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可以说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汉武帝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这才挽回了他的威望。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巩固统一的西汉帝国,奠定了中华民族辽阔疆域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在他统治期间,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按司马光的评价,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而西汉王朝之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同汉武帝晚而改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曾秘密暗示司马迁掩盖一件皇家机密,为此,他甚至威胁司马迁,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到无妄之灾,被残忍诛杀,那时汉武帝到底在忌惮什么?
事情的起因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司马迁在记载《史记》时,不把展现太祖高皇帝胸怀天下的《大风歌》浓墨重彩的记录,三言两语就揭过了,偏偏将一个民间流传的小曲《高祖还乡》记录的明明白白。
其中记载到:“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的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那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你须身姓刘,您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乍眼一看,这段记载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在皇家身上,这就是大不敬了。自古皇权神授,皇帝更是自称上天的儿子,自身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但是司马迁的这段记载相当于把刘邦直接推下了神坛。
因此,汉武帝刘彻想要极力掩盖这段皇家机密,他要保持祖先刘邦的神秘性,对于这种消除皇权的神秘与威严的事情,他不敢轻易公布于天下。所以在司马迁把这件皇家秘闻公布与众的时候,汉武帝刘彻才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