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掌权时,为什么清军难以入关?

魏忠贤掌权时,为什么清军难以入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20 更新时间:2024/2/14 3:56:5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魏忠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说到宦官掌权,最早的且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秦朝时期,指鹿为马的赵高,若不是他篡改遗诏,赐死扶苏,倒行逆施,秦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到了东汉后期的宦官,更是权倾朝野,加快了东汉的灭亡,因为种种原因,众人对于宦官都没有好印象。不过宦官也有好人、有才能的人,例如东汉初年蔡伦的造纸术、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等,为人类做出了许多贡献。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明朝是一个皇帝最奇葩额朝代,也是一个宦官掌权频出的年代,像引发“土木堡之变”的王振,正德年间的八虎等,这些人祸乱朝纲、无恶不作,使得国家动荡不安,天下民不聊生,令人痛恨,遗臭万年。但是在明朝天年间,有一位太监,虽然专权跋扈,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引起很大的争议,此人便是魏忠贤。

魏忠贤本是街头流氓,地痞无赖,后来为了出人头地,不惜自宫做太监,但是这个时候魏忠贤还是个小太监,能够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太监,成为前倾朝野的“九千岁”,考得可不仅是运气,更多的是因为判断能力和聪明机智。

魏忠贤掌权后,专权擅断,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排除异己,他建立东厂,拉帮结派,收拢了一大批爪牙,这些爪牙无恶不作,将朝廷搞的乌烟瘴气,许多官员弹劾他的罪责,可谓罄竹难书。既然魏忠贤如此可恶,天下应该是乱世之像,可为何魏忠贤掌权时,满清难以进犯大明一步,民间虽有怨言,但整体太平;可是魏忠贤一死,满清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民间起义军蜂拥而至?

由此可见,魏忠贤虽然是一个专权跋扈的宦官,但是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宦官。宦官权力能够在和士族官员占据优势,主要是因为皇权的支持,魏忠贤出身低微,所以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权力,杀鸡取卵的事情他绝不会干,对于东厂等手下贪污腐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他是拎得清的。在天启年间,他掌权时,为何清军难以入关,只因魏忠贤两点措施:

一、重视防御,发展军事

魏忠贤知道努尔哈赤在边境虎视眈眈,如果满清军队打进来,那谁都没得玩了,所以他再贪财,也不会去贪军队的军饷,反而是想办法加强边关防御,知道用有真材实料的名将抵御清军。因此努尔哈赤等人难以取胜,可见如果有人大力支持军队,明朝并不是无一战之力。

然而不断弹劾魏忠贤的东林党官员,他们不在乎谁做皇帝,什么钱都贪,反正谁做皇帝都不会影响他们发财,连军饷也克扣,更是忌惮他人立功升官,每当边关哪位将领立了功,他们便想方设法的打压,夺兵权,或者换上自己的人。打不打胜仗不要紧,只要领兵的是自己人,那话语权就在自己手上,这就是明朝后期的官员心态。

二、打击豪绅,充实经费

为什么官员士族大力弹劾魏忠贤?因为魏忠贤收取了工商税,在明朝后期,大部分富商都是士族官员暗中培植的势力,魏忠贤收富商的税,那些官员就自然损害利益了,因此才会费尽心思的将魏忠贤拉下台。但正是魏忠贤收取工商锐,用以打仗,士兵们才会尽心尽力的保家卫国,满清打不进来,因为打仗打的就是钱。当东林党扳倒魏忠贤后,又取消工商税,克扣军饷,贪污腐败,导致内外交困,明朝最终走向灭亡,可惜崇祯皇帝临死前才明白这个道理,后悔杀了魏忠贤,导致国破家亡。

标签: 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有九个大统一王朝,为什么只有八个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中国的封建王朝,是从秦朝到清朝,其中大一统朝代有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九个朝代,而大一统开国皇帝只有八个,宋朝不是大一统朝代,清朝没有大一统开国皇帝,所以八个大一统开国皇帝中没有宋朝和清朝的。原因是宋朝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没有实现大一统,清朝大一统始于顺治帝,但

  • 刘秀为何宁可得罪天下豪族,也要不惜杀掉大司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东汉开国以后,其实就是一笔糊涂账,开国皇帝刘秀,连自己到底拥有多少土地都不清楚。土地自古而今,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刘秀作为明君,自然是要搞清楚的。西汉灭亡,王莽乱政时期,天下土地大多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他们有了土地,在混乱时期,也各自拥有了看家护院的士卒,这些大大小小的豪族便在地方上做起了

  • 张飞的真实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是一个粗狂的汉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飞,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的张飞,被形容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满脸毛的的粗旷汉子,后来在戏剧、电影里,张飞也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另外,在演义里总让人感觉张飞是个粗暴、个性冲动、愚钝鲁莽的人。可是如果从正史去了解张飞的形象,就会觉得真实的张飞应该不只是这样子。张飞

  • 本来萧何声望最大,为什么在最终确是刘邦称王?他算是被坑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萧何是在我国古时候知名的谋臣,都是在我国西汉的开国元勋之一,其赤胆忠心的追随刘邦南征北战,为其创建汉代立过了汗马功劳。可是事实上在那时候领导干部沛县老百姓农民起义的那时候,萧何算是那边声望最高的人,不论是其博学多才還是人缘人品都远远超过混混出生的刘邦,那么到底为什么最后却是刘邦当上了起义的领头人物,

  • 商鞅变法到底有多厉害?其中有一项规定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是由秦始皇建立的,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壮举,除了自身的雄才伟略以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前人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想当初,本是没有秦国的,是在西周时期,秦人首领秦非子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而被周孝王封为天子之附庸,并将秦地赐给了他,这才有了秦国

  • 周世宗柴荣过世后,其父仍健在,宋朝创建后赵匡胤是怎样对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赵匡胤只是天不假年,公年959年,春秋鼎盛的柴荣忽然暴病而亡,年仅39岁。背后留有年仅7岁的大儿子柴宗训及其很大的河山、未尽的企事业。更是柴荣的早亡,促使后周“主少国疑”,最后,公年960年,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创建了大宋王朝。柴荣的背后不仅留有了儿子,我觉得还留有了一名老爸柴守礼。南宋创建时,柴守礼

  • 赵国当初实力和秦国相当 赵国最后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秦国,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赵国和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好多人都拜读过《大秦帝国》,在这里面大家会发现在战国七雄中曾经有一个国家和秦国实力相当。那就是赵国,甚至有的人认为赵国和秦国可以中分天下。但是事实却是赵国最后被秦国给灭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先来讲一讲赵国的

  • 袁复礼有着怎样的成就?对中国地质研究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复礼,地质学家,历史解密

    袁复礼参加创立中国地质学会后,从1922年起即为该学会会员,曾任理事、名誉理事。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李四光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燃料工业部顾问(1950年),河北省政府工业厅顾问(1951年),河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

  •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儒家思想,孔子,历史解密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

  • 元朝赋税制度如何?当时的土地制度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土地制度,历史解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受到汉族和蒙元两重文化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是以铁木真、忽必烈为首的游牧民主创立的,因此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并试图把耕地都变为牧场。大臣耶律楚材建议不如保留汉人的农业生产,以提供财政上的收入来源,这