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84年李鸿章见马克沁机枪,没先谈价而是叹了一口气

1884年李鸿章见马克沁机枪,没先谈价而是叹了一口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43 更新时间:2024/3/20 0:07:07

在此之后,才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洋务运动也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兵器,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举例,清军所装备的美国林明顿枪、四门神机连珠炮(美国引进)、英国温切斯顿步枪一度压制了法国人的火力,从而赢下了镇南关等战役。除此之外,北洋舰队也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海军。

至于装备的引进,和一位大臣同样离不开关系,这正是北洋系的元老鸿章。

1866年,清政府派出以李鸿章为首的考察团前往欧洲访问,而到了7月27日,李鸿章抵达了德国城市埃森,成为了第一个踏上德国领土的中国官方使团,受到了克虏伯公司创始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热情接待,并参观了当地的兵工厂。

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清朝,对于德国都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感情,这个新生的帝国,在君权的高度专制下完成变法走富强,正是清统治者愿意看到并且效仿的模样。

而李鸿章本人,在参观欧洲各个武器装备后,也得出结论,“前膛不如后膛,滑膛不如线膛”,而克虏伯“取准极远,精利无比”,加上阿尔弗雷德本人对于李鸿章态度相当良好,一笔庞大的订单也因此签署成功。1871年,114门大炮送到了中国,部署在淮军的19个炮兵营当中,在此之后,从北洋舰队再到沿岸炮台,基本上都采用的克虏伯炮作为武器。

而李鸿章另外一个专注的点,便是在于机枪。

1880年,发明大爱迪生通过恶意竞争,排挤掉了对手马克沁,后者带着不甘和怨恨来到了欧洲,经过十多年的刻苦钻研,总算在英国成功研发了马克沁机枪。

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美,在先后前往法国、德国之后,在8月2日抵达了英国,此时马克沁凭借自由式枪机式机构的发明,在欧洲已经是颇具名气,带着任务而来的李鸿章因此专门赶到了马克沁公司进行参观。

为了能够争取到这名金主的眷顾,马克沁本人铆足了劲,他准备了三台马克沁重机枪,每一挺配备了333枚子弹,从实弹射击到换弹药逐步展开了演示。

李鸿章很快就对这一台威力最大的武器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他亲自掐表计数,发现一挺机枪一分钟竟然能够连射400发,这在当时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当实弹射击演练完毕,李鸿章没有询问价格,却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让洋人沉默的话:“这机枪子弹消耗太快了,大清国根本承受不起。”

当听闻马克沁机枪单价300多英镑,1000克子弹需要150先令后,李鸿章更是连连摇头,但有意思的是,最终他认为此机枪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是带了几挺回到国内。

李鸿章的担忧显然有着自己的道理,清朝刚刚打输了甲午战争,有着极大的经济负担,无法承担马克沁这样的子弹老虎。

当然了,从客观上来看,马克沁机枪此时还没有打出名头,在1891年才被英军装备,而真正彰显出巨大威力,还是在一战时期的索姆河战役,至于清军当中,已经有了加特林和其仿制品的存在,李鸿章对其兴趣不大也就可以理解了。

时间来到了1904年以后,清廷内部总算意识到了这一款机枪的强大,开始仿造,而到了1911年,四川兵工厂成功仿制11挺,然而也就是在此时,清廷轰然倒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80年光绪陵墓开挖,考古队打开后先是作呕,为何之后又集体沸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光绪墓地全景照片,光绪墓发掘宝贝,光绪墓在哪里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漫长的历史也让中华大地诞生了许多辉煌的文明,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文明大都消失在时光中,人们只能通过考古来研究他们的存在。而考古学中古文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这些文物都是古人使用过的东西,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一般来说每一个古墓内部都有大量的文物,这也是新中国

  • 1872年清朝彩照:珠圆玉润的正室夫人,卖红薯的小男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真实彩照,清朝20张老照片,清同治年老照片

    图为一组拍摄于1872年的清朝彩照,本组珍贵老照片是由一位名叫汤姆逊的英国摄影师在中国游历期间拍摄完成。这组罕见的彩照中不但有清朝时期珠圆玉润的正室夫人倩影,亦是可以一窥清朝末年卖红薯的小男孩是何等的凄楚可怜。这是清朝末年一位撑着红色油纸伞男子的留影旧照,老照片中的男子身形消瘦如柴,穿着淡蓝色青布短

  • 1896年李鸿章访美,30艘军舰开道,全程身穿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作为清朝晚期的朝廷重臣,与“铁血宰相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这一组照片记录的是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期间,因为非常重视这场访问,他全程穿着“黄马褂”,同时还受到了美国总统的接见,可谓是受到了空前的待遇。李鸿章在1896年8月28日抵达美国纽约。美国为了迎接李鸿章,在港口并

  • 100多年前清朝老照片:每一张都无比揪心,康乾盛世就是个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女性高清老照片,清朝极简史图片,清末老照片合集

    一百多年前很多西方的商人传教士来到我国,他们对这片古老的土地充满好奇,于是用照相机记录下来了当时最真实的芸芸众生,和电视剧演绎的不同,真实的清朝可谓是民不聊生,图中的这两个小孩,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没有父母亲人的照顾,只能通过乞讨为生,清末常年战乱,很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清朝光绪年间因为自然灾害频发,

  • 15岁宫女爬上龙床,为56岁的雍正生下皇子,死后乾隆为她罢朝3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有几个孩子,雍正死了妃子陪葬吗,乾隆对雍正登基的帮助

    清朝的时候,宫中的女子要通过重重的考核,除了要符合宫规之外,还要考虑到出身的尊贵,一般都是十三、十四岁的高门贵女。但是,万事皆有例外,一个十五岁的宫女,有幸登上了皇帝的龙床。多年后,她还为五十六岁的雍正生下了一个儿子,此女死后乾隆还为她罢朝三天。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谦妃

  • 13岁少女被顺治纳入后宫,却主动要求殉葬,死后获得康熙追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治皇帝死因揭秘,顺治死后谁殉葬了,顺治历史讲解

    贞妃董鄂氏是一个来自于满洲正白旗的旗女,父亲为轻车都尉巴度,其实,贞妃能够被选入后宫,与一个女人有很大关系,这个女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从资料显示,贞妃的父亲巴度与董鄂妃的父亲鄂硕乃是堂兄弟关系,因此,这贞妃应该是董鄂妃的堂姐妹。那么,贞妃又是何时入宫的呢?这一点,史料中没有记载,估计是在董鄂妃入

  • 1912年时,清朝选择退出历史舞台,它为何不到关外建立新政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清朝呢,结局远没有元朝那么幸运,直接在1912年的时候,选择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并未跟元朝一样,跑到关外去建立新的政权。那么,清朝的这一做法为何会跟元朝大相径庭呢?其实,内中原因还是挺复杂的。一、关外汉人势力较大,且本就为数不多的满人也加入了反清阵营。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并未将大量蒙古百姓迁入中原,

  • 11岁少女被康熙宠幸,生下两名皇子,死后还破例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最宠爱的小儿子,康熙的妃子有哪些,康熙55位妃子中哪位最好看

    康熙初年,清朝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然而朝中局势却变得紧张起来,首辅索尼年迈经常不上朝,遏必隆首鼠两端,苏克萨哈孤掌难鸣,由此便出现了鳌拜尾大不掉之势。此时,睿智的孝庄太后希望能够借助康熙的大婚来解决这一困境。在选定皇后的过程中,孝庄打破了自立国以来皇后皆出自蒙古科尔沁部的惯例,将目光转向了朝中

  • 12岁乾隆初次见康熙,惊得康熙放下手中酒杯,小乾隆有何独到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和弘历趣事,乾隆和康熙名气谁大,康熙和乾隆的图片

    康熙与弘历的初见发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春天,当时的康熙应该是在圆明园赏花。这时候雍正带着年仅12岁的弘历来拜见康熙,康熙和乾隆爷孙二人,被后人称为清王朝最厉害的两位人物,二人也被后世称为“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千年帝王朝代最后的盛世。言归正传,康熙来到圆明园之后,父子二人品茶赏花,闲聊家常

  • 1901年清朝皇宫老照片:紫禁城荒凉破旧,翊坤宫繁华褪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京清朝全景老照片,100多年前的紫禁城,60年代的紫禁城

    图为一组拍摄于清朝1901年的北京皇宫老照片,彼时正值八国联军占领清朝北京之际,当时一名叫小川一真的日本摄影师来到北京,在乱世里拍摄了一组紫禁城皇宫的建筑照片。这组老照片中不但可以一窥清朝末年荒凉破旧的紫禁城真实风貌,亦是可以看到繁华褪去的翊坤宫是何等模样。这是1901年紫禁城里的保和殿留影旧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