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中国古代真正的“骑士”

赵云,中国古代真正的“骑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4/1/16 15:40:41

当时,赵子龙也就二十出头,但他那时就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可见赵云不是一个浑浑噩噩,只想找个地方,混口饭吃的人,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想要找一个仁义主子,干一番匡扶正义的事。

只可惜,他投奔的公孙瓒却不是这样的主子!不过赵云并没有离开公孙瓒,否则,纵然当时赵云不去找刘备,刘备也会去请赵云,刘备征战徐州几年,手下猛将只有关羽,张飞,正是缺人之时,若赵云无主,刘备定会慕名将他请来。

从史书上看,公孙瓒可能不了解赵子龙是一员猛将,并没有重用他;倒是弃商从戎的刘备其实早就对赵云一见如故。直到公孙瓒被灭之后,赵云才立刻寻踪来找刘备,并正式加入刘备集团,官渡之战后,赵云随着刘备来到荆州,屯于新野

不过刘备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张飞他们趁夜混乱杀出了,而赵云当时却要负责保护刘备的家小,这就很难办了!在徐州时,关羽张飞都为保护刘的家小、吃了刘夫人们拖累的亏,而现在又还是赵云独自背起包袱。

史书记载: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不过短短十数字,看似简单,但大家要想想,要在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和虎卫军双重围困下,救出曹军首要打击目标,保护刘备的家人这个任务貌似无法完成,但赵子龙却做到了!

关于这一段赵云的描述,总有人现在诟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赵云救阿斗”之事,描写的太过神化,不过小说本身就应该对人物进行艺术的升华,而这只是为了刻画赵云的“英勇和忠诚”。

任何与他一对一交战的将军(不论是一流或所谓超一流)都未能与他战到一百回合。而且,很多与他交过战的将军,包括文丑许褚徐晃张郃、夏侯敦、于禁李典周仓姜维等,都对与有敬畏感,不敢对他乱出狂言。

而且刘备也非常信任赵云,比如让他在袁绍处秘密征兵,在长坂坡大败后,有人说赵云投魏刘备不信,果然赵云是去救少主和夫人了。从这可以看出,刘备对赵云非常放心的,所以才敢交给他办一些比较敏感的事情,让他制约孙夫人

这差事,要交给孔明,可以胜任,但浪费了,孔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交给关羽,张飞,是亲信和镇场面没问题,就是关张都是心高气傲之人,向来视孙权为“江东鼠辈”,那孙夫人更不在他们话下,若一语不和矛盾就会大大激化。

刘备确实是一个知人善任的明主,他从卖草鞋和草席而能三分有其一,不可谓不英明,单看他选赵云为留营司马,掌内事,就知道他对赵云有多信任。而节制孙夫人事情上,赵云又一次完成重任。

当孙夫人欲偷偷将阿斗带回东吴时,赵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约集火暴脾气的张三哥,勒兵截江,软硬兼施,把阿斗给截了回来。这阿斗要被带到江东,就等于一个人质。从这件事上来看,赵云其人又低调谨慎,事情做得也很漂亮。

现在有人总喜欢贬低赵云为保镖,赵云做保镖,那也太大材小用了。但至于说军事方面的才能,赵云的争议一直还是挺大的,有人捧上天,有人贬低他都是不合适的。赵云此人,很有趣的倒应该是挺符合骑士精神的,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

说赵云是军人的标杆也正是如此,他人要是学和关羽张飞一样,难免画虎类犬。不过《三国志》里关于他勇猛的描述基本没有,倒是《云别传》里有汉水之战的记载。

不过有人说赵云“汉水之战”导致曹操从汉中撤退,这未免有些一厢情愿。赵云如果立有这么大的功劳,不至于只得个“虎威将军”的称号,甚至《三国志》只字未提。

但难能可贵的是,赵云几乎不做错事情,除了带兵指挥能力确实不如关张外,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在行事上能学赵云,则到哪里都是十足的可靠。而且赵云一生低调,不朋不党,甚至于两次推辞赏赐。赵云是蜀之良将,过分把他吹捧上天或者贬低都不合适。

更多文章

  • 韩信被骗入宫,临死前大吼三个字,如今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临死之前说了3个字,韩信临死前大喊一声说了哪三个字,韩信的口头禅tooyoung

    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楚国的项羽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在他的带领下,楚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从未吃过败仗。其实这个时期,除了项羽之外还有一位军事天才,这个人就是韩信。但是韩信却是一位非常悲情的人物,最后竟然死于妇人之手。在他临死前大吼了三个字,当时的人听着心有余悸,到了现在竟然成为了酒桌上的口头禅。韩信

  • 他多次背叛刘邦,为何刘邦还给他丰厚的赏赐?刘邦是个大度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良离开刘邦后刘邦怎么样了,刘邦单挑1v1刘邦怕谁,谁的背叛让刘邦最痛苦

    有一天,刘邦在宫中散步,就看见手底下的大臣都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刘邦离得太远,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问无所不知的张良。张良刚开口就把刘邦吓到了,张良说啥了?张良说:“他们商量着如何造反呢?”刘邦不信,他觉得天下刚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这般大臣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张良就跟刘邦解释,当初刘邦赏赐的

  • 秦始皇到底叫什么?是嬴政还是赵正?还有一个名字暴露了他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叫的最多的是“嬴政”,但这是西汉末年大文学家杨雄这么称呼的,在《杨子法言》第一次称始皇帝为“嬴政”,文学家的发言权毕竟大,后世直接沿用了,但当时秦始皇没有“嬴政”这个名字,这个“嬴政”根本不存在。按理说,当时取个名字史书应该记载啊,真实的情况是秦王朝宗氏的名字都很奇怪,或者说战国大家的名字都怪

  • 其实司马懿早就看穿空城计,只是有时候敌人留着更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怕空城计,司马懿有没有看穿空城计

    如果要是让伙伴们在三国时期选一个让你最佩服的谋士的话,不知道伙伴们会选择谁呢?如果是小编的话,小编一开始就认准了诸葛孔明,因为他的才华和远见是真正让人佩服的。但是自从有一部电视剧上之后,小编突然发现魏国还有一个比他还厉害的人,这个人要是说起来诸位必不陌生,因为他的儿子最后成为了晋朝的皇帝,这一举动也

  • 秦始皇为何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专家:仅凭借这四点成就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如何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千古一帝为何只维持了2代,秦始皇为什么被叫做千古一帝

    史学家曾这样断言,他的这一点功绩成就了他。那就是他是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皇帝,并且,这一制度使得中国延续了千年。很多人都知道,人类文明延续至今历经了千万年,但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后,只有中国留存了下来。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红极一时的国家,例如:古巴比伦王国、古罗马帝国和古埃及王朝都已经不复存在。为什么说

  • 关羽过五关时为何自称汉寿亭侯而不是偏将军?可能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史上关羽被谁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为什么重视汉寿亭侯,汉寿亭侯是关羽死前封的吗

    不久关羽在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和刘备会合,但是有点奇怪的是关羽明明已经挂印了(演义中说“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为何过五关时面对守将开口都是自称‘汉寿亭侯关某“而不是另外一个身份“偏将军关某”?可能有两个原因,我们分析一下。第一,关羽此去摆明了是和曹操脱离关系,不想再和曹

  • 诸葛亮生前最看好的接班人,若不英年早逝,蜀汉或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向宠的才能那么诸葛亮在前几次北出祁山之际就看得出很难完成先帝遗愿,而自己身体又每况愈下,那么算无遗漏的诸葛亮就没想过如果自己死了找谁能代替自己吗?诸葛亮当然有想过,而且看中的这个接班人也是颇有能耐。那就是向宠,向宠是向朗的弟弟,刘备在世时曾任牙门将,诸葛亮北伐一直跟着向宠,还封向宠做了中领军。可见诸

  • 赵云一生仅击杀两位大将,一人曾战平许褚,一人“打脸”日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云一生只斩两个名将,赵云斩了几个名将,赵云一生击杀的名将

    赵云的实力赵子龙对战这两个人,基本都是秒杀,高览在穰山追杀刘备,被赵子龙一枪刺死。在与吴兵作战之时,也是不到一个回合,就将朱然一枪刺于马下。赵子龙秒杀的高览和朱然,也不是无名之辈。孔融曾评价袁绍的队伍里:高览、张郃等都是世之名将。在袁绍和曹操作战后期,也是高览猜透袁绍杀将之心,当机立断投奔曹操,赢来

  • 诸葛亮使用“七星灯”,并不是为了续命,其中暗藏了2大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真摆七星灯保命吗,诸葛亮死前点七星灯的原因,诸葛亮的七星灯阵有多神奇

    诸葛亮的计谋刘备攻打东吴大败回到蜀国因此而死去,死前将蜀国的基业全部交付给了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了蜀国能够立于三国的顶梁柱,诸葛亮先是修复和东吴破裂的关系,后是休养生息准备展开北伐大计。诸葛亮总共北伐了五次,一次比一次艰难。魏国司马懿也看出了诸葛亮想要以雷霆之势快速解决战争,于是以一招拒敌之策

  • 真实历史上,被曹操杀掉的神医华佗,真的很冤枉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杀华佗之后活了多久,曹操杀华佗华佗真的死得很冤吗,曹操历史上杀华佗了吗

    华佗画像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中,华佗因心系天下百姓,不肯专门为曹操一人看病,最终被权倾朝野、性格多疑的曹操所诛杀,冤死狱中。自此以后,很多人都为华佗的死因而鸣不平,不过,《三国演义》终究只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与史书相比还是有所差距。那么正史之中,曹操杀华佗,华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