纵观历史,无论是哪一个朝代的发展,看起来都和前朝一样照常发展,但其实,不同的王朝之间有存在各自的气质,我们今天所要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与大清时期有关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大家都知道,清代秘密立储的办法是从雍正上位才正式实行,但真正意义上第一位用这样的方式来继承皇位的是乾隆,而且这一制度也的

  • 和珅聪明能干,为什么不巴结嘉庆给自己留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和珅,嘉庆

    和珅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非常的聪明,和珅在清朝的时候是非常的富有的,不过和珅的这些钱的的来源相比一些做生意的商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黑暗的,和珅能够家财万贯,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和珅在乾隆时期是一个德高位重的官员,不过非常可惜的事情就是到了嘉庆的事时期的时候,嘉庆就把和珅给解决了。和珅在当时能够获得这样的

  • 青帮既然是黑社会,为什么清朝会放着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青帮

    对于青帮,最被人熟悉的就是近代上海滩的种种风云故事。而在故事的背后,则是青帮并不光鲜的发财手段。他们参与妓院、赌场、鸦片等生意。靠着这些生意的巨额利润,养着帮众内部各色人等。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青帮内部,又是一个等级规矩森严的组织,辈分字号被看得极重。这么一个地下秘密的犯罪组织,被称为黑社会是

  • 溥仪出狱后看到太监为什么心惊?太监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溥仪

    在中国历史上全部的皇帝当中,溥仪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他一脚陷在旧时代的泥淖当中,一脚却已经跨入新时代的大门。溥仪的一生是极为复杂的,清朝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汉奸、新中国公民,这一个个身份转变的背后,代表着的,是不同时代下溥仪的自我选择。当溥仪得知自己要被苏联遣送回新中国时,他的内心当中充满恐惧和绝望。

  • 清朝能取代明朝是偶然还是必然,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明朝

    清代明,明朝失去辽东后,基本精锐全失,火器对比也已失去优势,在军事上已无优势可言,明末中国多事,暗潮涌动,当时的大背景是什么: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女真脱离中央政府,连日本人也想打到京城做皇帝,几支力量最强大的就是女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东北本来是明朝的有效管辖之地,那里有都护府为证,关外不安宁,都护府被

  • 刘备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只因刘备做了三件缺德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一番血火拼杀之后,曹操、孙权、三个最强者得以胜出,割据一方三分天下。三国之中,曹操实力最强,又占据中原腹地。孙权次于曹操,但凭借长江天险和江东鱼米之乡,也足以笑傲群雄。只有刘备的蜀汉,僻处益州之地,远离中原,人口最少,地盘最小,实力最弱。但刘备也有自己的优势。他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如果选择曹操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时期,汉室风雨飘渺,东汉时期的最后一位小皇帝自幼便受董卓摆布,在朝廷上下并没有实权。朝中大臣看似每天上朝面见皇帝汉献帝,实则董卓手里握着的实权才是真正皇帝所拥有的,众人不服,但却是无力回天。当然也不乏于敢于拼命的忠臣王允,王允作为汉室的大臣,虽有一身忠义,依旧需借用他人力量打击董卓。这个时期的曹

  • 关羽武功高强都不能突围吴军,廖化武功平平为什么能够成功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蜀汉,关羽,廖化

    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俗语,让我们认为历史上的廖化是一个武功平平的将领。然而就这样一个武功平平的廖化却在关羽被围麦城的时候,从吴军的重重包围中成功突围。那么,武功高强的关羽尚不能突围,为何武功平平的廖化能够成功突围呢?实际上,关于廖化这个人物,在《三国志》和《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