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谷子为什么被后世所推崇?鬼谷子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鬼谷子为什么被后世所推崇?鬼谷子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2/27 23:47:01

鬼谷子是神一样的人物,在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古代,如果某个人说他手中有鬼谷子的书,大家都会觉得他能够窥破天机,能够预测未来,都会把这个人奉为半仙。而在现代社会,如果某人说自己写的书关于鬼谷子的,那么他的书基本上可以判定为是比较畅销的。如果某个人做的一个视频,是讲鬼谷子智慧的,那么他这个视频,流量应该也是可以保证大的。如果某个人说他做的一个音频,是涉及鬼谷子的,那么他的音频也是会受到大家重视的。

总之,只要是与鬼谷子联系上了,就有效益及流量的各种保证。

那么,鬼谷子为什么那么火?历史上的鬼谷子,为什么能够创造出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智慧呢?

先说一个观点,我认为,鬼谷子的智慧,很有可能是一种中国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鬼谷子这个人?现在依然是无法确定的。史料的记载是语焉不详。史料上只是说,苏秦张仪庞涓孙膑是鬼谷子的学生。由于这四个人都非常厉害,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翻江倒海,所以我们觉得他们的师父鬼谷子,应该也是非常厉害的。

不过,这里其实是有值得讨论的东西的。比如前面我们说过的这四个人,虽然他们出生的时间,我们不能够确定。但是庞涓、苏秦、张仪三个人去世的时间,我们是可以确定的。庞涓死于公元前341年,苏秦死于公元前286年,前后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如果鬼谷子是他们师傅的话,那么鬼谷子是不是就显得很长寿呢?

除了这一点以外,张仪、苏秦以及孙膑、庞涓两部分人的学说,是有很大区别的。孙膑和庞涓更多的是一些军事方面的成就,而苏秦和张仪更多的,则是所谓的“纵横术”。这两部分人,一部分讲的是政治谋略,一个讲的是军事谋略,虽然都是谋略,但其实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他们真的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那么他们的师傅,应该具有通天彻地的智慧。

我们也不能说,古人这样的智慧没有,但是一个人的学说能够包罗万象,似乎是并不容易的。

还有一点,苏秦和张仪他们两个人的学问的来源,历史上其实是有记载的。无论是苏秦还是张仪,他们在早年的时候,由于出去发展,并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他们重新回来后,采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埋头苦读。而这样埋头苦读,才使得苏秦和张仪脱胎换骨。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苏秦和张仪的智慧,更多来自于他们读的书,是从书本上来的,而并不是有高人的教授。

还有,孙膑在打败了庞涓以后,写了一部《孙膑兵法》的书。这部书是非常有名的。孙膑在他的书里面,从来也没有提过鬼谷子,这也是比较反常的。要知道,孔子的徒弟都在大力宣扬孔子。包括孔子自己,他也曾大力宣扬给予过他帮助的老子。照理说,孙膑也是应该在他的书中,不断提到他的师父鬼谷子的,他会以有鬼谷子这样的师父感到十分荣耀的。可是为什么,他却没有在书中提到这一点呢?

从以上的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鬼谷子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后世确实出现过《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很多号称是鬼谷子写的书。但事实上,这些书都是不靠谱的。

由于秦朝末年,秦始皇已经把天下所有的书籍都收缴并焚烧了,只留下了一些医书和农书,而鬼谷子的书不是医书和农书,属于诸子百家的书,肯定一般不会留存下来。

后来,项羽攻入咸阳的时候,又放了一大把火,把秦朝的皇宫给烧了。这样一来,秦朝留在世上的书已经非常少了。如果不是早先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萧何收集了一些书籍,很可能秦朝皇宫的书会全军覆灭。

事实上,汉朝建立以后,原先在秦朝的时候已经被焚毁的书,又陆陆续续的在市面上出现了,但是这些书,与原先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是不太一样的。很多都是被汉朝初年的知识分子们重新撰写出来。他们在撰写的时候,凭借的是他们记忆中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否可靠,真的很难说。

后世不断在宣扬鬼谷子的学说,不过一直都没有关于鬼谷子的书。前面我们说到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是隋朝出现的。既然是隋朝出现的,其真实性就更加可疑了。

而我们现在出现的各种鬼谷子的所谓智慧,不过是假借鬼谷子的名字,说自己的东西而已。所以我才会戏称,鬼谷子的所谓智慧,其实就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

标签: 东周战国鬼谷子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那么多的小诸侯国,战国时期为何就剩下七雄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领着诸侯们一起讨伐纣王帝辛,结果一战定了江山。周武王分封了几百诸侯,到了春秋时期,天下有几百个国家;然而步入了战国时期,天下的国家相继减少,最后只剩下了秦、楚、燕、齐、韩、赵、魏这七国。其实中山、鲁、郑等国实力并不弱,可为何后来只有七国存活了下来呢?其实看看七国的扩张史就懂了。

  • 如果没有王翦王贲,秦国最终还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秦国,王翦,王贲

    战国末期,秦国的统一,已然是历史事实,秦国在十年之内,灭掉六国,自己一家独大,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不得不说,那些灭掉六国的大将是劳苦功高。六国之中,有五个国家竟然都是王翦王贲父子带兵灭掉的,可以说,王翦绝对是秦国统一之路上非常强大的助力。那么,如果没有他们,秦国最终是否还能统一呢?王翦,

  • 王翦当初手握秦国一半以上的兵力,王翦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秦国,王翦

    王翦是一名秦国的名将,同时也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杰出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十分厉害。而在这统一大业中就少不了名将王翦的功劳,而在六国统一之后,王翦却没有辅佐秦始皇,并且主动辞去官职,也说明了王翦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当年王翦出征楚国的时候,带了足足60万兵马前去攻打楚国。60

  • 诸葛亮为何不心生嫉妒,反而是欣赏法正,谦让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法正

    “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得天下”,大家可能对这句话非常熟悉,其中的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则指的是庞统。庞统既然能和诸葛亮齐名,其才能自然也是不一般的。最开始庞统是在周瑜手下效力,但是随着周瑜的去世,赏识庞统的人没有了,鲁肃还曾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孙权见庞统长相不佳,拒绝重用,所以庞统只能遗憾地离开

  • 一世风流的大秦宣太后,她的风流对国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

    很多人最初认识这个女人不是通过历史文献,而是通过电视剧作,但电视上为我们呈现出的宣太后,毕竟是带有主角光环的一个人,而且很多比较私密隐晦的事情也不好透过荧幕展现出来,让我们无法看到一个真实完整的她。历史上的宣太后,虽然是一个女流之辈,但她的才能手腕,不亚于大秦的任何一位帝王。年仅30岁左右就将国家大

  • 刘备举兵伐吴的时候,为什么不带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刘备,马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后,三国时代逐渐走向落幕,北伐的关羽虽然斩了庞德。自己却丢了荆州,被东吴杀害,没多久张飞被部下所害。此时的刘备可谓是遭受了双重打击,或许是真想为关羽报仇,或许是借口。总而言之,刘备打算北伐,带哪些将领出征便成了一个难题。其实那个时候,刘备手底下的将领已然不多了,关羽、张飞身亡

  •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会被司马家夺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曹操的雄才伟略奠定了曹魏的政权,不过最后自己拼命得来的胜利果实却被司马家夺走,不过让人纳闷的是,曹操有25个儿子,看着曹魏的江山被司马家夺走,难道就没有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吗?其实在司马家族夺权时,曹操的儿子也曾表示过反抗,不过反抗声音太微弱!当时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将曹爽打败,司空王

  • 司马徽在推荐人才的时候,司马徽为什么不推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东汉,司马徽

    提起三国,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很多东西都没写出来,需要自己去猜测。有这样一个典故,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其实是先去找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的。这个司马徽是什么人?他可以说是三国中最有智谋的一人。他学识渊博,知人善任,会各种奇门兵法。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司马徽推荐刘备去找他的学生诸葛亮,为什么他不出山。刘备

  • 司马懿的父亲是什么人,他是如何结识曹操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武艺

  • 刘邦对卢绾非常宠幸,为何卢绾会选择背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西汉,卢绾

    刘邦儿时的伙伴,一直跟随他打天下的,卢绾是跟得最紧的一个。刘邦与卢绾同乡同里,又是同学,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这样的多同,如果是一对男女,则是青梅竹马,如果是一对男人,则绝对胜过兄弟。刘邦与卢绾,幼时在一起玩,少时在一起玩,长大以后,卢绾就成了刘邦的跟班,常常在刘邦左右,无论是刘邦任泗水亭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