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给明朝留了一条退路,可惜被崇祯抛之脑后,最后断送大明江山

朱棣给明朝留了一条退路,可惜被崇祯抛之脑后,最后断送大明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3/12/12 13:31:40

这有什么说法呢?其实有很大关系,当时迁都只是在北京重新搭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而已,完全没有变动南京城任基础宫殿设施,两边都可以立即投入运转,也就是说朱棣只要愿意,这两个地方都可以是他“办公”的地方。尽管名义上迁都了,但是实际上南京城仍然保留着一套非完备的行政体系。也就是说朱棣也怕人篡位,于是南京城就是一个“金蝉脱壳”的好地方,随时可以撤退到这里来。

无论何时,一旦有人攻破北京,朱棣就会逃到另一个具有完整行政体系的南京,不管是继续抵抗还是反击回去,无疑这是最保险的做法,由此可以看出朱棣的战略部署能力是非常强的,完全给人一种掌控天下局势的感觉。不得不说朱棣想的其实非常周到,没有人能够反驳这一点,而且非常具有可行性,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直到后来到了明朝末期的时候,南京的政治体系仍然没有被废除,从这就能看出绝对是有“预谋”的。

那么当初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迁都,而是以死殉国呢?那就是崇祯被信仰给迷惑了,大明皇族有一条祖训:天子守国门,君死社稷。可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真正保护大明皇族的不是祖训,而是战略性撤退迁都南京!结果自然是死得其所,可是真正悲哀的该是谁呢?是将朱棣留下的这条退路给抛之脑后的崇祯?还是高傲赴死的崇祯?或许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大明的江山终将被取代罢了,崇祯只是将之提前断送了而已。假如当时崇祯帝迁都南京,那么天下绝对会是另一番场景。战火纷飞,百姓继续生灵涂炭,这或许就是崇祯不愿看到的吧?南北分割带来的始终是分裂再分裂,而崇祯却慷慨的放弃了角逐天下的梦想。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煞费苦心制作的免死铁券,为何80%功臣都把它玩成催命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怎么收回免死铁券,朱元璋赏赐免死铁券,朱元璋的免死铁券四个大字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作为一个出身不是特别好的皇帝,朱元璋是靠着一大批开国功臣的辅佐,才一步一步登上皇帝的宝座。对于开国功臣,当然是需要赏赐册封的,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就大封功臣,同时还赐予了他们免死铁券。那么话说回来,有此铁卷傍身真的就是犯下滔天大罪亦会毫发无伤么?其实不

  • 南宋赵构为什么成不了东汉刘秀似的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赵构怎么当上皇帝的,赵构南宋的皇帝,赵构和刘秀

    刘秀称帝后,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且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开创了光武中兴。同样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重新建立宋朝,沿用“宋”国号,由于疆域相对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史称南宋。而赵构在位期间,不思进取,一味求和,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

  • 为何只有秦国没让孔子入境,最后却是秦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去过秦国吗,秦国拒绝孔子入秦,孔子时期秦国战力如何

    [var1][var1]显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秦国获得胜利并统一天下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而非偶然。在春秋战国后期,大战一百年左右后,各国实力强弱已经被分出来了,其中最强大的就是秦国和齐国。只要谁先占据优势谁就是胜利者。因此,秦国采取的是法家的思想,依法治国,强调君王的地位和权力,谁如果不服从

  • 长平之战赵国失利原因是什么?赵括无能?赵国实力弱?都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相张仪曾称“上党为天下脊”,这里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强秦自然是想纳入囊中。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上党成为一块飞地。为缓解秦军攻势,韩国将上党献于秦国。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却投诚赵国,此举引发秦国震怒,先后集结六十万人马来抢夺上党。[var1]上党北面为晋阳,赵国公族龙兴之地,在赵人心中自

  • 长平之战,赵国本可以获胜,皆因齐国从中作梗导致惨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赵国

    [var1]长平之战初秦国由于连年混战,粮草人口消耗严重,赵孝成王命老将廉颇迎战。秦国与赵国相持局面环境下,秦昭襄王已然吃了大亏。前261年赵孝成王主动向齐国借去粮食,按照赵孝成王的想法与秦国大打消耗战,赵国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赵孝成王起初也被廉颇说动,下定决心要赌上国运与大秦决一生死。[var1

  •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还能撑那么久?赵国女人都拿起了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没有长平之败吗,长平之战后赵国怎么样

    [var1]战国时代,七大强国中,秦国是实力最强的国际,之后是赵国。赵国和秦国在长平大战后,双方都损失很大,但秦国的恢复能力更强,地理位置和资源都要比赵国强上好多。身处北方的赵国,粮食供应非常难艰。长平之战将赵国的精锐悉数打光。要知道,战国时期人们的生产能力非常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低。赵国在长平之

  • 蜀国五虎将,魏国五子良将,那晋国又有哪些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国五虎良将,三分归晋时蜀国还有哪些将领,蜀国和魏国的五虎上将有哪些

    羊祜[var1]首当其冲,他的名气不大,但你可能听过的金句中就有一句是他的:人生不得已之事十有八九,这一句在很多电视剧和日常生活都有人用到,而除此之外,羊祜在征战历史上,与吴国将领陆抗不相上下的对峙,在死后更是还留下了灭吴的策略,可以说,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西晋开国第一名将。杜预[var1]这位是延续

  • 长平之战后,赵国名将李牧最后的坚持,战国名将的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44年,赵孝成王故去,赵悼襄王即位。因赵悼襄王的昏庸无能,负气的廉颇逃出赵国。这时赵国的朝局中,蔺相如,赵奢等名臣相继过世。李牧就成了新任赵王的重臣。公关前243年,燕国出兵伐赵,可惜失败。随后的李牧便领军进行反击。对燕一战,是李牧步入中原的第一战。在李牧的反击之下,赵军先后夺取

  •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是怎样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正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人为何不突围

    长平一战让强大的赵国损失了绝大部分主力部队,濒临于亡国的边远,按道理秦国只要再加把劲就能灭掉赵国,但是赵国却坚持了下来,然而事实上长平战争是公元前260年结束的,而赵国确实在公元前222年灭亡的,之后居然坚持延续了38年之久。[var1]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全军覆没,投降的赵军士卒也被白起全部屠杀,

  • 徐州东夷徐国为何打不过楚国和吴国?被楚国打败,还被吴国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古吴国为什么灭徐国,吴国灭掉楚国了吗,楚国为何败给吴国

    时代不一样了,采用的方式就要不一样,如果还用以前的老路子,就必然会失败。时移则事异,三皇五帝之时,行仁义可以得天下;春秋战时代,只有用铁与血可以得天下。徐偃王大行仁道,东南有36个国家割土来朝,徐国的强盛严重威胁到了周王国和楚子国,于是周楚合兵击徐国。[var1]西周初,徐以今江苏泗洪县为中心建立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