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明亡了都有大量汉人殉国,大清亡了,为何旗人勋贵殉国仅7个?

宋明亡了都有大量汉人殉国,大清亡了,为何旗人勋贵殉国仅7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22 17:07:09

大清亡了

许多人都曾听说过,在宋元或明清交替之际为气节而殉国的悲壮故事,无论是文天祥慷慨赴死,大宋官员与百姓崖山赴难,还是史可法英勇就义,百姓誓死不留辫,都体现出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流行的节义观。如果中国一直按原有的路子走下去,那么当大清为下一个反叛者所取代的时候,我想也应该重现“崖山赴难”这样的情形,但现实却是,大清亡了的时候,满清贵族们却选择了一条“精致”的路。

宋元之际的崖山海战,无数将士官员为大宋殉国

一、不堪一击的大清朝

武昌起义的发生十分偶然,而且这次起义并不比之前所发动的十数次起义具有更多的优势,大清虽然折腾变法仅十年之久,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但还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那么为何在武昌起义之后,大清却呼啦啦大厦将倾,在几个月后就宣告灭亡了呢?

官员集团与贵族群体向来是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维护现有政权最强势的一批人,但就在革命爆发之后,为国殉节自杀者是少之又少,大清朝二品以上满清贵族共有48人,没有一个人为国殉节。这其中包括资政院总裁溥伦、海军大臣载洵、庆亲王奕劻、庄亲王载功以及诸多王公、贝勒,这些大清皇族是核心权力的掌控者,268年大清朝最后的脸面,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走殉节这条路?

资政院总裁溥伦

身处北京城的贵族们无人殉节,那么远在各地方的封疆大吏中的旗人贵族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政权鼎革之际,为大清殉节的督抚只有3人,分别是时任闽浙总督松寿、时任山西巡抚陆钟琦、时任江西巡抚冯汝骙,而就在这“稀少”的3个人里,为旗人贵族者也仅松寿一人而已。其他旗人督抚也有因革命而死的,例如时任湖广总督端方便被革命党抓住后处死,也勉强算的上是为大清殉难。

除地方最高长官督抚之外,为国殉节的还有5个人,他们是西安将军文瑞、福州将军朴寿、伊犁将军志锐,和广州两任将军孚琦、凤山,其余或被杀或投降。总而言之,在中央与地方高官群体共53人当中,除却冯汝骙与陆中琦两位汉人督抚之外,满族贵族当中选择为大清殉节的也不过仅端方、松寿两位总督与五位将军,仅7人而已。这种情况与大明朝相比可谓是少得可怜,就这一点来看,大清真的是不堪一击。

端方

二、“存活于世”的贵族们

既然只有很少一部分选择死亡,那么大部分满清贵族又是如何存活于世的?面对大清的覆灭,他们大多默认了旧朝已亡的现实,虽也有一小部分人积极迎合新建立的中华民国,但大部分人选择隐忍不发。许多人对大清的灭亡不太当回事,照样与往常一样悠哉地生活在北京城,继续过有钱有闲的日子。

例如曾担任过户部尚书的荣庆,就在日记中说自己“野服间如海上鸥,不谈世事自清修。山中宰相何人识,镇日摊书懒下楼”。这其中既表达自己优哉游哉不问世事的佛系态度,也表达出对自己荣耀生涯的追忆,但无论如何,就是没有对大清王朝的追忆与愤慨。

满洲贵族

还有曾担任过工部尚书的绍英,也在日记中写道,袁世凯已经答应履行大总统职位的义务,必定会对大清皇室多有优待。他竟将此看做是大清朝200多年国运所遗留下来的福报。总而言之,这批人虽对民国抱有怨言,但总体来说并没有产生太多的不满,对王朝更迭采取了佛系的态度。

还有一部分人,并不像绍英他们那样淡然处之,他们在革命之后隐忍不发,伺机东山再起,复辟大清,如善耆、升允等人。他们在大清尚存时便是清末新政当中的强硬推行者,又是少壮派贵族,对大清复辟抱有希望。为此善耆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是亲王当中唯一一个没签字的贵族成员,他此后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前往旅顺,在东北多次发起复辟大清的行动。

三、为何如此佛系?

为什么最应该关心大清命运的旗人贵族,在革命后表现得如此“佛系”呢?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革命党人发起的武昌起义,许多满清贵族已经产生了一种大清即将灭亡的预感和心理准备。起义刚刚爆发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把此次起义当回事,但当革命党人攻占武汉三镇并且全国各省纷纷相应时,他们意识到光凭大清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解决,必须寻求外援。

但当列强明确表示不参与这场中国内部的争斗时,许多没有主见的贵族们已经无力解决革命党发动的起义,老牌亲王奕劻,更是在御前会议上直接提出“逊位”的建议。

满洲贵族

第二点原因便是,皇族成员并不打算与大清朝一损俱损,当隆裕太后请求诸位王公大臣拿出家产以抵抗革命党人时,没有几个贵族真的毁家纾难,反而像奕劻等人,忙着将家产转移至安全的地方,以便于在大清灭亡之后能够继续过体面的生活。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很多,这也难怪没几个人为大清殉难。

隆裕太后

文史君说

中国儒家思想当中的节义观传承数千年,这使得历朝历代都涌现出无数毁家纾难、慷慨赴国难的仁人志士,但到大清崩溃之际,在这个思想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却很少有人再为大清殉节。以现代人的角度可以说这是文明的一种“进步”,但以当时人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大清亡得实在是“寒酸”。

参考文献

严昌洪、马敏:《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孙燕京,周增光:《辛壬之际旗籍权贵集团的政治心态》,《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她是《延禧攻略》的反派,历史上活到96,雍正封妃,乾隆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延禧攻略最厉害的妃子,延禧攻略历史人物分析,延禧攻略哪个妃子最善良

    耿氏出身不高,所以她没能以福晋的身份成为雍正的枕边人,她嫁给雍正后仅当了个格格,这个格格相当于民间大户人家的小妾,也就是说她在府邸的地位并不高。不过虽然没有得到雍正的特别宠爱,但耿氏并不自怨自艾,她的性格落落大方,而且不喜欢和其他女子一样一天到晚的争风吃醋。而且耿氏还有个特殊的才能,就是作为女子的她

  • 彭州惊现一宋代“藏宝坑”,考古挖掘后:金银器351件,国宝115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出土大量黄金文物,宋末出土文物,探索发现宋代文物

    而作为我们中国老百姓,要始终记住一点,那就是要保护自己国家的文物,好在确实如今不少文物的发现都是和百姓有关,老百姓发现文物大部分都选择了主动报告有关部门,然后主动上交,这种精神品质比多少钱都值得可贵。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四川彭州,那是还在1993年的时候,当时彭州闹市区正在进行道路的修建,自然

  • 张玉娘:她的词比李清照更婉约 她的爱情比梁祝更凄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玉娘个人简历,张玉娘诗词,张玉娘和李清照谁漂亮

    《张玉娘:她的词比李清照更婉约,她的爱情比梁祝更凄美》主要描写了宋代著名女词人张玉娘短暂的一生和感人的爱情。张玉娘,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但她的词,让人想到李清照,她的爱情更让人不由自主想到绝唱一般的梁祝,感人中藏着凄美,凄美中又流露绝望。这曲爱情之歌,注定被千古流传。本文由女作家华之授权发表,未经许

  • 张居正抄家:一个奇葩引发的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被抄家下场凄惨,张居正抄家真相,张居正为什么要抄家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原创-NO.1227作者:营三千审核:喵大大 编排:风晓暮万历十二年,曾经权势通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在荆州的老家遭到查抄。事实上,这次抄家,不但令人震惊,而且极其惨烈。张居正的儿子们遭到严刑逼供,长子张敬修自缢身亡,其弟张懋修两次自杀未果。张敬修的妻

  • 张献忠岷江沉宝黄金印章被专家估价3亿,老农捡到为何被判重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献忠江口沉宝完整视频,张献忠印章值多少钱,张献忠岷江口沉银图片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生活无以为继的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对腐朽透顶的大明王朝,最后,形成两支势力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分别是李自成和张献忠。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破西安,继而征服整个陕西,控制了榆林、延安、庆阳、绥德等明朝边防重镇,建立起以“陕西为核心根据地”的割据“王国”,建立起大顺政权,年号“永

  • 开封府有个恶人郑屠,无恶不作,然而包拯竟然置之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包拯开封府,河南开封府包拯的故事,开封府电视剧包拯瞪眼到几集

    包拯。包青天明辨是非,秉公执法,白审阳,夜审阴,几乎所有宵小之辈在开封府都不敢造次的。但凡事总有例外,开封府一个杀猪的屠夫,恶贯满盈,人尽皆知,但包拯对他竟然置之不理。屠夫姓郑,因而人们都叫他郑屠。开封府本地的居民都知道这个郑屠原本是一位教书先生,而后不知道因为何事,变得恶贯满盈了。但他是大恶不犯,

  • 张献忠将宝藏沉江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献忠30亿宝藏图片,张献忠15亿宝藏,张献忠宝藏在什么地方

    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张献忠是不亚于李自成的一位义军领导人。他不仅攻克凤阳、毁坏皇陵,甚至还建立了大西政权与明廷和清廷进行抗衡。张献忠有太多的奇闻异事和民间故事流传后世,除了屠戮蜀地和隐姓埋名以外,恐怕就要数“江中沉宝”这个故事最具知名度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关于张献忠沉宝的这段故事。“石龙对石

  • 张居正和李太后有私情?历史并非如此简单,李太后几招搞定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居正和李太后有孩子吗,李太后和张居正是什么关系,李太后讲张居正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前言导语野史一直传言李太后和万历首辅张居正有一腿,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作为万历的生母,虽然地位尊崇,但隆庆皇帝驾崩的时候她还不到30岁,可谓风韵犹存。而且张居正的成功上位确实得到了李太后的大力支持,不光如此,关于张居正和李太后的“私情”,还有一段记载: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

  • 张献忠多有钱?专家动用20台抽水机挖掘,宝藏数量亚洲排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献忠30亿宝藏图片,张献忠江口宝藏视频,张献忠四川藏宝

    说在水下面,有一个宝藏库,是当时明朝末期,农民领袖张献忠留下来的,里面的宝藏数不甚数发现藏宝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江口镇,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地的一名老农向往常一样,在河边打捞捕鱼,突然之间一个闪着微弱的光亮的东西,吸引了老农的注意,他捡起来之后,发现这个东西挺有重量,因此老农联想到了岷江的一个传闻,

  • 张献忠“金老虎”被盗,盗墓贼卖出近800万,刚刚暴富却被抓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献忠江口沉银案侦破,张献忠沉银被多少人盗了,张献忠盗宝

    据统计,张献忠沉银遗址中出土了4万多件文物,像银锭、金、银币等等,其数量可以说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估计当时这里的人知道彭山区江口镇有这么一座宝藏,肯定是懊悔死了吧!张献忠沉银遗址确实就是张献忠遗留下的宝藏,当年张献忠被打败之后,就开始带着自己搜刮来的财富出逃,后来为了可以东山再起,就决定先将宝藏给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