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方朔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为何被称为“智圣”?

东方朔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为何被称为“智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1/13 0:02:22

被称为“智圣”的东方朔,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名副其实的智者,他的很多言行都影响着汉武帝,而司马迁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最开始也是司马迁在东方朔死后为他题的。但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东方朔总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样的人为还会被人称为“智圣”?

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由于公车令奉禄微薄,又始终未得汉武帝召见,东方朔很是不满。为了尽快得到汉武帝的召见,东方朔故意吓唬给汉武帝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紧去皇帝求情!”

侏儒们听后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他风趣地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与侏儒所赚奉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粮食。”汉武帝听后捧腹大笑,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至此东方朔稍得些微亲近。

东方朔有一次喝醉了酒,进入殿中后在殿上小便,而此举被其他官员弹劾。因犯下大不敬之罪,汉武帝下诏免其官职,将东方朔贬为庶人。让东方朔在宦者署待诏。后来,汉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因杀人被捕入狱,汉武帝在隆虑公主死前曾答应其姐用黄金千斤、钱一千万预先赎昭平君一死。

然而当昭平君真的犯下杀人死罪之时,汉武帝又不想违逆法律的准则,让查处此案的法官依法判决。因违背了对姐姐的诺言而难受。东方朔这时却举杯向武帝祝寿,汉武帝认为东方朔的话说的不是时候就现行离开了。傍晚的时候才诏见东方朔问其原因。东方朔便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讲述悲伤的情绪对身体寿命的影响,酒是最好的消愁之物,故以酒祝寿显明陛下的刚正不阿,又可以为陛下解哀愁。于是汉武帝又任命东方朔为中郎之职,并赏赐布帛百匹。

东方朔终其一身最高职务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朝,东方朔未能立下青史书名的政治功绩,然其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亦对汉武帝的行为举措做出了一定影响。

东方朔利用其接近汉武帝的机会,察言观色,一有机会便直言切谏。在修上林苑之事上谏武帝戒奢恤民,在昭平君杀人之事上谏武帝公正执法,在主人翁事件上谏武帝矫枉风化。诸如此等,不一而足。

他一生的行为和思想都反映了当时道教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据说他是当时最博学的人,经常给别人讲述一些奇闻逸事,很多人都对他非常佩服,评他为“智圣”。

标签: 汉朝西汉东方朔

更多文章

  • 关羽千里走单骑一路走下来,关羽到底走了多少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蜀汉,关羽,关羽千里走单骑

    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情节,原本关羽从许都北上往河北和刘备汇合(当时刘备还在冀州),只要穿过兖州陈留郡和东郡(许都地处豫州颍川郡,和兖州陈留很近),从白马渡过黄河就可以进入袁绍的势力范围了。可是关羽却绕了个大大的弯:先是从许都西行到达洛阳,再从洛阳往东,经过水关、荥阳、滑州,从白马渡河

  • 秦始皇陵有多可怕,除了机关暗器外还有大量的水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秦始皇姓嬴名政,统一六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他死后,被誉为“千古一帝”。说到秦始皇,就要说到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就是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嬴政修建秦始皇陵修了长达40年之久,丞相

  • 曹冲早夭后,曹操为他做了哪两件令人痛恨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东汉,曹冲,曹操

    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就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据说曹操就准备把太子位留给曹冲。不辛曹冲13岁就夭折,也是让曹操伤透了心,曹冲死后曹操做了两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一个是给曹冲配了冥婚还有就是杀掉了曹冲最好的朋友。此处也暴露了曹操的性格,至于为什么要杀曹冲的好友,一起来看看吧。曹冲是曹操最得意的儿子

  •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势力最后被司马懿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的正月初六,魏国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告病在家多年的太傅司马懿,趁曹魏皇帝曹芳与权臣曹爽共同出城,祭扫魏明帝高平陵时发动政变。司马懿借用曹魏郭太后名义下诏,命自己的亲信接管洛阳城的军队,并关闭洛阳城门。司马懿完全控制洛阳后,即以郭太后之名,下诏罢免曹爽之职。

  • 汉献帝被逼退位,为何刘备不迎接他入蜀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蜀汉,汉献帝,刘备

    刘备字玄德,自出道以来一直以汉景帝玄孙为名到处招摇撞骗,骗了关羽、张飞两人跟他结拜,对他死心塌地。后来到了皇宫面见汉献帝刘协竟然真的混了个皇叔的称呼!从此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皇族后裔,打着大汉的旗号,到处混吃,混喝,混地盘。先是来到徐州,徐州太守陶谦硬赶着把徐州让给他,结果三弄两弄徐州让曹操给占了。刘备

  • 刘封为何不去救援关羽?只因是彼此间的关系本就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蜀汉,关羽,刘封

    刘封跟着刘备征战,显露出了过人的武力,益州平定后,刘封被提为副军中郎将。这是一个统兵将领之职,这说明,刘封已能独当一面。刘封是一个有才能的,至少比阿斗是强得多。早在刘备混迹于荆州的时候,刘封的才能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后来入川的时候,刘封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封不救援关羽大致原因是刘封与关羽彼此间关系本就

  • 李斯为什么要写《谏逐客书》,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李斯

    提起李斯这个人物,总难免与秦国挂在一起,毕竟他的事迹,除却早年没什么成就的经历,还是来到秦国之后更值得记载。李斯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学家和书法家,书法的成就自然就是“书法鼻祖”,小篆,而文学家的成就又是什么?李斯曾经写过一篇《谏逐客书》,是写给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政

  • 刘备去世后,独揽大权的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历史上有很多人,在权力与势力的诱惑之下,会走上一条可能自己从前非常不屑的道路,变成一个自己曾经很厌恶的人。三国时期,刘备在建立蜀国之后没多久就死了,临死前将诸葛亮任命为托孤大臣,甚至说出,如果刘禅做得不够,诸葛亮就可以取而代之这样的话。这话也许带有试探的意味,也许是真心,然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是不是

  • 萧何从未带兵打过仗,他为什么觉得韩信是个帅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西汉,萧何,韩信

    韩信跟萧何被后人称为是知己,当年韩信在项羽和刘邦的手下都得不到重用,但是萧何却发现了韩信的潜力,所以极力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最后也证明了萧何的眼光的确看人很准,但最后杀死韩信的也是萧何这就有点讽刺了。为什么萧何不帮助韩信反而还要把他给除掉呢?在萧何眼中刘邦还是值得为他效力的人,所以两人虽然是知己在刘

  • 坑儒事件真的是秦始皇的过错吗?谁要负主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

    当人们讨论秦始皇一生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时候,难免会把焚书坑儒拿出来当一个典型例子。焚书坑儒肯定是秦始皇的罪过之一,但是关于焚书坑儒的真相却一直存有争议,秦始皇到底是坑儒还是坑术士呢?如果是坑的术士是不是就能证明秦始皇这项举措不是罪过而是功德了呢?毕竟当时这些术士练出来的东西都是害人的,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