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造反时唐朝兵强马壮,为什么安禄山还敢造反

安禄山造反时唐朝兵强马壮,为什么安禄山还敢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1/21 21:31:15

古代造反,基本上都在乱世。那时候,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严重减弱,皇权的威信不在,地方上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不听中央的安排。这时候,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们,找个借口造反,那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造反的诸侯都明白,在那时造反,他们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安禄山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当时唐王朝国泰民安,没有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也没有什么民变,地方上的藩镇也都各安本分,没有谁有异心想造反。安禄山当时虽然拥有三个藩镇的兵力,但也并不算多。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安禄山居然发动造反,从边关一路杀来,长驱直入,先夺洛阳,再夺长安,居然成功了。那么,究竟是谁给了安禄山这么大的胆子,安禄山凭什么就觉得他能够成功呢?

(安禄山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古代皇权社会的特点及当时的情况来考虑。

一、皇权的漏洞。

古代皇权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地方的权力小,中央的权力大。臣民的权利小,皇帝的权力大。这样一个特点,可以保证中央处在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

但是这样一种体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皇帝的存在太重要了。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只要皇帝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都会出现问题。皇帝一旦被蒙蔽,被撺掇,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动荡。

尤其是在兵权上,谁要是稍微有一些异动,就有可能被杀头。网上有一种说法,说秦始皇规定,没有他的命令,就算是都城出现什么问题,在外面的将军也绝对不准把军队带回来。最终,陈胜吴广一呼百应,葬送了秦王朝。这个话虽然极端了一点,但是也说明,在皇权社会,权力结构有多大的漏洞。

唐玄宗的时候,虽说当时国泰民安,天下安定。但是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而安禄山就抓住这一点,把唐玄宗给蒙蔽住了。

他蒙蔽了唐玄宗哪些地方呢?一是唐玄宗喜欢被吹捧,因此他就尽力吹捧唐玄宗。二是唐玄宗喜欢别人忠诚,因此他就尽力表现出忠诚的样子。三是唐玄宗多疑,因此他就利用这一点,让唐玄宗不会轻信别人。就算有人告诉唐玄宗,安禄山造反了,唐玄宗也不相信。

唐玄宗被蒙蔽,唐玄宗不发号施令,因此,大臣们都不敢随便下命令,各地的军镇也不敢随便动用军队。由此,安禄山能够一路杀到长安。

(唐玄宗剧照)

二、信息的盲区。

古代社会,信息不畅。信息不畅的结果,就是大家只能听到有限的声音。尤其在军队里面,长官的声音,就是最正确的声音。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来起事?因为当时信号不畅,大家并不知道扶苏、项燕已经不在人世。所以都觉得陈胜吴广说的这个话好有道理。

同样的,安禄山告诉士兵们,朝廷中出了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他把皇帝挟持起来,皇帝做不了主。现在,皇帝让我们带部队去“清君侧”呢!士兵们不了解真实情况,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情。你想啊,奸臣窃命,天子蒙尘,多么严重的问题。所以,大家就跟着安禄山打起来了。他们并不以为他们在造反,反而认为他们在干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这么着,一直打到了长安。

就算后来发现了错了,但木已成舟,改不过来了。

(杨国忠剧照)

三,拓边的厌倦。

古代皇帝都喜欢好大喜功,开疆拓土,这在古代将士那里,产生了深深的厌倦。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那是无休无止的苦役。长期在塞外,忍受风刀霜剑。家里面的农活没人干,无法和家人团圆。而且很可能随时随地都有生命的危险,死了也不一定能够被人记住。“可怜无定河边骨,正是闺中梦里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有功劳,那也是将领的。

但是将领又觉得,就算打胜了,朝廷中有奸臣在皇帝身边进谗言,自己得不到一个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将领们也厌倦。

唐玄宗时期,以上讲的特点非常典型,将士们有着深深的厌倦情绪。而安禄山正是抓住了将士们的这种厌倦情绪,鼓动大家杀回去。杀回去就可以建功立业,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就可以封妻荫子,就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最终大家都跟着安禄山疯狂地打起来,安史之乱就轻易爆发了。

标签: 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昚与养父赵构的禅位有何相似之处?赵昚为什么要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昚,南宋,历史解密

    赵昚,即宋孝宗,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绍兴三十年(1160年),赵构禅位于赵昚,退位做了太上皇。过了二十多年后,赵构去世。而在赵构去世两年后宋孝宗赵昚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惇,他也做了太上皇。赵昚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很多人眼

  • 源实朝:日本镰仓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源实朝,镰仓幕府,历史解密

    源实朝(1192年9月17日-1219年2月13日),日本镰仓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初代将军源赖朝和北条政子所生的次子。其妻为西八条禅尼。生于建久3年8月9日,殁于建保7年1月27日,幼名千幡。实朝的兄长源赖家,是幕府的第二代将军。建仁3年(1203年)9月,赖家牵涉于母族北条氏及妻族比企氏的政变之

  • 弥生人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有着怎样的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弥生人,日本,历史解密

    人口发展弥生时代总是被强烈地和稻作联想在一起。起初,稻作是由新移民带来的,但更早的时候,稻作已被引进。然而,在弥生时代稻作才被大规模地推广,特别是水田的种植,而且是在南部与西部,这清楚地反映出新来者的文化偏好。这将成为后来的日本人直至现今日本人的文化基础。 如青铜与铁的传播一样,稻作的传播反映出移民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周王室没有试图崛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周天子,历史解密

    要挽救一场将要倾覆的大厦,比重建一座大厦更难,况且,还是原来那个施工队。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现状,看似周天子是所有诸侯的宗主,但实际上,谁都可能强大起来,而周是最不可能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制度落后却不得不坚持首先说,周天子的制度只能在西周建立的框架内进行改革,难以进行颠

  • 金朝一直对南宋发动攻势,为何却对西辽置之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辽,金朝,历史解密

    十二、十三世纪的东亚地区十分混乱,在这两百年间,契丹族、女真族、蒙古组先后和当时的南宋、北宋竞相逐鹿于华夏大地。其中女真族的崛起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他们仅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黑龙江流域的小部落,演变成了一个雄踞在东北亚地区的强大帝国。而这之前的辽帝国,在此后的岁月中,则在中亚地区重新站稳了脚跟,

  • 揭秘:手握重兵的窦建德为何成了李世民的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建德,隋朝,历史解密

    话说,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牛逼人物,其中,就有唐朝初期的一位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甚至,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还曾经手握重兵几十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的一代豪杰,却最终败在了李世民的手下。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首先,我们先共同了解一下窦建德其人的基本情

  • 东吴灭亡的时候,为何国库空空如也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是备受大家青睐的一个故事,其中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国相互抗衡,统治着自己的国家,数十年过去,当时的英雄豪杰也都渐渐老去,代替曾经那些君王的是他们的儿子。最后辛苦打下的江山被后辈全都败坏干净,但是蜀国灭亡时国库有2000斤黄金,吴国灭亡时为何一两金子都没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蜀国

  • 揭秘:秦始皇地宫之谜,至今未找到秦始皇遗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地宫,秦朝,历史解密

    要说最为神秘的陵墓,那么绝对就是秦始皇陵了。而是陵墓之中,还包含这一个巨大的秦始皇地宫,这座什么的秦始皇地宫有整整78个地宫之大。并且其中充满珍宝与机关,至今也未能完全探索得到。而且连秦始皇遗体,像个2000多年的现在,也还未找到。最早关于秦始皇地宫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从描述中可知,秦

  • 蒋碧薇与徐悲鸿离婚后,为何又被张道藩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道藩,民国,历史解密

    说到蒋碧薇,必然先说徐悲鸿,说到徐悲鸿,又得说孙多慈,然后还得说到张道藩,这四个人,一辈子跟一团毛线一样纠结在一起。蒋碧薇1898 年出生在宜兴一个世代望族的大家庭里。她天生丽质,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蒋碧薇13 岁时,父亲做主为其定下了亲事,男方是蒋家的世交、苏州查亮采先生的儿子查紫含。年轻时的徐悲

  • 为什么当朝皇帝不杀贪官 反而留给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的贪官不在少数,有的官员的贪污行为皇帝也清楚。但是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皇帝也会偶尔容忍这些贪官。但是一旦新皇继位的话,这些贪官一般都会很快就被新皇处死。历史上这样的事件不在少数,例如最典型的和珅。和珅应当算的上是清朝最大的贪官的了。并且,有关的历史资料记载,和珅的钱财甚至是当时清王朝国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