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牛李党争:文官之间的一场内斗

牛李党争:文官之间的一场内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65 更新时间:2024/1/25 6:24:01

对于唐代中晚期“牛李党争”的分析,《剑桥隋唐中国史》中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它只是政治人物松散的结合体,产生于难以确认的复杂关系网络。”而这个关系则包括“家族关系、共同的出身、科举或宦途中的师生关系、同僚关系以及单纯的恩仇问题。”可见,发生于唐代中晚期的这场文官内斗本质上属于朋党之间的争斗,而因其朋党之争的性质,则使得当时近乎所有的文官都被卷入其中。

历史上的“牛李党争”肇始于唐宪宗一朝,而其结束则是在唐宣宗时期,持续近四十年之久。恰巧是在这场朋党之争持续的时间里,李唐王朝的国势则呈现出了江河日下的景象。

01党争肇始

元和三年(808年),唐朝发生了著名的“元和制举案”史载,当时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借贤良方正科抨击当时的宰相李吉甫,即李德裕的父亲。而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先后被贬,李吉甫自这之后不久,也出镇淮南。贤良方正科顾名思义,其为自汉代以来便有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即让官职较小的文官,通过这种方式发表意见,以此在中间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可见,贤良方正科一直以来都是唐朝选拔有才干官员的方式。但就是这种方式,却引起了当时宰相李吉甫与下层官员包括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之间的对立。而到了元和九年(814年),李吉甫死于淮南任上,自这之后,双方关系愈发恶化却未能形成党争的情况。但到了唐宪宗离世唐穆宗继位之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则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02互相倾轧

历史上唐穆宗、敬宗以及文宗、武宗四朝,实际上为“牛李党争”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长庆元年(821年),当时的李德裕以及李宗闵皆在朝中为官,时李德裕身在翰林。根据史料的记载,这一年发生了考场舞弊,当时李宗闵的女婿苏巢通过进士及第。而其得以进士及第中间则有蹊跷,因此,被时任宰相段文昌、翰林李德裕、李绅以及元稹等弹劾,后来复试结果一出,其包括李宗闵女婿在内的多人,实际并不具备登科的能力,至此“牛党”一方的李宗闵遭到贬官。

《旧唐书》的记载则为“李宗闵涉请托,贬剑州刺史”自此,牛僧孺、李宗闵一方同李德裕一方“比相嫌恶,因是列为朋党,皆挟邪取权,两相倾轧,自是纷纭排陷,垂四十年。”而到了唐穆宗在位末期,李逢吉为使牛僧孺能够入相,于是便贬李德裕出任地方,往日同李德裕一并直言科举舞弊的翰林也悉数遭到贬谪,也就是在这之后,双方之间的博弈愈发白热化。

以至于,到了唐文宗在位的时期,文宗皇帝曾一度引李德裕入京,但却遭到了牛僧孺、李宗闵的排斥。而在文宗一朝,牛僧孺与李宗闵则“凡德裕之党皆逐之。”事后,李德裕虽然短暂复相但因“牛党”作梗,最后只得再次出镇地方。这中间,在唐文宗在位的时期,双方之间争斗波及的人员以及事务愈发广泛,朝臣因此备受牵连。

当然,除却个人恩怨之间的争斗外,双方在时政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争端。如在藩镇问题上,“牛党”与“李党”之间便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当时,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对河朔藩镇割据的问题,所采取的主要为姑息之策。其便指出“安、史以来,翻覆如此”朝廷应加以安抚,使其能捍卫边患即可。反之,李德裕一方的“李党”则对割据藩镇采取了弹压的策略,如在武宗一朝,李德裕曾力主平定泽潞。可见,双方之间的政见也存在着些许的不同。

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得以由地方入相。其在入相之后,最先做的便是贬黜“牛党”官员,如牛僧孺、李宗闵等,近乎全部遭到远贬。因此,唐武宗在位时期,实际上为“李党”的全盛时期,而李德裕因此也能够施展自身才华,促成会昌一朝的中兴。但到了唐宣宗继位之后,李德裕旋即被贬,牛僧孺被调回朝廷。但就在唐宣宗大中初年,李德裕、牛僧孺以及李宗闵数年间全部亡故,至此“牛李党争”的主要人物近皆离世,“牛李党争”于是也不再见于史册。

03江河日下

现今看“牛李党争”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李党”一方,而通盘反对“牛党”但在实际的历史之中,“李党”的李德裕以及“牛党”的牛僧孺,皆为当时的治世能臣。史载牛僧孺“识量弘度,心居事外,不以细故介怀”而史书对李德裕治理唐朝的评价则是“罔有虚发,实奇才也。”可见,对于“牛李党争”的双方,我们很难凭借个人好恶对其进行评价。但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在“牛李党争”持续近四十年的背后,则是唐朝的进一步衰败。

这是因为,在“牛李党争”的背后,唐代的藩镇问题、宦官专权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尤其是因为双方政见的不同,使得唐朝在当时很难有持续的国策。并且,因为“牛李党争”近乎波及了当时近乎所有的朝臣,所以使得许多人才无法得到重用或者是遭到贬谪,以至于,仅为校书郎的李商隐也因此屡遭排斥,最终困顿一生。而这场党争在唐宣宗时期虽然结束,但那时的唐朝却也呈现出了江河日下的景象。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李宗闵》、《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二·牛僧孺》、《剑桥中国隋唐史》】

更多文章

  • 秦琼得病12年,李世民派人给他治病,太医刚走,秦琼:将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琼死于谁之手,李世民给秦琼看病,李世民派太医为秦琼治病把药倒掉

    隋唐时期,我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秦琼无疑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民间有着许多传说,甚至还被人们当成门神。不过唐朝统一后秦琼便得了十二年的病,李世民为此还专门派太医给他医治,没曾想太医刚走秦琼就让人把药给倒掉。 早期秦琼就已是一个真正的猛将,他

  • 女皇帝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未生一子,跟了李治后连生6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在李治身边多少年当了皇后,武则天跟了李治几年当了皇帝,武则天跟李治谁先当的皇帝

    夫妻之间没有孩子,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男方有问题;一种可能是女方有问题。咱们先从这两种可能性入手,查看武则天和李世民期间,没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李世民有问题?李世民以弑兄逼父的手段,当上了皇帝,他为了稳住当时的局势,接手李建成和李元吉背后的势力,李世民选择迎娶了他的兄嫂和弟妹,这样一来,得到杨氏

  • 女儿贵为太后,却被父亲贬为公主,死后唯一后人被舅舅杨广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广琼花公主吻戏,杨广赐死了杨勇,杨广叫张丽华去赐死杨勇

    历代太后多有地位变动,太皇太后降为太后、降为皇后、甚至降为王后的都大有人在。但是像杨丽华一样,直接由太后降为公主的还真是只此一例。主要原因要归于夺取江山的杨坚是她的亲生父亲,而且老妈独孤皇后非常强势,要为自己的女儿谋地位。所以太后降为公主的闹剧,就在大隋建国之初真实的上演了。北周时期盛行“柱国”掌权

  • 皇帝瞎指挥:60万大军遭遇惨败,安史之乱又持续4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的真正下场,历史上的安史之乱解读,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瞎指挥,坑死了哥舒翰以及20万大军,导致潼关失守,皇帝被迫逃难。这是皇帝第二次瞎指挥造成,第一次则是处死高仙芝、封常清等超级名将,自毁长城。唐玄宗退位,没有继续折腾,但他儿子、孙子也不是省油的等,更加能折腾。759年,唐肃宗瞎指挥,直接插手前线军务,导致60万大军惨遭失败,9镇节度使落荒而逃。

  • 李世民进入地府,阎王都要给他行礼?只是因为他前世太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拉着魏征下棋 当年,紫薇帝君下凡历劫,正好碰见如来安排来的神仙,他们奉如来的命令寻找能完成西天取经这个任务的良人,已经投胎为李世民的紫薇帝君推荐了唐僧,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西游记”。西游记里有一出戏,泾河龙王因为私自篡改雨水点数,导致玉帝大怒,下令要魏征砍了它的头,泾河龙王在袁守诚的指点下,去求

  • 西安发现李建成墓志,其中一字被修改,揭开李世民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痛哭斩杀李建成,李建成墓志出土有一字被修改,李建成李世民母亲

    众所周知,在封建中国社会中,对于家族血统是比较重视的。虽然说在过去的灭隋战争中,李世民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他并不是嫡长子,因此并没有资格继承皇位。虽然李渊曾经有过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但在大唐建立起来之后,李渊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反而是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样一来,也就间接引发了后来的玄武门

  • 武则天墓前为何会有61个“无头石人”?无头成为谜团,至今无定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陵墓无头石人怎么回事,武则天墓前六十一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人像之谜

    她是我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帝。关于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牢牢吸引着后人的目光,使人想要探寻她身上的一切秘密。譬如她死后所立的无字碑以及墓前的61尊无头石像,就引起了后人极大的好奇之心。关于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其中说法众多纷云,流传较广的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的意思

  • 武则天一生最倚重狄仁杰,为何只封了他三品官?其实是我们弄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与狄仁杰的真实关系,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狄仁杰为何只官居三品

    一代女皇武则天作为女子能够从后宫走向前朝,最后成为皇帝,我们可想而知这条帝王之路是充满着鲜血和杀戮的。她开创了女人做皇帝的先河,自然遭到了很大的反对。但是武则天却不是一个因困难就屈服的女人。她非常的果决狠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掉了儿子李旦,自己,而对于反抗之人,她则是血腥镇压。所以在武则天的朝堂里

  • 唐朝“诗鬼”李贺,因为一事,一辈子失去考取进士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诗鬼李贺最诡异的一首诗,李贺进士,唐朝李贺为什么不考进士

    《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词大意: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能带上武器,去收复被藩镇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请大家登上凌烟阁,到哪里去看一看,在这里供奉的功臣,又有哪一个是书生出生,而被封为食邑万户列侯的?这首诗中

  • 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时期的铜钱吗?我们对唐朝的误解有点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的开元通宝,唐朝的开元通宝使用了多长时间,开元通宝是唐玄宗的吗

    如果问你唐朝的审美是怎样的?你大概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以胖为美”。可据了解,“以胖为美”可能是误传。李白在《清平调词三首》这样描写杨贵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想必也胖不到哪儿去。那么,除了“以胖为美”,我们对唐朝还有哪些误解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开元通宝并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