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莱子: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

老莱子: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1/30 8:00:05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存疑人物,或为老子在历史中的另一名字。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另:为中国民间传说中二十四孝人物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莱子。道教,是中国的国粹,是在华夏本土萌生、成长起来的宗教,究其根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在荆州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莱子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老子公元前1301年(商朝)2月15日卯时生,道教认为老莱子是老子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化身。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受困于陈、蔡,楚昭王迎孔子来楚国。孔子外出,遇其弟子。弟子返家,告诉老莱子:“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示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说:“是丘也,召而来。”孔子见面,向老莱子请教怎样辅助国君。 与其赞誉唐而非议夏,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从中同时也流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亡却好恶,顺乎自然的思想主张。他还用“齿、舌”的比喻教孔子事君之道。这些语言,多为各国名家策士摘引。

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隐居山林。楚惠王五十年(公无前479年)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乱世,他携妻子逃至纪南城北百余里的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蕴食薮,垦山播护。”玄墨派源自老莱子隐居蒙山时,据称是一书生向老莱子请教《周易》得老莱子指点,后入道门,因天地大道玄之又玄,书生与墨为友,故自称玄墨道人。楚惠王自驾车前往,迎接老莱子到郢都出任官职,辅助国政。他谢绝说:“仆野山之人,不足守政。”为谢绝楚王入朝的邀请,他向更僻远的南方迁徙。后来世人多不知其隐居何处,葬于何方。后来,唐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等均昭示寻找老莱子故居及墓庐。直至清康熙年间,长沙府在今株洲良都塅发现一石碑,经识篆者辨别才知这是老莱子墓碑,也就证明老莱子终老这方。乾隆四十六年,湘潭知县白瞡自一凌姓百姓手中赎回老莱子园,重修老莱子墓,并立“古孝子老莱子墓”石碑,距墓约1公里处建“莱子祠”,门联书“灵钟楚国,业继蒙山。”祠左嵌清同治十三年所立“莱子捐碑”,记载着历代民众捐资修墓情况。

标签: 老莱子老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是怎么千里走单骑的?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关羽是怎么千里走单骑的?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五年(公元二百年),曹操作了丞相,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国舅董承自从看了皇帝写在衣带上的诏书,又苦无对策除掉曹操,心中忧虑愤慨,就病倒了。献帝让太医吉平来给他治病。吉平看了皇帝密诏,决心要除掉曹操。于是两人便合议设下了

  • 司马懿家族结束了三国乱世 为什么没有被后人喜欢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司马懿,历史解密

    确实,司马懿家族无论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民间议论中,都获得了极低的评价。明明他们结束了三国乱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功不可没的事情,为什么大家会不待见他们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司马懿)第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司马懿家族虽然最后实现了统一,但迅速又造成了“八王之乱”这样的内部大混

  • 河东裴氏在汉朝发展如何?一出手就大权在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东裴氏,春秋,历史解密

    在山西省有一个很一般的县城,叫做闻喜县,在闻喜县原本有一个很一般的村子,但是因为一个家族的崛起,这个村子就变得不一般了,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裴氏家族,因为裴氏家族裴柏村又被称为“宰相村”,宰相自古以来就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这个村子为何敢称为宰相村,因为这个村子里出了个裴氏家族,这个裴氏家族里走

  • 发现清五阿哥的墓,传言300年事情终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当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听到这首熟悉的歌,琼瑶笔下《还珠格格》里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也渐渐浮现在人的眼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紫薇、古灵精怪的小燕子、文武全才的尔康和英俊无双的永琪。只是五皇阿永琪在历史上是否确有此人呢?事实上,还珠中的永琪并非完全虚构,他的原型就是和

  • 民国著名记者:曹聚仁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聚仁,民国,历史解密

    曹聚仁(1900-1972),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浦江墩头镇蒋畈村(今属兰溪梅江镇蒋畈村)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报

  • 和裕皇贵妃36岁入宫生育了皇长子,活了74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裕皇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明清两朝的后妃制度是有很大区别的,明朝皇帝选后妃一般都去民间,而清朝后妃则多来自于八旗选秀。两者相较,清朝后妃选拔更加重视出身,不过,如果出身不好的话,肚子争气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名分,比如说乾隆皇帝的令妃,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生育六个子女,儿子嘉庆还做了皇帝,最终被追封为皇后。本文所讲的这名女子同样出身

  • 才智绝佳的唯一一个女状元看,却沦为杨秀清的爱宠最后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舻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船尾澄流迥,峰腰旭照衔。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流响惊凫雁,浓荫郁桧杉。“这首描绘山水行舟情景的五言律诗,听后灵活灵现让人身处其境,这就是才女傅善祥在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中的杰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难能可贵的才女,在后来竟成为了太平

  • 为什么古代没有人伪造圣旨?因为工序实在太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圣旨,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皇上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皇帝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没有敢反驳的,一般他传达命令的时候,一般都是要下圣旨。但是皇帝的圣旨也是需要人去宣读的,在加上那个时期的交通和信息等非常的不方便,那么被人想要弄个假圣旨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吧?其实不然,我们都可以想的到,那么皇帝自然也会想到,而且肯定会有相应

  • 日本为什么总叫中国人为支那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支那人,世界,历史解密

    相信大部分的中国人对“支那”这个词很耳熟,从教科书及现在各类热播抗日神剧中都能听到。这个对中国人充满蔑视的称谓是从何而来,为何在侵华日军中人人皆知呢?翻开我们的历史看,明治维新前并没有这样的称谓,那时的中国接受各方顶礼膜拜,而日本大和民族却还是个渺小的民族。在唐明清时代,他们都卑躬屈膝来中国求学,对

  • 周灭商之后,为什么周武王还册封了一批商朝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朝,历史解密

    一个朝代将另一个朝代推翻,绝不是简单的攻破其都城,诛杀其天子,还要占领其土地,收服其人心。这中间,需要有强大武力的支持,又需要有一定怀柔政策。历史上的商纣王并非一个单纯的残暴之君。那时候的商朝与秦汉之后的王朝并不相同。夏朝与商朝更多的类似于部落联盟。商朝是部落联盟首领,其他大小诸侯各有自己的领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