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母危父怖”,还有个成语“父忧母难”。两个成语,说的都是女人生孩子的事情。唐朝的时候,李世民有位下嫔,生孩子的时候就难产了。那位没有史料记载名字的下嫔,生下女儿豫章公主之后,就难产而死了。
豫章公主刚出生就没有母亲,李世民只能找一个人抚养她了。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指定一个没有生育的嫔妃抚养豫章公主。《唐律疏议》规定,生母去世,父亲指定没有生育的小妾抚养子女,这就是慈母。
按照礼制,嫡母大于生母,生母大于慈母。长孙皇后作为豫章公主的嫡母,没有把抚养豫章公主的责任交给慈母,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抚养豫章公主的责任。长孙皇后对庶女豫章公主非常好,可谓是”慈甚己出“。(此事典出《新唐书.长孙皇后传》语:“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
图为李世民影视形象
豫章公主在母后的抚养下长大,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子女,一向是高看一眼。别的嫔妃的子女,相见父皇一面,还有点麻烦。豫章公主在长孙皇后身边长大,几乎天天都可以见到父皇。李世民给长孙皇后面子,再加上与豫章公主朝夕相处,因此对豫章公主也是高看一眼。
豫章公主长大之后,李世民给她挑选了一位东床佳婿。豫章公主的老公,名叫唐义识。唐义识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功臣唐俭。唐俭跟李世民是世交,两家关系非常好。豫章公主能嫁入唐家,也算是天成佳偶了。
豫章公主嫁给唐义识之后,生了儿子。豫章公主的身体非常不好,长期处于卧病在床的状态。古代的时候,医疗条件低,即便是贵为公主,碰到了病魔,也是无可奈何。豫章公主去世了,她的生卒年份没有史料详细记载。
根据《全唐文》的史料推断,豫章公主去世的时候,魏征还活着。正史《新旧两唐书》明确记载。魏征去世于贞观十七年正月。以此推断,豫章公主去世于贞观十七年以前。根据这些史料,可以推算出豫章公主也就活了不到二十岁。
图为长孙皇后影视形象
古代的人结婚早,十几岁生孩子,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可怜的豫章公主,在花一样的年纪,就随风而逝了,当真是天妒红颜啊。豫章公主去世了,身为父亲的李世民,自然是伤心欲绝。李世民太想念女儿了,就长期穿着素服。臣子们见到皇帝这么悲痛,都感到很害怕。
魏征奏曰:“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从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臣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惊醒了。李世民知道,自己贵为天子,不能以儿女情长之事,让大臣们感到害怕。李世民没办法,就按照魏征说的,穿上了天子的工作服,强忍悲伤上朝去了。
图为魏征影视形象
豫章公主去世的时候,李世民的昭陵修建工作已经部分完工。长孙皇后作为昭陵的女主人,已经住进昭陵了。按照礼制,皇帝的女儿去世了,一般是陪葬在父皇的陵墓之侧。李世民依照礼制,把宝贝女儿陪葬在昭陵。
古代的夫妻去世了,要合葬在一起。豫章公主去世之后,先入昭陵陪伴母亲长孙皇后。若干年后,驸马唐义识去世了。李唐皇室将唐义识与豫章公主合葬在昭陵,让她们生生世世在一起,永远也不分开。
参考书目:《昭陵陪葬名氏录》《全唐文.豫章公主薨素服逾制疏》《新旧两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