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的毁灭,不能全怪商纣王和妲己,部落崛起间接推倒大商帝国

商朝的毁灭,不能全怪商纣王和妲己,部落崛起间接推倒大商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2/7 23:01:03

我们耳闻能详的封神演义中,对商朝最后一任帝王帝辛是批判的体无完肤,暴虐、昏庸、残害忠良、重用小人,独宠苏妲己等等,这些罪状直接把商纣王帝辛推向了舆论的中心,几乎所有华夏儿女都认为商朝的毁灭就是因为帝辛个人原因,如果换个帝王,商朝是不会毁灭如此之快的。但是纵观历史,你或许会发现商朝的毁灭其实并不单单因为商纣王的无道,部落的崛起也是推翻商朝的主要原因。那么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 东方部落和南方蛮夷的崛起。我们在看封神榜时,常常看到商朝连连征战,不是带兵打南方就是带兵打东方,要么就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商朝年间,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没有跟后代王朝那么团结、凝聚,反而是一盘散沙,但是这盘散沙的杀伤力也是不小。可是相比较东方和南方的部落而言,北方的游牧部落其实不足为患,而真正撼动帝国根基的还是对东南方向的部落征战,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没有钱如何大战,没办法只能使劲剥削老百姓和诸侯们。

并且战乱不仅仅是在商纣王时期,更是在帝乙时期就开始不断用兵。商朝自认为自己是中原第一强权,周遭的小部落和蛮夷不足为虑,但是恰恰是这些小部落不断的侵扰帝国。导致商朝不得不用兵。问题来了,以商朝的军力灭了这些部落不是轻而易举吗?的确如果两军交战,商朝士兵可以完全碾压各部落,但是我们要搞清作战地方在哪里?商朝连续近百年的用兵基本上都是在南方或者东方的部落范围内,在人家底盘里,虽然部落实力不强,但是打游击战、地形战,特别是南方部落,利用广阔无垠的地形对商军不断的诱敌深入,慢慢耗损商军的战力。可以说商朝的灭亡恰恰是被小部落给耗死的。

二、 中央不断用兵实力削弱,四大诸侯不断强大。为什么是西岐西伯侯灭了商朝,而不是南伯侯、或者实力强大的北伯侯。这还是得牵扯到部落的侵扰,东北南三个方向都有部落不断的侵扰和进犯,而西岐地区因为只有周别一些比较温和、弱小的部落,使得西岐地区呈现了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并且西伯侯姬昌是一个很会治理和外交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西岐和几个部落关系非常好。

这也为后来西岐反朝歌,周边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都跟着西岐干。而在部落剿灭战中,出兵基本上都是朝歌的中央军队,地方的东伯侯、北伯侯、南伯侯偶尔会支持,但是基本不会动用自己的兵马。

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东、北、南三个诸侯都被纣王杀死,其实三个诸侯因为势力不断的扩大,而中央的不断弱化,导致商纣王忌讳他们的实力,才会下杀心。而西伯侯姬昌在朝歌看来是弱小的诸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三个诸侯被铲除,但是三个诸侯封地却没有损伤什么,特别是纣王让朝歌大军去剿灭东伯侯的领地,这一仗打的直接是两败俱伤,东部地区收回来了,但是朝歌却无力驻守,因为军队损伤的实在太厉害,如果朝歌大军驻防在这里,朝歌城里基本没有军队可驻扎。

也因此,商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大致可以分析为穷兵黩武导致内忧外患,中央的实力大幅度的被降低,四方势力成为心腹大患。而西岐之所以能推翻商朝,也是因为朝歌军队元气大伤,并且这个时候东夷部落的进犯,导致纣王率领主要精锐去抵御,朝歌的空虚也让西岐有了可乘之机。

我们不能说是西岐带领两百诸侯独立推翻商朝,而应该是西岐和东南的部落一起推翻了商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是这个道理,朝歌能征善战的将领都被纣王杀的差不多,而剩下的将领确实不会指挥作战,加上西岐的崛起是趁势而起,而不是直接就拉起造反的大旗,西岐是把舆论、民心都达到了一个高潮才挑起战事,而这个时候作为正规统治者的商纣王反而成为了大逆不道的昏君,西伯侯姬发成为了真英雄。所以西岐的崛起是天时地利人和。

三、 没有异族的进犯和消耗,西岐推翻商朝还需要几十年。在商纣王时期,商朝对东夷、南方部落用兵次数也高达近百次,而且每次用兵都是上万以上。据野史统计,商纣王年间,出征一次就需要耗费国家一个半月的粮食收入和一个月的税收收入,最少的一年出兵两次,最多的一年出兵七八次,加上商纣王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国库赤字早就成为了常态。而人口的锐减也是其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商朝用奴隶,但是东夷、南方部落的奴隶却只能成为劳动力,无法补充到军队中,这就导致朝歌的大军一年比一年锐减,其战斗力也是一年比一年差,差劲的原因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让很多士兵厌战。反观西岐,除了每年缴纳的贡品以外,一年基本发生不了什么战争,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而人口也不断增长,彼弱我强,西伯侯姬发还能坚忍到在声望、口碑、民心、舆论各项指标都对西岐有利、对朝歌不利的情况下才肯出兵,可推翻暴商已经筹划了很久,其中的城府心机也是商纣王无法猜测的。充分利用东南方向的部落消耗商朝精锐,让商朝国力和经济处于崩溃状况,商纣王为了稳定局势,采取严苛律刑的方式,这样的结果就是商朝大失人心,反而西岐大获人心。

商朝的毁灭,周朝的建立,其基础就是部落势力的不断强大,连年的战争导致了商朝各项指标被战争给拖垮,而周朝的出击也是给这个摇摆的大厦最后的一击。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八王党与雍正对峙之时,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王朝八王大解析,八王和雍正关系好不好,雍正八王议政成功了吗

    说到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非常出名,就是八王议政逼宫。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情,只是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演绎过。其实原先的时候八王逼宫是比较简单,不像在电视剧中那么复杂,在电视剧中的八王逼宫,如果没有十三爷出现,雍正是否有计策对待逼宫现象,小编觉得当时雍正其实已经赢了,只不过是老十三的

  •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有什么突出贡献?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罗大纲牺牲,罗大纲潮汕名人

    投入太平军罗大纲,他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常劫富济贫,“犷猛异常”。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岭南大饥荒,罗大纲以“三合会”首领率饥民暴动。第二年因官兵追捕急,遂与波山艇军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他参加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在永安(今广西蒙县)一带组织信徒,活动

  • 太平天国失败后65年,国家颁布特殊法令:污蔑太平军者,判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平天国是被谁剿灭的,太平天国十大事件,太平天国的失败给后人留下的教训

    民国时期的人们就喜欢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是民众的舆论最终是让法律来制止了,那时候正值太平天国失败后的65年,民国政府明令禁止百姓污蔑太平天国运动,如果谁敢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坏处,那么将被处死。所以在当时人们十分担忧,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太平天国统治残暴,十分腐败,如何就不能议论了?可是,事

  • 顺治给多尔衮定罪,康熙和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为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又纵容自己的亲叔叔大行大逆不道之事,他就是顺治帝。顺治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但是自从董鄂妃去世之后,他的心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在俗世的念头,而是选择了出家。乾隆皇帝的雷霆手段这件事情上,他成了清王朝唯一个令人咋舌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经做了一件让人十分害怕的事情,那就是把将他一手培

  • 纪晓岚,和珅,在朝谁官儿最大?为何分别自称“臣”和“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纪晓岚和珅职位对照表,和珅纪晓岚谁官位高,历史上纪晓岚和珅谁官大

    和珅就是自称“奴才”的人,纪晓岚就是“臣”了,两人在历史上的关系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正面冲突,甚至还是朋友。不过论谁厉害还是和珅更受一筹,此人岁年轻气盛,又长着一张美男子的脸,但却通晓各国语言,是一个妥妥的外交官,朝廷上讨好他的人很多。纪晓岚年纪大了他20多岁,文采上或许更为出众,至于为何称呼不同,可以

  • 江夏镇一案年羹尧究竟杀了多少人?雍正大怒:他是在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授意年羹尧屠了江夏镇吗,雍正灭江夏镇完整版,年羹尧灭江夏镇后四爷如何解决的

    老四和张老汉的谈话中,张老汉曾提到过,江夏镇有一千多户人口,也就是说江夏镇居民至少能有五六千人,对于古代的城镇规模来说江夏镇已经可以说是一个繁华的大镇了。根据当时的情况,江夏镇应该是处于安徽的南部,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听闻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后,雍正怒极:他这是在找死!显然,屠杀这

  • 既然纯元已经知道是宜修害自己,为何还让雍正保住宜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嬛怎么发现宜修害纯元证据的,雍正的宜修和纯元什么关系,纯元和宜修谁先嫁给雍正

    安陵容临死前的那句遗言“皇后杀了皇后”,震惊了甄嬛,她才认真琢磨起纯元皇后的死因,端妃这才回忆起纯元死前的种种异常。她们发现了纯后皇后死亡的真相,发现了“皇后杀了皇后”的奥秘,没想到宜修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竟连自己的姐姐都不放过。雍正皇帝知道后大为震惊,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狠毒心肠的妇人。但是他除

  • 康熙骂她是悍妇,却受尽八皇子宠爱,最后被雍正挫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最后一次考验雍正,康熙说她是一个罪大恶极的悍妇,康熙评价雍正的话

    这位被康熙厌恶的儿媳是谁呢?她就是八皇子的福晋郭络罗氏。郭络罗氏出身高贵,他的父亲是和硕,外公是安亲王岳乐。后来因为郭络罗氏的父亲诈赌所以被问斩,母亲也因为抑郁而终,失去父亲母亲的郭络罗氏从此在外公家生活。后来也是为了弥补安抚安亲王失去女儿女婿,将郭络罗氏许配给了八皇子胤禩。八皇子胤禩是良妃所生,从

  • 康熙死后,留下58岁的宜妃,曾遭雍正多次刁难,令她当众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妃子要想接近皇上,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出身,还得有外貌上的优势作为支撑,这两样宜妃都占据了。加上自己善解人意,所以康熙帝对她是格外宠爱,都说母凭子贵,但是康熙在他还没有生下一皇子的情况下就封她为七嫔之一,是最早受封后宫之位的女人。就连正史上对于这对夫妻的记载,都体现出来感情上的要好之处,宜妃在坤宁宫

  • 早起不吃饭,人人口含参片,清朝大臣们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大臣上朝图片,清朝大臣吃咸菜米饭,皇帝每天喝参茶

    现在的人们都习惯了繁华的夜生活,无论是朝九晚六的白领亦或是辛苦的小时工。在工作一天之后,用各种娱乐方式释放疲惫,追寻快乐。而晚睡则意味着晚起,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睡晚起,经常会错过早餐。那现在是这样,古代呢?古代没有太多的夜生活,也只能早睡早起,想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定是十分健康的。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