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界军事战争史-086》淝水之战

《世界军事战争史-086》淝水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1/19 12:49:31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发生于淝水(淮水支流,在今安徽寿县境)的一场战争,前秦主苻坚为实现全国统一,对东晋发动了一场封建兼并大战。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北方进入历史上所谓的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十六国(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夏、汉)时期。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氐族人苻健在长安自立为大秦天王,次年称帝,史称前秦。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健之侄苻坚即位,抑制不法贵族和地方豪强,恢复生产,兴修水利,缓和民族矛盾,仓库充盈,兵强国富,使前秦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在此基础上,苻坚着手北方的统一战争。以太和六年(公元371年)至太元元年(公元376年),苻坚用6年时间进行征战,实现了北方的统一。随后,踌躇满志的苻坚立即着手统一天下的事来,位居江南的东晋王朝成为苻坚的主攻目标,淝水之战由此开始。

战前的前秦虽统一了北方,称雄一时,但因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民族矛盾仍旧尖锐;加之前秦连年用兵,国力受损,兵疲民困,理应休养生息,解决好内部矛盾,充实国力,然后再行对南方作战。但苻坚却被北方征服战争中的一连串胜利冲昏头脑,目空一切,急于一统天下,对东晋发动战争。

在东晋方面,朝政大权此时被北方大族谢安控制。谢安是当时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东晋朝廷"君臣辑睦,内外同心",国内生产有了发展。为增强军事实力,谢安还命其侄谢玄招募并统领数万名青壮年组成的兵士,驻在广陵(今江苏杨州),是为北府兵。这些士兵多为北方流民,因北方胡族争战,致使他们有家难归,流亡京口江苏镇江一带。他们对北方胡族政权有国破家亡之恨,因此在与之作战时十分勇猛。在淝水大战前,东晋具备有一定的抗击前秦的实力。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春天,苻坚派遣其子符丕做统帅,统兵17万,进攻东晋的襄阳;另遣大将彭超,率军7万,向东晋的彭城(今江苏徐洲)、淮阴和盱眙进击,从三个侧面配合符丕的攻战。由此拉开了前秦对东晋的战争序幕。

这年四月,符丕的17万大军向汉水北面开进。到达之后,符丕命令石越强渡汉水,石越率5000骑兵乘筏渡江,很快渡到南岸,占领襄阳城外郭。不久,主帅符丕和其他秦兵也全部渡过江来,不分昼夜地攻打襄阳城。襄阳守将朱序带领晋军将士奋力抵抗,屡败秦军。朱序之毋还组织城中妇女构筑一道内城(夫人城)加固城防。由于军民齐心协力,襄阳城守卫战持续一年之久。苻坚恼怒不堪,命令其子如期攻下襄阳,否则以军法论处。苻丕亲自督军,拼命强攻,最后利用朱序一时疏忽,加之奸细作内应,才将襄阳攻破,朱序被俘。东晋的西方防线被攻破。

与此同时,秦兵还对东晋的东方防线进行攻击。一开始,秦军顺利攻下彭城、淮阳、盱眙诸城,后来,谢玄统领北府兵进行反击,连败秦兵,打退秦兵的进攻,解除三阿之围,收复盱眙和淮阴,迫使秦兵退到淮水以北。

苻坚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仍坚持要把对东晋的战争进行到底。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十月符坚在长安的太极殿召开文武官员参加的御前会议,就进攻东晋一事进行谋议。以丞相苻融(苻坚弟)为首的朝臣等人均反对伐晋,但苻坚仍一意孤行,于第二年七月正式颁布进攻东晋的命令,立即在全国征兵调粮。八月,将征集到的各州兵马作如下部署:丞相兼征南大将军苻融统领步骑25万作为先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幽、冀之兵集中彭城,向南进发;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理益州和梁州的军务,顺江而下;苻坚亲率主力部队从长安出发,开向寿阳。各路大军共约百万之众。九月,苻坚到了项城(今河南项城),与此同时,苻融的先锋部队已到颍口(今安徽颍上县东南的正阳镇),向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锁寿阳(今安徽寿县)展开了进攻。

苻坚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东晋,晋廷迅速作出防御部署:孝武帝任命宰相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统筹全局,布置防务。谢安命谢石(谢安弟)代理征讨大都督之职,指挥全军;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谢琰(谢安子)、桓伊等率北府兵8万赴淮南迎击苻坚的主力军;另派胡彬率5000人增援寿阳。

十月,胡彬的水军还未到寿阳,便闻讯苻融攻破寿阳,不得不把队伍集结于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以待谢石的军队,不料迅速被苻融包围。

与此同时,苻融又派梁成、王坚率5万军队控制洛涧(洛水淮水处,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封锁淮水,阻止东来援救的谢石、谢玄。谢石只好在距离洛涧25里的地方将8万军队驻扎下来。

再说晋将胡彬被困硖石,军粮不继,形势严峻,不得不派使者向谢石求援。不料使者被秦军所获,泄露了东晋军情。苻融得知对方缺粮,连夜派人密报苻坚。苻坚大喜,决定趁机击败对方。他将主力大军留在项城,自己亲率8000轻骑直奔寿阳,并让原东晋的襄阳守将朱序到谢石处劝降。朱序虽然身在秦营,但仍心向东晋。到了晋营之后,他密告谢石改变"坚守不战,以老敌师"的战斗方案,应趁现在秦军大队人马未集之时,迅速出击,攻敌前锋,挫其锐气,最后全面战胜敌人。

谢石与谢玄、谢琰共同研究了朱序的密报,最后决定采纳朱序的意见,转守为攻。先派勇将刘牢之率5000北府兵袭击洛涧的梁成部队,以扫除晋军前进的障碍。刘牢之率勇士们连夜强渡洛涧,冲破秦兵的沿岸阵地,杀进敌营。梁成从梦中惊醒,仓惶披挂上马,吩咐部下迎战。但秦兵被对方的突袭弄得措手不及,北府兵猛冲猛杀,斩秦将梁成歼灭秦军1.5万人,其余秦军败退,晋军夺取洛涧。谢玄和谢石听到胜利的消息之后,立即指挥各路军冲向淝水东岸,与对岸的苻坚之兵相对峙。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淝水东岸晋军的动静,只见对方临水扎营,队伍严整,刀枪闪闪发光。再转过身来,向寿阳城北面的八公山望去,山上的草木被风吹得不停地摆动,误以为那些草木也是晋兵,不禁暗自吃惊。于是斥责苻融说:"这分明是强敌,怎能说他们兵力弱小呢。

秦兵在淝水西岸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过河去。为此,谢玄派人至秦方要求渡河过去与之决战,条件是秦军后撤一段距离。苻坚想趁秦军渡到淝水中间时,出兵消灭对方,因此,答应了谢玄的要求,下令秦军后撤。秦军大多是被强征来的北方各族士兵,本来就不愿为氐族贵族卖命,如今一听到苻融的撤退令,马上趁机逃奔,不可复止。谢玄同谢琰、桓伊等率8,000骑兵,渡河猛追秦兵。苻坚见势不妙,命令苻融下令停止撤退,回身作战,但根本无效,后退的秦兵已难住脚。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争相逃命,迅速崩溃,苻融飞驰军中,企图阻止秦兵后退,不料坐骑被乱军冲倒,连人带马倒在地上,被追赶上来的晋军杀死。秦军失去将帅,纷纷溃散。晋军趁机追杀,直到青冈(今寿阳西北30里处)方才收兵。

苻坚在寿阳城外目睹前线情景,惊恐万状,立刻上马逃命,被一支流箭射中肩膀,血流不止,但不敢停留,拼命逃奔,渡过淮水。到淮北时,收拾残部,只剩1000多骑兵。他带着这1000多人到了慕容垂那里,这里的3万人未受什么损失。一齐赶回洛阳时,只有十几万人了。

淝水一战,晋军全胜。打扫战场时,仅牛、马等牲口就缴获10万头,还获得了不少兵器、盔甲和粮食;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被晋军收复,朱序也回到东晋。此战对以后南北朝对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

秦军败于东晋的主要原因是:秦军兵力虽多,但其成分复杂,且多来自被苻坚征服之地。这些士兵根本不愿替苻坚卖命,是被动地走上前线的;而东晋虽只有8万军队,但在作战中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援和拥护。

苻坚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兵力分散,盲目深入。在临战指挥上也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当大军进驻寿阳后,迟迟不进兵;在了解到对方实情后,未趁机大举进攻,把希望寄托在降将朱序身上,企望东晋被秦军声势所吓倒;洛涧丢失之后,也未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为对方打开通道创造了条件。而东晋统帅则能根据战情变化随机应变,适时进攻,并利用苻坚的失误采取相应的对策,狠狠地打击敌人,取得彻底胜利。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更多文章

  • 得到隋朝皇后宫女几千人的窦建德,做的这件事,最终害死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窦建德之死,故城窦建德遗迹,窦建德葬于什么地方

    在隋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中,各路英雄豪杰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乱世之中,有人有胆就是草头王,但能赢得最后胜利的,一定是非凡之人,不但各种条件都要合适,而且还要运气很好。隋朝末年并不是一个好时代,因为英雄实在是太多了,但熬到最后的,却只能有一个,所以不管你是多大的英雄,最后胜利的都不是你。这里面最让人惋惜的并

  • 徐世绩以官爵赎命,李世民对降将历来宽仁,为何留不下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徐世绩简历,单雄信为什么要骂徐世绩,徐茂公是徐世绩吗

    《旧唐书》: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资治通鉴》: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那么,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虏单雄信之后,为什么对其痛下杀手?即便是徐茂公劝阻,也没有能挽回善雄性的性命呢。我们从单雄信的生平所做之事,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其一,冷血在隋末,翟让在瓦岗山打出

  • 开膛破肚,生取其胆!武家子弟如此残暴,难怪武则天不传位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浅谈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武则天杀了整个武家多少人,武则天时代武家谁当权

    有人说,武则天传位,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悖论。因为她是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生出的孩子都随父姓,也就是武则天的孩子继承的是李家人的政权。如果传位给武姓人,那么只能是非亲生骨肉的侄子,正如宰相狄仁杰所言,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所以,狄仁杰被认为是

  • 开放的唐朝,现代人都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的自由程度,唐朝人们真实生活,现代人对唐朝的感受

    唐玄宗与杨贵妃(影视剧照)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是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在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出现了六个盛世,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中国人聚集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足以可见当时唐朝的影响力。唐疆域图(来源网络)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当

  • 建国后的“武则天”?一女子在山东登基称帝,并专找童男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许是因为皇帝的诱惑太大,这就导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都尚且有些想要当皇帝的人存在。不过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国山东,竟然有一个女子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还专找童男纳入后宫,那么你知道她最后怎样了吗?女皇帝据悉这位建国后称帝的女子叫晁正坤,是山东安丘人。彼时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很多地方还没有进行教

  • 帝王如何大赦天下?李世民行为引发热议,玄武门290名特级死囚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事件真相,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后活了多少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间

    然而,李世民在历史上却是一位百变帝王。他在位期间的仁政更受世人的推崇。他曾在历史上大赦天下,放出二百九十名特级死囚回家过年。专家表示李世民大赦乃千古第一人。其实李世民的仁德之举,是受到了一个大胆县官的启发,这个传奇人物名叫唐临。唐临在那场浩大的玄武门事变中广受牵连,本来是宫中右卫率府铠曹参军的他被外

  • 工人挖出武则天孙女墓,墓内仅一块石碑,却揭开了唐中宗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960年武则天孙女陵墓,武则天唐中宗知乎,武则天孙女的照片

    我们今天就来说下武则天的孙女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幼女,号称是当时的第一美人,从小就深受父亲李显的宠爱,应该是狂宠这个小女儿,因为小时候的安乐公主非常的可爱,为此深的父亲李显的喜欢。我们知道一度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为此李显却认为自己对女儿安乐公主很亏欠,所以就更加的宠爱她,为此也从而养

  • 已经76岁的唐玄宗,面对儿子送来的百名宫女,两年后便衰竭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玄宗的功过,唐玄宗的十大错事,唐玄宗被处死原因

    自古就是“一入皇宫深似海”,权力就像一味毒药,使人上瘾,使人变得疯狂。在中国古代强大的唐朝,皇室的人对于权力的欲望更是变得没有人性,亲情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只有权力才能带给他们快乐,对于皇室中的人来说权力更像是一个护身符,可能就会保护你的生命。即使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晚年的时候也开始犯错,

  • 张婕妤尹德妃二人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如何处置的她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杀了张婕妤吗,尹德妃与李世民的关系,张婕妤尹德妃结局

    张婕妤,李渊的内宠,和李世民的矛盾爆发点是因为一块良田。当时她看上了一块田,并仗着自己受宠,请求高祖把这地送给她父亲。但是,当李渊的赐田手诏到达时,李神通已经先一步将田弄走了,背后离不开秦王的支持,因为此人是秦王的叔父,他不肯把田让给张婕妤的父亲。对此,张婕妤非常生气,便到皇上面前告李世民:“皇上您

  • 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是怎么死的?金石丹药只是催化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怎么治贞观盛世,贞观皇帝李世民,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发生的大事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他的强悍无处不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却在五十来岁就离开了人世,很多人认为李世民的死是非正常死亡。而且和李世民亲政高句丽有很大的关系。645年,李世民亲率六军攻打高句丽,此战取得了胜利,攻占了数座城池,杀死高句丽人数万人,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攻灭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