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江边的项羽为何一定要自刎?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乌江边的项羽为何一定要自刎?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61 更新时间:2024/1/20 3:07:07

我过去读乌江亭长那番话,没仔细琢磨。但这次再看,发现司马迁这样横出一笔,简直是把项羽在此情境下非死不可的性格给写透了。

项羽之死这一节,虽然处处写项羽已经准备好了要死,什么“今日固决死”“天亡我”,但在乌江亭长之前,项羽并非完全放弃了生存意志——其实在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绝处逢生的情况身经百战的项羽也不是没遇见过。像他这样在死人堆里打滚的人,时刻都准备死,时刻也都准备活。个人认为,司马迁写的项羽,还是存了一丝想要突围的希望的。因为突围的时候,他还“期山东为三处”,也就是说,他其实还是计划着“万一”突围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的。

在东城快战时,项羽就像他之前许诺的那样冲入汉军,斩了汉军两名将领,畅快淋漓而又傲气凛然地跟他的随从说:“何如?”而后“骑皆伏”。这种情形下,司马迁接着写——“于是项乃欲东渡乌江”。显见,这个“于是”是顺着前面斩杀汉将那段情节来的,也就是快战中所向披靡的项羽似乎是重拾了一些重振雄风的信心,才能顺着逻辑产生“于是就想要东渡乌江”这样的想法来。既然“欲东渡乌江”,那就说明,这时候的他明显还是有活下去的意愿的。

而之所以情节突转,项羽决定不走了,乌江亭长那番话就很关键了,且关键中的关键我认为在于“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和“今独臣有船”这两句。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句话如果是对不曾品尝过称霸天下滋味的项羽来说,算是很好的安慰,但是对差一点就要坐拥天下的项羽来说,这句话就很扎心了。我一个好朋友打了个比方——“就是一个奥运冠军得了骨癌,化疗了一年多,元气已经伤得不行啦。医生说,我们可以把你的双腿截掉,然后再保守治疗,估计可以再活个两年吧!奥运冠军一听,就这样还治什么啊!生活质量那么差活着干什么!”

我们再来看后一句。其实乌江亭长说“愿大王急渡,汉军至,无以渡”在语句上是很通顺的,司马迁却生生要在中间加一句“今独臣有船”。而后文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也就是说,如果项羽渡江,那就很可能是他一个人渡江,因为一艘船明显不能带过去所有的弟兄。当项羽面对这样一个局面的时候,他“大笑”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说起来,项羽这话说得不中肯,老天其实还是给项羽留了一线生机的。项羽在突围期间有两次逃脱的机会。第一次几乎已经突围成功的机会,被“田父”故意指错路给毁了(不得民心,怪他自己咯);而第二次机会,又在跟乌江亭长的一番对话之后,他自己放弃了(不愿苟活,也怪他自己咯)。乌江亭长讲的那番话包含了两个促使项羽决定赴死的原因:一是当下是一个两难困境,要么抛弃兄弟一人苟活,要么和兄弟死在一起;二是未来惨淡的前景,只能在父老乡亲的怜悯下苟延残喘,偏安江东一隅。

而对于项羽来说,这两者其实都是绝境。因为对于他这种重感情的人来说,要他抛弃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那还不如让他跟着一起赴死来得痛快;因为对于他这种高傲的人来说,日后他若是只能偏安一隅,靠着父老的怜悯过活,那还不如马革裹尸来得爽利。良心似乎不会杀人,但让有良知的人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他所经受的折磨更甚于死;骄傲也似乎不会杀人,但让骄傲的人去苟且偷生,他的耻辱感所产生的痛苦也更甚于死。

设想,如果面对同样的情境,刘邦早就毫不犹豫、手脚并用、屁滚尿流地爬上船了。或者说,其他任何一个想要得到天下的枭雄,都不会像项羽这样放弃一个宝贵的机会——放弃部卒,保存自我,对想要夺得天下的枭雄而言,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刘邦估计觉得项羽脑子坏掉了——眼看着要死了,眼前明明有条船可以跑路,这难道还需要犹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朝一日卷土重来,这才是最明智、最正确的选择嘛!但是项羽放弃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转身跟着自己的将士一起;甚至送出去了爱马,决意与弟兄们并肩战斗至最后一刻。这才是项羽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也是项羽的人格魅力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是为了对某君主的“忠”而慷慨就义,却是为了“义”,为了本着自己一以贯之的人格而慨然赴死的男人。可以说,他是在实现自我抱负的过程中,为了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死的人。他有骨气、有血性、有操守、有底线,他把这场死地绝杀演绎得轰轰烈烈!

项羽最后把他的头颅像赏金一样恩赐给了那些追杀他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奇特情境——一个连命都输掉了的失败者,竟然能居高临下地俯瞰那些胜利者!他简直就是在用他的死来蔑视、嘲笑和讥讽那些争求赏赐之人啊,他用他的头颅清晰照见了那些狂欢的胜利者不堪入目的小人吃相。一个失败者为什么可以俯瞰那些要杀他的胜利者?因为在这一刹那,他的人格明显比他们高贵;因为在这一刹那,他的人格形象远比那些争抢他头颅的胜利者奇伟瑰美。

项羽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绝对是一名高贵的勇士。

我想,这或许就是项羽特别受司马迁青睐的原因吧。

为了得到天下不择手段的枭雄遍地都是,但能够为了保有高贵的人格而慨然赴死的枭雄,只此一家啊。

更多文章

  • 不看演义看历史,正史里有哪些三国美男?刘表袁绍赵云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表曹操赵云谁厉害,史上最全的三国人物简介,三国人物袁绍介绍及评价

    那么在正史《三国志》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美男呢?有5位代表人物,均长相俊美,赵云其实比演义里还要好看。一:姿貌威容的袁绍在曹操、刘备、孙权还没有三分天下以前,东汉末年最大的盘踞势力就是拥有4州之地的袁绍。袁绍占据着青州、冀州、并州、幽州,手下有几十万兵卒,武有颜良、文丑、韩猛、张郃等名将,文有田丰、沮授

  • 曹操两大心腹大将,被称为宝货将军和白地将军,是谁?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的心腹大将有哪些,曹操的八大名将分别都是谁,历史上曹操手下的大将有哪些

    那老曹跟夏侯家是什么关系?首先,两家都是谯郡大户,简单说就是同乡;其次,老曹跟夏侯渊是连襟,夏侯渊娶了老曹老婆的妹妹;第三,曹操年轻时在县里犯过事,夏侯渊替他扛了。以上这些加上一开始就跟着老曹,忠心耿耿,后来两家又不断联姻,待遇也就跟自家人没什么区别了。夏侯惇夏侯渊作为老曹的心腹亲信,排名地位甚至在

  • 怒其不争又爱不释手,秦始皇是否喜欢扶苏,他心仪的太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与扶苏关系,秦始皇对扶苏的感情,秦始皇死后扶苏在哪

    胡亥是个亡国昏君,这是历史爱好者的共识。如果二世皇帝是由公子扶苏担任,秦朝就不会灭亡得那么急促。对于扶苏,秦始皇究竟是爱还是恨,这是很多喜欢秦朝历史的朋友都想不明白的事。秦代兵车扶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秦始皇究竟喜不喜欢他,秦始皇到底想传位给谁,把扶苏发配到边疆究竟有何良苦用心,这篇文章会给你答案。

  • 华雄骁勇善战,为何却死于非命,原因与吕布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雄和吕布的关系,三国里面华雄厉害还是吕布厉害,吕布vs华雄完整版

    孙坚战华雄,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记载比较简略:“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一段记载基本上把这个事做了一个明确的交待,孙坚确实斩杀了华雄,而且取得了一场大捷。不过,如果了解了这一战的全貌,你就会惊讶的发现,孙坚能打败华雄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骁勇,这功劳有一

  • 庞统如果没死在落凤坡,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庞统落凤坡之死对刘备影响,庞统能打败司马懿么,三国庞统死于落凤坡刘备报仇

    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庞统加入刘备是在刘备占据荆州地区的时候,一开始刘备看庞统长相丑陋,并没有太重视,但后来刘备发现庞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委以重任。在刘备入川的时候,特意带着庞统作为军师,诸葛亮留在荆州镇守。然而庞统刚刚入川,就被刘璋手下大将张任埋伏,被射杀在落凤坡,凤雏就此陨落,诸葛亮不得不

  • 能在马上追着魏延打?关于司马懿的三条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不死能打过司马懿吗,魏延司马懿简介,魏延能战胜司马懿吗

    第一条,在马上能追着魏延打。魏延是何许人,蜀国镇远将军,镇守汉中将近十年,廖化都不是他的敌手。武力值数一数二的人物,居然被司马懿吊着打。不信?我们来看看演义中是怎么写的。“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向前视之,正是 司马懿。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 懿随后

  • 农民挖水渠时发现西汉国宝,系考古史最重金器,含金量达到99%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考古发现最重大金器,发现西汉大墓出土文物价值连城,西汉最重的金器

    不少朋友喜欢文物国宝,一是因为珍贵异常,其二则是文物背后的故事吸引人。但国宝难寻,很多时候都是事出偶然。比如说此前西安一位小学生放学途中在沟渠旁发现了一块怪石,专家鉴定一看才知道是西汉时期的皇后玺。而“农民地里挖出国宝”的消息也层出不穷,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可见发现国宝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笔者今天

  • 皇帝都是如何对待自己奶娘的?说起汉武帝,做法令人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奶娘,汉武帝面对的宫廷斗争有多残酷,古代哪个皇帝把奶娘娶了

    他们出生之后,没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太监抱走,专门由奶娘照顾,在很多时候,皇子和奶娘的关系很好,毕竟照顾了好几年。在那时候,奶娘必须保证皇子不挨饿,而且进宫之后,几年都不能回家,这几年,只能喂养皇帝一个人,远离家乡。因此家中的孩子也不能喝自己母亲的乳汁,有的甚至饿死了,所以奶娘这个职业,也说不上职业,算

  • 浓缩都是精华!历史上的曹操,身高七尺,是个小矮子,被人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伟人对曹操的历史评价,历史上的曹操个子有多高,曹操真实的军事才能

    这对“保送兄弟”笑点十足,让人不得不感叹:“浓缩都是精华,千万不要小看身高矮的人。”那么,我国历史上上又有哪些身高不高,但却很有能力的人呢?其实,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起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名人,是枭雄,是英雄,是一代权臣,是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人物。曹操出生于155年,他

  • 女性参政的优秀典范:透过西汉“二后”的执政看汉王朝的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汉女性参政,西汉后期的治国思想,从唐代妇女参政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女性参政的积极作用(一)普遍存在的误区在古代中国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思想,那就是历史是由男人创造的,女性只能服从于男权。这种思想对于女性来说非常不公平,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管理国家大事的女性,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她们所创造的历史,丝毫不逊于男人,比如上古时期周武王的母亲太姒,就经常替周文王和周武王处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