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1年前,江西农村发现“船型古屋”,牵出天地会500多箱宝藏之谜

21年前,江西农村发现“船型古屋”,牵出天地会500多箱宝藏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2/12 8:10:43

喜欢看武侠的人对清朝秘密组织天地会肯定不陌生。熟知的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就加入了天地会,还拜了总舵主陈近南为师。

天地会可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清朝确有其事的秘密组织。

在江西省黎川县洲湖村就曾经在2001年和2007年分别发现了与天地会有着重要关系的“船型古屋”和辨识令牌。

随着调查深入,专家顺藤摸瓜,还发现了洲湖村隐藏着天地会的金银宝藏之谜。

清朝民间的秘密结社

自从明朝灭亡之后,民间不断涌现出一些立志“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知名的有白莲教、八卦教等,而在南方地区活跃存在的就是天地会。

天地会,因为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所以得名,又叫洪门,俗称洪帮。

在各家武侠故事里,关于天地会的创立时间和创始人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天地会是由明末清初的名将郑成功所创立的民间神秘组织。

而在李连杰电影《新少林五祖》中的设定中,洪门创始人却是洪熙官之子洪文定。

其实,真正历史上的天地会与武侠小说里还是有所不同,也没那么气势磅礴。

历史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天地会起源时间是1761年的乾隆年间,发起地在福建漳州地区。

当时,有个立志推翻清政府的郑姓僧人,人称洪二和尚创立了初代天地会。

据说,洪二和尚召集很多志同道合的百姓,谋划反清复明大业。他们白天在寺庙念佛,晚上开设赌局敛财,准备起义。

早期的所谓起义,只是一小股地方势力的打闹,不成气候。后来,朝廷对天地会进行打压,结果让越来越多遭受欺压的穷苦百姓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暴政。

随着发展,天地会成员数量增多,成分复杂,既包括了农民、小贩、水陆运输工人,也包括了一些江湖流浪者。

不过,这股民间势力并没有小说中那么井然有序,一个人一个命令下来,就可以号令全国成员。

毕竟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加上清政府高压打击,严格追查,天地会在大部分时候,是一个长期分散在各地的民间团体。全国各个地方组织之间并不联系,也没有全国统一的领导。

清末时期,天地会成员规模更加壮大,遍布中国南部,甚至扩展到东南亚,成为华人世界最大的民间社团。

只是,他们的起义思想已发生了变化,转变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

在清末乱世的各种起义里,天地会成员频频登上历史的舞台,从太平天国运动到小刀会起义,甚至后来的辛亥革命。他们参加革命,与革命党人一起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

到了民国时期,天地会的性质却出现了极大逆转。各地成员变成了民国政府欺压人民群众的帮凶,甚至一小部分变成了黑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地会逐渐失去了意义,只作为海外华侨之间的连结纽带而存在着。

洲湖村的“船型古屋”

洲湖村,是江西一个地处偏远的农村。它的周围青山环绕,交通不算顺畅。几百年以来,除了当地村民之外,很少有外乡人会来村里生活、观光、活动。

2001年,有个外出采风的记者来到了洲湖村,在村里村外拍摄了很多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结果,他来到附近山头,想居高临下给这个村子拍一张俯瞰全景,却惊讶地发现村子中央有个船形的古建筑群。

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当地的地势,让整个“船型古屋”的走向和周边山谷一致,实现了冬暖夏凉。

他将“船型古屋”一反常态,舍弃了常见的坐北朝南,建造成坐西朝东的样式,分为“船头”、“船身”和“船尾”。

三块区域的房子之间都挨得很近,一个连着一个,密集得有些压抑。区域之间都嵌有马头墙,比房屋的屋脊还高出一尺,具备防火、防风的作用。

这样紧密型的房屋设计看起来不像普通民居,而更像是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宿舍楼。

“船头”的房屋为锥形。“船身”的房屋为正方形,坐北朝南,最适合居住。

“船尾”的房屋是长方形,常年无人居住。“船型古屋”内每个单独房间的四个方向都有好几扇门。

如果人们进到房间内,可以随时从四个方向离开,但很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路线,而在“船型古屋”内迷路。

和“船型古屋”有关的数字很有意思。根据当地县志记载,整个“船型古屋”共有108个房间、72个地漏、36个大小天井。

而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中经常提到的,就有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

这些数字似乎隐含着“船型古屋”居住者们的秘密,看得出设计者的煞费苦心。

洲湖村的“船型古屋”照片发表后,很多考古专家闻讯来到当地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了这个“船型古屋”更多的神奇之处,并猜测这里可能与天地会有关。

天地会令牌再现民间

说起来,在2007年发现的天地会令牌也颇有些机缘巧合。洲湖村村民陈某已经在乡间田地里劳作了很多年。

他向记者表示,这块田里曾经荒废过,残留着很多杂乱的石块和野草,后来才被自己慢慢地清理干净。

结果这一次,他一锄头下去,就听见了金属敲击的声音。估计这块令牌原本丢在荒地中被掩埋,随着多次翻土,慢慢地翻到地表泥土中,这才重见天日。

村民陈某回到家中,就把令牌表面的污泥清洗干净,发现上面刻着三个字——天地会。陈某只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虽然他多少知道天地会的大名,但终归没什么概念。

在发现令牌的时候,他只把令牌当作一件珍贵的古董,不敢随意据为己有,就交给村长,一起商议如何处理。

洲湖村的村干部虽然读书不多,但因为“船型古屋”的发现,有关部门对当地文化历史开始重视,他也因此接受过一些培训,多少懂得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

村长将这块令牌看了又看,只确定这并不是现代工艺品,至于是不是与清朝的天地会有关,还得上交国家,让专家们来考证才能知道。

最后,经过专家鉴定,这块令牌是清朝时期制作的,而且确实出自大名鼎鼎的天地会,作为各地组织成员之间的辨识令牌。

船型古屋背后的秘闻

最初发现“船型古屋”,专家们就开始研究它的历史渊源。随着挖出天地会令牌后,专家们再次对准了天地会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考据。

这些猜测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天地会成员一直把船和海当作天地会的象征,还有过这样的口号:“脚踏洪船是我舟,五湖四海到此游。有仁有义在船上坐,无仁无义水上流。”

综合了当地文献和村里最大家族黄氏的族谱,专家们查明了“船型古屋”的建造者以及背后的故事。

“船型古屋”的正式名字叫做“洲湖大夫第”,是由一个富甲一方的商贾黄徽柔建造的。

据说,富商黄徽柔常年在台湾和福州之间做生意,逐渐累积了大笔家产。他选来选去,看中了现在洲湖村的位置,就花了二十万两白银,用了三年时间,打造出这座极具特色的“船型古屋”。

黄徽柔正准备带着全家人搬进新房,结果发生了意外。

黄家大媳妇来到门口准备进门,结果裙子无缘无故地掉在了地上。黄徽柔这个人很看重风水命理、玄门学说,他觉得这个意外是非常不祥的征兆。

他当下认定,此地不宜久居,于是乔迁仪式立刻暂停。他扭头就离开了这座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的豪华建筑。

这个传说故事仔细一想,却经不起推敲。耗费巨资的房子,就因为一件裙子就废弃也太不合理了。所以,有人认为,这是黄徽柔制造的“烟雾弹”。

黄徽柔能在各地辗转之间带来大量财富,却没人知道他到底卖什么,身份肯定不简单。有人推测,他应该是天地会里地位不低的骨干成员之一,很可能负责搜集散落各地的天地会财物,然后秘密带进这座“船型古屋”里。

黄徽柔为了合理地空出一座建筑给天地会成员作为活动据点,就自导自演了这场“裙子意外”的闹剧。

在他离开后,这座“洲湖大夫第”就搬过来一些人。由于房屋被高墙阻隔着,外面的人根本无法知道里面的人到底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各个房间就会发现,房间像集体宿舍一样的构造非常方便撤退。一旦遇到清政府的官兵上门,天地会成员们可以随时从房屋的各个方向撤离。这应该就是黄徽柔耗费金钱和时间精心打造这座别致的建筑群的原因吧。

船型古屋附近的线索

随着调查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出现了,再次佐证了“船型古屋”是天地会据点的可能性。在离这座“船型古屋”不远处的黄氏祠堂里,楼层隔板间里曾经出现过一幅壁画。画上是两条金龙,正在争夺一座大鼎。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民间是不能随便拥有画龙图案的物件的。只有皇家统治者才能使用。而在一个村落祠堂里,竟然藏着这样一幅“大逆不道”的双龙争鼎图。这很难不让人联想,黄家先祖有与清朝皇室一争高下的壮志。

专家们又发现,在附近的金竹峰寺里,曾经有数百多个持有兵器的武僧。寺庙里还出现了与天地会有关的暗号。这些武僧很可能就是天地会在当地的武装力量,借着僧人身份作掩护,来保护“船型古屋”的安全。如果屋内确实有宝藏,也符合重兵把守的推测。

当地的百姓们对“船型古屋”隐藏的秘密也略有所闻,说法也很多。他们祖祖辈辈都流传着一种说法:“弯砖对拱砖,金银十万零八千。”这表示破解玄机,能得到十万多金银。

还有一种传说,这个“船型古屋”共有108个房间,其中一间密室里存放着天地会搜集的500多箱金银财宝,是反清复明的经费。

但村民们找过多次,只发现了107个房间,剩下那个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没人知道,这天地会的宝藏到底在不在,船型古屋到底有没有第108间密室。

根据这么多遗留的蛛丝马迹,“船型古屋”与天地会的关系并非凭空想象。

但到底有没有天地会宝藏,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的技术和研究暂时无法破解所有谜团,除非将整座“船型古屋”推倒,才有可能找到隐藏的密室宝藏。后续的秘密能否揭晓,就有赖于后人的继续探索和发现了。

更多文章

  • 我国历史上10大奸臣:和珅第十,赵高第二,第一名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是忠臣还是奸臣,历史人物介绍和珅,历史上的和珅是忠臣还是奸臣

    所谓奸臣,非贪即坏,是祸国殃民的一类人。他们大多是靠着才智或是心机,上升到了常人所不及的地位,但是却反被权力侵蚀,成为了官员里的“败类”。而在这十人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和珅只排在第十位,排名第一的是公认的千古罪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十大奸臣。富可敌国和中堂,告密无赖来俊臣先说这第

  • 祁门生死劫:太平天国与湘军,命运的拐点与终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次著名的内讧事件之后,太平天国虽然又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了长达八年时间,其间,统治区域在不断扩大,兵力在逐步增加,有过三河镇大捷,二破江南大营这样重大的军事胜利,也涌现出了诸如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但“天京事变”几乎给太平天国这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躯体造成了诸多不可逆且致命的潜藏

  • 曾国藩放火烧弟弟的衙门,弟弟火冒三丈,曾国藩:我是在救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家不止出了一个曾国藩,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清朝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曾国荃的天分并不输哥哥,作为哥哥的下属,曾国荃后来直接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置,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就是在上任陕西巡抚之前,曾国藩竟然对弟弟强加阻止,一度不让他去上任,极端到派人放火烧了弟弟的巡抚衙门,

  • 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定都新疆伊犁,可称霸亚洲!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国家的首都是首先要便于防守,因为古代战争频发,这个时候你的首都如果选在一个不利于防守的地方的话,那么是十分不利于国家安全的。秦朝的首都在咸阳,汉朝和唐朝的首都在西安,隋朝的首都在洛阳,宋朝的首都在开封,清朝的首都和明朝的首都都在北京,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当过都城的城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地处国

  • 大清亡了以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样的爱情是古时候人们所向往的,但实际上,在封建王朝之中,皇族的婚姻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因为皇室子女大多沦为了政治联姻的工具。但对于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清王朝的没落,很多人对于其皇室最后几位格格的归属还是很好奇的。自古就有后宫佳丽三千的描述,让很多人感到艳羡,实则生活在那样

  • 清朝爱国诗人,黄遵宪十首诗,意境新,手法妙,雅俗共赏,真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遵宪的诗,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诗,黄遵宪个人简历

    黄遵宪出生于广州梅州市,在家庭的影响下,他自幼得到很好地教育。后来,他来到北京,与在京户部任职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同时结交一些官场上的人物。在其跟随父亲到烟台漫游的时候,黄遵宪遇到了张萌恒、李鸿章,在他们面前,黄遵宪谈吐自然,逻辑清晰,被李鸿章称之为“霸才”。中举后,黄遵宪得到去日本和美国的机会,拓宽

  • 三品狄仁杰能斩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道:侯爵只有芝麻绿豆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狄仁杰官复原职除掉平南侯,狄仁杰讲平南侯事迹,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

    而以狄仁杰为主角打造的《神探狄仁杰》这部影视剧,不仅在当时播出的时候,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直至今日,《神探狄仁杰》的评分也高达9.0分,这体现了许多观众对它的认可,但也有部分观众对它的一些剧情产生怀疑。例如在该剧中有一集的内容为狄仁杰斩杀平南侯,要知道当时的狄仁杰只是一个三品的官员,他有什么权限

  • 李世民这个侄子太不像话,活活饿死老父亲,还说了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他的十个侄子,李世民怎么对待他的侄子,李世民有侄子吗

    李元礼三岁之时,唐朝的天下已经基本稳定,他和他的许多兄弟因此一起受封,李元礼被封为郑王。李元礼从小就非常好学,李渊给他派的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皇子,李元礼7岁时,他的二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当上了皇帝,李世民称帝后,他的大多数弟弟妹妹都和自己的儿女年龄相仿,甚至许多都没有自己的儿女年龄大

  • 东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政权?最后怎么灭亡的?两千字看懂东晋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为什么叫东晋,东晋有哪几个政权分立,东晋为什么那么多政权

    不过,要是想细说东晋灭亡原因的话,恐怕就得从东晋建立的时候开始说起了。西晋中后期,因为司马家的几个王爷夺权,导致边疆空虚,北方游牧民族趁虚而入。公元316年,随着前赵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后又被杀,西晋自此灭亡。于此同时,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逃亡南方,在许多士族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晋。不过,

  • 隋朝10大名将都是谁?一个时代的尚武强悍,却造就截然不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名将一览表,隋朝第一厉害的将领,隋朝将军有多厉害

    隋朝曾一统华夏大地三十七年,在这三十七年间隋朝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十名大将,这些大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为隋朝的建立与安定立下赫赫战功。虽然生活在热兵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太能理解古人对冷兵器的追求,但这份名单依然可以带我们一窥那个时代下尚武国家的强悍。不过,可惜的是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这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