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明朝的权力构架是什么样的?中央与地方是如何运作的?

历史上明朝的权力构架是什么样的?中央与地方是如何运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1/17 6:20:15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相较于此前朝代,明朝的权利架构和朝廷运作可谓别具一格,且实际效果极为明显,即使皇帝不理朝政,凭借成熟的运作体系,朝廷仍能持续良好运作。弊端则是皇帝一定程度上被架空,这也是明朝皇帝与大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知道明朝的政府运作方式,我们大致可以从中央、地方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中央:别具一格的票拟制度

明朝最初设有中书省,设立左、右丞相,然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职权归于六部,而六部则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一来皇权的确得到了高度集中,但皇帝的工作量却骤然加大,为了应对繁琐的朝廷事务,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内阁制度下,皇帝牢牢掌握着决策权,而内阁则拥有议政权,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内阁便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或者幕僚,他们只负责提供可行性建议,然后由皇帝拍板决定,之后交由六部进行执行。

凡是朝廷的重要文书,先由内阁负责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然后呈送皇帝批准,这个过程便被称为票拟。其实,内阁的“票拟”就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只是省却了皇帝查访和思考的过程罢了,最后拍板的仍然是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最初表现在“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即决定于皇帝对内阁成员的信任程度。

直到仁宣年间,明仁宗朱高炽杨士奇杨荣等乃是东宫旧臣,两人不仅得以进入内阁,而且均兼有尚书职位,自此内阁权力开始加重,从幕后开始走向台前。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然在明英宗朱祁镇末年时有所反复,但在成化、弘治年间内阁权力再度开始加重,开始成为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说句题外话,明朝宦官权力的增大,同样与这种运行体系密切相关。虽说票拟制度已经大大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事实证明批阅大量奏章同样是一个人难以办到的,于是经过内书堂训练的宦官开始代替皇帝批红,这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此后皇帝每天除了御笔朱批部分奏章外,其余皆由众太监分批,这使得宦官权力开始加重。

地方:三权分立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设立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行政。此外,又设提刑按察司,设按察使一人,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具有监察权。另有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为一省军事总机构。如此一来,地方便实现了军、政、法三权分立,三方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

承宣布政使司:这是明朝一级行政区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四项职责。一是承宣政令,也就是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和法令,将其宣达到各府、州、县,并确保贯彻实施到位。二是管理属官,也就是管理辖区内的府、州、县等各级官员,定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并将结果上报。三是掌控财赋,负责征收各省各地的赋税,并负责本省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四是地方科举,按期组织地方乡试,为朝廷选拔人才。

提刑按察司:主管一省的司法,主要负责两项职责。一是刑名按劾,也就是负责对各府、州、县的案件审判结果进行勘劾,并将结果上报刑部。二是监察官员,作为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提刑按察司也具有对地方各级官员的监察职责,并将监察情况上报都察院。

都指挥使司:这是平时地方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所有卫所官兵和各级将领,但同时又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此外,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临时任制、军事性质的总督或巡抚,不过在没有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干涉布政使、按察使的职权。

除了以上之外,明朝军事方面采用内外分置的方式,内地各省分别设有卫所,而边疆则设立边镇。监察体系除了地方的提刑按察司之外,都察院也会向各地派出巡查御史。此外,厂卫制度也是明朝的一大特点,主要担负监察、情报工作,因直接向皇帝负责,故而权势极重。

标签: 政府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王室,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 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他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瞻,蜀汉,历史解密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次子。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蜀汉二号人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自然超然于一般人。他十七岁时就娶了公主为妻,

  • 唐朝时期,宦官专权的情况为什么会那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宦官,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他们主权横行、无恶不作,为什么唐朝的宦官之乱会那么严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宦官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一般负责掌管皇宫的内务。不过,历史上我们经常会见到宦官依仗皇帝给予权势,干扰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常运作。诸如,

  • 甘少苏:梁宗岱携手到老的伴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甘少苏,民国,历史解密

    甘少苏,广州人,童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困,念书只念到小学三年级,之后就开始做各种零工,如车衣、做珠篮等等,赚钱补贴家用。12岁那年,有一次甘少苏在邻居一对唱粤剧的夫妇带领下,到佛山去看戏。看戏的第五天,戏班缺了个做"兵仔"的角色,班主就让甘少苏顶了这份差。就这样,甘少苏开始了她前半生的舞台生涯。最初,甘

  • 卫子夫,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卫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建元二年(前139年)在平阳公主家里做侍女,这一年春天,汉武帝在祭扫归来的路上,顺便到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稍歇。姐弟两人摆宴饮酒,歌女起舞献唱助兴。歌舞翩翩中,容貌清丽、身段窈窕的卫子夫让汉武帝一见倾心,纳入后宫。从此,改变卫子夫命运的大幕渐渐拉开。卫子夫,西汉平阳(今

  • 周朝为什么能存在长达800年?只因此人的一些政绩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朝,姜太公,历史解密

    姜子牙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姜太公 ,原名叫“尚”,字子牙,号飞熊。 因为子牙的祖先本姓姜氏,在大禹治水中立下了功劳,被封于吕地。 所以可能很多朋友也听过姜望、姜牙,或是吕尚、吕望、吕牙,其实说的都是他。姜子牙直到古稀,甚至是耄耋之年才遇见周文王 ,并且他还辅佐后来的周武王 ,助周伐纣,得以施展了

  • 蛮族: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蛮族,罗马帝国,历史解密

    蛮族(Barbarian),该词在西方历史中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由于罗马帝国内部文化差异,在意大利以东希腊语占支配地位,而在意大利本土及以西地区,拉丁语为主要语言,古希腊语和古罗马语属于同一语系,有很多通用语,蛮族的词源就是指不会说通用语的民族,当时蛮族有北方的日耳曼人(包括哥特

  • 布纹球属于什么品种的植物?又该如何栽培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世界,布纹球,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对布纹球有了解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布纹球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布纹球的品种简介布纹球为大戟科大朝属多肉植物,又名晃玉、奥贝莎。布纹球原产于南非开普省,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由于布纹球的球体和色泽都比较独特,所以受到很多仙人掌爱好者的喜爱。布纹球布纹球植

  • 他是抗日三猛之一,最令日军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柯铁虎,民国,历史解密

    台湾日据时期的前20年里,涌现出一大批抗日勇士,其中又以“狮虎猫”三位义军首领名号最响,最令日军胆寒。所谓“狮虎猫”,即简大狮、柯铁虎、林少猫。三人也被誉为台湾抗日“三猛”。前2篇咱们介绍过简大狮和林少猫的抗日壮举,今在为你介绍同样骁悍的猛士柯铁虎。柯铁虎,本名柯铁,因臂力过人,武艺超群,人送绰号柯

  • 孟尝君田文真的称得上是君子吗?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尝君,齐国,历史解密

    田文,即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人,与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在回顾战国那段“大争之世”的历史时,便能发现,在那几百年的岁月中,除却国与国之间拼杀的历史外,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同时也走出了诸多名人,而这中间名声最大的莫过于“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