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十一座陵墓,为何汉文帝的霸陵两千年后才被发现

西汉十一座陵墓,为何汉文帝的霸陵两千年后才被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3/12/17 22:53:09

西汉十一座陵墓,为什么汉文帝的霸陵两千年后才被发现?2021年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最后确认,汉文帝的霸陵在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即“江村大墓”。这个新闻立刻引发众多人的好奇,为何汉文帝的霸陵位置在两千年后才确认?

西汉王朝共有十一位皇帝,他们陵墓分别是:高皇帝刘邦长陵、孝惠皇帝刘盈安陵、孝文皇帝刘恒霸陵、孝景皇帝刘阳陵、孝武皇帝刘彻茂陵、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孝宣皇帝刘询杜陵、孝元皇帝刘奭渭陵、孝成皇帝刘骜延陵、孝哀皇帝刘欣义陵、孝平皇帝刘衎康陵。

陕西长安八水环绕,周围有众多的“塬”。塬即山岗上的平地。这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塬往往是风水宝地,关中人常说:“咸阳塬上埋皇上。”这里说的埋皇上,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西汉的帝王。西汉王朝强盛安定,雄霸四方,故而西汉帝陵修建,不仅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更是有大量的文臣武将及官府机构陪葬。

这次“江村大墓”最终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在考古发掘中,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其中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显然,有这个资格的,自然是非皇帝莫属了。由此,彻底否定了,原先人们认为,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霸桥区席王街办毛窑院村“凤凰嘴”为西汉文帝陵墓的观点。这是,西汉十一位皇帝陵墓中最后确定墓葬了,整整晚了两千多年。

“咸阳塬上埋皇上。”西汉王朝的十一位皇帝陵墓,分布在渭水两侧,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皇帝的墓葬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

如今,其他十位西汉皇帝的墓葬都弄清楚了位置,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汉宣帝刘询杜陵等等。只有汉文帝的霸陵在千年之后,才得以最后确认。这是怎么回事呢?

汉文帝刘恒,西汉第三位皇帝 ,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曾被封为代王。他和汉景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其谥号孝文皇帝,陵墓为霸陵。

刘恒的母亲的经历非常悲惨,他母亲薄姬原为魏王魏豹妾,结果魏豹附汉又叛汉,最后被汉将韩信曹参所败,后被处死。薄姬也成了俘虏,送入织室织布,算是皇宫中的纺织女工。后来,刘邦看到她很美丽,就纳入后宫,却不得宠幸。直到高祖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听到才召见了薄姬。这才有了儿子刘恒。

不过,他们很少有机会见刘邦。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诸侯陈豨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 ,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驾崩后,刘恒和母亲就前往代国就藩。刘恒当了十五年的代王,他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

当然了,在吕后独霸的大环境下,他也不敢冒头,只能悄没声息发展。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后,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最后选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

刘恒入京之路也步步惊心。先是进行了占卜,得到了超级大吉----大横。一路上,更是小心翼翼,不仅派他的舅舅薄昭,先行潜入长安打探消息。唯恐这是吕后的计谋。

到了距离长安五十里的地方,就不走了,派人接连探路,直到听说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到渭水桥边迎接。这才有些放心。进了长安城,不敢去皇宫,先到代王府邸下榻。对唾手可得的皇位,更是五辞五让,唯恐被吕后算计。

最后,又派人肃清了皇宫,确保万无一失,这才入宫。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为卫将军和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可见,这是一位小心翼翼的皇帝,其处理国事也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尽量不扰民,以安定为主。但是他也善于权谋,通过掌握军队,封赏功臣,宽俭待民、司法改革、镇压叛乱来稳住地位。

当然,后来处理贾谊的事情上,也暴露了他性格弱点,缺乏强势。由于贾谊的突出才能,文帝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结果遭受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的排挤。汉文帝也不能维护贾谊,反而逐渐疏远。

刘恒四十七岁时,病逝,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

汉文帝还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原来,汉文帝的大臣袁盎曾讲过,一个故事,汉文帝在代国的时候,王太后病了三年,可是文帝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他亲口所尝的,就不能端给王太后。这就是, 后来二十四孝中的“亲尝汤药”的来历。这样一个节俭的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时,却丝毫不节俭。最终,导致为何汉文帝的霸陵是最后才确认的?

汉代帝王的陵墓多是埋葬之后,堆土成山,为之封土。这样修建的皇陵就很醒目。而汉文帝的陵墓却不是这样修建的,他选择了一个更加奢侈的方法。就是凿山为宫,在山中挖墓穴,这样花费很大,但防盗性能很好。史书记载,霸陵“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没有封土,人们就不容易发现。据以前记载,霸陵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内部以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墓室以石片垒砌,工程十分浩大。早在,2015年,陕西考古所就明确认为汉文帝刘恒的霸陵位于“江村大墓”,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是在以前基础上的进一步确认。人们对旧的凤凰嘴陵墓研究认为,至迟在晋代就遭到了盗墓。

标签: 汉朝西汉汉文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谋反时,曹操的老部下为何没有反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魏,司马懿

    谈到三国最后的赢家,那便不得不提及司马懿家族。很多人都为曹操感到不值,自己奋斗一生的基业却被司马懿给篡夺。可是曹操在世时,手下统帅众多的将领,哪怕还是在司马懿反曹时,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尚有人在,为何他们对司马懿篡位坐视不管呢?要知道,如果这些老部下加入战斗当中,司马懿的称帝之路只能失败!严格说起来,司

  • 五虎将排名之争:关羽和赵云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蜀汉,关羽,赵云

    三国人物战力排行中,许多历史学家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熟悉三国演义的,对这两句都不陌生。按照这种排序,吕布典韦被杀之后,三国排行前三的武将,就成了赵云关羽马超。马超和张飞谁更厉害,这个且不去讨论,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赵云五六十回合打不赢文丑,关羽却能在三回合之内斩杀文丑,为何有人说

  • 心狠手辣的吕雉在刘邦死后为何不敢称帝?到底有何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汉,吕雉

    众所周知,"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最高宝座,始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在封建社会,女性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男性在社会上以及家庭当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凡事总有例外,古代也有不少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做到了男子难以完成之事,甚至拥有比男子还高的权力,最出名的当数吕雉,武则天,慈禧。武则天,中国首位正统女

  • 如果扶苏成功上位,秦朝就不会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扶苏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统一的封建王朝。而作为创建者,秦始皇嬴政在其承位之后,励精图治,历时数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山东六国实现了一统华夏的目标,也结束了500余年的分裂局面,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诸班前无古人措施的实施也可谓是空前绝后。后人之

  •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获得胜利,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蜀汉,刘备,夷陵之战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原因是孙权杀了关羽,拿走了荆州,为了给关羽报仇和收回荆州,所发起的战争。根本的原因还是东吴与蜀汉争夺荆州的归属权,在刘备称帝后,就让人大肆造船,准备向孙权复仇。刘备为了收服荆州是为了能够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当时刘备在汉中一战,打败了曹操,于是在汉中自立为王。而刘备的实力也到达

  • 刘邦辛辛苦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每当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之后,急需做的就是要稳固政权,对于新皇帝来说,这是比建立新朝还要难的一件事,一旦自己安付不了民心,稳固不了政权,那么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很容易就要拱手让人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史上那么多的短命王朝,而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建立汉朝之后,手下还是有很多人不断的进行造反,这是为什

  • 秦朝太监赵高是假太监吗,赵高为什么有女儿,赵高的女儿是不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赵高

    说到历史上的赵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他作为宦官,可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在19岁之前,赵高也是渐渐有名,后来就进宫当上了宦官。对于赵高本人,历史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但是作为宦官的赵高,为什么会有女儿呢?赵高为什么有女儿赵高本为赵国贵族,秦赵长平一战后,沦为秦宫奴隶,并生复仇之心,精攻秦律,渐

  • 项羽胜利后,为什么还要杀掉没威胁的秦王子婴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项羽,子婴

    楚汉争霸时期,秦国的实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甚至继位的皇帝子婴也自废帝位,降为王,是为秦王,那么项羽如咸阳之后,为何还要对已经没有威胁的子婴痛下杀手呢?项羽很厉害,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很霸道,曾经分封天下诸王;项羽用兵真如神,曾经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带的兵,

  • 袁术坚持要称帝,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东汉,袁术

    在三国演义当中我们知道有一个人叫做袁术,这个袁术在小说中描述成为一个昏庸无道的小人,他的所作所为也是让世人非常的瞧不起,可是袁术为何能够称帝?他是否真的如此昏庸无能呢?很多人不知真相。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因此众叛亲离,他的哥哥袁绍和他划清界限,连

  • 韩信死后,萧何说了12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韩信,萧何

    关于韩信的一生,萧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应该有听过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这说的便是萧何在韩信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先说成也萧何,这半句话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韩信投奔刘邦之后却不受重用,但是萧何经常与韩信交流,认为他很有潜力,将他推荐给刘邦,可惜刘邦还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