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绝不是这么简单,真相很有趣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绝不是这么简单,真相很有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1/4 1:10:25

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康熙继位。康熙年少有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攻打准噶尔,锐意进取,不断进行国政革新,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晚年的康熙开始沉浸于前半生的功业,倦于政务,开始吹嘘虚无的“仁政”,放松了对国家的治理,导致吏治废弛,腐败成风,国库空虚。幸亏,康熙临终前将皇位传于了励精图治、一生勤俭的雍正,才扭转了清朝开始颓废的大局,开始昂首直上。

康熙晚年,虽然没能避免流于平庸,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第一,康熙成了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从1661年2月登基,到1722年12月去世,共计在位61年有余。

雍正去世的当年,已经25岁的乾隆继位。乾隆在继位大典时,曾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

不能不说,乾隆的情商很高,很会给自己做宣传。简单的一句话,显示了乾隆对康熙的孝道,祖先为大,绝不敢有所超越。

可是,这句话要是放到现在,就不免有点虚伪了。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个个健康长寿,在位时间长点。这样子,岂不是也预示着国运昌隆,子嗣兴旺,可以万世相传了。所以,细细一想,乾隆其实是许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愿。没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霸气和开拓精神,清朝自乾隆开始,急转直下也就可以理解了。

乾隆继位时表孝道,其实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他最主要的目的,在后面一句:“若邀苍穹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兽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仔细一分析,乾隆到底想干什么呢?其实是希望祖先保佑,让他长寿到85岁以上。乾隆真实的目的,是在为自己祈求寿命和在位时间呀。在位时间上,虽然乾隆让了康熙,而在寿命上,乾隆却是要超过他的祖父康熙的。

乾隆虽然口头上一直表示,他不敢上比皇祖在位61年,却对归政太子之事表现的十分消极,而且对自己的寿命也是期望越来越高。不多于61年,就是可以在30多年时归政,也可以在40多年时归政,当然,最迟是在位60年时归政。乾隆虽然经常口头上提出来要归政,甚至大臣们也建议乾隆归政太子,但在实际行动上,乾隆却是在找各种理由进行搪塞。

其实,乾隆早反悔了。乾隆曾在他登基25年时的50岁生辰上扬言,只要崇庆皇太后(乾隆的妈熹妃)在世,即使他在位周甲(即一个甲子60年),也绝不提归政之事。皇帝也有耍赖皮的时候,哈哈。

只是呢,乾隆的妈崇庆皇太后在乾隆四十二年没了。这可咋办?真是急死了乾隆呀。毕竟乾陵读书多,又想到了理由,来搪塞大臣们要求归政的呼声。乾隆开始大讲特讲“为君之难”,表示他在位并非为了享受“为君之乐”,而是为了担负起为君的责任。同时,乾隆还严厉批评宋高宗宋孝宗在壮年之时就禅位的故事,说他们两人是贪图享乐,不为国家社稷着想,贪图享乐。

到这里,奕天都不由得要为乾隆点个赞了,果真不愧是“一代明君”呀,有才华!这理由找的,墙都不扶,就服乾隆。

不过呢,乾隆实在是曾经对天立过誓,而且他自己为了吹嘘,还经常提起。大臣们都知道这事,一双双目光投来,乾隆也觉得自己脸皮是有点太厚了,开始不好意思了。于是,乾隆一边说着“又何必定以六十年为期乎”,抱着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的心情,最终确定了85岁禅位太子颙琰的决定。

而实际上呢,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却依然继续“训政”,而且在宫内依然沿用乾隆的年号,还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嘉庆呢,可怜巴巴的,只有朝夕敬聆训听的份,即所谓军国大事,皆有乾隆躬亲指教。其实,嘉庆就是坐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乾隆处理政事,连话都不敢说。这也说明颙琰并非一个非常有主见,而且韧性十足的人。否则,恐怕乾隆会学李渊,乖乖的回后宫,抱美人去了。

乾隆训政三年之后,以88岁的高龄去世,成为了实际执政年限最长的帝王。嘉庆终于掌管了朝政,虽然立刻办了一件大事,即所谓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大大赚了一笔。但是,嘉庆却再也无力挽回清朝一路直下的颓废之势。

更多文章

  • 康熙的遗诏被找到,雍正背负200多年的骂名,终于被正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遗诏是雍正写的吗,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历史上的康熙和雍正的关系

    如果让笔者来说,那就是康熙皇帝了,因为他实现了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对后世的影响真的是很大,也是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儿子在历史上也是最优秀的皇子。其实在说到康熙的一生都是被我们尊重的,但是在晚年的时候,发生的“九子夺嫡”的事情,也算是最大的一个污点,这样的事件更是演变成了一次历史上巨大

  • 大内高手不香吗?康熙为何要用一群少年来擒鳌拜,他有何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6岁的康熙能擒鳌拜吗,康熙擒鳌拜的秘密,康熙擒鳌拜的一系列安排

    大清朝前期,属于神仙打架,鳌拜算不上大鳄。在皇太极去世,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之时,鳌拜也就是个正蓝旗的首领。 放到多尔衮兄弟面前,还真算不上什么。当时,鳌拜还是豪格团队的一员,大力反对多尔衮即位。当时正处于八旗子弟入关的关键时期,多尔衮与豪格两大阵营虽争得面红耳赤,但谁也不敢率先动手。 当时八旗中的

  • 咸丰自觉无力扭转清朝局面,所以开始“醇酒妇人”,想要折磨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咸丰不死清朝会不会强大,咸丰正史,咸丰临死前的一项糊涂决定

    很多人觉得比较好奇,咸丰登基的时候年仅20岁,为何仅仅在位11年,31岁的咸丰就英年早逝了呢?咸丰的早逝和慈禧是否有关?咸丰早逝的客观原因估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咸丰的身体不好,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当初道光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因为咸丰的身体问题犹豫了很久,朝中大臣更是有人以咸丰身体不好建议道光慎重考虑,

  • 她是康熙唯一的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进鳌拜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晚年为何会后悔擒下鳌拜,康熙的姐姐和鳌拜是什么关系,康熙智擒鳌拜的真实故事

    古代的皇室公主,她们的命运在出生时就早已经注定。除了少数几位能够享受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大多数公主要么嫁到偏远的部落去和亲,要么成为皇帝笼络朝中大臣的工具,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比如“千古一帝”康熙唯一的亲姐姐和硕恭悫长公主,她为了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却又被葬进鳌拜祖坟。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

  • 清朝首富晚年破产,临终留“勿近白虎”四字,“白虎”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预言清朝灭亡的风水,清代有什么风水,清代人物风水图片

    在这三位红顶商人的背后,每一位后面都站着一位朝廷大员。他们利用和朝廷大员的关系,为自己打造出庞大的商业帝国,然后再反过来支持这些朝廷大员。例如胡雪岩,他的背后就是左宗棠。在左宗棠的支持下,胡雪岩利用经手的官银快速积累了巨大财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清朝首富,被人称为“活财神”。胡雪岩的发家史和左宗棠有着密

  • 明明一把火就可烧光鸦片,为何林则徐还要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林则徐为什么用海水不用火,林则徐为什么点燃鸦片战争,林则徐为什么把火烧掉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在1839年6月3日到25日这段时间,林则徐一共在虎门海滩销毁了237.6万斤的鸦片。这也是有史以来,人类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销毁鸦片的行动。237.6万斤的鸦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如果这些鸦片不是被林则徐销毁的话,还不知道要毒害多少的老百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可以算得上

  • 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珍贵的天地会《会簿》,上面写着这样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三大历史档案馆,天地会总舵主排名,天地会真实历史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于1925年,地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北侧,新馆位于北京核心区。现如今的档案馆占地1.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馆藏档案1000余万件,共74个全宗,规

  • 清朝奇案:女子将近成婚,惨遭杀戮,皆因邻居因妒生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奇案狠毒的女人,清代嫁祸奇案,清朝谜案真实故事

    话说,林则徐接任韩城县令,刚一到任,便碰到一起棘手案件。此案轰动一时,闹得人心惶惶。未出阁少女,如花似玉,马上成亲。不曾想却遭他人屠戮,究竟是何人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走进清朝奇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少女惨遭屠戮:前任针对此案,并未结案,还需同林则徐交代清楚。原来

  • 清朝三眼花翎为什么如此贵重?200多年仅7人拥有,和珅也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官服,到了清朝,官服的制度更是繁杂,每一个品级的官员,不论是官服的颜色,绣的花纹,还是小到一个花翎的材质还是单眼、双眼、三眼等有着严格的制度。可能对于双眼花翎会比较熟悉,在很多清朝的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听到赏赐双眼花翎,那么双眼花翎代表了什么意识,是双眼花翎还是三眼花翎更高等级呢?关

  • 慈禧死后,李莲英隐居民间,为何仅3年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多少年,慈禧晚年离不开李莲英,李莲英为什么没为慈禧殉葬

    但是作为慈禧太后,身边比较得宠的两位大太监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下场都比较凄惨。安德海下场显得相对直白一些,因为到处招摇撞骗,最后被打死了。而李莲英相对于这种直白的下场显得更加神秘一些。因为李莲英流落到民间之后,死去时还留给了世界三个未解之谜。但是作为慈禧太后,身边比较得宠的两位大太监俩人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