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最有帝王气城市:秦始皇斩断龙脉,结果王朝定都在此个个短命

古代最有帝王气城市:秦始皇斩断龙脉,结果王朝定都在此个个短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22 更新时间:2024/1/16 19:49:18

城市改名,屡见不鲜的现象,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如果要把古代改过名字城市做个排名,南京毫无疑问拔得头筹。看看南京城历史上的名字吧,冶城、越州、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秦淮、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都、天京等等。

历史上的南京,被誉为最有帝之气的城市,这里虎踞龙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第一次来到南京就大为感慨:“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当时还有民谣传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

然而,以这里为都城的政权多为短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就是代笔。六个短命王朝的存在,并没有人认为南京帝王之气不足,到了唐朝人们对南京帝王之气的称赞来到了最高潮。

当时称赞南京城帝王之气的诗句汗牛充栋,对于唐朝文人来说,六朝覆灭跟自己无关。当时的南京一家是拥有百万人的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繁荣无比。那么,为何定都南京城王朝多为短命?

南京城似乎受了“诅咒”,仔细分析确实如此,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明初到朱棣迁都50多年,太平天国13年,民国37年。战国时期,楚威王发现南京有帝王之气,因此很希望能镇住这里的帝王之气,命人在南京山内埋入黄金,将王气压住。

秦始皇一统天下,巡游九州,当他路过南京时,有术士告诉他,这里帝王之气过盛,五百年后要出帝王。秦始皇大为惶恐,嬴氏一脉还要千秋万代,怎么能让南京出帝王,一定要把危险扼杀在萌芽当中。

秦始皇做了两件事:一是将金陵改名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秦始皇改此名试想把南京变成养马的草料场,以此来镇压王气;二是派人开凿方山,引秦淮河水流贯金陵,这样做是为了泄王气。

经过楚威王、秦始皇这么一番折腾,斩断了龙脉,此后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难以兴旺发达了。当然这是一种活法,可信程度程度很低。仔细分析定都南京的王朝短命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基本上面临着南北对峙局面。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地区是经济政治中心,而南方政权要想北伐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南京虽然有长江天险,一旦北方政权大军南下,地理上毫无优势可言,很快就能被攻破。最后,定都南京的政权往往以偏安为主,这里生活惬意很容易让人失去进取之心。

参考资料:《六朝古都之南京》、《历史上的南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死前杀一人,大臣以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杀过的大臣,汉武帝晚年冤杀了多少功臣,汉武帝为太子复仇杀了多少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段词出自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该词列举数位居功至伟的历史人物,从而点出这些都已是过去,未来还需看现在的我们如何努力这一核心。这当中的“汉武”,指的就是西汉的汉武帝。这样一位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受人敬仰的帝王,却做过一

  • 三国的“神话”人物,卧龙凤雏皆为其弟子,预料刘备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卧龙凤雏四大谋士,三国刘备的出名事件,三国真实有卧龙凤雏吗

    在三国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才,有博学多才的军师,也有以一挡百的将军,一代枭雄曹操他就特别爱惜人才。曹操曾经用了许多方法只为了能够留下关羽,但谁知关羽对刘备是忠心耿耿,不管曹操如何待他,他都要赶回大哥的身边,为他效命。除此之外曹操还跟刘备抢一位人才,他叫做徐庶,他曾是刘备军中第一位军师,也是有了他之后刘备

  • 三国时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仅仅是徐庶,他也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吗,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三国徐庶入曹营

    汉中平六年(189年)九月,经过数次互相残杀后,內宫宦官与外朝权臣双方再也没有力量完全推到另一方,进而掌控朝政。就在这个权力真空期,西凉董卓带军入京。14岁的汉少帝被董卓废位后惨遭毒杀,之后9岁的刘协又被扶上帝位。汉家权柄尽入董卓之手。董卓影视形象目睹董卓如此行径,26岁的荀彧辞官回乡,34的曹操易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韦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费姓人物,三国姓韦的有哪些人,三国时期韦姓谋士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很多士人留下了著作,其间诞生了一些书法名家,后人对他们的字迹多加赞誉。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韦姓人物。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提及的韦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韦昭、韦隆、韦晃、韦端、韦诞、韦康、韦著、韦毅、韦

  • 魏国灭蜀时,吴国为什么不救?不是不想救,急事缠身真走不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国灭了吴国吗,魏国灭蜀后吴国做了哪些对策,吴国vs蜀国vs魏国

    三国鼎立,以魏为尊,吴蜀相互联络、抱团取暖,然而,也仅仅是抱团取暖而已,做不了别的。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能爬上高位、雄霸一方的都是有真本事的真英雄,可谓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手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来不得半点马虎。像袁绍、刘表、董卓等能力稍次一等的人物,早就被大浪

  • 最忠义的十位三国武将,赵云进不了前五,关羽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关羽与赵云谁更强,三国历史上赵云的排名,赵云魏延关羽蜀枪

    今天我们不谈三国武将的武艺,来聊一聊三国武将的“忠义”之心。说起“忠义”二字,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关羽关二哥。关羽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堪称是忠义的化身。但是三国里也有其他忠肝义胆的武将,丝毫不比关羽差,有的甚至还超过了关羽。10、夏侯惇夏侯惇,最早就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久经沙场,是曹魏的奠基者之一

  • 关羽勇武一生超群绝伦,有傲骨更有傲气,终因此死在了“傲”字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关羽一身傲骨有多厉害,正史中的关羽真的很傲气吗

    关羽至今受世人所敬仰,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后纵横天下,受曹操看重封汉寿亭侯,后来为辅佐刘备千里走单骑,成为史上佳话,地位在蜀国可以说仅次于刘备。关羽自幼就勇武有力嫉恶如仇,三分天下群雄逐鹿,他用自己高强的武艺,和重情重义的品行为后世人们所推崇,唐朝时被追封,直到清朝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 西安有个村世代守墓,墓主人是东汉大才女蔡文姬,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四大才女蔡文姬墓,西安山村蔡文姬墓,西安最新挖出的墓

    如果中国每座城市都有门派,那西安十之八九能封为“古墓派掌门”。历史悠久的十三朝古都,修个机场就挖出3500多座古墓;修个地铁时不时得停工考古;就连西安的各大高校,都拿自家校园里的王侯、公主墓来PK历史……正因为古墓太多,导致很多名人古墓都不被众人所知。比如,你知道中国著名的大才女蔡文姬就葬在西安的一

  • 人人都说汉朝连续有六代明君,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明君一览表,汉朝存在感低的明君,汉朝连续几位明君

    汉景帝延续了汉文帝时期休养生息国策,使汉朝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不失为一代明君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但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使汉朝国力由盛转衰,汉武帝绝对是一位雄主,但是否是明君存在很大的争议汉昭帝4岁即位,20岁挂掉,当了十几年傀儡皇帝,和明君二字没有任何关系。汉废帝荒淫无道是历史上有名的

  • 诸葛亮生平最后一计,骗了世人上千年,至今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生平最后一计,诸葛亮生平唯一一次被算计,诸葛亮生平真实事迹

    导语: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他们生前做过很多有名气的事情,死后担心自己的墓会被旁人觊觎,于是就暗中设计将墓藏起来。三国时期,曹操是个盗墓行家,他设了72个疑冢,而比其他更高明的,其实是诸葛亮。诸葛亮临终在自己坟墓的选址上设了一个计,至今无人能够找到他的墓在哪里。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他肩负的是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