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秦始皇在位期间,秦朝所统治的百姓没人敢造反呢?其实不是那些人不想,实在是他们不敢,下面咱们就来讨论下秦始皇嬴政到底是如何经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手里的。
第一点:兢兢业业到了极致
秦始皇兢兢业业是在史书上出了名的,在《秦始皇本纪》上有记载:秦始皇将皇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他每天要批阅几百斤的书简,事无巨细全部要亲自过手一遍。有时候,这些文书太多了,他甚至会用“衡石”来称量处理过的文书,衡石这个词在《史记》中是这样解释的“石,百二十斤”,这里的百二十斤参考“秦一斤合斤半市斤”,加之“秤取一石”的说法,这次得出的平均数值为257克,这里我们也就得出结论,这百二十斤就是今天的30.8公斤。
各位看官请看,30.8公斤并不是咱们现在的书籍重量,按照《史计》若采取汉简《孙膑兵法》的书写形式,每份竹简上有38个字,全书52万字,则需要13855枚竹简,换算成今天的重量也就是51公斤,根据前面得出的结论,秦始皇每天批示的竹简是30.8公斤,也就是差不多30多万字,有人说这是扯淡,一个人每天再怎么看也看不完那么多字,但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看这些竹简的时候,小的事情一目十行粗略一看就放到一边让丞相处理,对于大事情则会仔细思索批示。
第二点:多次巡游天下
秦始皇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天下归一后,他多次巡游天下,第一次东巡从咸阳到陇西,他之所以第一次来这里是因为这里的人不安分经常叛乱,在始皇帝带着自己的精兵悍将来这里震慑后,陇西的游牧民族再想叛乱就得好好掂量下;始皇帝第二次东巡一直从咸阳到山东半岛,而且还在泰山封禅,看似走个过场,实则目的是巩固统一后的郡县制和震慑这里的六国后人;始皇帝第三次出巡和第二次路线差不多,不幸的是这次巡游遇到了六国后人的刺杀,所幸秦始皇无虞,反而给那些想刺杀秦始皇的人当头棒喝,你们是杀不了我的。
秦始皇第四次东巡从北部出发,目的是渤海地区,这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经常骚扰边境的匈奴,为了震慑匈奴,这次巡游秦始皇带着三十万大军,匈奴看到后果然闻风丧胆,也正是这次东巡,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由于秦始皇过度迷信方士的长生不老药,加上殚精竭虑的治理天下,这使得是黄的身体状况非常差,同年十月,秦始皇病死,由于始皇帝生前没确立储君,这才给了赵高李斯胡亥有机可乘,使得大秦帝国彻底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