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临时采取一个措施,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刘邦临时采取一个措施,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3/18 10:29:28

古语有云:君子不可不慎。慎什么?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而已。

意思就是说,君子在为人处世上,一句话可以显示出自己多有学问,同样,也可以因为一句话露出,自己在某个方面有多么无知,所以说话办事一定要谨慎。

君子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谨慎,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那么帝王,身系天下的帝王呢?办事不谨慎一些,带来的后果恐怕要比君子严重得多,这个推论究竟有没有道理,看看刘邦的故事就知道了。

一:刘邦的麻烦

汉高祖刘邦是信史当中记载的第一个平民皇帝,平民出身的特点是,为人处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办事比较大胆、随意,这种特点,打天下的时候会起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固然有很多好处,但守天下的时候呢?

西汉立国之初,采用郡国制,即郡县与分封并行,致使功臣权力过大,朝廷里的萧何、周勃等怎么掌握政事、军事就不说了,单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等七个异姓王,掌握的郡县就有20多个,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土地,在各自的封地内自行其事,基本上对朝廷形成包围之势。

刘邦好容易当了皇帝,正踌躇满志,准备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时候,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人口却被功臣控制,这实在是个很操蛋的事情,倘若还在打天下的时候,大家自然还是很好很好的兄弟,可现在已经夺得了天下,并将之变成刘家的产业,本着卧榻之旁,岂容猛虎酣睡的原则,就不能由着他们继续开心下去了。

不能由着他们继续开心怎么办?

大力扶持宗室,前前后后分封刘交、刘肥、刘如意、刘恒等11个宗室子弟为王,各领燕、代、齐、楚、梁、赵、吴、淮南、淮阳、荆等诸国,满天下插钉子。

满天下插钉子固然很好,可以削弱功臣的势力,然而,钉子订进土里它也需要点方寸之地,这些个方寸之地朝廷是给不了的,必须得从功臣手里剥夺,但问题是,吞下去的东西又要人家吐出来,功臣们能干吗?

当然不能,不能干怎么办?于是呢,过了几天“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的瘾头之后,刘邦便马不停蹄,东征西讨,忙着跟功臣们过不去,收拾韩信,收拾彭越,收拾英布,满天下瞎溜达,忙了个不亦说乎。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时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此出炉了,到底什么措施?

二:临时采取的措施

满天下瞎溜达就要出京,出京之后,因为毕竟不是孙悟空,没学会分身法,不能两头都照顾的缘故,京城里必须有人监国,也就是主持日常工作,可这个人应该选谁呢?

太子刘盈?不过十来岁的小孩子,刚刚忘记撒尿活泥巴的方法,虽然成熟了一些,但总体上讲,还是太年轻,还是什么都不懂,太子靠不住,又该找谁呢?

萧何等留在京城的大臣,然而,他们也是功臣,解决一帮功臣的时候扶持起另一帮功臣,自己可以这么傻吗。两方面都依靠不住,如此排除下来,可以依靠的,就只有老婆,陪伴自己度过多少风雨岁月的皇后吕雉了。

事实证明,老婆还是靠的住的,当年造反之后,不就是靠吕雉辛辛苦苦的照料老幼,操持家务吗,主意拿定:上乃嘱后临政。吩咐老婆,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的事你操心着点。

都是一家子,刘邦如此隆重其事的交代,吕雉好意思拒绝吗,更何况,她也很喜欢权力,于是呢,刘邦出门之后,吕雉就掌握朝廷大权,成长安城里的权力中心,致使萧何等大臣有事,都要先找她商量。

刘邦出门之后,朝廷交给吕雉掌握,这就是他临时采取的措施,那么,这个措施又怎么会最终导致西汉灭亡呢?

三:留给后世的祸患

刘邦让吕雉掌权,虽然只是临时让吕雉掌权,但毕竟要处理天下大事 ,这等大事,吕雉一个人必然是办不好的,她也需要找几个帮手?

然而,该找谁当帮手呢?

儿子刘盈,依旧靠不住,萧何等功臣,吕雉的考虑跟刘邦一样,依旧很不放心,如此一来,刘邦可以信赖的,是自己的宗室,吕雉呢,跟刘邦一样,倾向于自己的娘家,刘邦在世的时候还肯悠着点,前195年,刘邦薨,薨掉以后呢。

吕雉为了扩大权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与功臣的争斗中取得胜利,索性放开手脚,提高吕家的地位,大力分封吕氏子弟,前后加封四人为王,六人为侯,让他们掌管朝廷、禁军,势力遍布各个枢要部门,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刘邦临时采取的措施,效果就出来了,什么效果?

就是他临时采取的这个措施,放开了外戚进入朝堂的口子,并迅速成为与功臣、宗室并行的三大势力之一。从此,朝廷基本上就成了三大势力角逐的战场了,那么,这三大势力角逐的最终结果如何呢?

四:三大势力的角逐

前180年,吕雉也薨,也薨掉以后,外戚群龙无首,一干为数不多的功臣在周勃、陈平等人的带领下,开展了一项声势浩大的“倒吕运动”,吕氏至此诛灭殆尽,功臣重新掌权,并扶持相对仁慈的代王刘恒当了皇帝,是为汉文帝。

七国之乱

汉文帝上台以后,功臣因为自然规律的关系逐步凋零,宗室也因为自然规律的关系与皇帝渐渐淡薄,并越来越难以控制,外戚呢?

母族薄太后薄姬,生性淡薄,叮嘱娘家人不许干政,所以,薄氏一族没成什么气候,但问题是,外戚不光是母族,还有妻族、祖母族乃至于外祖母族,汉文帝时,母族薄太后是生性淡薄,但妻族窦漪房窦皇后,可不是个省心的主儿。

汉文帝活着的时候,窦氏一族没成什么气候,但到前157年,汉文帝又薨掉以后,皇后窦漪房的儿子刘当了皇帝,是为汉景帝,窦漪房便利用这层关系,开始左右朝政,致使外戚再度死灰复燃。

汉景帝上台不久,宗室势力挑起一个七国之乱,这个时候呢,功臣已经没了,朝廷只能依靠外戚,窦漪房便乘隙扶持娘家,让窦婴当了丞相,执掌朝廷大权,外戚至此又进入权利核心。

如此一来,到七国之乱平定以后,外戚就成了唯一可以倚重的力量,从此,逐步走向巅峰,再也没人能收拾得了他们了。

五: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刘彻继位,先是在母亲王姪的干预下,重用舅舅田蚡;自己掌权以后,又大力扶持皇后卫子夫一族,先后让卫青、霍去病当上了大将军,执掌朝廷兵权,虽然最后觉得外戚势力过大,搞了个巫蛊之案,尽诛卫氏一族,但临终的时候呢,又因为太子刘弗陵太小,托付给别人很不放心,不放心怎么办?

只能依靠外戚,指定霍光辅政。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时,霍光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势力达到巅峰,导致汉宣帝刘病已上位之后,几乎跟他斗了一辈子,霍光死后,汉宣帝才彻底扳倒霍氏一族,霍氏一族扳倒之后,就再也没有外戚掌权了吗?

当然没有,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宣帝是扳倒了霍光,但他任用外戚的决心却没有改变,因为他年幼时被祖母族史家收养 ,长大后又深爱着妻子许平君的缘故,待霍光一族垮台之后,他出于个人原因,又赶紧扶持起了祖母一族的史家以及皇后一族的许家。并提拔史家领头羊乐陵侯史高进入权力核心,临了,还得到霍光一样的待遇。

导致汉宣帝死后,外戚史家和许家勾结在一起,跟汉元帝刘奭夺权,汉元帝大约用了十年左右的功夫,才解决了史、许两家的问题,那么,天下就此太平了吗?

没有,汉元帝的妻族出了个王政君,王政君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一路升上去,总计在位61年,这61年没干别的,就扶持王家和培养一个王家的精英——王莽。

到了这个份儿上,事情就简单多了,公元8年,王莽篡汉,定国号为“新”,西汉至此灭亡,如果将外戚专权当作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那这个潘多拉魔盒,不就是刘邦不小心打开的吗?

所以后世史家认为,刘邦就是西汉外戚专权的始作俑者,当后世子孙仿照高祖行事的时候,刘邦哪里能想到,他当年一个临时的举措,危害就能有这么大呢。

标签: 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功臣许攸到底做了什么,让曹操不得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攸,三国,历史解密

    谈起许攸,很多人都想起官渡之战中,他的出现是曹操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先前从与袁绍麾下。在公元199年,在袁绍围剿公孙瓒,进军幽州时,许攸便是作为谋主之一,可见许攸在袁绍中的地位并不低。在袁绍与曹操交战时,他还曾献计,趁曹操带大军进兵,派轻骑去突击曹操守备空虚的后方许都,已达到让曹操不得首尾都顾

  • 古代太监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真的各个都会武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太监,历史解密

    在武侠小说及武侠电影这样的武侠世界中,太监都是会武功的。越是在宫中职位高的太监,其武功越高。那么古代太监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武功真的很高吗?(影视中的太监)我认为,古代的太监,其身体也许比较硬朗,但绝对不会是武功高强之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古代的太监没有机会习武。中国古代是一个祖宗崇拜的国

  • 郑厉公是个怎样的人?在位时有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厉公,春秋,郑国,历史解密

    郑厉公名实为庄公的第二个孩子,他的为政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后世儒学家多数人认为他是篡夺兄位,这是不够正确的说法。现在来人郑史上看,若无他的谋立郑国,郑国几至灭亡。他们兄弟四个为君,只有了一当政便是独立的来掌握国权。他哥哥昭公忽一上台,便受权臣高渠弥挟持,终遭其害。而高渠弥保立的国君子壅只几个月,便被

  • 战国七雄中的六国是怎么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七雄,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六国都是底蕴深厚之国,为何灭亡?深度剖析灭亡原因,燕国亡于历史悠久,楚国亡于分治制度,魏国亡于人才流失,韩国变法埋下隐患,齐国亡于君主不作为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大国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它们要么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要么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在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七

  • 唐朝千牛卫是真实存在存在吗 千牛卫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因为被拍了一部《神探狄仁杰》而被人们所熟知,在历史上狄仁杰算的上是真正的神相,武则天也和他私交密切,二人不想是君臣反而是朋友,武则天曾经感慨世间只有狄仁杰一人懂她到底在想什么。狄仁杰身为高官,在现实中肯定是有护卫的。电视中他的护卫头子就是李元芳,李元芳身手高强无人能敌,如同

  • 马谡真的是没有本事吗 为什么刘备不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马谡,历史解密

    有人说,蜀汉阵营的失败来源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失利。因为蜀汉阵营的势力并不是很大。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应该是准备最充分的,至于其他的北伐战争与其说是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还不如说是他的一个念想。说白了,战争是需要各种物资的。而这一次的失败对蜀汉阵营伤害是最大的。而造成这次的失利最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马

  • 近亲结婚有哪些弊端?为什么外国皇族喜欢近亲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近亲结婚,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的国家来说,如果想要保持权利不会落在外人的手中,就会采用一种非常不合理的方式,就是近亲结婚,比如埃及还有日本等都是有这样的传统,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最先用近亲结婚的方式来维护权利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之后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但是真正受到伤害最严重的却是沙皇俄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艾莉克斯到

  • 阿房女的传说故事:原来阿房宫是为她而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房宫,秦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记载不少,而其中又属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故事最为精彩。然而就是秦始皇嬴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却极少有涉及其后宫的载。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的后宫佳丽就算没有成为流芳百世的佳话,也至少有一两个嫔妃能够被载,然而我们在历史的典籍中却几乎读不到有关于秦始皇个人情感的

  • 冒顿为何轻易放走刘邦?真的是因为听了妻子的话害怕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刘邦,冒顿单于,历史解密

    冒顿单于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当时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陈平使反间计,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并且对阏氏说,汉朝要奉献一个美女给冒顿单于,向冒顿单于求和。阏氏害怕失宠,于是对冒顿单于说,你要是杀掉刘邦的话,汉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说不定刘邦的援兵,很快就会到

  • 格罗菲的大峡谷组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格罗菲,美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长达三百五十公里,宽六至二十九公里,景色颇为壮丽,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大峡谷的断崖绝壁最深达一千六百二十米,由于各岩层质地不同,色彩也迥然相异,在不同时间的日照下,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仿佛是一条五光十色、斑斓夺目的彩虹;而在月夜,大峡谷又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