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是康熙首创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是康熙的六十寿诞。他为了笼络臣民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好预兆就宴请从天下来京师给他祝寿的老人,只有六十五岁的人才能去。满了六十五岁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是个地位较低的农民也是可以参加的。赴宴的人达到了上千人,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因为这个宴会的举办世界各地都逐渐掀起尊老爱老的习俗。
弘历出生在1711年9月25日,他是康熙儿子胤禛的儿子。弘历排行第四,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见到了很小的弘历,喜爱之下接去了皇宫养着。弘历在康熙身边成长,对于祖父的一些行为可以说是印象深刻。康熙举办的千叟宴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后来他当上皇帝之后也举办了千叟宴。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举办的千叟宴中,参加宴席的人达到了3000多。这一年刚好乾隆也有了五世元孙,又是大寿,所以十分开心。而老人们回去之后先后去世与这次宴会的流程还是有很大的关系,这次的千叟宴举办得十分隆重,不仅有免费的满汉全席,还有免费的皇家贡品、酒水,这些都是平常人家吃不到的。
参加宴席的有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的平常百姓,于是在这五十年都难得一遇的宴席上,老人们一边说着朝廷的好,一边使劲的吃喝。据说在宴会上就有不少的老人丝毫没有老人的样子,个个都是狼吞虎咽的。
根据记载,不少的老人吃撑了、开心晕了、醉倒了的都有。而对比后来的火锅式的千叟宴,这次的宴会的食物并不是火锅,上菜的过程漫长,加上人数众多,等老人们吃到的时候其实已经冷了。不过他们还是会努力的吃,造成了有部分回去之后就感染了风寒,老人们的身体又经不起折腾,加上古代医疗条件差,于是就有不少老人因为这个去世。
另一个原因是食材的内容都是大鱼大肉,很多人家可能几十年都见不到这种御膳的菜式。吃得也不顾身体了,老人一般来说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吃得这么油腻还多回去之后身体自然就不好了,回去之后可不就会病倒。
还有就是见到皇帝赏赐的激动心,皇帝那可是许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心情激动、食物油腻又冰冷,身体虚弱的老人回去之后不病倒才怪。不过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很多老人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的第二次千叟宴上也依然愿意去参加。
参考资料:《清史稿》、《国朝宫史续编》、《朝隆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