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三箭未中,李建成一箭不放,背后有何隐情

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三箭未中,李建成一箭不放,背后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1/19 22:33:43

这是一场豪赌,李世民押上了全部身家,精心设计了一个围猎场,而猎物,正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猎物,是永远逃不出猎人的手掌心的,更何况,李世民还是一个出色的“猎人”。

公元626年7月2日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长安城像往日一样平静。

玄武门外,两匹高头大马正缓缓的走来,骑在马背上的,正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谁也会不知道,一场影响后世千年的血雨腥风,即将在这里展开。

走过玄武门的时候,李建成看了一眼守卫常何,常何毕恭毕敬地目送李建成远去。李建成非常满意,他知道,常何是自己人。

只是,今天的常何,显然有些反常,按说,他是中郎将,玄武门众多士兵中的头目,他是不会亲自出来站岗的。

可惜,这个反常的举动,没有引起李建成的注意。

走到临湖殿的时候,李元吉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杀气,他对李建成说:“大哥,我感觉不对,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于是,俩人掉头,快马加鞭的往玄武门赶去。

可惜,他们还是晚了一步,李世民早已埋伏多时,带着大队人马一起出现。李世民大声的向李建成喊话:“大哥,我已经忍你很久了,今天就做个了结吧”。

李建成与李元吉慌不择路的向前跑,李元吉还不忘记拿出弓箭,向李世民射了三箭,可惜,都射偏了。李建成已经忘记了反击,不管不顾的往前跑。

李世民躲过了李元吉的三箭,然后张弓搭箭,一把射中了李建成,透心凉。

太子与秦王的对决,玄武门之变为何在所难免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是有一定责任的。

本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李渊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李渊偏偏要玩平衡,又给李世民弄了一个“天策府”。

天策府的权力大的惊人,可以自行招募属官,可以向全国行文下令。因为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兼任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兼任尚书令,掌管全国行政。

一时间,天策府犹如一个小朝廷一样,吸引了无数英豪加入。

作为太子,李建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太子,也就是储君,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但是,李世民的存在让他如鲠在喉。

为了整垮李世民,李建成使用了一些手段,他主动接近李渊的妃嫔“张婕妤”,然后让她给李渊吹“枕边风”,鼓吹李世民有造反之心。

可是,这种小手段,只是隔靴搔痒,根本扳不倒李世民。

恰好,突厥又在边境蠢蠢欲动,齐王李元吉向李世民建议,由他领兵出征,以讨伐突厥的名义,调走秦王的大将和士兵,然后在出征前,设宴招待李世民,用毒酒解决他。

这个李元吉,可不是什么小配角,他的野心打着呢。

原本他一直是跟随李世民行军打仗,但是,他看到李世民是一个强势之人,跟着他只能做千年老二,于是,他就转投太子门下。

只有一个原因:太子没主见,好控制。

在李元吉的构想里,他要借太子之手,除掉李世民,然后自己再取代李建成,名正言顺的成为大唐太子。

可惜,他碰到狠角色了。

李世民早已在太子身边安插了内线,这个人叫王晊,他原原本本的把李元吉的阴谋告诉了李世民。

很明显,太子集团要摊牌了,这是在逼着李世民出招,李世民的心腹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都劝说李世民,是时候放手一搏了,再不行动,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李世民不是没有准备,早在几年前,他就派了两个亲信,工部尚书温大雅和车骑将军张亮到洛阳,一旦行动失败,他就退守洛阳,割据一方。

可是,临到关头,李世民又犹豫了起来,他先让人算了一卦,这一幕被张公瑾看到了,他一把抓起龟片给扔到了外面,对李世民说:“已经火烧眉毛了,还做这些无用功干什么,如果算不来不吉利,难道你就不行动了吗”。

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开始进行周密的布置。

李世民知道,太子和齐王身边都有大批的护卫,要想除掉他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一种情况,他们会单独出现,那就是进宫见李渊的时候。

为此,李世民先下了一步棋。

他进宫见了李渊一面,也狠狠地给李建成上了一次眼药,告诉李渊,李建成与张婕妤有染,这是给你戴绿帽子呀。

李渊很生气,说:“你怎么不早点说,这个兔崽子,明天让他过来给我当面说清楚”。

这正是李世民想要的效果。

这一夜,李世民很忙,因为他要做周密的安排。

第二天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果然进宫了,他们还是走平常熟悉的玄武门,只是今天,他们再也没能走出这个门。

当他俩走到临湖殿的时候,李元吉预感不对,他们就赶紧回去,没想到,还是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李建成是只管跑,李元吉朝李世民射了三箭,但是都没有射中,李世民一箭射中李建成,他应声落马。

快到玄武门口的时候,李世民的马突然受惊失控,把李世民拖进了旁边的水沟里,李世民一时不能起来。李元吉抓住机会,抢过李世民的弓箭,用弓弦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

如果李元吉能多坚持一会儿,那么大唐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不过,这一幕并没有发生,门神尉迟恭赶来了,他踹飞了李元吉,救下了李世民。

随后,尉迟恭带领人马赶到皇宫,控制了李渊,并逼迫他下了命令,赦免今天所有参加战斗的人员。

至此,太子与秦王的对抗,已经到了尾声。

李元吉三箭未中,是水平太低还是心态失衡

在这场“围猎赛”中,李元吉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应该说,李元吉的箭法还是不错的,他本人也非常喜欢打猎,但是为什么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呢?

第一,乱了方寸。

李世民打的是一场“伏击战”,李元吉和李建成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匆促应战,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于还击,而是尽快的跑回自己的府邸,那里有他们大批的护卫军,只有跑回府邸,才算安全。

李元吉的三箭,其实只是虚张声势,是为自己的逃跑创造条件。

第二,难度加大。

李元吉是在前面跑,李世民是在后面追,李元吉放的这三箭,是需要扭过头来射,这就有点难度了。

如果是放在平常,这个姿势,对于李元吉来说,也许不算难,但是,今天他是落荒而逃,水平自然下降很多。

相比起来,李建成的表现,可就差劲儿多了。

李建成一箭都没有放,他只想着赶紧跑,因为他知道,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是自己人,到了玄武门,他就有了援军。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常何,也是李世民派来的卧底,他不但没有帮助李建成,而是重重的关上了玄武门的大门,阻断了李建成的逃跑之路,也阻断了外面闻风赶来的太子府护卫军。

一招瓮中捉鳖,全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

李世民正面追敌,虽然李元吉射了他三箭,但是他并没有着急反击,而是先对准了李建成,因为他知道,擒贼先擒王。

太子府和齐王府的护卫,当然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冯立的带领下,急忙赶到玄武门,可惜,他们被挡在了大门之外。

一开始,冯立带人对玄武门发动了猛攻,可是,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被扔到门外之后,所有人立马作鸟兽散。

老板挂了,还瞎折腾啥,赶紧跑路吧,一会儿新老板就来收拾你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之所以能一箭射中李建成,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设的局,他带人包围了李建成,他让人关上城门,断了李建成的后路,所以,他才能像射杀猎物一样,射杀了李建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也许并不适用于帝王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小生

更多文章

  • 李白动起情来,整个盛唐都阻止不了他:读完这首诗,人人犯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大气豪放的三首诗,李白生在盛唐吗,描写盛唐景象的诗李白

    清朝诗人赵翼曾经写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是说李白杜甫的诗句读太多,大家都很熟悉了,没什么意思,每个时代都有新人引领风骚,他们的诗情诗风才算新意有趣。话虽这么说,但李白的经典显然难以撼动。但凡上过学,就不可能没听过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

  • 只因长得太漂亮,她先后被6位皇帝纳入后宫,最后一位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身边的八大美女,李世民后宫里最神秘的女人,李世民最喜欢的三个妃子

    这名美人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萧氏也是皇族后人,出生于567年,是西梁孝明帝和张皇后的女儿。她出生在二月,当时江南的人相信二月出生的女儿不吉利,所以萧氏被送到自己叔叔家里收养,后来又去了舅舅家中。萧氏从小就长得倾国倾城,十分漂亮,而且,她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礼。舅舅本来给她定了一门亲,但是看相的人

  • 一代英主李世民:死亡原因至今成谜,一度让史官无从下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死亡原因揭秘,唐朝李世民的死因,李世民的著名事件

    李世民在隋朝末年就跟随父亲建功立业,而且他无论是智慧才能还是武学造诣都非常出众。然而即便如此,在父亲建立唐朝之后,属意的太子却并不是他,于是有了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通过杀死竞争兄弟成功被立为了太子。虽然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方式一直被人诟病,认为太过残忍狠辣,但是李世民继位之后为国家做出的政绩

  • 唐朝丝绸之路的繁荣,离不开唐朝的律法,对各方面的保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丝绸,唐朝丝绸之路的变迁,唐朝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理

    对于唐朝来说,有着盛名的又岂止是一条丝绸之路,还有他的法律。而这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唐朝的律法有着紧密的关系。丝绸之路在唐朝发展到了黄金的巅峰时代,就是得益唐朝法律对他的加持。如果没有唐朝法律的完善与科学,那么丝绸之路恐怕就不会辉煌在唐朝时了。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往来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人群都能够安

  • 陕西出土上官婉儿墓志,其中6字颠覆历史,学者:武则天真操碎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墓志铭全图,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故事,武则天小楷诏书埋地下700年

    这个地方距离大唐长安城约50里路,是当时很重要的墓葬区域。2013年,考古专家宣布陕西出土了上官婉儿的墓葬,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墓志写了近一千字,详细记载了她的出身世系、生平经历、享年几何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上官婉儿出生于公元664年,《新唐书》、《旧唐书》都对她的生平经历

  • 李白专门写诗跟妻子道歉,全篇都是大白话,学者:李白太皮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做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事,最像李白的李白,李白说过的最浪漫的话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在好朋友孟浩然的撮合下,娶了已故大唐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为妻,两人都是初婚,这一年,李白26岁。妻子出身名门,李白当时却是个只有才名、没有事业的年轻小伙,不过身家背景倒也没影响两人的感情,夫妻还算恩爱。娶了许氏之后,李白就在安陆桃花岩修了新房子,但蜜月过去没多久,闲

  • 李世民的小女儿,开创大唐一个先例,公主身份却以皇后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一共几位皇后,李世民下葬视频完整版,李世民有没有追封的皇后

    李世民一生有14个儿子和21个女人,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长孙皇后所生的7个孩子,而新城公主,正是长孙皇后最小的一个女儿。可惜,新城公主2岁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去世了。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将她交给乳母抚养。可是,乳母毕竟代替不了亲生母亲。此时,李治已经长大成人,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妹妹,经常去看望她,兄妹之

  • 唐朝盛世过后,历代皇帝再也没想过定都长安,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有哪些皇帝在长安,唐朝长安平面图,唐朝为什么要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他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里提到了盛世长安的景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公元580年至公元904年,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正值隋唐时期,大批的外国使节纷纷来长安谒见皇帝,彼时它的总面积达到了87.27平方公里。选择都城这件事,考虑的原因肯定有很多种,首先,这个

  • 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为何还霸占他的妻子?不为女色只为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杀了亲弟李元吉,李世民为什么干掉李元吉,李世民为什么要夺李元吉妻子

    玄武门之变起因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我不再赘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了10个侄子,但之后,李世民又占领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的妻子,为什么呢?刚刚接任朝政的他显然没有太多权力。朝政的资深大臣们也对他杀害兄弟的事实感到非常不满。但是此时,他做了一个让人十分震惊的事,将一名有妇之夫纳入后宫,尽管唐代的民俗是开

  • 他是杜牧的堂兄弟,也是一代大唐宰相,据说和李商隐也有亲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牧与李商隐,杜牧为何不喜欢李商隐,杜牧李商隐哪个厉害

    唐朝有两对“李杜”,以诗歌成就论李白、杜甫组合更胜一筹,但以亲戚关系论李商隐和杜牧就更加亲密了。其实李商隐与杜牧之间的身世联系八竿子也打不着,可为什么二人会有亲戚关系呢?这就要从一个人说起了。01杜氏家族要说唐代长安南城,最厉害的家族有两个,当时有个俚语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说南城的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