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如何选择继承者的?

清朝的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如何选择继承者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73 更新时间:2024/1/22 19:01:02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有自己独特的继承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历史上的立储制度,很多人脱口而出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子就是正妻所生之子,这样的制度从周朝就开始了。嫡长子皇位继承,有两个原则,一是嫡长子优先,二是公开立储。

这个制度跌跌撞撞地实行了两千多年,到了清朝。不过满清并不是汉人政权,他们并没有这样的观念。

因此在早期的时候,像努尔哈赤皇太极等等,他们都没有在生前指明太子。不仅如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福临以及康熙等,他们都不是嫡长子。

虽然嫡长子继承并不完美,但是满清(后金)时期的继承也不是顺利的,甚至每次都伴随着争斗,只不过他们还是能够为了大局而放弃一些东西。

否则的话,大清早期就乱得不成样子了。比如在皇太极死后,他的儿子豪格和他的弟弟多尔衮就在争夺皇位,这样的事在汉人政权可能性不大,叔叔是争不过自己的侄子的。

只不过两方谁也不服谁,最终互相妥协,让福临登基了。

康熙继位后,倒是曾公开设立过太子,这也是大清的第一次,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太子废废立立,最终还是没有顺利接班。

不仅如此,康熙晚年还爆发了九子夺嫡,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康熙更是心力交瘁。

所以雍正登基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吸取了经验教训,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其目的就是防止皇子间为了太子之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

所谓秘密立储制度,说白了就是不再公开太子人选了,而是采取秘密方式,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

至于方法,那就是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乾隆就是这样产生的,虽然在雍正时期宝亲王弘历已经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也是秘密立储制度的奇妙所在。

乾隆是这件事的亲历者,所以乾隆登基后,也认为这样的制度相对来讲还不错,进一步将秘密建储确定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

他在任内使用了两次秘密立储制度,第一次是他刚继位不久,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死了;第二次是1773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以后,嘉庆和道光也是采取的这样的制度,只不过从咸丰开始,大清的继承制度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没得选了。

咸丰就一个儿子,只好选他了,也就是同治。至于同治一个儿子都没有,所以便开了由慈禧在宗亲中选择,这也是一个办法。

光绪以及末帝溥仪都是这样的方式选择出来的。

标签: 清朝继承制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有多重视慧妃?慧妃的晚年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慧妃,清朝,历史解密

    惠妃,乌拉那拉氏,清圣祖康熙嫔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清廷历经八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康熙龙颜大悦,大封后宫妃嫔,在这次册封中,有四个女人被封为妃,分别为惠妃、宜妃、德妃与荣妃。排在四妃之首的便是惠妃。首先,从家世来看,这惠妃不是一般人,她与爱新觉罗

  • 古代没有水泥修建城墙 城墙为什么还能屹立600年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城墙,历史解密

    对古代城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没有水泥这样的材料,古人修建的的城墙为何屹立600年不倒?古人又用什么材料?啊啊啊,水泥,你是一个多么神奇的物品!有了你,人们能够建造出城墙,屹立多年仍然坚挺,牢固,坚不可摧,众生浩叹!水泥,可真是现代化一个必不可少却又十分伟大的发明!

  • 朱温为什么能在唐末乱世中脱颖而出,摧毁大唐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温,后梁,历史解密

    朱温,即后梁太祖,在白马驿之祸后,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取代唐朝,成为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缔造了一个此前任何一个王朝,都没有超越过的盛世。但是,唐朝以“安史之乱”为起点,则走入了颓势,盛极必衰的封建王朝悲剧则在唐朝

  • 建文新政包括哪些内容?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建文新政,历史解密

    建文改制,也叫建文新政,是建文帝朱允炆、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文新政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改制措施,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正是打着“遵祖制”的旗号来起兵反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制造了多起狱案,许多官员遭到迫害,因而洪

  • 古代青楼消费很高吗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青楼,历史解密

    对古代青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青楼消费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一次大概要多少“银子”?换做现在是多少钱?自古以来,青楼都是一个聚焦人类视点的地方。最初的时候,它主要就是一些富贵人家所居住的楼房,能够在这种青砖青瓦的楼房中生活的家族,往往都是富贵的或者是特别有钱的人。一直

  • 陈玉成被清廷俘杀,是因为李秀成见死不救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秀成,明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正是有了他们俩人的存在,才让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元气大伤之后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两人合作的巅峰之作是“三河镇大捷”和二破江南、江北大营,一度打得曾国藩和清朝统治者怀疑人生。可惜此后,天京的门户——军事重镇安庆被湘军围困,陈玉成多次苦

  • 如果想恢复孙刘联盟,需要有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刘联盟,三国,历史解密

    现在谈三国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于孙刘联盟,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三巨头中,最没骨气的可能就是孙权孙仲谋了,有时候我们看孙权做事,好像就是拍脑袋决策,而且还是个能惹事儿不能平事儿的主儿:背后捅刀子夺荆州杀关羽,刘备复仇大军一来,他马上麻爪儿,在向曹丕俯首称臣之后,又卑躬屈膝向刘备求和。孙权在

  • 真正的攻城战是怎样的?冲在最前面真的最危险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孙武,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对于攻城战这种战斗方式在影视剧中演绎了不知道多少次,一波又一波的士兵向着梯子爬去,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堆人头一样;如果说冲上去就是白白送死那史上的攻城战无论是谁都不想朝前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城池攻防战远比这个立体和复杂的多。《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

  • 大文豪苏轼的饭桌上可能会有哪些菜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宋朝,历史解密

    爱吃是苏东坡的本性使然,也是生活的调味品。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自己都曾说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却并未牢骚百出,反而是在吃食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所以苏轼的饭桌必然是别样的精彩。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道菜东坡肉苏轼曾凭借《刑赏忠厚之至论》而名东京师,同时得到了欧阳修的极度推崇,

  • 郭嘉是三国最强的谋士吗?为何评价如此之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郭嘉,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吕布英被称为“第一猛将”,那如果论脑力呢?不知大家会不会误以为是诸葛亮本人,诸葛亮无论是在三国时期,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全能之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其做不到的。诸葛亮如此厉害,但他并非三国时期最强的谋士,“最强”另有他人,此人的谋略能力连曹操都为之叹服,更有人称,倘若其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