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闯王”李自成为什么注定会失败?跟他的身世有关

“闯王”李自成为什么注定会失败?跟他的身世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3/12/6 15:18:45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都以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际上,真正推翻明朝的另有其人。明朝末年,社会局势动荡,农民起义不断,就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大顺的政权,它的建立者就是自成。

明朝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

自此,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政权,而李自成建立的这个政权,一度在当时处于鼎盛时期,有着一统天下的气势。自从李自成起义开始,就一路顺利,他的大军一度占领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整片黄河流域。李自成亲自东征,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李自成的势力,完全有能力一统中原,但最终含恨兵败,这与他在决策上的几个失误是分不开的。

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昏庸外,官绅贵族势力顾家不顾国的做法,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明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这些国家的顶梁柱,并没有为国家做到尽心尽力,反倒是加快了对百姓的压迫搜刮,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当李自成的势力逐渐变强,直至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这些官员又纷纷李自成靠拢。

尽管,这些贵族官员的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能够起到非关键的作用。

然而,李自成考虑到自己的农民出身,以及对自己实力过高的估计,导致他忽视了这部分官员的势力。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建立大顺政权,基本上,都是靠着农民阶级的支持和帮助,以至于,当他建立政权之后,仍然致力于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对于贵族官僚阶级,一直保持着打压的态度。

而史学界认为,李自成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自己高额的军费和政治经费的需要,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然而,笔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李自成在占领北京之后,几乎把整个大明王室收刮了个遍,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婢女太监,从殿堂到密室无一遗漏,收获的财富即使不够满足军费需要,剩下的财务不足也十分有限,丝毫没有得罪贵族势力的必要。

再者,李自成在建立政权之后,也没能够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转换,仍然以农民阶级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以至于,其他贵族势力认为:李自成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也只是一个流寇而已。

在史学界流传着一种观点,古代政权的更替,无非就是一个封建政权替代另一个封建政权,即使推翻前朝的是农民起义,最终,建立的也依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对于这种说法,李自成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对于传统的封建政权,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农民阶级的压迫,而李自成却在建立政权之后,实行了长达三年的免税政策。

当然,史学界也有人认为李自成所谓的“免税”,并非完全免除赋税,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免,但是,这种说法却没什么依据。根据大量史料献的记载,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直到兵败之前,都执行的是以缉拿官绅追赃助饷代替征田亩税的政策,只要是大顺政权的官员到达地方,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威逼官绅索要钱财,以充当军备之需。

并且,对于那些不服从的官绅,大顺官员使用的手段也十分残暴,不是以诬陷之罪将对方抓到牢里,就是以无端之罪让对方充军。不仅如此,大顺政府还有一套专门的规定,将前朝官员按照官阶大小进行排列,与需要缴纳的银饷相对应,官阶越高,需要缴纳的财物就越多。

在史料中,就有关于大顺执政的赋税收入记载,其中“征”到的银子,粮食大多都是整数,这难免让人猜测它的来源。大家都知道,平常的征税,所得的银子和粮食不可能是一个整数,这种情况,只有在对官绅进行收缴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除此之外,征收上来的其他杂物,其中,大多数都是制箭用的翎,钢铁等的军用物品,这些物品在寻常人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对于这些物品的来源,也就不难猜测了。

当然,李自成并非完全拒绝明朝官员,毕竟一个新政权,在建立之初,需要很多有用的人才。

但明朝官员在大顺官僚群体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李自成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直都是以没有当过官的举人为重点。这些明朝留下来的贵族官僚,从那些被大顺接纳的旧官员身上看到了希望,而李自成的许多政策却注定了会让他们失望。

大贵族官绅,因他们的出身不同,大都看重家族的利益,即使是国家利益,也不能改变他们对家族利益的重视。他们不惜通过政治上的变节,来投靠这位之前自己看不上眼的统治者,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方的势力,使自己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自成,非但没有对他们施以保护,反倒将他们作为压迫的对象。这其中,不仅在行为上使身为贵族的他们颜面扫地,在政策上的抉择,更是深深损害了这些旧贵族的利益,以至于,最终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

尽管,这些贵族会畏惧李自成的势力,不敢与他正面对抗,但是,私底下却能给大顺政权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为社会的舆论走向,几乎完全控制在这些世家手中,在他们的作用下,大顺政权的正统性一直饱受质疑,当李自成势力强盛的时候,谣言的作用或许不是特别明显,可是,当李自成势力衰微之后,这些谣言就足以让他成为过街老鼠。

由于世家的眼光完全局限在自己家族的荣耀上,对于民族之间的斗争反而是没那么看重。因此,在后来女真族崛起的时候,他们只要稍微给这些贵族一点支持,就可以得到众人的扶持。而女真族能够以外族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清王朝,这些舆论的控制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自成等人固有的农名阶级局限性,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明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要面对两个敌人,最终,顾此失彼,应接不暇,除了要应对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外,还要面对来自女真族的外族入侵,这也给明朝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当李自成等人推翻明朝之后,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女真族,这一强大的势力,是自己统一中原的最大对手。几乎大顺政权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内部成员忙于瓜分财宝,争权夺利,对于外部的军事部署,却没能考虑周到,致使女真族有机可趁。

大顺政权建立之后,李自成就将兵力分散于各地,这种做法对于镇压叛乱,稳定政权确实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昏招。尽管分兵的措施给李自成带来了许多小型战役的胜利,但是,在关键的对决上,却让他处在了下风。

然而,李自成丝毫都没有意识到来自女真族的威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收服吴三桂,对女真族一直持着轻敌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兵败身死,政权覆灭的惨淡结局。

可以说,大顺政权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李自成等人能够凭借着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一举推翻前朝,却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一系列目光短浅傲慢轻敌的措施。在得势的时候骄奢淫逸,在战败的时候一蹶不振,所以说,他的失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标签: 李自成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是亡国之君,李煜可怜,宋徽宗却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国挥师南下,一举灭掉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以及皇族、朝臣、后宫嫔妃、皇子公主、都被掳到北方做了俘虏,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莫大的耻辱,史称靖康之耻。当时宋钦宗才做了一年零三个月的皇帝,他为什么会遭受这种亡国之辱呢?其实最主要的责任还在于他的父亲宋徽宗。也许你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如果坚持不退位李世民会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退位,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皇帝的人都会被后人所不齿,但唐太宗李世民却是一个例外,他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还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一定会在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的,但相反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都是正面的,至于他的那些污点则都被后人忽略了,甚至有的人还觉得李世

  • 刘备去世后各地叛乱,诸葛亮等了两年才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刘备去世以后,益州一些门阀世家趁机兴风作浪,甚至还与南方蛮夷部落暗中勾结发动叛乱。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丞相诸葛亮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形,并没有立马出兵平叛,反而是等待两年后才一举荡平南方叛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出兵,主要是听取了一个人的劝谏。此人名为王连。说到王连,

  • 揭秘战国水晶杯 这件文物真的被人穿越时空带过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水晶杯,历史解密

    到底有没有时光穿越这回事?谁也说不清,从古到今流传着无数的传说,神话,从前只是让人向往,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时光穿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目前仍然远远不可能。但是,一件文物的出土却大大震惊了全世界的人,这件文物就是我国在战国一号墓里面出土的战国水晶杯。它现在是中国特批的64件特级文物之一,地

  • 明朝如果坚持到鸦片战争的话 明朝会有清朝一样的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鸦片战争,历史解密

    对鸦片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鸦片战争时期,如果清代换成明代的话,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开个脑洞,如果1840的鸦片战争,是明代跟英国打的话,结局是否会好上很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看一下明代水师对外战争的结果,看看明代水师实力究竟如何。在公元1633年,明代曾

  • 苏轼为何携妓拜访高僧?高僧大怒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宋朝,历史解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我国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词人。作为一位文艺细胞十分活跃的人,苏轼有用情至深的一面,有潇洒自如的一面,也有放浪形骸的一面。据《冷斋夜话》中记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遏大通禅师,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曰……这段记载,讲述了苏东坡曾经

  • 远征埃及的金字塔战役:拿破仑的扬名立万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字塔战役,法国,历史解密

    拿破仑的金字塔大战,是远征埃及的关键一战。在这一战中,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拿破仑的金字塔大战,是远征埃及的关键一战。在这一战中,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战役开始之初,法军和马穆鲁克军队从战斗力来说应该算是不分上下。但是结果却是法军胜利。主要原因是拿破仑根据战场形势,能够随时改

  • 在古代家族中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谁更有继承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嫡长继承制,周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规定中,有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说到财产和权力继承,我们最熟悉的便是古代王朝的传承,而绝大多数王朝的继承原则都是“立嫡立长”。事实上,在极为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嫡长继承制”不仅被皇室所推崇,同样被民间所普遍接受。宗法制度下的“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的司马昭有多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昭,三国,历史解密

    司马昭之心是什么心?是野心,是狠心,有多野,又有多狠,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不然怎么叫“路人皆知”呢?不得不说,司马昭的胆大和狂妄确实有种前无古人的味道,心思之缜密,做事之狠绝,令人汗颜。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魏蜀吴脱颖而出,三国鼎立。曹魏后期曹爽与司马懿开始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司马懿大获全胜,魏氏大权尽数落

  • 西夏有多少人口?竟和宋朝相持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条件下的战争,尤其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人口并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唯一因素。比如说匈奴,巅峰时期的人口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面积非常大,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非常大,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了五十年的积累,才有了进行大规模主动出击战争的能力。通过持续的主动打击,迫使匈奴分裂并导致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