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太监嚣张跋扈,他们凭的什么?

明朝的太监嚣张跋扈,他们凭的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79 更新时间:2023/12/28 7:49:26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或者是一类人,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太监这个东西,只有中国有。太监由来已久,在中国的封建史上也掀起过很多的风浪,比如汉朝的十常侍之乱;唐朝杀死唐敬宗的大太监刘克明;明朝的就更多了,王振,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纵观封建历史,明朝的太监出类拔萃,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个飞扬跋扈,嚣张得不可一世,他们凭借的是什么呢?

明武宗朱厚照,年仅十四岁就继位为皇帝,掌管天下,然而,这个年轻皇帝虽然成了一国之君,心里想的却是带兵打仗,到处游玩。这时候,朝中大臣纷纷劝谏,说是祖宗的规矩皇帝不能到处乱跑,朱厚照哪里管这一套,叫人将那些反对的大臣在朝堂上用板子打一顿,死的死伤的伤,然后径自玩自己的去了。而刘瑾这个大太监,便投其所好,处处想办法让皇帝开心,甚至教唆皇帝偷跑出塞,不理朝政;又到处替皇帝搜刮金银,侵占民田,敲诈官员。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又出来一个大太监叫做王振,此人也是同样的路子,虽然自己没什么军事才能,却一心想打仗建功立业,于是再一次唆使皇帝带领大军出关,不想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屠杀殆尽,一时之间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全是一个太监惹的祸。

朝的魏忠贤,同样是一个危害巨大的大太监,本来天启皇帝就算不上英明皇帝,又偏偏遇上这么一个大宦官,可以说明朝的气数快尽了。大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派不仅害死了辽东经略熊廷弼,使得辽东危如累卵,更是搅得明朝最后的几十年国力再也没有回升的可能。说了这么多,那么,明朝的太监为何具有如此大的能力?为何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浪,为何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危害大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主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分为两部分,一是朝廷内,另一部分,便是朝廷外。

先说朝廷内部。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直接废除了丞相这个职务,使得再也没有能够制约皇权的了。废除了丞相,可是事情总得有人办啊,即使是朱元璋再勤劳,他也发现自己难以处理完那么多的奏折了,于是叫了几个秘书来帮助自己处理。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建文四年,明朝廷成立了内阁,这就是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文件的重要的政府机关,可是这就完了吗?当然不是,按照明朝皇帝的性子,从朱元璋时候起设置锦衣卫,到朱棣时候,设置两厂,特务间谍机关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都是皇帝的耳目,因此,按照这种逻辑,皇帝之下,仅仅有一个帮皇帝处理文件的政府内阁,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文件的私人的机构,那就是司礼监。司礼监的最高掌权者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既然是皇帝直属的,在古代一人独裁的封建社会,那想都不用想,司礼监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开始怠政,司礼监的权力更是大的不能再大,魏忠贤就替天启皇帝做了很多的决定。这是在朝廷内部,随着皇帝变得越来越懒太监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在朝廷外部呢?那就是监军,明朝为了防止各地的农民起义,设置了一个官职,叫做总兵官,意思就是总管当地的军队,因为明朝的国土面积很多,所以总兵官也就很多,到处都有。总兵官一旦多了起来,皇帝又开始不放心了,因为他们手握军队,所以皇帝必须得找人监视他们,于是便有了监军一职,凡有总兵官的地方就有监军,这些人全是太监出任。

这个监军可不能小看,虽然名义上是监督总兵官的职位,但是因为是中央直接派来的,皇帝手底下的人,所以地位也就比表面上要高很多,因此当地的地方官,甚至是一省的巡抚,都得看监军的脸色,因为监军要是不高兴了,回到朝廷打个小报告,你可就要倒大霉了。前面说的这两点是政治上的,再说一点别的。明朝的太监有了权,便也有了势力,并且权势一天比一天的大了。但是除了政治上,还有没有别的呢?有的,那就是经济上。

明朝工商业发展迅速,科技也有不小的发展,如此,生产力水平上来了,那么消费也就必须得跟上,前期还好,像朱元璋朱棣这种皇帝居安思危,并不怎么喜欢享乐,到了后期,当皇帝的就彻底放弃治疗了。明朝后期的皇帝,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过得舒服,派遣太监到全国各地为自己找钱,哪里粮食产量高,就到哪里去额外收税,哪里有金矿银矿,就到哪里去收金子银子,也不管你能不能开采出来,要是开采不出来,那就让当地的老百姓掏钱来补。由是皇帝越来越离不开太监,太监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太监也愈发地嚣张了。

标签: 明朝太监

更多文章

  • 朱高炽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为何在位时间很短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高炽

    历史上有很多倒霉的皇帝,指望先皇归西之后继位,结果先皇身子骨硬朗高寿,自己做了一辈子太子,好不容易熬到老父亲去世,结果自己没当几天皇帝就步老爹的后尘,朱高炽就是这样一位倒霉的皇帝,不过他的去世,很可能是与他硕大肥胖的身体有关系。提到文景、贞观之治,开元、康乾盛世,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们分别是中国历

  • 明朝崇祯皇帝自杀后,明朝还剩下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崇祯

    公元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在太监王德化的带领下,从承天门进入了大明王朝的内殿。此时万念俱灰的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在煤山看着经过战火的皇宫,最终吊死在了景山的那棵歪脖子树。崇祯的死也宣告了,历时276年的大明王朝彻底灭亡。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上吊自杀的皇帝。当时的大明王朝并不是很多

  • 大明第一奸臣倒台,锦衣卫抄家时惊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严嵩,严世蕃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历史更新换代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接下来跟大家说说明代的一些事。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开国皇帝,由于他见证过一个朝代的灭亡,于是他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为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自明代从朱元璋建立以来,就对官员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制,在他颁布的法案上,就明确

  • 石亨帮助朱祁镇登上皇位,为什么却被皇帝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石亨,明英宗

    石亨妄图通过拥立已经被废的皇帝上位来实现自己的权利梦想,他成功了,明朝的江山却又再次落到了朱祁镇这个废物手上。一般来说,一朝之中,没有一个做事狠绝的皇帝,就会有一个权力大到群臣都害怕的大臣,而这个大臣,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石亨就是这样的人。石亨是帮助朱祁镇登上皇位的人,皇帝对他的信任是他迁升的

  • 揭秘:历史上的唐伯虎真有那么风流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唐伯虎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风云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独领一代风骚。而其中能称之为天纵奇才的,我想却是少之又少。而唐寅就绝对能算的上其中之一,而且还一定是其中的翘楚人物。世人对唐伯虎的印象大抵脱离不了上个世纪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即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唐伯虎才高八斗,妻妾成群,生活幸福美满

  • 朱常洛不受万历皇帝所喜,他为何即位一个月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常洛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朱常钧在宫中与王氏相遇所生,但是万历皇帝因出身低微,不愿意承认,因此,与朱常钧一样,朱常洛从小缺少父爱。后来承认也是因为李太后盼孙子心切,这在内起居注中记载着。在公元1582年,万历皇帝册封王氏为恭妃,从此改变了王氏的身份地位,并将其所生之子定位神宗长子,取名朱常洛。公元1620年,

  • 崇祯皇帝除掉了魏忠贤之后,为什么却下令好生安葬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崇祯,魏忠贤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之后,除掉魏忠贤及其党羽可谓是大快人心,虽然这并没有止住大明灭亡的脚步,但是却为自己树立了正面的形象。在国家即将灭亡的最后关头,崇祯下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旨意,将魏忠贤的尸骨好生收拢,并安葬在他生前选好的地址,这个操作可谓让人大跌眼镜。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崇

  • 郑成功为什么被称为“海盗头子”,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郑成功

    郑成功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后人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什么的,对他有些了解的人都很清楚了,哪怕是不怎么了解他,也大致都知道他是带兵打仗的民族英雄。但是没有仔细了解过郑成功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样一位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中日混血儿。郑成功的人生事迹已经被拿来反复说了很多了,今天我就不说

  • 朱祁镇作为一个的下台皇帝,重新上位是依靠几个大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明英宗,朱祁镇

    在明朝的历史上,朱祁镇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皇帝,因为他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在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的第十四个年头,也就是公元1449年,为了彰显明朝的威严,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可是让朱祁镇意外的是,这次却打了个大败仗,自己也当瓦剌的俘虏。为了保

  • 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发生的三大征分别是哪三次军事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万历,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历史影响

    对于这个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朝,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对于这一次的战役,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不过关于这个三大征分别是哪三次军事行动呢?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