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养马立国到变法称王,再到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从养马立国到变法称王,再到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33 更新时间:2024/3/10 10:09:36

一提起“秦”字,多数人就会想到一统天下的秦国和秦朝,一说到秦王,多数人只会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殊不知,秦国除了秦始皇,还有许多诸如秦非子、秦襄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较为杰出的君王,若没有他们为秦国打下良好基础,秦始皇嬴政纵有鬼神之谋,也终究无法统一天下。对此,汉代贾谊也在《过秦论》中一语道破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得天下的玄机。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几位对秦国的强大有着深远影响的君王以及秦国由弱到强进而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

[var1]

一、养马立国

首先要说的是秦非子,正是他一举奠定秦国的基础。

秦非子本是商朝重臣飞廉之后,因为擅长养马而得到周孝王的欣赏,最终被封到秦地,成了秦国的第一位君主。由于他自号秦嬴,所以历任秦王都以嬴为姓。

当然,此时的秦国土地不过五十里,秦君也根本称不上一方“诸侯”,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大夫”罢了,地位十分低下。

[var1]

二、成为诸侯

天可怜见,秦国成为诸侯国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公元前771年,由于周幽王想要杀死太子宜臼(申后之子,即后来的周平王),申侯便纠集犬戎攻破周朝都城镐京,在骊山之下弑杀了周幽王。由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让周朝丧失了诚信,所以其他诸侯都选择按兵不动,只有秦襄公派兵救援周朝。

后来,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又出兵护送,周平王深感其德,于是把周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大块土地赐予了秦国。从此,秦国成为了西周的诸侯国,有了大力发展国力的机会。

[var1]

三、征伐戎狄

虽然岐山以西的土地名义上被周王室赐给了秦国,但那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却是在戎狄手中,这就意味着秦国想要真正控制这些土地,就需要自己动手去夺回来。

但是,秦国建国伊始,其军事实力根本不能和戎狄相比,所以戎狄时常入侵秦国进行劫掠,秦人苦不堪言,秦国面临着能否在西陲之地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

此后,秦国开始长期和戎狄作战,不断地发展自己,拓展疆土。虽然最初几十年的战斗,大部分都以秦国失败而告终,但秦人悍不畏死,秦君身先士卒,秦国上下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对付戎狄的方法,电视剧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歌颂的正是这些老秦人的血性。自此,攻守之势易也。

皇天不负苦心人,秦人最终顺利赶走了凶恶的戎狄人,有了自己立足之地。

[var1]

四、穆公称霸

经过历代先君的南征北讨,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在西陲所占领的领地已经非常稳固,戎狄部落已经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

秦穆公即位后,吐哺握发,任用百里奚由余、来丕豹、蹇叔、公孙支等贤才,使秦国政治清明,而且还对秦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政治上,开创客卿制度,大胆重用他国人才,为秦国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在军事上,重视骑兵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秦国的军力;在外交上,秦国的使臣从容有度,在他国觐见时不卑不亢,展现了大国气度。另外,秦穆公为了能够向东发展,大力交好强大的晋国,使得秦国与晋国在当时留下了“秦晋之好”的美誉。

这是秦国的第一次改革,虽不彻底,但也为后世的商鞅变法提供了范本,影响深远。

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秦国终于在“韩原之战”中打败了晋国,夺得晋国的河西五城,从此奠定了秦国的霸业之基,也让秦国有了图谋天下的底蕴。但是,由于当时秦国东出函谷的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秦穆公就把开拓的重点放在了西方,灭掉西戎十二国,拓土千里,为后来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var1]

五、变法图强

秦穆公时期改革并不彻底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人治,一旦秦穆公和他的那些贤臣逝去,秦国便很有可能走向衰落。果然,秦穆公后两百年,秦国四代乱政,致使国力大幅衰退,甚至位于七国之末。

秦献公继位后,为了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又开始在秦国进行改革,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魏国已经通过李悝变法,并且仗着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纵横天下,使得发动数次大战的秦献公终究没能收回河西失地。

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国贫民弱,便一心想要彻底改变秦国贫弱的现状。他在位时选贤任能,广开言路,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卫国人公孙鞅由此闻讯而来,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彻底变法。

自此,秦国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商鞅的变法也为秦国日后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var1]

六、誓要东出

公元前337年,嬴驷即秦王位,是为秦惠文王。他继位之初不仅平息以甘龙、杜挚为首的保守派的怒火,还为了巩固自己的君位,车裂了商鞅,好在并未废除“商君之法”。

“我大秦世居西隅,历代先祖从无龟缩自保之意!秦币,遵商君之制,秦法亦遵商君之法。商君之法乃富国强民之法,秦必遵之!”商君虽死,其法千年。

从此,秦惠文王拉开了秦国东出的大幕,他拜张仪为相,采用连横之策,联齐、联楚,打破山东六国的合纵。公元前325年,嬴驷在龙门正式称王,史称“秦惠文王”,乃是秦国的第一位王。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以公孙衍、司马错、嬴疾、嬴华等为将,向北夺取了义渠十五座城池,向西将巴蜀之地纳入秦国,向东从魏国手里夺取了大片土地,向南遏制楚国,为秦东出函谷关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310年,20岁的嬴荡登上了秦王之位,史称秦武烈王。秦武王在位期间大肆开疆拓土,使秦国的版图更加辽阔,他虽然赶走了张仪,但并没有将其“连横之策”弃之不用。

在秦武王的治下,秦军打出了赫赫威名,只可惜他太过急于求成,在周王都举鼎而亡。据史书评价,若是他在位的时候再长一点,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可能会加快不少。

[var1]

公元前306年,嬴稷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乱”,继承了秦国王位,是为秦昭襄王。自此,这位“战国大魔王”开始他长达五十多年的秦王生涯。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先后任用魏冉、范睢为相,以白起、蒙骜等人为将,采用“远交近攻”的方针政策,逐步蚕食六国,使秦国成为了天下最强的国家。其中白起号称“杀神”,杀得列国胆寒,六国闻之色变。

自嬴稷以后,嬴柱、嬴子楚先后做了秦王。嬴柱在位不过三天,嬴子楚继承了秦王之位,史称秦庄襄王。他在位期间,任用吕不韦为相,以蒙骜、王龁为将,先后伐韩、攻赵、攻魏,拓土无数。

总体来说,自孝公以后,秦国历代君主从不敢忘东出之志,在位期间不断征伐中原诸国,使秦国的版图扩张了好几倍,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var1]

七、一统天下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由于此时嬴政年少,朝政大权基本都由相国吕不韦把持,他不得不尊吕不韦为仲父,以至于朝野上下只闻仲父,不知大王。除此之外,嫪毐(lào ǎi)也仗着太后宠信,不但被封为长信侯,甚至还自称秦王假父,结党营私,嚣张至极。

嬴政年岁渐长,欲要拿回自己的王权,但他深知吕不韦和嫪毐根深蒂固,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扳倒的,于是他选择隐忍不发,暗中却做好了各项准备。

公元前238年,嫪毐叛乱,嬴政大破叛军,活捉了嫪毐。次年,嬴政又将吕不韦放逐巴蜀,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所有权力。

此后,秦国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嬴政以王翦、王贲、李信等人为将,攻伐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天下归一,嬴政自称皇帝,号“始皇帝”,希望能将皇位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

至此,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大一统王朝。他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形成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局面,使天下百姓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var1]

秦始皇在位时不仅修建了长城来抵御匈奴,还征服了百越,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自此开始,华夏才有了统一的概念。

不得不说,自秦献公到秦始皇,秦国的历代国君都是雄才大略之辈,秦国的百姓也都是悍不畏死之辈,老秦人的血是热的,有这样的君王,这样的百姓,秦国何愁不能一统天下?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经过数百年积累才建成的大秦王朝,最终才经历二世便亡国了。

悲夫!秦人可畏,秦国可敬,秦朝可惜!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大秦帝国》贾谊《过秦论》等

更多文章

  • 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出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为什么瞧不起女子,女子拒绝和孔子坐一条船被骂千年,孔子看到一个受世人唾弃的女人

    [var1]他不仅创立了儒家思想,更重要的是他自身也是相当的正派之人,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引来了一些心思不正之人的刻意算计。曾有一位美女拒绝与孔子乘一车,而孔子的一句回答流传至今,而这位美女也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被后世人骂了2000多年。孔子创建儒派思想孔子年幼时的处境并不高,虽然是其出生于宋国贵族

  • 细数《三国演义》中的5大神弓,吕布的龙舌弓也仅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演义的吕布有多强,三国演义中的六大最强的弓,三国演义吕布武功大全

    但弓也有强弱之分,一般的士兵能拉开一石(1石=94斤)之弓就已经算是精锐了,故而有“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的说法,能开两石之弓的武将已是寥寥无几,传说岳飞能挽三百斤宋弓,已经堪称传奇了,而据说羊侃能拉开十二石(千斤)的弓,堪称古代第一的臂力牛人。好了,

  • 襄樊夷陵2战,刘备损失不过10万人,蜀汉为何元气大伤数年才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真有70万兵吗,正史刘备夷陵之战军力,刘备夷陵之战最惨烈的一次

    三国襄樊之战关羽损失3万多人,夷陵之战刘备损失4万人,加上孟达的上庸叛变,襄樊夷陵2战,蜀汉损失不过10万人,在此之前刘备还收了整个汉中,为何蜀汉会元气大伤,直到很多年后才恢复?汉中之战公元218年,汉中之战爆发,公元219年春天,曹操主动退出汉中争夺,撤兵回中原。曹操当然不会轻易把汉中让出去,他强

  • 三国:东吴大都督的疑问,数量稀少,孙权生前只任命过两位大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吴国大都督,三国为什么只有东吴有大都督,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有多乱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这一章中,孙权为抗击曹操,任命周瑜为主将,并给他封了一个官衔: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由此,奠定了周瑜大都督的名号,因为《三国演义》的影

  • 三国后期最强猛将,单骑杀退近百位敌将,有“小赵云”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最勇猛十大名将,三国中斩杀敌将最多的5大猛将,三国时期最勇猛的猛将排前十名

    应该说乐嘉城之战文鸯的表现还是非常神勇的,算的上一员猛将。不过和三国前期的超一流高手相比,文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文鸯夜袭司马师大营无人能挡,主要还是杀了一个出其不意。类似的濡须之战甘宁夜袭曹军大营,一样是无人能敌。而且濡须之战甘宁手下只有百骑,曹军确有数十万。而乐嘉城下司马师只有一万多人,文鸯有两千

  • 最霸气的吕布形象,竟然是出自《爱情公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最霸气的一个形象,爱情公寓中的吕布,吕布的名字简短霸气

    说吕布弓马娴熟,力气大也就算了,但是说他号称飞将,这就不是随便夸奖的话了。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飞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广,司马迁说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真正的飞将军。在演义中,吕布更是被描写的武艺高强,天下无敌,可以说是三国第一猛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联手一起上,这才打

  • 诸葛亮为何临死要求“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生前为何叮嘱抬棺往南走,诸葛亮死后为啥要抬棺,诸葛亮为什么让四人抬棺

    如此一代传奇人物却在临死前拜托刘禅几个要求:在他死后必须安排四个人抬着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直到绳子断后才能停下来,而落脚的地方就是他的下葬之地。刘禅为此抓不住头脑,但考虑到诸葛亮生前的神机妙算,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便按照他的意思安排后事。为何四人抬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曹魏注

  • 刘禅为什么连娶张飞两个女儿,却不娶关羽女儿?主要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为何要娶张飞女儿,刘禅为什么不娶关羽的女儿,刘禅娶了张飞女儿不娶关羽女儿

    为什么刘禅连娶张飞两个女儿,却不娶关羽闺女?最先,在那时候诸葛亮建议孙刘联盟之初,刘皇叔就娶了东吴的掌上明珠孙尚香,二人虽年纪有差别,却也造就了一段千载的美谈。刘皇叔全身英雄人物气最后获得了孙尚香的亲睐,而且协助刘皇叔取得成功从吴国的地段顺利逃往西川。在蜀国创建之后,刘皇叔即位变成九五之尊,与刘璋的

  • 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乃燕人张翼德,为啥关羽自报家门却只用2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体现关羽信仁智勇忠义的六个故事,常山赵子龙关羽,关羽败走樊城的原因

    这就要从中国古典小说中那些关于武将身份的描写了,在很多的小说中,这些武将都是会在交战前报上自己的名号,是因为在之前这个人的名号已经在当地打了出来,比如“常山赵子龙”,就说明赵云是常山当地已经非常有名的人了,这一点也可以从赵云被公孙瓒发掘他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赵云已经在地方上有了响亮的名号,所以赵云一开

  • 周瑜死后,貌若天仙的小乔去哪里了,说出来还真是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小乔在周瑜死时去哪了,周瑜跟小乔最后葬在哪里了,周瑜小乔感慨人生对话

    周瑜用现代人的话来形容他就是高富帅,而且他还很有才华。周瑜出身贵族,和孙策是好朋友,两个人一开始认识的时候就一起商量,要干一番大事业,好男儿就应该立大志,成大事。于是他们两个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先成家后立业,两个人真不愧是好兄弟,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则娶了小乔。大家都知道,大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