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坛大人物王维,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文坛大人物王维,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19 12:57:10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王维的一首诗,诗人既借诗言志,也借诗抒情。寥寥数语就能指点江山,更能传递纸短情长。文人都写诗,能写成千古绝唱的确实没几人,但王维的名字您不可能不知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也是他的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文坛大人物!

一,盛世下的翩翩少年

写这首诗那时,盛唐正如苍宇中的日月不可一世,开元之治的背景下,王师威震四方,东南西北皆是唐土,疆域达一千三百万平方。那时的王维还年轻。他刚入长安,更庆幸生在这天舜日的王道乐土上。权贵圈纸醉金迷,趋炎附势者众多,若能不小心被上层看中,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王维就有这福气。

到长安后他一面准备应试,一面通过音律和诗词天赋攀附上王公贵族。总之,在开元年号未用尽前,王维当上了小官,遇上了伯乐,还有圈里的诗文好友,每天欢歌到天明,好不自在。可官场波诡云谲,表面是辽阔平湖,水面下暗流汹涌。会做诗和会做官不是一回事,日子太顺了,王维总感觉会摊上事!果不其然。

在任太乐丞时,因为他人犯错,王维却被无故连累,还贬了官,变成管仓库的小官。这下好不郁闷,此时走入仕途已经十年了。自己在官场虽然不上不下,可人面广啊,怎么摊上这么个倒霉事呢?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此诗就是管仓库时所做,“五侯门前心不能。”最能表达王维的心境。虽然仕途遇到点小挫折,不过,当公务员的日子却在盛世的背景下没那么凄惨。没过几年,张九龄成为宰相,对方是个爱才惜才之人,在其庇护下,王维的官路渐渐有了起色。

而此时,年号也由开元改为天宝,唐玄宗一生用过两个年号,一是开元,一是天宝。更换年号是天下大事,可是太平久了,对普通唐人来说似乎也并不代表什么。

二,边塞豪情万丈高

那年王维担任河西节度幕判官,终于亲眼见到了大漠苍凉,除了长安的繁华外,在帝国西部边陲是漫漫黄沙,骏马奔驰,陌刀队如墙而进。这新鲜的人生让王维诗兴大发,留下了诸多边塞诗篇。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领略了异域人生后的王维,仿佛在思想上经历了洗礼。朝堂尔我诈,边塞人头滚滚,年过四十的他官瘾已经没那么大,突然渴望过一种陶渊明式的生活。

说干就干,回京后经过多方寻觅,终于在长安城南的群山上找到了心灵居所,那座旧房子原本属于唐朝初年的诗人宋之问,有山有水,亭台楼阁正是静心禅修的好归所。

一心归隐田园的王维每当有了假期,就会跑到山间别墅躲清闲,在那段时期,也诞生了许多田园诗的佳作,本文开头的那首相思就是在这里诗成。

不过思想上安乐的太久了,人就容易觉得拥有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王维更没想到的是,早年贬官算不得磨难,边塞历练更是皮毛,真正的生死考验远未到来呢。

谁能想到,一个生在长安元年的小子,到了中年会赶上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呢?天下大变在即,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大唐盛世转眼就没了,而自己还是事件的亲历者,更被裹挟其中,这让一个披着官服的文人更是哀叹世道艰辛。

三,一个乱世小人物的自我救赎

天宝十四年,长安突然乱了起来,身为体制内官员的王维听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已经反叛,挥师20万正向长安进发。这消息在官场炸了锅,虽然圈里早有人议论安禄山必反,可是王维却书生气太足,政治判断力太差,对此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仅数月时间,叛军兵锋已达长安。

眼看着叛军势如破竹,朝廷无心恋战,唐玄宗带上太子和贵妃集结六军紧急出逃,连个招呼都没打,结果一干中层和底层官僚却不知如何是好,跑向哪里跑?路上吃什么?去投靠谁?对此谁也没个主意,王维最终决定还是留在长安。

长安城破时,叛军迅速开始拉拢前朝官吏为自己站台,虽然王维坚辞不受,但在胁迫之后也只好在叛乱集团当了个小官,生在太平年月的王维是见过世面的,深知安禄山史思明之流不可能长久,但他丧失了人身自由却丝毫没有办法,心中苦闷时写下了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眼看着如日中天的大唐,只在一梦间就变成残破河山,不写点东西怎么行?他却没想到,这首诗最后居然保住了自己的脑袋。

安禄山原本一胡将,通过长期秘密准备瞬间爆发才把李唐赶出了长安,可是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国防动员能力充分开动之后,叛乱集团就走入下风,在经过数年兵戈之后,叛乱被平定,战后清算立即开始,在叛乱集团当过官的纷纷被下狱,其中也包括了王维。

主审官员认为,虽然叛唐者理应处斩,可是王维是在丧失人身自由时做了被迫决定,更何况,凝碧池的诗句中明显有追思大唐朝廷的意味,再加上弟弟当时正担任刑部侍郎,为了保住兄长人头,他向上官请求,愿意降职来保住哥哥。

经过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早已腰斩,正值用人之际,像王维这样被迫加入叛军的比比皆是,都杀掉岂不可惜?就这样,王维得到了赦免,还得派了新官,在太子的东宫担任中允。

直到上元二年,笔耕不辍的王维终于溘然长逝,那个盛唐中成长的翩翩少年到了白发苍苍,官职定格在尚书右丞,却留下了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综述:

纵观这位诗人的一生,才华贯穿始终,早年的诗句透露出仗剑天涯的豪情,在仕途中期,他有意回归田园,对佛学禅宗颇多笔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文字里又多了一丝对家国天下的忧心忡忡,后世苏轼在评说诗句时都赞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位少年生于盛唐,有幸领略了民富国强的平静岁月。从富商权贵的酒宴到清贫学子的赛诗会中,王维度过了青年,中年时他奔波于官署,流连于宰相门楣,还曾经到边塞历练,又丰富了人生阅历。

却没想到正值最从容的年华碰上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那股子国破家亡的愤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拳拳之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还好李唐善待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如果真的挥刀砍下,那安史之乱后就少了一个大诗人,后人在追忆时,他的名字也将变成宵小之徒。王维是大时代背景下左右不了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却又是后世推崇的文坛大人物。

标签: 王维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时期杨家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杨家将的故事世人皆知,大家都知道,杨家将里有一群英雄好汉。正是因为大家都喜欢看英雄好汉的故事,所以,杨家将的英勇事迹,才流传的如此的广泛的。当然了历史上,也是真的有杨家将的。只不过杨家将的事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饱满,没有那么丰富罢了。我们在影视剧里了解到的,关于杨家将的故事,都是经过小说家或者戏

  • 婆罗门教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婆罗门教,印度教,历史解密

    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又从印度河上游向东推进至朱木那河、恒河流域,史家称这个时期为后吠陀或梵书、奥义书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已开始使用铁器,农业有了重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兴起,并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分化,过去以血缘为纽带的村社,变成以地域联系的、由若干村社组成的农村公

  • 魔鬼武器 十七世纪海上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风帆战列舰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英国,舰船,魔鬼武器,历史解密

    风帆时代的战列舰,指从十七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由于当时以风力为动力,且单舰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对一艘敌舰造成有效的伤害,故使

  • 为什么会推行输籍定样?输籍定样主要有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输籍定样,隋朝,历史解密

    总述自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灭后周统一中国,为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向上发展和统一国家的重建时期。五代时期则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这一时期的统计除五代统计停滞不前外,隋、唐统计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唐代的统计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 玄武门杀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李渊真的在泛舟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玄武门事变结束后,尉迟恭进入皇宫向李渊禀告这件事,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协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这里的记载是李渊当时正在海池泛舟,看到尉迟敬德后,大吃一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首先,海池就在长安太极宫内,玄武门西侧,距离并不远。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

  • 古代皇帝为什么临幸嫔妃不能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嫔妃,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皇帝的后宫往往有许多的妃嫔,人多了当然要有一套管理制度。到了明代这套后宫制度变得非常严格,连皇帝的性生活时间都受一定的限制。古代宫廷中有许多妃嫔等待着皇帝去宠幸,多得连皇帝也记不清,所以不在性生活问题上加强管理是不行的。这种后宫管理,到了明代达到了一个相当严密与制度化的程度。这种后宫制度化

  • 南诏的疆域有多大?有着怎样的军事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诏,唐朝,历史解密

    南诏在今云南一带,洱海地区是南诏的首府所在地,以大厘城(今大理)为中心的十睑(赕)是南诏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十赕是:云南赕(今祥云、宾川)、品澹赕(今祥云县城)、白崖赕(今弥渡红崖)、赵川赕(今大理凤仪)、蒙舍赕(今巍山)、蒙秦赕(今漾濞)、邆川赕(今邓川)、大和赕(又作矣和赕,今大理

  • 伤寒学派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伤寒学派,温补学派,历史解密

    伤寒学派经历了孕育 、成长 、 蓬勃兴旺的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中医学的临证水平。伤寒学派的历史是中医史的主要组成内容。伤寒学派 是以研究、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病、机、论、治为主的历代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伤寒学派的诸多医家是从收集《伤寒论》散在旧论,订正校勘,继而在学习过程中阐发学习心得和学

  • 火车是斯蒂芬孙发明的吗?什么时候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斯蒂芬孙,铁路蒸汽机,历史解密

    铁路蒸汽机车发明家斯蒂芬孙,英国人,1781年6月9日生于诺森伯兰郡。他出身贫寒,父亲是煤矿技工,后来斯蒂芬孙也进入了煤矿担任矿用蒸汽机维修师。1815年,他研制了煤矿专用的矿灯。他试制成功了煤矿用蒸汽机车。这种蒸汽机车能牵引8节矿车以6.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将30吨的煤从矿中拉出。1821 年,斯托

  • 他是清代最好运的皇上,却因活得潇洒过长而断送了清代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时间中,曾依次出現过三百多位封建君王。在这种人之中,清高宗乾隆皇帝被堪称为是在历史上“最好运的皇上”,为何那么说呢?这由于,乾隆皇帝一辈子实在是太“顺”了——少年时代就早已被爸爸内列入接班人,沒有历经猛烈的帝位保卫战就圆满成为了皇上;成为皇上的那时候才二十四岁(按我国传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