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一般都会有哪些方法?

在古代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一般都会有哪些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2/13 12:23:05

纵观古代历史,引起国家及社会动荡的,无非天灾人祸。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古代开设粥厂,是一种用的救灾方式,其中有的为官办,有的则是官绅合办,有的则是私人独办,不过主要以前两种为主,最后一种则相对较少,毕竟面对数量庞大的灾民,个人能力实在有限。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粥厂的运作其实也是经过多次改良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办法。

捐赠筹粮的厘户法:对百姓实行分级管理

所谓的厘户法,是清朝雍正年间著名经学家惠士奇提出的一种方式,就是根据百户的家庭财产状况,将百姓分为五等,从而在赈灾过程中做到区别对待,方面朝廷更加容易确定赈济对象。而官府赈灾所用的粮食,主要便来自于朝廷拨付官绅捐赠。

按照惠士奇的设想,百姓将被分为五等,其中甲等户要捐助粮银来帮助官府救助,乙等户则要平价卖出粮食便于政府平定粮价,丙等户则自给自足,丁等户则可以购买平价粮,戊等户则可以接受散米、施粥的赈济。

这种设想虽然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实在行不通。一方面这样等于强迫甲等、乙等百姓捐粮、卖粮,他们根本不愿意,往往是由官府出面征收或者由官员带头捐赠,即使如此也少有富户心甘情愿的捐赠。另一方面由于朝廷后期贪墨现象极为严重,在登记丁等、戊等户时,胥吏往往会索要钱财,否则即使再贫困,也不会被列入赈籍。

而且,在登记时还要区分成人(大口)和小孩(小口),一般10岁以下被认定为小口,发放米粮时小口则按照大口减量发放,至于施粥则没有什么区别。

设立粥厂的分赈法:分散设置赈济灾民

江苏常熟人蒋伊於康熙十年(1671年)时,于家乡赈荒,在乡村设立了三个粥厂,城里则设置了两个。结果却是设在乡村的粥厂不仅救活人较多,且花费较少,而设置在城里的粥厂救活的人少,反而花费较大。因而他总结出分散粥厂的经验,于康熙十八年写出《敬陈分赈之法疏》,建议灾荒时期可以分县分乡赈济,而不搞大建制的粥厂。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如果集中在城里设置粥厂,那么四里八乡的灾民都要赶到城里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这对饥肠辘辘的灾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很多灾民不等赶到城中,就饿死在了路上。而且灾民大规模聚集,也容易滋生混乱和疾病,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伤亡。而如果于各地分别设置粥厂,便可使得灾民就近接受赈济,从而避免往来奔波、死于途中,又可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反而效果更好。

嘉庆年间,金匮县令齐彦怀便实行分赈法(又称图赈法,“图”类似于现代行政村),在城乡各地设立粥厂十处,将本乡人捐赠的无子用于本乡的饥民,这样不仅提高了人们捐赠的欲望,而且灾民们就近接受救济,效率更高。于是,齐彦怀便写了《图赈法》一,而这种方式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而为了提升赈济效率,粥厂往往设立在建筑较多、场地广阔的公共场所,诸如寺院、道观、教场之类。寺院本就有救济灾民的传统,而且锅灶齐全,也便于大规模熬粥。

打粥秩序的号牌法:灾民凭借号牌打粥

号牌法是灾民打粥的一种具体办法,规定如领票,如何凭票打粥,何时、何地打粥,如何遵守纪律。

例如将粥厂按照分布方位,或救济对象性别等分为几部分,相互之间用栅栏隔开,每一处又分为若干行,每行顶端放置条案,上面放置着盆碗等用具。每一部分有一个颜色的旗帜,打粥人固定区位,持有与区位相同颜色的号牌,然后凭借号牌到指定的区域打粥。大家排队到桌前,将器皿放在桌上,由粥厂为其打粥。如此一来,便将灾民们有序的分开,不至于人群拥挤,而且整个队伍井然有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对大家也比较公允。

然而,这只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实际上却很难做到。一方面饥肠辘辘的百姓嗷嗷待哺,这种情况下很难让他们井然有序的遵守秩序,另一方面官吏在中间克扣比较严重,灾民们本就很难吃饱,有时更是施舍到一半便停止,灾民们为了吃饱也会扰乱本来的秩序。

以上便是设立粥厂采用的赈灾方式,不过各地官员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标签: 厘户法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嫁给自己的小叔子,后来独揽大权成了战争狂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太后,西夏,历史解密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数不尽的英雄好汉,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奇女子,比如武则天,比如窦太后等,她们都是女子中的枭雄,一度独揽大权,权倾天下,比许多碌碌无为的男儿还要生猛。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位女强人,她拥有一副女儿身却有一颗不输于男子的心,她因为骁勇善战,一度被视为我国古代第一战争女狂人,她就是西夏的梁皇后

  • 株连九族的时候,为何犯人的家属不逃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诛九族来自于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一直到清末后才结束。九族说法不同,但是历史上公认诛九族是极其残酷的刑罚。汉代儒家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异姓亲族。其中父族四就包括被处以者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另及姑母和其儿、外甥、外孙。母族三,即其外祖父母、姨母与她儿。而妻族二即

  • 范进中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范进顶着蓬松的头发,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在大街上发疯,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之前每当看到《儒林外史》的这一段,就觉得很好笑,也不过是中了个举人,也不是进士、状元,怎么就至于如此疯癫了呢?一、范进中举之难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

  • 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比乾隆还要多活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佗,汉朝,历史解密

    正史记录中乾隆是最长寿命的皇帝,享年89岁,算的上是高寿了,但是大家一直被误导,以为乾隆就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其则不然,寿命最长的是南越王赵佗,很多小伙伴们都没听过这个人,其实很正常,赵佗没有被史官记录下来,所以正史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是真真实实的存在,他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他熬死了9

  • 洪武之治时期,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明初三大治世之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

  • 蒙恬北伐的目的究竟有哪些?不止为了讨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秦始皇曾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光辉历史。但是今天我要对这段历史做个补充:蒙恬大军与匈奴交过手确实不假,但是秦始皇让蒙恬北伐绝对不是为了打击匈奴,而是要完成一个更大的战略目的。下面我对内容将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我将讲解为什么蒙恬北伐

  • 武则天晚年挑选男宠有哪些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晚年挑选男宠有哪些标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她对当时的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当时百姓的生活的品质相对之前提高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水平被推上了一个顶点,但是,在她老年的时候,她不再向年轻的时候那样一心只为了国家,她的私人生活开始变的很混乱,挑了很多男宠进入后宫,从此腐败的生活开始了。据相关

  • 把东三省出卖给日本人谁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变幻的政治风云,在民国时期到底是谁将东北三省出卖给日本人?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孙中山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

  • 如果刘备选刘封当太子,蜀国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刘备选刘封当太子,蜀国会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假如刘封被立为太子,那么蜀国必将分崩离析。刘封本姓寇,是刘备在荆州收养的养子,收养的时间当在刘禅出生前不久。刘备之所以收刘封为养子,是因为他当时已经年近百半,却膝下无子,仅有两个女儿。虽然刘备当时寄人(刘表)篱下,但尚有英雄之志,还

  • 古代有哪些手段治理贪官呢?看看海瑞如何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几年,随着反腐倡廉的呼声日益高涨,腐败分子已成为众矢之的 ,国家也花了极大的力气开始惩治体制内的贪官,很多“大小老虎”因此下马,很是振奋人心,不得不说,贪 官不仅仅是现今的产物,古代同样盛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古今制度的不同,在古代,贪 官更难治理,手段也更恶劣,因此,很多被他们剥削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