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曾十分欣赏杨修的才智,后来为何对他产生了猜忌?

曹操曾十分欣赏杨修的才智,后来为何对他产生了猜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86 更新时间:2024/1/1 0:26:31

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文学家,曾担任曹操主簿,却在夺嫡事件中引起曹操猜忌,后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罪名收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智商高的人的思维很是缜密,其能力也会受到领导的重视,并给予重用的机会,从而在事业上会平步青云,但智商高却容易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如自负,自负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就是情商的缺失,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杨修就因为“鸡肋”事件而葬送自己的一生,但若是只是因为这一件事就将爱惜人才的曹操痛下杀手,自然没那么简单,曹操在杀他时早已有了另外的意思!

01杨修与曹操

自古身居高位的人心思最难猜透,即使是猜透了,那么就说明距离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毕竟作为一个高位者来说,若是自己的心思被猜的明明白白,自然会为自己留下隐患,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而大多能臣即使看透了事情的本质之后,也不会过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防止自己的言语带给自己杀身之祸,这才是官场上的相处之道,只是杨修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杨修出身在名门望族,父亲是当时的任职的三公——杨彪,地位很是显赫,而杨彪的一生当中,当属杨修的才智最为突出,杨彪也寄予了杨修发展家族的厚望,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才智绝佳的人遇到了一位爱才之主——曹操,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曹操与杨修在早年也曾相遇,也算的上是故交,后来杨修成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一直跟随曹操左右,二人发生了许多的故事。

其中,在曹操与杨修共同路过曹娥碑时,见到碑上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时,身为文人的曹操自然是来了兴趣,便有意跟杨修分享自己的想法,而杨修也在纸上写下来“绝妙好辞”四字,这四字就是曹操所想,这让曹操对于杨修的才智很是欣赏!

02自作主张

若是因为讨论看法会让曹操嫉妒,这可就夸大其词了,这只是文人之间的友好沟通罢了,后来的一件事,逐渐让曹操对于杨修有了看法,就是当时曹操在修建相国府大门时,便在门上提了“活字”。

而此时的杨修开始自行理解,认为活在门上就是阔字,认为曹操是觉得门不够开阔,于是命人将门大刀阔斧了一般。

虽然效果很好,但杨修殊不知这是曹操为自己而准备,为的就是能够展现自己的风采,哪成想,杨修“替”自己完成了,自此,曹操有了厌烦杨修的意思!

后来因为“一口酥”事件,曹操此时对于杨修的心态彻底改变,逐渐有了杀意,当时在曹操收到一盒糕点,并且在上面有合字迷。

哪成想,这盒甜点落到了杨修手中,自以为是的杨修又开始猜测,认为盒子之上有合字,便直接自作主张带头吃起了甜点,一边吃一遍解释到,合字分开看就是一人一口,认为是曹操奖赏大家的甜点。

曹操知晓后,面对杨修的自以为是和被窥探的心思,对于杨修开始忌惮,只是碍于没有合理的理由将其处置,也就没有说什么,也就附和杨修,认为他的理解是正常的!

03鸡肋事件

杨修的猜测终于还是为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当时的曹操对战刘备,双方阵营都为了汉中地区的争夺而焦头烂额。

而曹操此时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面对汉中就在眼前,却又不可得,实在是让曹操头疼,而正好军中的看护前来问军中暗号是什么时,曹操随口说道:鸡肋,于是鸡肋成为了当晚的暗号。

而杨修听到鸡肋便叫喊着让军队收拾行囊,准备撤军,并且解释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想必曹操做好撤退的准备,此时的曹操听到帐外一片喧闹,便到外头询问,知晓缘由之后,就以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为由将其斩杀。

杨修的死看似可惜,但对于杨修的所作所为来说是曹操的另一个安排,杨修先是在军事战斗前,未经过命令而私自宣传消息撤军,这无疑是扰乱了军心,即使战斗,必然会大败。而曹操也借此机会铲除了杨修这个一直窥探自己心思的谋士。

结语:

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要跟上智商才行,不然空有智商,在人际交往上迟早会吃亏,更是要低调行事,避免自负和自以为是的态度,可以为自己人生减少很多的麻烦!

标签: 杨修东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烨与福全相比没什么优势,为什么顺治帝选择了玄烨作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他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一位皇帝,在1661年突然暴毙,年仅二十四岁,好在临终前他选定了三子玄烨为接班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第一个皇子出生不久就早夭了,也有传言说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卑微而被赶出宫了。老二爱新觉罗·福全倒是

  • 揭秘:为什么孝庄死后无人敢住慈宁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文皇后,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孝庄,相信很多网友都有很多的感慨,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弱质女流的她,却硬生生的扛起了一个偌大的王朝。当初,清廷根基未稳,皇太极突然驾崩,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无论是实力势力或者是政治才能,都远比不上多尔衮,幸亏有孝庄一路的扶持,为他稳定局面,稳住多尔衮,教他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福临才能在皇位上安然长大

  • 皇后只说一句话扫了皇帝的兴,下旨立马将其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皇后本是和皇帝相辅相成,一朝的后位与皇帝的前朝政治相连,掌握的好了大多是成了皇帝统治的助力,但是偏偏有位皇帝就是这么任性,将宠妃捧为皇后,最终却因为皇后的一句话将她杀了。曹叡,生于建安九年,母亲是文昭甄皇后。甄氏初为幽州刺史袁熙妻子,曹操打败袁绍后,被魏文帝曹丕所纳,甚为得宠,生有曹叡和东乡公主。祖

  •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巅峰时期创作过哪些作品?都有着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国,历史解密

    诗人的童年是在奔萨州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他接受首都式的家庭教育,从小就能流利地说法语和德语。1825年夏,外祖母带莱蒙托夫到高加索的矿泉疗养。儿时对高加索自然风光和山民生活的记忆在他的早期作品里留下了印记(《高加索》1830年;《蓝色的高加索山,你好!……》1832年)。1827年莱

  • 兴势之战:曹魏主动伐蜀,却遭遇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兴势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或许大家有这样的印象,在三国时期,弱小的蜀汉总是在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从诸葛亮到姜维,一直在北伐。而曹魏则处于被动防御的尴尬境地。其实曹魏也主动进攻过蜀汉,比如规模比较大的“兴势之战”。这场战役是蜀汉方面获得胜利,也是战果很大的一次胜利。不知道为什么,这场大胜经常被忽略。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兴

  • 蜀汉灭亡后,为何张飞的后人能够被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经过连年征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兄弟情深,肝胆相照。可惜,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完成当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愿望。关羽兵败麦城后被东吴所杀,刘备一怒之下为关羽报仇,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后,白帝城病逝,张飞酒后被部下所杀。刘备儿子

  • 杨素和杨坚都是姓杨的 他们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素,杨坚,历史解密

    在隋朝短短的38年历史中,涌现了许多英雄,其中一个非常有趣。他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进入了世界,平定了陈果,打破了突厥,从鹦哥和燕舞的长江以南到北风呼啸的沙漠,人们称赞他是一代名人。然而,他也被后人称为叛徒,因为他帮助隋炀帝杨光即位,陷害了他的英雄同胞。此外,他还可以奖励低年级学生,提升才华,宽容对待

  • 秦皇宫有什么奇珍异宝?刘邦都不忍离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汉王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游说武关的秦军守将,不久攻破武关。九月,汉军逼近蓝田,与秦军展开决战,秦军大败,附近守军纷纷不战而降。十月,汉军进驻霸上(今属陕西西安东部)。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向刘邦投降,秦朝至此灭亡。《西京杂

  • 刘大夏一把火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下西洋,历史解密

    在明朝,由于一个人的存在,当时中国还是很可能成为近代史中领先的强国,这个人就是郑和。郑和在1421年就来到了新大陆,比哥伦布早了70多年。可以这样讲,当时成为世界的霸主,建立日不落中华帝国的不二时机就在眼前。当时中国事实上也的确是称霸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郑和的宝船是1500吨的巨舰,百年后哥

  • 明朝神机营为什么挡不住八旗骑兵呢 主要原因出在什么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八旗,历史解密

    明朝神机营为什么挡不住八旗骑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神机营这个部队,作为京军到了明末,其实早已经不是在世界火器上最先进军队。明军最强火器部队都在萨尔浒了,在浑河,保定总兵王宣,赵梦麟率领的火器军就有来自神机营的精锐,结果明军枪炮层层排列无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