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系六国相印,合纵六国以抗秦,为何还是以失败告终

苏秦:系六国相印,合纵六国以抗秦,为何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1/27 1:36:00

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从约长的十五年时间里,秦国与六国确实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原因是什么?是苏秦的合纵之术成功了吗?

苏秦者,战国时人也。鬼谷子徒弟。传说鬼谷子高徒有五百之多,有名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等。其中苏秦是最有名望的弟子之一,他佩戴六国相印,合纵抗秦。苏秦活着时,强大的秦国不敢小觑六国。他死后,其师弟张仪才走上历史舞台施展才华,分化瓦解六国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华。

历经辛苦,为实现理想六国合纵终完成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鬼谷子的高徒。合纵也好,连横也罢,其实都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只是苏秦和张仪们建功立业的手段。这些学成归来的“人才”,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所谓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要给他一个平台,也可合纵,也可连横,看他报效哪个君主而已。

苏秦从鬼谷子那里毕业归来后,并没有立即被哪国的君王聘用,他贫困潦倒,连大嫂都看不上他,更别提社会上的其他人。这对苏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于文人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地位也不是最重要的,尊严最重要。为了获得一个文人应有的尊严,苏秦在家苦读兵书战策。历史上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头悬梁指的是孙敬,锥刺骨指的就是苏秦。苏秦自觉学成后,先去拜访周显王,虽然周朝已没落,但毕竟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不管是周显王还是周显王的大臣们,都对苏秦有了解,认为他就是一个吹牛大王,所以对他采取不信任不任用的态度。凭苏秦之才,如果周显王用了他,或许周朝实现“中兴”也说不得。周朝活该灭亡,错过了贤才发光发热的机会。

苏秦离开周朝,前往秦国。如果秦惠王用了苏秦,可能就没有合纵一说了,只有连横。假使这样,或许秦始皇统一六国会提前,也就没有张仪什么事了。可惜,秦惠王也错过了机会,那时候秦国刚刚处死了变法派商鞅,苏秦的本事,很可能是商鞅第二,秦惠王怎么会聘用他,其他保守派的大臣们也不会答应,苏秦被秦惠王礼貌地送出国境,其志向在秦国也无用武之地。

苏秦于是将目光转向六国。早在鬼谷子那里,苏秦就已经明了天下大势。秦国不用他的连横之术,他就转而向六国推销他的合纵之术,但进展也并不顺利。赵国的奉阳君相国赵成并不喜欢苏秦,燕国虽地处偏邦,但也并没有立即聘用苏秦这个大才,他在燕国呆了一年才得以见到燕文侯,这时候苏秦抓住了最后的机会,说服了燕文侯。接着,他以燕国为“合纵”根据地,先后说服了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这六国国君皆表示以苏秦马首是瞻,让他佩戴六国相印,成为从约长。苏秦的人生愿望终于实现了。

暗助师弟,秦与六国“和平”相处有“内幕”

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从约长的十五年时间里,秦国与六国确实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原因是什么?是苏秦的合纵之术成功了吗?

从苏秦个人事业的角度看,苏秦暂时获得了成功。成功后的苏秦办了两件事,一是荣归故里,《东周列国志》里说“六王合封苏秦为‘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连周王都怕了苏秦,别说他的家人与邻里了,都跪拜相迎,颇有帝王的派头;二是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吓秦王一大跳。可以说,秦国确实有点害怕,因为秦国几代国王的理想,就是统一华夏,如果六国真的团结一致,秦国的统一之路将漫长而困难。

标签: 战国苏秦

更多文章

  • 孙武与孙膑是什么关系,两位孙子有何惊世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孙武,孙膑

    孙武与孙膑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孙武和孙膑(图片来自网络)谱书认为:田书单传二代至孙武,孙武生驰、明、敌三子,其中孙明生服、膑,也就是说孙膑为孙武之孙。但据最新的

  • 周王朝最后的尊严之战:合纵伐秦却被逼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东周,秦国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享国近八百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已经名存实亡。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周天子偏安一隅,到东周末代君主周赧王姬延即位的时候,周天子仅控制洛阳附近的一些城池,三万多人口,就这种情况下,周王室还分裂成东周国和西周国。秦国自商

  • 同是战国四大名将,为何白起被秦王赐死​王翦​却能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秦国,白起

    白起和王翦为何一个被赐死,一个安度晚年。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人称”千古第一杀神“。他作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歼灭战专家。比如长平之战,一下子坑杀了赵国四十万精锐,直接将赵国从一流强国的行列踹倒了二流国家的行列,再也没机会争霸天下。但是,白起最后的下

  • 商鞅成就了秦朝,但是却死于自己发明的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秦国,商鞅

    要说起商鞅这个人,那真是一言难尽,他一生主张变法,变法成就了秦朝,也成就了商鞅的千古美名,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变法最终丢了性命,不知道死后的商鞅该喜还是悲了。商鞅没有去秦国以前,那也是极负盛名的有才之人,秦孝公闻其之名,求贤若渴,十分希望他进入秦国辅佐自己。商鞅被秦孝公感动,应其求贤令入秦国。得主子赏

  • 他是杰出的军事将领,率领五万死士出征,最终替五十万秦军收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吴起,魏国,秦国

    说起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更加的强悍,我想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秦朝的军队,毕竟秦军最后一扫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其实不然,秦军也不是万能的,在当时还有一只战斗力惊人的部队,曾以五万人击溃了五十万秦国虎狼之师,他们就是军事天才吴起带领的魏国士兵。魏国的势力曾在一段时期内是非常强盛的,尤其是在魏文

  • 曾经纵横战国的墨子,为何会迅速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墨子,墨家

    战国百家争鸣,法家儒家各学派掐得欢,但要论其中最为奇特的力量,却当属墨家。倘若翻看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各类史料,墨家在诸子百家中,似乎只是个简单的名字。有关他们的记录,总是简短几笔。但如果从这些简略的记载里透视进去,却会惊讶的发现,战国时代绝大多数的大事件,似乎都与这“简单”

  • 真实的张飞到底长什么样的,彪形大汉形象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蜀汉,张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张飞是威武和勇猛的代表。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原本是杀猪的屠夫,后来跟随刘备建功立业。一生骁勇善战,嫉恶如仇,只是性格有些鲁莽,经常以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形象,出现在民间艺术的小说和影视剧之中,而且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并且文采

  • 刘备当时十分落魄不堪,为什么诸葛亮还是选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刘备

    在《三国演义》的美化下诸葛亮被捧上了神坛,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凭一己之力就能把刘备这个要啥没啥的伪皇叔推上一方霸主的高位。从诸葛亮出山的过程来看,他是认定了刘备就是他要找的明主,尤其是隆中对中为刘备谋划的那套发展战略,简直就是量身定做,再合适不过了。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得

  • 曹操为什么杀了名将高顺,而招降了没名气的张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东汉,曹操,高顺,张辽

    当吕布在徐州大败的时候,意味着他这这辈子即将终结。当他被押到曹操面前的时候,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吕布仍保持着一丝希望,向曹操表露自己的意想,愿意归降从此为曹操效力。但无奈刘备看不下去,直接点破吕布先前认的两位义父下场。话至于此,曹操自然直接叫下人将其拖出去斩了。而同为俘虏的还有名将高顺,以及当时没什

  • 如果夏侯惇和赵云单挑,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蜀汉,曹魏,赵云,夏侯惇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时期人才辈出,除了像诸葛亮和周瑜这样足智多谋的著名谋士之外,身怀绝技的武将也很多,可以说是高手如云。当时,不论是魏国,还是蜀国和吴国,每一个政权之中都拥有着能征善战的不少猛将。曹操身边的夏侯惇就是个十分勇猛的将领,那么,他究竟有多厉害?如果他与赵云单挑,有多少胜算?夏侯惇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