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胤禩曾参与夺嫡,为何雍正登基后册封他为廉亲王?

胤禩曾参与夺嫡,为何雍正登基后册封他为廉亲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10

胤禩,又称允禩,康熙帝第八子,生母是良妃卫氏。雍正帝登基后,为什么要加封他为和硕廉亲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康熙三十七年,年仅十七岁的胤禩被父亲清圣祖册封为贝勒。两年之后,其生母卫氏被册封为良嫔,后又晋封良妃。出身内管领(辛者库)而得以封妃者,卫氏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从其生母地位变迁也能看得出,胤禩还是颇得父亲清圣祖喜欢的。

因为生母出生低微,幼年的胤禩实际上是由清圣祖皇长子、直郡王胤禔的生母纳喇氏抚养长大的。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胤禩内心深处的自卑。因此,渐渐长大的胤禩处处要强、拼命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当然,这种努力没有白费,胤禩的确获得了父亲的喜欢,生母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被封为妃。随着年龄的增长,胤禩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父亲对自己的喜欢,渐渐对皇位产生了觊觎之心。由于出身相对一众兄弟较低,为了摆脱这个短板,也为了增加自身争储夺嫡的本钱,胤禩采取了一种近乎普惠式的方式结交宗室、朝臣。不仅为自己搏得了仁的美名,而且也为争储夺嫡积聚了不少人脉。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紧接着皇长子、直郡王胤禔因为向父亲清圣祖提议杀废太子胤礽,并且被皇三子、时任诚郡王胤祉告发以巫蛊之法魇阵胤礽。最终,胤禔被革去郡王爵、幽禁终生。在清圣祖的嫡长子、庶长子同时落马之后,胤禩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串联朝臣、私下结党,并且利用相士算命制造舆论,以谋求储位。在一切被父亲清圣祖洞悉之后,胤禩遭到了父亲严厉的训斥,被革去了贝勒爵位(不久后又被恢复),同时也被父亲否决了皇位继承资格。但是,胤禩并不死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受到父亲的刻意压制,胤禩依然一直觊觎着储位,小动作不断。在皇十四子胤祯(允禵)得势后,胤禩又想借助允禵翻盘,给清世宗顺利即位制造了不少麻烦。清世宗即位之后,胤禩为避帝讳更名允禩。清世宗为了稳定局势先册封允禩为廉亲王,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在地位稳固之后,清世宗不断找茬儿整治允禩一党,最终于雍正四年一举拿下了允禩,将其革去黄带子(废黜宗籍),更名阿其那,幽禁终生。同年九月,幽禁之中的允禩在清世祖的授意或默许之下,被折磨致死,终年四十五岁。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被侄子清高宗恢复宗籍,复本名、收录玉牒。

那么,雍正元年清世宗为什么要册封对手允禩为亲王呢?首先是稳定人心,有那么点儿刘邦咬牙封雍齿的意思。清世宗即位之初,曾经与自己争储的兄弟、曾经结党站队的朝臣都人心惶惶,政局不稳。清世宗册封自己最大的对手允禩为廉亲王,实际上和刘邦当初封雍齿为什邡侯意思差不多,为的就是安定人心。连允禩朕都没有处置,你们其他人怕什么呢?同时,清世宗此举也是为了稳住允禩,以免他狗急跳墙,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至少明面上清世宗既往不咎了,允禩短期内没有性命之忧,也就不会狗急跳墙了。而且,一旦这个时候允禩有什么动作,就显得非常名不正、言不顺,连当初明成祖朱棣“靖难清君侧”的理由都用不了。

其次是利用允禩的才干收拾残局。允禩在康熙年间就分管了一些实质性政务,平心而论,允禩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否则出身较低的他也不可能在清圣祖的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清世宗即位之后,接手的实际上是父亲清圣祖“康熙盛世”盛名之下的一副烂摊子。要想稳固地位、有所作为,就必须先收拾好父亲留下的这堆烂摊子。而允禩有才能、又有经验,正好可以帮把手收拾残局。于是,清世宗在册封允禩为廉亲王的同时,又任命他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兼管理藩院、工部事务。为了防止允禩做大,清世宗在任用允禩的同时,又册封铁杆十三弟允祥为怡亲王,并且以四位总理事务大臣分权的形式来牵制允禩。

再其次,或许清世宗彼时也有那么点儿观望的意思。毕竟兄弟相残不是什么好名声,也不是父亲清圣祖愿意看到的。清世宗册封允禩为廉亲王,或许是想借此观望允禩一党的举动,以决定下一步动作。如果允禩就此彻底认输、主动示弱并交出权力,或许清世宗会就此放过他也未可知。可惜,允禩、允禟、允等人并不示弱、服输,更加不安分。如此一来,彻底激发了清世宗的斗志和狠心,最终于雍正四年彻底拿下了允禩一党。

二百多年过去了,真实原因恐怕只有清泰陵里躺着的那位自己知道了。这种宗室内斗的真正原因不可能见诸史籍,我们只能靠现有的史料来分析。

标签: 胤禩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斩杀赵国俘虏的除了白起,还有一个下落不明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齮,战国,历史解密

    在秦朝时,始皇帝做过一件事,这件事让后世对于先秦乃至是秦王朝时期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变得十分模糊和不可考证,这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虽然后来有人多方考证后撰写了史书,还原了一部分历史,但是依然有许多应该记载的史实遗失了,比如说与蒙骜王龁同时期的秦国大将麃公是谁,又比如说桓齮在被赵牧打败后“奔走”去了哪里,

  • 小乔和诸葛亮之间到底有没有见过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小乔,历史解密

    小乔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小乔是周瑜的妻子,美女配英雄简直是郎才女貌、羡煞旁人啊!小乔和周瑜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恩爱有佳,被人们广泛流传成为佳话。然而两个人的相遇相爱并不像寻常女子那样……拒载庐江一带的市民们认为周瑜是一个在恩德

  • 白兰国地理位置怎么样?相对于中原王朝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兰国,丁零人,历史解密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是白兰国,大家有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小编看了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对里面的耀天公主非常感兴趣,白兰王独女,白兰的掌权者,因被晋王逼迫赴鸿门宴,意外被何侠劫持而对他一见钟情。与何侠成亲,为支持他与宗族礼教对抗。她深爱何侠,但何侠的欲望威胁到了王室命运,最终不得不下令杀他。却被何侠先下手

  • 昭君再度嫁给呼韩邪单于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昭君,汉朝,历史解密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很美妙的历史故事,王昭君远嫁匈奴,是汉朝与匈奴半个多世纪没有战争,功劳卓著;汉朝与匈奴和亲之后,不仅平息了自汉高祖刘邦以来与匈奴交恶的局面,还加强了汉族与匈奴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和;呼韩邪单于死后,按匈奴习俗,再度嫁给呼韩邪单于儿子,结局怎么样了呢?王昭君,是汉元帝

  • 陈霸先怎么当上皇帝的?陈霸先灭梁建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陈霸先公元534年宇文泰杀害了孝武帝元修,立元宝炬为帝,设都长安,开创了西魏的历史。从此,宇文泰便伺机篡位,要亲自登上皇帝宝座,但总觉得时机不成 熟。公元551年文帝元宝炬病故,宇文泰想称帝易如反掌,可勇气不足,又让元钦继位。宇文泰对自己这个决定很后悔,但想到自己的女儿宇文氏是元钦的妃子, 又觉得满

  • 罗伯特·舒曼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作品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伯特·舒曼,德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浪漫主义音乐是欧洲音乐文化进程中一种特定的音乐思潮和创作倾向。浪漫主义时期是个钢琴特性小品盛行的年代,作曲家们都致力于创作形式各样的特性

  • 古代师爷有哪些不同类型?师爷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师爷,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统治时期,师爷是个特殊的群体。民间有个俗语:无绍不成衙,“绍”指的便是绍兴师爷,他的崛起将师爷群体推向鼎盛。师爷究竟有哪些类型呢?除了大家熟知的刑名师爷之外,还有哪些师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先说刑名师爷,这类师爷是大席中的大席,是最重要的师爷。他们的职责是协助

  • 三苗国为什么会被灭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苗国,上古,历史解密

    上古时代,众邦纷起。三苗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强大部落,三苗即苗蛮集团。“蛮”在上古时代指的是相对于中原地区“华夏”大地而言的南方部族。据《尚书 吕刑》记载: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史记 五帝本纪》说:“三苗在江、淮、荆州,

  • 太监手中为什么要手中拿着拂尘呢 这个拂尘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监,拂尘,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在影视剧的宫廷中,太监一般都会一手拿着拂尘,挂在一边的手臂上,有时候传话请安就对着空气挥两下,平时都是拿着不动的。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太监要手中拿拂尘呢?这一样宫中还有明文规定呢,不拿统治者就发火。其实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又称拂子、麈尾,来自于道教,在我

  • 百越在秦汉时期的情形是怎么样的?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百越,古越族人,历史解密

    泰伯奔吴陕西岐山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把王位继承权主动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来到还是蛮荒之地的苏南地区的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即句吴)王国。泰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