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1/9 3:09:14

攻克天京后,曾国藩裁撤湘军势在必行。曾国藩的组建湘军的初心即是平定太平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如果不及时裁军,势必会引起清廷的猜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教训曾国藩不会不知道。既然裁军势在必行,自己主动裁军则是上策。

再者,平定天平军共同的目标使得湘军各派系空前团结,在太平军平定后,曾国藩并不能完全控制湘军。曾国藩的嫡系,是曾国荃围攻金陵的五万余人,以及彭玉麟的一万数千人的水师。即便是这两支,也很难保存下来。当时湘军欠饷极多,难以维持,在攻破金陵前,就出现哗变,只是很幸运能够坚持到攻克金陵之后。

凝聚湘军的,钱财是一大重要原因。每攻下一城,将领默认、带头手下的士兵掠夺财物。在攻克金陵之前,湘军已是暮气已深,攻克金陵后,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更难期望保持战斗力。

同时,曾国藩力推淮军,湘军淮军本是一家,有李鸿章淮军在,曾国藩也多了一层保障。

但是,淮军壮大后为什么能够一直保留而没有引起朝廷的猜忌呢?

形势不同了,天平天国覆灭后,天下却没有太平,这一点曾国藩也没有预计到,捻军为犯,列强环伺,中日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而朝廷确实没什么像样的军队可供使用了,而淮军从训练、从装备、从战斗经验上来说,是全国最好的部队。不用淮军,无军可用。

另外,李鸿章与慈禧的关系非常好,慈禧对他非常信任,李鸿章的淮军也是在慈禧刻意扶植下作为削弱曾国藩的一只力量,朝廷对淮军的接纳程度比湘军高得多。李鸿章后来仅作为淮军的精神领袖,而本人主要参与外交工作,进一步赢取了朝廷的信任。

标签: 淮军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白57岁的时候遭遇了什么?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文人大多渴望建功立业,李白更是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在李白的诗词中也都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然而事与愿违,李白终其一生都没完成自己的心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安史之乱,又因为唐玄宗听信太监之

  • 朱元璋杀掉文臣的李善长,却善待武将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明朝魏国公徐达病逝。太祖皇帝朱元璋辍朝亲临徐达家中吊唁,在痛苦中怀念这位追随自己大半生的手下。朱元璋在徐达原有魏国公封号的基础上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并赠徐达的

  •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曾发生意外,明朝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从政治意义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能够展示大明朝的国威,一方面似乎还有一个不得已的名言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指定的接班人是朱允炆。朱元璋所实行的分封制,最初的想法还是挺美好的,但是到了后来诸侯王都有了实力之后。慢慢地就开

  • 清河崔氏崔浩辅佐三代帝王,为何最后九族尽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河崔氏,春秋,历史解密

    崔浩,出身自北方世家大族清河崔氏,是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经历了道武、明元和太武三代帝王,并且每一朝都受到器重。崔浩文韬武略,多谋善断,在为北魏效力期间功勋卓著。崔浩是统一战争的谋主,居功至伟,平定北边诸国,对南作战,居功至伟,妥妥的大功臣。可是就是这样,因为编修《国记》被夷灭九

  • 清代最大龄入宫的妃子,6年封妃,死之后乾隆辍朝3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然而,宸妃与容妃还不是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清朝历史上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是豫妃,年龄是30岁。豫妃博尔济吉特氏生于雍正七年,父亲名为寨桑根敦。关于豫妃的来历,《清高宗实录》中记载:“据舒明等奏噶勒杂特宰桑根敦、得木齐巴图孟克率所属九十余户投诚等语根敦等被乌梁海等劫掠。率属来归。”这份史料中记载了豫妃的父亲

  • 吕后在刘邦死后做了哪几件事情,让人深恶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后专权,汉朝,历史解密

    吕后在刘邦死了以后,吕后专权做了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第二件事,立傀儡皇帝。第三件事,封吕氏家族为王。这三件事,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第一件事:杀刘姓宗族刘邦在位的时候,吕后就已经涉足政治,此人参与了杀韩信和彭越,汉初三大将,就有两个死在他手中。其实,刘邦对韩信和彭越都不忍心杀害,就是吕后

  • 刘邦登基后痛骂此人,差点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皇室的规矩最重,礼仪最复杂,不经讲究的事情却也最多。抛开其他不谈,单说西汉初年,刘邦称帝之后,其家庭关系就乱的一塌糊涂——他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敖,也就是说张敖是他的晚辈;可是他的长子刘肥,却认了鲁元公主当干妈,张敖又成了他的同辈;与其同时,张敖和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还成了汉

  • 状元给尼姑表白?尼姑为拒绝写了一首词,宋朝人讲究真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当朝状元,就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张孝祥。他也算是出身名门,祖籍乌江,不过从他的上一代起就家族落寞,没有了昔日的光景。从小生活拮据的张孝祥非常喜欢读书,而且非常勤奋。载这位状元郎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甚是勤勉,少时就在当地有着不少的人气。长大后参加了朝廷科举,是宋高宗皇帝亲点的状元郎

  • 大王要吃人,妃子开玩笑的回答,随后就被煮熟吃了,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王,妃子,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很多残暴的年代,最有名比如五胡乱华的时候,那些少数民族将汉人称之为是“两脚羊“,也就是一种食物而已,而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非常罕见,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大王:你愿不愿意让我吃了你?妃子:我愿意!随后就被煮熟吃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就是隋末著名的十八路反王之一朱粲。当时他被人称

  • 马培之有着哪些医学理论?有着怎样的代表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培之,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常州中医学在南朝时就得到重视,梁武帝萧衍时代就很注意收集民间流传的医书,后被正式列入皇家文库。明代常州出过王彦昭等三位御医,他们都因能解除帝王的病痛而名传天下。到了清代,特别是道光、咸丰年间,孟河名医云集,形成孟河医派。当时孟河镇仅百十户人家,却设有中药铺10多家,可见当时医事之盛。孟河医派最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