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05年乾隆“裹尸布”被9万拍卖,3年之后值6500万,又过2年被卖1.3亿

05年乾隆“裹尸布”被9万拍卖,3年之后值6500万,又过2年被卖1.3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76 更新时间:2024/2/4 17:48:38

2008年,北京华都饭店举行了一场拍卖会,“乾隆缂丝陀罗尼经被”以6500万的价格被拍下。

这意料之外的天价,着实让众人震惊不已。

2年后,当年6500万的物摇身一变,卖出了更高的价格:1.3亿。短短两年的时间,陀罗尼经被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渊源,无价之宝

所谓“乾隆缂丝陀罗尼经被”,究竟是什么?

缂丝,是中国古代丝织品的华美代表。“陀罗尼经被”,又称“往生被”、“陀罗尼衾”。

从外表上来看,陀罗经被与僧侣所穿袈裟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然而陀罗经被上镌刻着的经文却是无价之宝。

陀罗经被大多由白绫制作而成,其上刻着藏文或梵文的诸佛菩萨真言密咒及诸佛菩萨、金刚力士的功德名号,凝聚着佛家精华。

一般来说,经被是身世显赫之人的陪葬物。佛教徒曾说,陀罗经被可以祛病、消灾,确保生者健康长寿。

如果将陀罗经被挂在室内,可保子孙世代安康。如若盖在离世之人的身上,就可以消除他身上的孽障。

因陀罗经被常被覆盖在尸体的身上,又被称为“裹尸布”。清朝时期,陀罗经被与乾隆结下了不解之缘。

乾隆80大寿时,西藏活佛为表祝贺,特意将陀罗经被赠予皇上,乾隆兴奋之情难以言喻。

正如《清会典·葬礼》中的明确记载:

“织金梵字陀罗尼黄缎袭,绣九龙黄缎袭各一。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陀罗经被雍容华美,可见一斑。

陀罗经被作为稀世珍宝,一直是皇家的御用丝织品。

众人想要使用陀罗经被,必须请皇上谕旨,至于普通人家,并无接触陀罗经被的机会。

在清朝统治者的眼中,因陀罗经被上有众多经文,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力量”。

佛教认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在离世之后盖上陀罗经被,就能够消除罪孽,断绝一切余孽。

如此,这些身披陀罗经被的人便可以得到佛的指引,前往极乐世界。

人们曾经感叹:披上陀罗经被前往阴曹地府,爷都要礼让三分。

大清王朝,自康熙皇帝后,大多采用土葬的方式。也正因如此,陀罗经被作为随葬品被广泛使用。

乾隆对西藏进献的陀罗经被爱不释手,离世后自然也将其带入墓中。

多年来,无数的考古专家几经辗转、调查,却始终未能发现陀罗经被的踪迹。难道历史典籍中关于陀罗经被的记载,全部是凭空捏造?

1979年,考古界对慈禧清东陵陵墓展开了大规模的修复。

在挖掘过程中,人们在陵墓中发现了被破坏的陀罗经被。专家们加紧修复,众人才一睹陀罗经被的真容。

陀罗经被制作精美,上面的佛经、佛像形态各异,造型奇特,令人眼花缭乱。远远望去,颇有庄严之感。

慈禧陵墓出土的陀罗经被,恰巧验证了乾隆陀罗经被的存在。当年的乾隆陀罗经被究竟经历了什么?现如今又在哪里?

稀世珍宝,不翼而飞

清东皇陵,原本是风水宝地,这里与世隔绝,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作为历朝历代皇帝的寝陵,清东皇陵自古以来十分受重视。统治者总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修建工程,将其打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禁地。

与此同时,众多的金银珠宝跟随皇室下葬,其价值不可估量。

为了保护稀世珍宝,也为了保护皇家众人的尸首,建造者在陵墓内部打造了无数的机关。如若盗墓贼来犯,恐怕尸骨无存。

清朝皇室没有想到,最终偷盗成功的,竟然是孙殿英

民国时期,孙殿英由于囊中羞涩,无力招兵买马。为了筹集资金,孙殿英绞尽脑汁。在众人的怂恿之下,他将目光聚焦到清代皇陵上。

他采用最原始的方式,用几百斤炸药将慈禧与乾隆的墓地炸开。这种爆破的方式,完美地避开了陵墓内部的机关,孙殿英也坐收渔翁之利。

孙殿英将墓中的稀世珍宝洗劫一空,足足装了几十辆马车。然而他生性粗俗,并不知晓陀罗经被的珍贵性。

前往慈禧墓时,孙殿英看到她身上覆盖着的被子,上面的明珠熠熠生辉。孙殿英大喜过望,急忙将明珠收入囊中,却将慈禧身上的被子丢弃在一处。

如此,慈禧陀罗经被才有了流传后世的机会。

将皇陵洗劫一空后,孙殿英一直惴惴不安。尽管他百般遮掩,此事还是大白于天下。1928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按照以往的习惯阅读晨报。

浏览完报纸的内容,溥仪破口大骂:“奸贼孙殿英,竟敢掘我祖宗坟墓!此仇不报,无颜面对我爱新觉罗列祖列宗!”

原来,大清灭亡后,孙殿英便对乾隆等皇室成员的陵墓垂涎已久,最终按捺不住,带领盗墓贼挖了陵墓。

报纸刊登这一消息时,已经是孙殿英盗墓三个月后,此时的溥仪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溥仪心中气恼,提笔画下了一张《杀孙殿英图》,却仍然难消心头之恨。

《杀孙殿英图》

溥仪无权无势,更不能随意处置孙殿英。深思熟虑后,溥仪召集了清朝忠臣以及皇室子弟,分为两支队伍。

一支队伍与国民政府谈判,提出重罚孙殿英的请求;另一支队伍则赶往清东陵,处理陵墓中的相关事宜。清王朝的众人前往清东陵时,眼前已经是一片狼藉。

孙殿英直接将陵墓的入口炸开,地上淌满了水,混乱一片。慈禧陵墓中的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乾隆的陵墓也满目疮痍。

盗墓贼粗暴地揭开乾隆的棺椁,肆意移动其中的尸骸,由于乾隆与众嫔妃合葬,早已分不清尸身。

孙殿英胸无点墨,只将大量的金银珠宝、瓷器带走,至于那些价值连城的字画,则被随意丢弃在地上,被水浸湿成为了废品。

得知清东陵被炸,群众们纷纷赶来看热闹。一名老人不经意间一瞥,在地上发现了陀罗经被,也就是乾隆的“裹尸布”。

老人知道陀罗经被的珍贵之处,又担心它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便眺望四周,趁人不注意将陀罗经被叠起来放进口袋中,带回了家里。

得此稀世珍宝,老人惴惴不安,想方设法保护。他小心地将陀罗经被封在了袈裟之中,看起来与普通袈裟无异。

遗憾的是,不久后,老人突发急病离世,未来得及将陀罗经被的秘密说出。

后来老人的后人急需用钱,便将这件袈裟典当。袈裟经过众人之手,在江湖上不断流传,最终不知去向……

此后数年,文物界专家遍寻陀罗经被而不得。正在众人心灰意冷之际,转机却出现了。

意外收获

2005年,古玩业余爱好者秦先生来到了一个拍卖会。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员,秦先生的经济能力有限,只能买些不起眼的古玩。

台上的拍卖员高声呼喊着,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古董被带走,只留下了一件“清末黄缎子袈裟”。

袈裟起拍价8万,看起来却平平无奇,也正因如此,无人愿意举起手中的竞拍牌。

秦先生仔细端详着袈裟,不经意间,发现上面折射出来的金光。袈裟上没有任何的闪光物质,难道其中别有洞天?

与此同时,秦先生发现,这件袈裟是由一整块黄缎子制作而成的。然而真正的袈裟,通常是由一块块布料制成的。

秦先生抱着“捡漏”的想法,计划买下这件袈裟。以防万一,他找到了专门的鉴定公司。公司宣称,“清末黄缎子袈裟”虽没有无穷的价值,真实价格却远在8万之上。

深思熟虑后,秦先生决定买下这件袈裟。经过多轮讨价还价,他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将袈裟收入囊中。

秦先生小心翼翼地将这件袈裟摊开,借助阳光,他发现了映照出来的图画字样。秦先生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袈裟的四周剪开,果然发现了另一道机关。

整个丝织品摊开后,竟然是一条长2米,宽1.38米的被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整条被子金光熠熠。

秦先生震惊不已,尽管不知晓文物的真实来历,被子外表的不平凡性却提醒着秦先生:它远非表面上那般简单。

为了确定古董的最终价值,秦先生四处寻找专业人士。

据专家们推断,这条被子是佛教经被,上面有梵文、满文、汉字三种文字。从材质上来看,这条经被是由著名的缂丝技术制作而成。

缂丝技术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巨大,如陀罗经被般3平米的丝织品,用缂丝技术制作,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

整条被子制作精良,其时间应该追溯至明清时期,至于经被的真实身份却无一人能辨别。后来,秦先生几经辗转,找到了弘道法师。

弘道法师对于经文十分熟悉,据他猜测,陀罗经被上绣着经文,又有法师、诸位神佛的法号,必定是皇家之物。

然而仔细观察这条经被,弘道法师的面色严肃起来。秦先生疑惑不已,急忙询问其中缘由。

巧合的是,如今的弘道法师,正是乾隆的第六世孙,为爱新觉罗后人。

弘道法师问道:“这是我们老祖宗身上的东西,怎么到你手里了?”

秦先生向弘道法师说明了得到陀罗经被的来龙去脉,弘道法师长叹一口气,向他讲述了当年孙殿英盗墓皇家的往事。如此,秦先生方才知道经被的珍贵。

此后数年,秦先生又找到了众多清朝皇室后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等众多权威性专家认证,均得到了陀罗经被的肯定答复。

得知自己以9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缂丝陀罗尼经被,秦先生也陷入了活在梦境中的不真实感。

当年慈禧与乾隆陀罗经被的故事流传甚广,秦先生有所耳闻。既然慈禧陵墓中的陀罗经被被发现,乾隆陵墓中的依旧不知去向,那必然是为民间收藏家所有。

难道秦先生手中的陀罗经被,真的是乾隆时期的经被?

按照清朝乾隆时期推算,陀罗经被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经被依旧完好,图文清晰,价值连城,远超过当年万元。

2008年,乾隆陀罗尼经在北京拍卖会上展出。众人竞拍了整整11轮,最终陀罗经被拍出了6550万的价格,归持有15号号码牌的年轻女士所有。对于这个价格,秦先生却并不满意。

按照秦先生的预想,自己应该拿到9千万。正如他所说:“今天人不多,还是比预期的低了很多。”

后来,慈禧陀罗尼经作为文物被展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主角陀罗经被的身价更是一路飙升。众收藏家争相寻找,却始终不知去向。

2010年,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乾隆陀罗经再次出现在现场,手持号码牌的参与者不断举牌,势在必得。最终,一名男子以1.3亿元的天价,将陀罗经收入囊中。

1.3亿元远远超出了大众的想象,他们纷纷感慨道,当年无人问津的陀罗经被被秦先生捡漏,如今看来不仅是捡漏,还捡了一个大漏。

有市无价

众人感慨之余,不禁提出疑问,陀罗经被作为古董,固然价值连城。然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增长至上亿,却不免有些夸张。

事实上,陀罗经被真正的价值,并不在财富的显现,而体现在文化、艺术与历史的三重价值之上。

第一,陀罗经被对人们研究从前的文化资料,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详细介绍了陀罗经被:上面的梵文,以五色书写,并由神佛念经。

乾隆陀罗经被的出现,成为佐证崇彝文字的有力证据,也为众人研究陀罗经被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陀罗经被是西藏喇嘛教的圣经,在内容上承载着佛教的精华,在工艺上也再现了缂丝技术的繁盛。

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的缂丝技术已经失传。陀罗经被的出现,为现代人研究缂丝技术提供了样品。

第三,陀罗经被是一个载体,带领现代人回溯过去历史的工具。

自清代开始再现陀罗经被,中间相隔多年,文物依旧被保存完好,原本就带着历史的印记。

而西藏活佛亲自进京献礼,足以见证大清王朝的辉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陀罗经被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外交见证。

乾隆陀罗经被最终以1.3亿元的价格卖出,秦先生已十分满足。

不过部分人则持有反对意见。如今的陀罗经被有市无价,如果秦先生继续收藏,或许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对此,秦先生只是微微一笑,解释道:“捡漏虽好,然执着于物,却太不明智。”

陀罗经被工艺精美,材料珍贵,价值远远超过其他的文物……乾隆的陀罗经被以1.3亿元的天价出售,众人对它的真实去向十分好奇。

然而私人收藏家向来低调,其买主也不愿意向大众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当年无人问津的陀罗经被,如今已经成为前呼后拥的无价之宝。乾隆陀罗经被的未来,必然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1]北京日报客户端,2008年1月7日《御用陀罗尼经被昨拍6550万元》

[2]《纪实》, 2011年第04期,《东陵大盗:谁动了皇帝的陵寝》

[3]《天津政协》,2012年第11期,《孙殿英盗的宝去了哪里?》

[4]《科学大观园》,2010年第24期,《清东陵被盗财宝之谜》

[5]中新网,2013年09月28日,《慈禧遗物陀罗尼经被首面世,曾被“东陵大盗”遗弃》

更多文章

  • 1852年蓑衣渡之战:是太平天国遭受“罕见”败仗,关键一大人物也牺牲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太平天国历史,太平天国战争失败时间,太平天国军事战役

    1852年,太平军永安突围之后,先后攻击了桂林和全州。结果,太平军攻击桂林33天无功而返,虽然攻下了全州城却也消耗了11天的时间。经过44天苦战,太平军不仅没有扩大兵员和补给,自身已经陷入师老兵疲的境地。不得已太平军开始向湖南进发,于1852年6月5日来到了蓑衣渡附近。让太平军想不到的是,此时清军已

  • 11名非法传教士被杀,清朝官员对洋人领事说:要多少人头,我送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杀官大案,洋人被杀真实案例,清末被刺的官员有几个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870年的天津教案,和1892年的古田教案。与天津教案相比,古田教案并不怎么出名。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古田教案。因为此案发生后,11名传教士在福建被杀,清朝官员为平息事件,讨好洋人,甚至对洋人领事说:“要多少人头,我送来!”那这是怎么回事呢?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补碗为

  • 13岁少女被康熙纳入后宫,入宫一年册立为后,死后孝庄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祖母孝庄葬于何处,孝庄死前为什么坐在龙椅,孝庄真人画像

    孝昭仁皇后来自于清朝最有名的后族,钮祜禄氏,祖父是清朝开国大将弘毅公额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父亲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嫡母是英亲王阿济格长女和硕格格,生母是遏必隆侧室舒舒觉罗氏。此外,孝昭仁皇后有一个姑姑嫁给了清太宗皇太极为嫡福晋,不过,这位姑姑因不明原因落得一个

  • 1908年慈禧死后,外国媒体揭露皇帝和太后死因,送葬时臭气熏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死于痢疾,慈禧死后还能陪葬吗,慈禧太后死后埋在了哪里

    报纸上写到:“光绪和慈禧遗体被一起供奉在一间香烟缭绕的屋子里,两张阴森恐怖的脸,遗体两旁分别站着擎刀而站的清廷侍卫,前面或跪或躬身俯首着几位如丧考妣的大臣。清国皇帝死亡的直接原因据说是神经衰弱症。当快断气时,皇帝陛下拒绝让别人把他搬到长寿宫去,这违背了大清国的先例。因为每当清国统治者死去时都被指定放

  • 1920年,民国疯癫老道在街上喊枣桃,人人把他当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三大疯人,民国催泪故事,清末道士真实照片

    比如1920年的时候就有过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当时有一个民国的道士整日疯疯癫癫,有一天他一手拿着一颗枣,一手拿着一颗桃,边走街串巷边吆喝“枣桃,枣桃……”人人把当他是疯子都没有理会他,直到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地震灾害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疯癫道士早就给了大家提醒,只不过大家全都视而不见所以才会毫无准

  • 1893年清朝彩照:紫禁城里的美丽宫女,华衣锦服的清秀僧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拍摄于1893年的清朝紫禁城宫女留影彩照,寻得清史旧照三两张,闲庭阔步叙荒凉。繁华盛世唱不尽,浮生朝暮自玄黄。这组老照片不但有紫禁城里的美丽宫女,亦是可以窥见京城寺庙里华衣锦服的清秀僧人旧照留影。这是清朝1893年北京城里一间寺庙里的僧人旧照,老照片中的两位年轻僧人穿着华衣锦服,给人非常华贵大气

  • 10年6胎的令妃棺木被打开,专家在体内发现异物:乾隆心思够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个祖训被乾隆帝打破了,乾隆年间不仅有汉族女子入宫为妃,还深受乾隆宠爱,生下的儿子被立为储君,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唯一具有汉人血脉的皇后,她就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到底有多宠爱魏佳氏呢我们先来看看魏佳氏的“晋升”之路魏佳氏出生于1727年,她是内务府包衣出身,算是很“低贱”的出身了,

  • 156年前的太平天国宝藏,到底在哪?是被曾国藩窃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宝藏最终归谁,太平天国宝藏揭秘,太平天国宝藏是真实存在的吗

    距今156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了,当时清王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颓势,而饱受压迫的人民在洪秀全的带领下,太平天国运动日益壮大。虽然清王朝的总体实力要强于这些义军,但是因为不同将领之间的矛盾,前期的轻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数十年。在此期间,太平天国也积聚

  • 1887年清朝彩照:简陋破旧的衙门公堂,雍容华贵的小脚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真实彩照,晚清街头老照片,清朝20张老照片

    图为一组拍摄于清朝1887年的百姓生活彩照,本组老照片乃是由英国摄影师威廉在中国游历期间拍摄而。威廉于1887年在上海经营一家名为森泰的照相馆,利用手工上色技术,为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清朝彩照。本组彩照中不但有清朝简陋破旧的衙门公堂一景,亦是可以一窥清朝年间的小脚女子是何等的雍容华贵。这是清朝末年衙门公

  • 1909-1911年老照片,记录清朝灭亡前的社会状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图片大全真实,清朝极简史图片,清朝鼎盛时期势力图

    四川农民正在耕水田。1909-1911年,是大清王朝的最后时刻。在这最后几年的时间里,清朝基层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小编选取了来自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一二。英国人Edwin John Dingle摄影。四川潼川府城墙外景象。潼川府在历史上一直是四川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