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有“公款消费”吗?

揭秘:古代有“公款消费”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3/12/12 15:25:04

古时官员请人吃饭谁来买单?答案是公款报销、财政买单。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古代的“公款消费”那些事儿。

据专家考证,“公款消费”或“公务招待”,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制度了。当时有一种“迎新送故”的习俗,就是新官上任和前任离职,都要搞个欢送会,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此外,从县城到京城,各级官员年年都要送礼拜年,聊表寸心,这些费用当然也是由各级财政来负担的。

到了隋唐时期,公务招待的规定更加健全。各地官府都搞起了招待所、宾馆(驿站),尤其是朝廷里的“机关食堂”更是讲究的不得了。朝廷每当要举行朝会、皇帝接见重要官员或主持重要会议,以及会见外来使者等等,都要举办宴会大吃一顿,即“朝食”。能吃上“朝食”的,当然都不是一般“干部”。级别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像宰相级别的高官,可以到专门的高级餐厅去吃,称之为“堂食”。有人考证:认为后来的“食堂”,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级别低一些的官员,则去吃普通的工作餐。在唐代,这种公务招待都有专项资金支持,叫做“公廨钱”。

到了代,不但朝廷里的官员能吃上“朝食”,地方上的官员也可以定期聚餐。这种聚餐每月一次,知府、县令大人与幕僚等人都可以参加。钱从哪里来?“公使钱”报销。这“公使钱”里,一部分是中央财政补贴,另一部分是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而且这笔钱有时还花不完,有的官员就拿剩下的“公使钱”出书。如今流传下来的古籍中,有一种版本叫“公使库本”,说的就是用“公使钱”出的书。

据记载:南宋时,有个地方官员见“公使钱”花得太多了,便朝廷要补贴。宋孝宗听到汇报后,气得拍了桌子,大骂“混账!”。原来,这位老兄一年之内花掉了45万缗,一缗是一千个铜板。有人算过,依照当时的价格,45万缗可以盖13.5万间住宅。一年之内,光吃喝就花了这么多钱,难怪皇帝也要大发雷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款消费”的名堂越来越离谱。比如,升官了要宴请,这叫“烧尾宴”;从虚职转入实职要请客,这叫“开印宴”;科举考试中榜了,要喝酒庆祝,这叫“琼林宴”。其中,“琼林宴”原本是考生们自己凑钱办,后来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宠,就由朝廷出钱,变成公款吃喝了。宋时,为新科进士举办的宴会规模尤其盛大,皇帝也会出席,举办地点就在皇宫御花园中的“琼林苑”,所以称之为“琼林宴”。

再就是朝廷官员到地方调研、视察等公差,通常是由地方官员负责招待、送礼,地方财政来买单。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叫翟銮的大臣代表皇帝去慰问戍边的官兵。他这一圈转下来,吃喝不算,光收的礼物就装了一千辆车。这些礼物当然都是地方财政支付,肥了翟銮。

官场上吃喝、送礼之风如此之盛、公款消费如此之巨,难道朝廷就听之任之吗?非也!各朝各代的当权者包括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公款消费”的危害性,即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各级官员挥霍浪费、中饱私囊,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了老百姓的头上,导致民怨沸腾,威胁政权稳定,非治理不可。

汉景帝曾经颁布禁令,严打官员“下基层”接受宴请、公款吃喝之风。如果发现了,立即撤职。宋朝规定:因公出差的人员食宿有统一的标准,吃饭要拿就餐券,叫作“券食”,按标准用餐。如果超过标准,或者私自接受地方的宴请,必须依法治罪。对于那些公款吃喝又寻欢作乐的,更是严惩不贷。台州府的知州唐仲友宴请老丈人、小舅子等亲属,竟然续了一个月,花的每一个铜板都报销,还招妓、嫖娼,被大学士朱熹举报,朝廷经查实,立即给予严惩。

草根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初,也曾经铁腕反腐,对于公务招待管得很严。如果不是办理军国大事的人,各地官员一律不得公款招待。至于公车的使用,诸如马匹、船只等,不能随便动用,必须符合《应合给驿条例》的规定。

总之,历朝历代出台的治理公款消费的措施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要扭转这种官场陋习,铲除公款消费的痼疾,还要看当政者的决心和魄力。然而,要铲除“公款消费”,从封建社会的本质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时期的4位“蠢”谋士,非要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聪明的谋士,比如贾诩、诸葛亮、司马懿、法正、荀彧等等;但也有些谋士表面上很聪明,但从其人生轨迹看来,却是“蠢”得可以,明明可以有很大的作为,但却非要自己作死,现在这里来看看自己作死的四位“蠢”谋士都是谁吧:TOP、4 许攸这许攸自幼便与曹操、袁绍交好,虽然聪明,但似乎从未用在正道上过

  • 唐圭璋有着怎样的科研成就?在文学上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圭璋,文学家,历史解密

    科研成就唐圭璋毕生用力最多的是《全宋词》。在此之前关于宋人词籍的编纂已有明人毛晋的《宋六十名家词》,清人侯文灿续刻《十名家词》,秦恩复又继刻《词学丛书》;晚清王鹏运有《四印斋所刻词》和《宋元三十一家词》,江标刻有《宋元名家词》,吴昌绶有《双照楼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朱祖谋有《疆村丛书》,陶湘有《续刊景

  • 施耐庵一开始是跟随张士诚起义的,为什么最后会去写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施耐庵,明朝,历史解密

    1353年春,江苏泰州盐贩子张士诚不满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联合18名同事举事。他们杀掉了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员和乡绅恶霸,将缴获的粮食和财物分给食不果腹的饥民,渐渐赢得了民心。不久后起义军攻占了泰州和高邮,张士诚自称城王,建立了大周政权。一、民心所向,名士相投1354年,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上了元朝统治

  • 这是一本华夏第一奇书 它成功的预言了太平天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推背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推背图》被誉为华夏第一奇书。据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 清朝梅文鼎有哪些成就?除了数学还有天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文鼎,历史解密

    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文鼎从小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文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发所以立法之故,补其遗缺”。他一生著述正多,绝大部分是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 他之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是对古代历算的考证和补订, 二是将西方

  • 努比亚人在不同时期是怎样的?关于努比亚人的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努比亚人,非洲,历史解密

    史前史史前的努比亚(尤其下努比亚)被分为数个文化期,这些文化期被用字母来标致。古埃及称努比亚为古实(Kush)。文化期A与埃及的史前史以及到第四王朝的古王朝时期相应(约前36世纪至前25世纪)。文化期B按最新的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期。文化期C与埃及古王朝时期晚期和中王朝时期相应(约前22世

  • 揭秘:慈禧为什么不和四春娘娘争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四春娘娘,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帝时期,清朝已经是内忧外患,而咸丰又是著名能力不强的皇帝。遇到国家大事只会逃避。他的懦弱可以说也增长了外敌的气焰。逃避战争,逃避改革的他终日沉迷声色。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对这件事十分生气,不过她也没有办法。又或者说,她乐意看到这些事情?咸丰的四春娘娘分别为“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武陵春”,四

  • 石敬瑭送出去的幽云十六州,宋朝为什么想收复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募兵制,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石敬瑭通过割地的手段引来契丹人的大军,契丹人的大军和石敬瑭的大军一起灭亡了后唐,石敬瑭也因此成为了契丹皇帝的儿子,幽云十六州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原人的回忆。后来的两个王朝都没能彻底击败契丹人,可惜的是后周如此英勇都没有成功夺回幽云十六州。北宋篡夺后周的大权,统一了十国之后,不甘

  • 百年孤独将拍剧是怎么回事 项目的其他细节公布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百年孤独,历史解密

    据外媒报道,《百年孤独》将制作成系列剧集,Netflix已经获得了将GabrielGarcíaMárquez的作品《百年孤独 》作为一个新系列进行改编的权利,该项目标志着地标小说的第一次改编。《百年孤独》Netflix将根据该小说制作西班牙语原版系列,该系列于1967年首次出版。自那以后,它已在全球

  • 三国时期最能熬的人:高柔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柔,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最能熬的人,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就是高柔,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大臣,他的父亲在蜀地任官,但是他留在了陈留,他在当时就看出了陈留将来恐有战争的发生,劝人们离开,但是没有人重视她的话,在那时,刚好又遇上他的父亲去世,于是他跋山涉水去了蜀地迎丧,三年之后才回到北方。后来他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