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太公是一代名臣,为何周武王不让其辅佐下任君主,而另用他人呢

姜太公是一代名臣,为何周武王不让其辅佐下任君主,而另用他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4/1/18 22:13:39

姜子牙没有辅佐周王室,有人就说了,一定是周王室嫌弃姜太公太老了,所以就没有安排他去辅佐。但是你要是细细考究历史,你就会发现,周武王并不是嫌弃太公太老,而且姜太公也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史书记载,姜太公活到了139岁才去世,但是这个数是否真实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是毕竟历史人物记载总要夸大一点事实才能够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伟大,就像史书中还记载,神人彭祖活了800岁,着一听就是假大空的记载,哪有人真的可以活这么久呢?但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姜太公确实活到了周成王去世之后了,不仅见证了周成王,还见证了周康王继承王位六年,之后他才去世,姜太公也确实很长寿。

在周朝姜太公的声望是很高的,那为什么周成王不让姜太公去辅佐后代呢?有人就说没让姜太公去辅佐,是因为他就是一位分封诸侯,姜太公有自己的封地。大家都知道,周王室实行的是分封制,对姬姓宗王室还有有功的大臣会进行土地分封,而且让这些大臣和宗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土地,定期汇报工作。姜太公被封的是齐国,而且姜太公的治理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仅仅只用了五个月就把自己的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和其他诸侯相比最快最好的一位。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也是第一个向周王室复命的诸侯。所以,在当时,他也深受周王室的青睐,也被留在了镐京。而且是一直留在身边,也没让他回齐国去治理他的封地,那么,姜太公在京城,而且一直呆在镐京直到周武王去世也一直在,为什么没让他继续在京城辅佐周王室呢?这样才华出众的人晾在一边多么可惜。

而且姜太公还是周武王的岳父,怎能不信任自己的岳父呢?所以不得不让人猜疑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周武王不信任姜太公还体现在很多处。比如我们提到的周武王赐姜太公的那一块封地齐国,在当时齐国是在东夷地区,是最边远的地区,我们一直说齐国富饶那也是在春秋之后才富饶起来,春秋经过管仲的治理使齐国富庶起来了。但在当时的西周,齐国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土壤贫瘠不说,还有一段历史呢,西周初年当时商纣王和他的儿子叛乱就是在东夷,东夷和齐国很紧,所以这个地方还经常有战事,因此,齐国是个很危险的地方,那为什么周武王将这样一块封地封给姜太公呢?

其实,姜太公留在镐京也是周武王的意思,不过姜太公留在了镐京,他的嫡长子也在镐京。这也是西周的分封制的一种。为了防止诸侯国们渐渐强大,所以就让他们领取封地的同时,还有留下诸侯的儿子在镐京,其实就是留个人质,怕诸侯造反。但是,其他诸侯都留的是其他的儿子不是嫡长子,偏偏姜太公和他的嫡长子留在了镐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姜太公自动要求还是另有其他,历史也没有记载,我们无从知晓,不过,有很大可能就是周武王提防着姜太公。

姜太公的治理能力,周武王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拿封地来说,而周公却花费很多年的时间才回来向周王室汇报,这也在侧面展示出了姜太公才能太过出众,也已经威胁到了周王室的存在,所以周武王一定有所隔阂,他的能力很强,但是周武王就是不重用他,而是选择周公来辅佐。就是害怕有一天周王室不是周王室,而是姜王室了。

西周的分封制还是有很多弊端的,但是周朝强调礼乐制度,儒家也进一步将之美化,就把一些事实给美化掉了,所以也是这种分封制造成了后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局面。

更多文章

  • 我国史上唯一不被认可的王朝,已延续471年,你知道是哪个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最丢人的王朝,中国古代统治最久的王朝,中国历史中存在最长的王朝

    中华、中国、华夏都是我们国家的代名词,其中华夏的夏就取自夏朝。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而且改变了“公天下”的传承制度。政权进入了“一家之姓”的时期,夏朝的世袭制也影响了之后的王朝。夏朝作为第一个诞生的王朝,它的地位非同一般。中国人对夏朝的有着特殊的归属感,因此,以夏来命名我们的国家是很正常的。不

  • 截教最悲情战将是谁?实力完爆姜子牙,元始天尊却早已设定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截教人物排名大全,封神榜截教十大最强阵型,截教首徒乌云仙

    本篇,我们来谈一谈《封神演义》里的悲情人物闻太师。《封神演义》四十一回,商汤针对西岐的围剿行动接连失败,闻太师终于坐不住了。在这样严峻形势下,他决定亲自上阵,一举剪除西方毒瘤。但此番出阵,似乎不太顺利。其间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发生在临行之前,当时商汤搞了一场浩大的阅兵礼。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极大地

  • 我国史上唯一不被认可的王朝,已延续471年,国号成中国人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最丢人的王朝,中国古代统治最久的王朝,中国历史中存在最长的王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一直说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耳熟能详的是秦汉唐宋元明清,其实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那就是夏朝。这个夏朝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非常重要,以至于在所有中华人的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那么夏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历史上对其的描述非常少,以至于很

  • 惊世发现!夏朝与华夏民族发源地找到了,颠覆中华民族起源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朝文明起源随州,夏朝的起源纪录片,中国夏朝起源

    (作者:赵辉)华夏民族的起源,中华文明的最初形成历程,至今仍是困扰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谜。轰轰烈烈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结束,但夏朝国都以及华夏民族起源等问题仍没得以彻底解决。夏朝的历史与夏朝历史人物的存在,在中国古人的记忆中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近百年来疑古思潮的存在以及考古工作在夏文化遗存寻找中的一无

  • 姜子牙一共封了七位大帝,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的权力都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也完成了辅佐西岐的使命,回到了岐山,决定登上封神台,举行封神仪式。按照元始天尊所述,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称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所以这封神榜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按照高低贵贱之分排列,既有上等神灵,也

  • 中国古代夏朝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距今多少年,夏朝10大美女,夏朝至新中国成立完整版地图

    夏朝疆域夏朝是部落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部落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

  • 姬昌回到西岐为何急匆匆的建造灵台?灵台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姬昌西岐最新消息,姬昌会回到西岐吗,姬昌回西岐完整视频

    后来散宜生用金银财宝贿赂费仲与尤浑,让他们在纣王面前说了一番好话。纣王终于赦免姬昌归国。历尽千辛万苦,姬昌终于回到西岐。但回到西岐,姬昌什么也没做,倒是首先提出要造一座灵台。文王曰:孤思西北正南欲造一台,名曰:灵台。孤恐上木之工,非诸侯所宜,劳伤百姓。然造此灵台,可以观灾祥之兆。此处就显示出了文王的

  • 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 周朝天下800年, 周文王: 我犯了一个致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王周文王,关于周文王的资料,周文王做了什么错事

    帮助周朝建立的姜尚公了,姜子牙本是一个隐世的智者,在山水之间垂钓,他的鱼钩是平直的,人们都说他傻,但是他的大智慧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殊不知有鱼上钩之日,就是他出山之时。但是周文王去请老先生出山的时候,姜子牙白发苍苍的坐在河边,就说自己腿脚不好,看这个贵公子会不会放下身价来背他,如果不肯的话,说明这

  • 周文王姬昌,真的不想反商?但无意间的几个举动暴露了他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文王姬昌现在怎么样,周文王姬昌几个老婆,周文王姬昌之死

    之后,姬昌又对姜子牙说了一番话,十分郑重的对姜子牙说道,孤有一言,切不可忘。倘吾死之后,纵君恶贯满盈,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违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见。”说完,姬昌流泪满面。子牙跪而启曰:“臣荷蒙恩宠,身居相位,敢不受命?若负君言,即系不忠。”姬昌临死之时,思考的也是不能反商,这让人看来,他

  • 山西出土一破陶壶,上刻俩符号成稀世国宝:夏朝前果然存在一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个破损的陶壶,因为上面刻了两个字符,成为了稀世珍宝,并且这个破旧的陶壶还向西方国家证明了我国商朝之前确实还有其他朝代!这个破陶壶有何来历?壶上所刻的两个符号又是什么寓意呢?1982年,考古专家在山西发掘陶寺文明的垃圾堆时,无意间从垃圾堆中发现了一个残破的陶壶,陶壶本身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但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