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驾崩了,是秦昭襄王的原因,还是吕不韦所为?

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驾崩了,是秦昭襄王的原因,还是吕不韦所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4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5:39

秦始皇正是继承了秦昭襄王的政治遗产,然后在稳定秦国局势之后才开始了攻灭六国的步伐,那么问题就来了,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之间其实是还有两位秦国国君的,为什么却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呢?或者为什么没有继承秦昭襄王的政治遗产而进一步发展秦国来攻灭六国呢?

[var1]

原因就在于这两位国君在位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两人加起来不过才三年,其中秦孝文王仅仅在位三天,而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基本上他们在位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就去世了,所以秦始皇基本就是直接继承的曾祖父的政治遗产。

其实我们看秦国的历史,就会发现秦国的政权过渡的非常平稳,很少会出现内乱,而且秦国的发展一直在往上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秦国的国君很多在位时间都很长,而有一些国君在位时间又非常的短,所以每个国君执政过程中一般会能顺利完全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有的则根本没时间去实现。

就拿战国时期的秦国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三位在位时间很短的国君,他们是秦武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其余的包括秦孝公、秦惠文王在内的国君在位时间都达到了二十年以上,而秦昭襄王更是在位的时间超过的半个世纪,在这样的情况下,夹在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中间的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在位时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var1]

他们根本来不及施展抱负就已经灰飞烟灭。而秦孝文王在为仅仅三天就去世又留给了世人很多的猜想,对于一个国君的去世,我们很少会用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总是加上一些阴谋的味道和旖旎的色彩去看待他们的去世。就拿秦孝文王来说,对于他的去世,历来都有不同的声音。总结起来不外乎有这么四个:

其一就是被吕不韦毒杀。吕不韦当初在赵国结识了来赵做质子的子楚,他认为子楚奇货可居,所以倾尽全力投资子楚,为的就是弃商从政。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吕不韦和已经成为安国君嫡子的子楚逃回了秦国,当时的安国君是太子,吕不韦和子楚在秦国并没有什么权力,一直到了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然后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而子楚被立为太子。

吕不韦在跟随子楚回到秦国的这段时间在史籍中并没有留下痕迹,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只要子楚不继位,吕不韦的政治理想就很难实现,所以吕不韦不是没有可能将秦孝文王毒死,然后子楚继位。子楚继位之后,吕不韦就直接成为了相国。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也持的这种观点,认为是吕不韦毒死了秦孝文王。

[var1]

其二就是纵欲过度。《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吕不韦在赵国遇到子楚后,想投资子楚,他对子楚说过一段话,其中一句是:“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也就是说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至于女儿则没有说明,但这足以说明安国君是有很多孩子的,自然也就妻妾众多,纵欲过度而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其三就是劳累过度。秦昭襄王是公元前251年的秋天去世的,很可能是在九月,而秦孝文王要在十月改元正式即位,这中间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既要安排秦昭襄王的丧事,又要准备继位的工作,还要负责国政,在这不过月余的时间内,秦孝文王很可能没有时间吃饭、睡觉,总之就是相当的忙碌,所以骤然这样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体承受不住而去世也是可能的。

其五就是病死。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患病,也可能本身就有病,然后病死了。安国君其实是秦孝文王最初的封号,他原本并不是太子,太子另有其人。秦昭襄王最初立的是长子为太子,即后来的悼太子,曾在魏国做人质,并死在了魏国。到了公元前265年,公子柱也就是安国君被封为太子,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其实是秦昭襄王真正完全亲政的时候,宣太后和秦国四贵已经倒台,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辅佐下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国政。

[var1]

而在此之前,秦昭襄王已经做了四十余年的国君,可以说是很憋屈,等他真正亲政之后,自然对手中的权力很是看重,身为太子的安国君自然也会被打压,帝王家是没有什么亲情,太子非立不可,因为这关系到秦国的长远发展,但是立了又会让帝王感觉到权力的威胁,自然两人之间也不可能那么的和谐。

在近十五年的太子生涯中,想必安国君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精神压抑,身心俱疲,而偏偏秦昭襄王还是个长寿的,一直做了五十多年的国君,而安国君则在一日日的精神折磨中日渐消瘦,以至于身体赢弱,等秦昭襄王一去世,压力骤然瓦解,反而适应不了,直接也跟着挂了,这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我们看以上的分析,秦孝文王被吕不韦毒死不失为一种死亡的可能,另一个可能就是病逝,即由后面的几个可能共同作用引起的。也就是说,秦孝文王的前半生,他纵欲过度又在做太子期间精神压力很大,战战兢兢的度过每一天,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反应在身体上,让身体受不了,而秦昭襄王去世后,又开始高强度的工作,这让原本就身体不怎么好的秦孝文王更加雪上加霜,于是在除服登基的三天后,也去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做了近十五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等到了秦昭襄王的去世,没想到却是无福消受,不过真正登基才三天,就撒手人寰。但到底也不算是短寿,毕竟秦孝文王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了,而他的儿子秦庄襄王,则是真正的短命,不过才三十五岁就去世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会选择无兵、无将、无地盘的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跟刘备谁的历史地位高,诸葛亮为什么扶持刘备

    在三国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中,“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我们熟悉的那些三国人物,除了曹操手下的曹氏与夏侯氏从一出道即是曹操的心腹外,其他大多数人都有跳槽的经历。这就说明在那样一个乱世中,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效力的对象,就成了有识之士能否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关键。在选择“主公”这方面,诸葛亮可谓是一

  • 被吕布赶出徐州之后,刘备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为何不乘机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占领徐州曹操发怒,刘备为什么不让吕布杀曹操,曹操借刘备与吕布攻打徐州

    同样《三国志》中也没有热血澎湃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更没有对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种让人听了面红心跳的“情话”。 换句话说,曹操并不知道“爱好搞基”的刘备集团日后能发展成如此强大。他更想不到之前那个屡战屡败的草鞋郎刘备,日后竟然能在汉中将其击败。没错,当初刘备被吕布打败,赶出了徐州,

  • 关羽被困时曾发出求救,刘备的儿子为什么不去救他的二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刘备为何不救关羽,张飞关羽刘备搞笑结拜

    其实这个儿子不是刘禅,而且刘封,是刘备早年收的一个义子。刘封也是非常的有才华,文韬武略,能征善战,要是他当时去营救关羽,关羽可能就不会死了。但是他没有,一是因为刘备在汉中大战中打败了曹操后,让刘封固守上庸等地,上庸是当时和曹军作战的第一线,至关重要。由于刚刚才从曹操手里得到上庸,所以这里的人忠诚度肯

  • 为何在古代私藏铠甲要杀头?看看周亚夫的遭遇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亚夫能打过匈奴吗,周亚夫简历,周亚夫死后景帝的反应

    刀剑等武器,在古代可以防御猛兽、抵抗匪盗,或当着生产工具使用。还有一些文人士大夫,也喜欢佩戴长剑,把它当成一种装饰品、一种身份气质的象征。刀剑的这些作用,都发挥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统治阶级来说,是没有什么危害的。而铠甲,是单纯的防御性器具。它的使用,只能出现在战场上。虽然只是防御性的,但它的作

  • 刘邦临终前,其实为戚夫人留了后路,可惜戚夫人却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为戚夫人安排了哪些生路,刘邦给戚夫人的三条后路,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千娇百媚是戚姬,欲让帝王换太子戚夫人,历史上又称戚姬,出生于秦末的定陶。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不仅生得姿容绝美,并且十分善于音律、舞蹈。她所跳“翘袖折腰”舞,花样极为繁复,其中又充满了韵律美,在当时的汉宫之中,无一女子可与之相比。她时常鼓瑟,高祖刘邦便是她的听众,有时听着听着,还会可以跟着唱起

  • 三国演义中,能和吕布单挑的武将,非赵云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被吕布折磨,三国敢和吕布单挑的武将,吕布赵云cp接吻

    听过袁阔成评书的朋友们可以都知道,赵云是被评书艺术非常推崇的武将。赵云和吕布肯定是可以单挑的,但是谁输谁赢就很难有定论了。咱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战绩,首先是吕布。1、袁术派纪灵率领三万铁甲军攻打刘备的小沛,铁甲骑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然后吕布只带了步兵一千,骑兵三百,就把纪灵给震慑住了。颜良文丑是袁绍手

  • 刘备若统一三国,谁会“兔死狗烹”,这2功勋大将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是彪悍勇猛的马超,马超乃五虎上将之一、武力高强、为刘备打下蜀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他和曹操交战,曹操都很难占到便宜。但马超桀骜不驯、心气极高、一般人难以驾驭他,对于善于识人用人的刘备来讲,马超是征战沙场不可多得的一名悍将,这也是他难以被制服的根源。刘备在世期间能够用计谋压制住马超,但他和诸葛亮去

  • 三国第一个不服张飞的猛将,带兵与张飞大战,惊动刘备和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和张飞传人,三国张飞的经典事件,三国中张飞和谁打过

    张鲁帐下并无得力谋士,大将方面也只有一个马超可以算得上是一号人物,除此之外,全部都是草包。根本不足为虑,如此一看,张鲁对于当时兵力强盛的刘备来说,完全还不够塞牙缝,那么刘备为何在葭萌徐徐不前。其目的很简单,客观方面刘备只是让张鲁退而不败,其二,刘备是在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刘璋落入话柄的漏洞,一旦刘璋

  • 三国时期,曹操靠盗墓养活军队三年,他究竟盗了谁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盗墓盗的谁的墓,曹操盗墓谁最厉害,当年曹操为了盗墓做了什么兵器

    导语:打仗可是非常烧钱的事情,所以近代民国的军阀们都施加各种乱七八糟的税,目的就是更快的得到财富养活军队。三国这个战火连天的时代里,各方诸侯又是怎么做的呢?江东孙氏靠士族支持,刘备则是听取谋士的建议直接铸币,而曹操的做法就是通过盗墓,我们熟知摸金校尉这个职位就是曹操发明的。曾经曹操盗过一个古墓,里面

  • 三国演义:解樊城之围的徐晃,功劳比白衣渡江的陆逊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正史徐晃解樊城之围,樊城之战关羽能杀徐晃吗,三国樊城徐晃战关羽

    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为了保护家小,被迫“约三事”,以“降汉不降曹”作为投降的条件,这件事,不仅反映出关羽的忠诚义气,也反映出曹操的肚量。其实,这并非史实,包括之后的“过五关斩六将”均是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故事。关羽在曹营时,“除张辽外,独与徐晃交厚”。这不仅仅因为三人都是降将(关羽是刘备部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