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射杀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汉武帝:此事与霍去病之死无关

霍去病射杀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汉武帝:此事与霍去病之死无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3/12/17 1:01:39

霍去病剧照

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8年,也就是漠北之战的第二年,而李广正是在漠北之战时自杀,所以这件事情与李广的死有很大的关系。

前119年,汉武帝发10万骑兵出征匈奴。大军分两路出击,一路由大将军卫青率领,从定襄出兵,另一路由霍去病率领,从代郡出兵。由于事先有情报得知,匈奴单于主力将在代郡北部方向出现,所以,霍去病的任务是全歼匈奴单于及其主力,卫青则牵制、消灭匈奴左贤王部。可是结果正好相反,遭遇匈奴单于主力的是卫青部。

汉武帝对这次战争寄予厚望,特意从民间征集了14万匹战马做为后备,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后勤保障人员多达十余万。显然,此举是汉武帝意在为对匈奴的战争画上句号。

由于出现“收官之战”的征兆,因此老将军李广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主动面见汉武帝,要求随军出征。其实汉武帝本没有派李广出战的打算,一是因为他年岁太大,二是因为这些来他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败多胜少,表现差强人意,所以汉武帝刻意漏下了李广。

汉武帝剧照

但李广认为,如果此战不出,以后或许就再没有了与匈奴交战的机会,况且打了一辈子仗连个“侯”都混上,实在心有不甘,所以他极力请命,以先锋主力出征匈奴。最后,汉武帝被老将军的慷慨豪迈所感动,于是准他随参战,并归卫青调度。

安排走李广之后,汉武帝马上见卫青。汉武帝嘱咐卫青说,李广这个人数奇,不能让他打前锋。数奇就是指运气不好,怕他影响战局。汉武帝的一番话,卫青自然记在心里,所以在遭遇匈奴主力后,卫青把正面迎敌的任务交给校尉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及后将军曹襄,而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则被安派了东路迂回,侧翼包抄的任务。

卫青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敖之前因打了败仗被汉武帝处罚,侯爵被剥夺,而他与卫青的交情很深,曾经救过卫青的命,所以这次卫青有意关照公孙敖建功。战争的结果是,卫青将伊稚斜单于击溃,并追击至赵信城,将匈奴粮草辎重付之一炬,然后率军返回,走到漠南时才遇到李广与赵食其二位将军。上前一问才知道,二位被风沙吹得迷了路,一个匈奴兵都没碰到。

显然,伊稚斜的逃脱,李广应该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做为主帅的卫青要传讯李广,要求对方说明情况。但是李广很气愤,本来的前锋却换成了侧翼,感觉就像是被当猴耍了一样,最后还要像罪犯一样受审,于是越想越窝火,干脆自刎。

李广剧照

与李广的悲壮结局收场不同的是,他的儿子李敢却在霍去病的率领下建功封侯。李敢是李广的第三个儿子,精于骑射,做战勇猛,被收编到霍去病麾下。霍去病挺入漠北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最终霍去病部共敌7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其他将领83名,并到达瀚海,封狼居胥。

霍去病部取得大胜,李敢表现出色,汉武帝论功行赏,升李敢为郎中令,赐爵关内侯。关内侯是从秦朝沿袭下来的“军功计首制”中二十级军功的第十九级,仅次于列侯。但由于父亲的去世,李敢不喜反忧。后来,李敢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感觉卫青有故意排挤父亲之嫌,于是主动上门找卫青理论,后又情绪失控,将卫青打伤。

李敢剧照中

其实,当时李敢并没有完全了解内幕,他不知道汉武帝在其中起的作用,只是一味的认为卫青私心害了父亲。而卫青也对李广之死心怀内疚,所以也没有同李敢计较,选择息事宁人,没让汉武帝知道,否则李敢必被治罪。但是霍去病却认为舅舅不能受这样的窝囊气,所以在同汉武帝在甘泉宫狩猎时,竟然一箭将李敢射死。

要说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杀人,而且杀的还不是一般的人,可见霍去病的嚣张气焰。但事已至此,汉武帝于公于私都不能治霍去病的罪。

于公,霍去病立有不世之功,汉朝能打通河西走廊,设敦煌、武威、张掖、酒泉四郡,继而经略西域,全赖霍去病之功。况且,匈奴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当时霍去病才23岁,正是为国家出力的年纪,所以汉武帝不会“自断一臂”,将霍去病治罪。事实上,就在公元前117年年初,汉武帝准备对匈奴发起新一轮的攻击,结果由于霍去病的突然去世而作罢,可见霍去病在汉武帝心目中的重要性。

于私,霍去病的母亲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大将军卫青又是卫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又是太子刘据的表哥。如果处置霍去病,汉武帝需要顾忌整个外戚集团及太子集团的阻力,所以,当面对这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时,汉武帝很有网开一面的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17年上半年,霍去病联合丞相、御史大夫等重要大臣共同奏请汉武帝将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封为诸侯王,让他们离开京城,到封国就藩。霍去病之所以这样做,明显是在维护太子刘据的利益,消除刘据围绕身边的不确定因素,解除对刘据太子地位的影响。

而在促成“皇子封件”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看到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作用,可见霍去病在外戚集团中表现积极的一面及发挥的作用。显然,霍去病可成为刘据的坚强后盾。

所以,在对待李敢被杀问题上,汉武帝权衡利弊,没有让霍去病承担任何责任,而且主动将带件真相压隐藏了下去,对外谎称李敢是被鹿撞死。但是,就在李敢被霍去病射杀的第二年,霍去病也去世了。这样的时间节点,容易让人联想到霍去病的死与李敢存在因果关系,甚至有人将怀疑的目光投在汉武帝身上。

确实,霍去病擅杀大将,罪不可赦,但被汉武帝治罪这种说法并没得到有力的证据,所以最终基都认同了霍去病病故一说。至于病因,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中了匈奴人的“巫蛊”,匈奴人用动物尸体污染了水源,结果被霍去病饮用。或者是,汉军误将匈奴人生病的牲畜劫获后带回了汉朝,继而引发瘟疫大流行,霍去病不幸中招。

霍去病去世后,留有一子霍嬗。孩子年幼,汉武帝经常带在身边,命人悉心照料。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上山顶祭祀时,只带允许年仅10岁的霍嬗陪同。然而在封禅结束不久,霍嬗就暴病去世了。汉武帝本打算要将霍嬗培养成像他父亲一样的将军,为大汉建功立业,最终愿望落空,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更多文章

  • 太子刘荣是庶长子,没犯过什么错,为什么汉景帝要废黜他的太子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景帝刘荣名分,汉景帝废太子刘荣是哪一年,汉景帝刘启废了刘荣

    这一切还是要从一个无脑女人说起,在后宫中情商低的女子真的很难有立足之地,这个女人也就是被废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作为一个能歌善舞且艳绝京城的贵妃,栗姬是被汉景帝第一个宠爱的女人,虽生的漂亮,但是本人却没有什么脑子,在深谙帝王之心才能取得长久宠爱的后宫很不占优势。而刘荣早已经被立为太子,所以只要她能管住

  • 董卓临死前慌不择言,喊出六个字流传千年,如今许多企业老板爱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本身性格豪放,加上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就羌族的确很受欢迎,还跟羌族的酋长喝过酒,慢慢的董卓在少数民族心中渐渐生出好感,而且羌族天生尚武,恰好董卓也是个大力士,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董卓可以徒手跟野兽搏斗。董卓在边疆地区势力壮大之后,渐渐的就形成一个圈子,他足见的西凉铁骑非常厉害,后来恰逢宫中十常

  • 三国最好美色的名臣,曹操都甘拜下风,75岁生了个儿子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一生最大污点贪图美色,曹操智谋在三国排名,三国最受曹操青睐的人

    三国时期好色的人有很多。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们最熟悉的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他为了美人貂蝉,杀了自己的义父董卓。其实吕布虽然废了很大的力气得到了貂蝉,但并没有那么专情,除了有貂蝉这一位绝世美女,后宫中还有众多的美女。除了吕布,三国了爱美色的还有著名的曹操。而且曹操的品味也是非常的于常人不同,别人都喜

  • 三国曹操帐下5位猛将,三个寿终正寝,一个战死,一个因愧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手下全部大将,曹操时期的三大猛将,当年曹操的七大猛将都有谁

    曹操的这五位猛将,也被称为五子良将。他们在位曹魏开疆扩土时贡献最大,我们按照他们去世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一下吧!于是曹操上书赞乐进的战功卓越。曹军和孙吴的军队对阵,乐进为先锋,骑着一匹马,手里拿着武器直入敌营,将宋谦和贾华的兵器一举打落,更是差点杀了孙权。后来合肥之战时,乐进和孙吴阵营的大将凌统大战,但

  • 三国里谁的儿子最厉害?周瑜之子很落魄,他的儿子才是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上有周瑜这个人吗,周瑜的儿子谁最聪明,三国的周瑜有没有儿子

    第一:周瑜之子周循,周胤。周瑜长相英俊,恐怕是三国这些“糙汉子”中为数不多的美男子了,他的谋略和才智也是数一数二的,自古就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说法。所以他的两个儿子也算是继承了他的长相优点,周循被孙权厚爱,孙权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他了,只是这位英年早逝。而周循的妻子也改嫁全琮了,当时她已经坏了

  • 三国曹氏家族的三代女人,为何都命运凄苦,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氏一族关系,曹氏父子,三国十大曹氏兄弟

    曹家的第一代媳妇就是曹操的媳妇就是丁夫人。丁夫人是曹操的结发妻子,在嫁给曹操后一直没有生育。后来曹操和刘夫人生有一子曹昂。但是刘夫人死得早,所以曹昂就被养在了丁夫人的名下。因为丁夫人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对于曹昂是非常的关心和爱护。曹昂深受丁母的关爱,但是在父亲曹操看来。好男儿就是要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所

  • 刘备最信任的军师是谁?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除了诸葛亮还是哪位军师,刘备军师为何后来变成诸葛亮了,刘备信任过诸葛亮吗

    想当初曹操赤壁兵败以后,也曾大哭,若郭嘉郭奉孝还在,怎会让我犯如此大错。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相当于郭嘉的曹操心中的地位。同时也说明,在刘备心目中法正说话比诸葛亮管用,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实在是太耀眼了,导致刘备身边的其他谋士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据说三国志记载法正才是刘备真正的谋主。刘备

  • 刘备一生不嗜杀,登基前却杀了一人,蜀国此后踏上衰败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死后蜀国实力,刘备因低调隐忍而成为蜀国皇帝,正史中刘备到底杀了多少人

    然后,后世却多称曹操为“枭雄”,而许邵在月旦评中,也直接称曹操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那么,刘备是否也是枭雄呢?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刘备则以“仁德”二字著称,为人谦虚和蔼,礼贤下士,三国志更是用这八个字高度评价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相比于曹操的“好梦中杀人”,相比于曹

  • 如果赵云败走麦城,他会步关羽的后尘,被马忠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败走麦城马忠活捉赵云,马忠怎么擒住关羽的,马忠生擒关羽完整版

    突围时候的赵云比平时对阵厮杀时候更加恐怖,正常和赵云单挑对战,你支撑不住了,还能拔马而逃(赵云很少穷追不舍),如果你想包围他,一个回合就会被干掉。在三国时代,赵云破围的水平是其他所有猛将都望尘莫及的。赵云最鲜明的特点――斩将破围。咱们举几个例子:1.穰山突围战(一合挑高览)刘备和赵云在穰山与曹军对峙

  • 诸葛亮首次北伐效果最佳,三国时期诸葛亮首次北伐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本来这次北伐胜算很大,蜀汉军队所到之处几乎都能招降 ,曹魏政权上下惊慌失措,最后魏明帝不得已亲自带兵出征,坐镇长安和诸葛亮正面较量。那么为什么本来优势这么大诸葛亮最后还是没有能取胜这场讨伐呢?今天们就来说说这个事儿。首先不得不说,诸葛亮此次北伐选择的时机真可谓是恰到好处。当时曹魏那些曾经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